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板块。初中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举多得。
【关键词】初中地理 可持续发展 环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34
二战以后,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生产,全球经济得到迅猛发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各种危机随之而来。为了有效解决人们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危机,联合国召开全球性会议,提出了实现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初中地理涉及人口,资源,环境,是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良好素材。本文通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渗透展开论述。
一、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渗透的有利条件与挑战
(1)有利条件:首先从初中地理老师的角度出发,初中地理老师一般都能够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也有从自身出发为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做贡献的责任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施教。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初中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再次,中学地理大纲对可持续发展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口观等,并要具备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初中地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人们开始认识到,地理学习并不单单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地理学科的地位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2)挑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既给初中地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对初中地理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广大初中地理老师一定要深化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在看到学科发展的良好势头的情况下,也要不断纠正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长期坚持不懈。初中地理老师一定要树立信心,努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21世纪新型人才,提高学生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环境和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保证,因而,人类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要精心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初中地理教材不仅能够传递给学生大量的地理专业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很多自然资源被浪费,自然环境被破环的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追逐利益,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危机。
(1)无度砍伐,导致荒漠化严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人们无度地乱砍乱伐,结果导致我国的森林大面积减少,原来绿树成荫的林地变成了荒漠,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荒漠化称之为“地球的癌症”,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2)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资源浪费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本来就处于紧缺的状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人们的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
上述这些现象在初中地理教材上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反应,学生通过初中历史教材的学习,能够有效的了解到这些现象,坚定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决心。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
初中地理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解是能够让学生学到很多地理知识,也能让学生明白很多道理,但是,毕竟学生的认识都是从老师的讲解中得到了,很多学生会觉得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教育提供了便利。为了有效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渗透,很有必要借助于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的真实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灵震撼,使学生受到更大的启发。例如:初中地理老师在讲环境污染成因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看视频,视频中工业污水肆意的排放到江、河、湖、海中,本来清可淘米的河水,变得鱼虾绝迹。这些画面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够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反思,并能让学生意识到这些事情其实就发生在自己周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提升了学生与破坏环境的行为斗争到底的决心。
四、让学生认识到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人口的剧增,而归根到底,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实质就是人口问题。初中学生一定要认识到计划生育,尤其是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人口的激增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衣、食、住、行等基本的需要,正是因为产生了这些需要,提供者为了追逐利益,不顾环境的承受力,无度的开发,由于环境保护意识差,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同时,过多的人口还会带来就业等一系类问题,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刻不容缓。广大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引导初中学生不仅要看到产生环境问题的表面原因,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产生环境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内容与可持续发展观联系紧密,是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广大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地理教材中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初中地理老师深入的进挖掘,并对其中蕴含的可持续发展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以便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初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但是我坚信,只要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汇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展开教学,学生不断受到熏陶,相信学生一定能够树立强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关键词】初中地理 可持续发展 环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34
二战以后,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生产,全球经济得到迅猛发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各种危机随之而来。为了有效解决人们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危机,联合国召开全球性会议,提出了实现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初中地理涉及人口,资源,环境,是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良好素材。本文通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渗透展开论述。
一、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渗透的有利条件与挑战
(1)有利条件:首先从初中地理老师的角度出发,初中地理老师一般都能够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也有从自身出发为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做贡献的责任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施教。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初中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再次,中学地理大纲对可持续发展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口观等,并要具备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初中地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人们开始认识到,地理学习并不单单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地理学科的地位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2)挑战: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既给初中地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对初中地理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广大初中地理老师一定要深化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在看到学科发展的良好势头的情况下,也要不断纠正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长期坚持不懈。初中地理老师一定要树立信心,努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21世纪新型人才,提高学生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环境和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保证,因而,人类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要精心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初中地理教材不仅能够传递给学生大量的地理专业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很多自然资源被浪费,自然环境被破环的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追逐利益,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危机。
(1)无度砍伐,导致荒漠化严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人们无度地乱砍乱伐,结果导致我国的森林大面积减少,原来绿树成荫的林地变成了荒漠,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荒漠化称之为“地球的癌症”,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2)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资源浪费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本来就处于紧缺的状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人们的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
上述这些现象在初中地理教材上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反应,学生通过初中历史教材的学习,能够有效的了解到这些现象,坚定学生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决心。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
初中地理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解是能够让学生学到很多地理知识,也能让学生明白很多道理,但是,毕竟学生的认识都是从老师的讲解中得到了,很多学生会觉得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教育提供了便利。为了有效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渗透,很有必要借助于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的真实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灵震撼,使学生受到更大的启发。例如:初中地理老师在讲环境污染成因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看视频,视频中工业污水肆意的排放到江、河、湖、海中,本来清可淘米的河水,变得鱼虾绝迹。这些画面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够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反思,并能让学生意识到这些事情其实就发生在自己周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提升了学生与破坏环境的行为斗争到底的决心。
四、让学生认识到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人口的剧增,而归根到底,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实质就是人口问题。初中学生一定要认识到计划生育,尤其是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人口的激增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衣、食、住、行等基本的需要,正是因为产生了这些需要,提供者为了追逐利益,不顾环境的承受力,无度的开发,由于环境保护意识差,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同时,过多的人口还会带来就业等一系类问题,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刻不容缓。广大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引导初中学生不仅要看到产生环境问题的表面原因,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产生环境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内容与可持续发展观联系紧密,是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良好素材,因此,广大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地理教材中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初中地理老师深入的进挖掘,并对其中蕴含的可持续发展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以便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初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但是我坚信,只要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汇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展开教学,学生不断受到熏陶,相信学生一定能够树立强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