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学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培养训练、不断地督促和及时地纠正,仅靠课堂40分钟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在校外的大部分时间融为学习的时间,作为课堂的补充。以课堂教学为起点,向生活无限延伸、拓展,成了品德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必须在注重课内教学的同时加强课外整合,让课后延伸成为建构道德认知与行为习惯的绿色通道。
一、课后延伸——打好绿色通道的基石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课堂学习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课后拓展活动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道德认识,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内化。如在教学《献出我们的爱》的教学活动中,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韩国的孩子每天胸前都佩戴“孝行卡”, “孝行卡”的正面是父母亲的照片,背面是父母亲的留言,表达父母对子女的希望。孩子每天睡觉前都要思考一下:他一天的言行是否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做,其中是否有违背的成分。同时,我结合时下的感恩教育召开班队会,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爱。通过活动,许多学生知道了父母的生日,了解了父母的艰辛,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表示。最后,我把学生感恩的行为编成易记的儿歌。如出门说再见,入门早报到,谢谢挂嘴上,吃饭让菜肴,生病能问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事帮着做,感恩记心间,关爱常相伴。
细水长流,滴水穿石。教师只有通过细小的活动,加深学生的体会,才能为学生的行为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后延伸——夯实绿色通道的层面
道德的感知、道理的传授是课堂学习的主要任务,然而要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明白一个道理或认识一种事物并不容易。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认识模糊、易反复等特点,道德认知具有不稳定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这种知识本身不具备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特质。人的品德发展与智力发展有着本质的不同,就算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也决不能与社会生活隔离学习道德。道德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学生的道德认识、知识构建往往在生活中不断提升、完善,从而内化为一种行为。如教学《从垃圾入桶开始》一课,我引导学生认识可回收垃圾的分类: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有布、塑料、纸、玻璃等四类,以身边收破烂的老人为例,可以让学生轻易地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及回收垃圾的类型、作用。学生在幼儿园时就明白不乱扔垃圾的道理,可这种认知较为肤浅,不足以引导学生的行为。如何把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让学生学会生活呢?我首先在教室设置了蓝黄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要求学生把可回收垃圾放进蓝色垃圾桶,把不可回收垃圾放进黄色垃圾桶。“环保员”每天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垃圾投放错误就及时纠正,有疑问可以上网查资料,也可以问环保叔叔或老师。经过一个阶段的活动,学生对常见垃圾的分类易如反掌,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和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及这两类垃圾该如何处理。一些学生利用可回收垃圾布置教室,既实现了能源的再利用,又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活动使学生深化了道德感知,升华了道德认识,也促进了学生道德的内化。
三、课后延伸——架设绿色通道的护栏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时间把这条鸿沟填满。”这就告诉我们,品德教学不能过于理性化、知识化,而应该尽量生活化、活动化,让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内化道德认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学《今天你节约水电了吗》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留意身边的言行,说说家里是如何节约用水的。有的学生说,家里安装节约水箱;有的学生说可以用淘米水来浇花,用洗脸、洗衣服的水来拖地板,可以用洗菜水用来冲厕所,实现二次用水,就是对水的再利用。许多学生听了有所感触,决定回家在水箱中放块砖头,减少水箱容积,从而节约用水。有些学生兴趣盎然地说,回家跟父母讲述“一水多用”的好处。而对于“电”,则要求学生离开教室时要随手关灯、风扇等。再如,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高一度,节约用电。在课后,我与家长多方联系,既告知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求家长给予配合,又要求家长给予反馈、督促,实现家校统一,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这样,经过“立标——训练——监督——反馈”这样的课后延伸,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到了知行统一,发挥了品德教育的威力。
(责编杜华)
一、课后延伸——打好绿色通道的基石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课堂学习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课后拓展活动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道德认识,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内化。如在教学《献出我们的爱》的教学活动中,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韩国的孩子每天胸前都佩戴“孝行卡”, “孝行卡”的正面是父母亲的照片,背面是父母亲的留言,表达父母对子女的希望。孩子每天睡觉前都要思考一下:他一天的言行是否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做,其中是否有违背的成分。同时,我结合时下的感恩教育召开班队会,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爱。通过活动,许多学生知道了父母的生日,了解了父母的艰辛,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表示。最后,我把学生感恩的行为编成易记的儿歌。如出门说再见,入门早报到,谢谢挂嘴上,吃饭让菜肴,生病能问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事帮着做,感恩记心间,关爱常相伴。
细水长流,滴水穿石。教师只有通过细小的活动,加深学生的体会,才能为学生的行为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后延伸——夯实绿色通道的层面
道德的感知、道理的传授是课堂学习的主要任务,然而要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明白一个道理或认识一种事物并不容易。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认识模糊、易反复等特点,道德认知具有不稳定性。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这种知识本身不具备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特质。人的品德发展与智力发展有着本质的不同,就算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也决不能与社会生活隔离学习道德。道德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学生的道德认识、知识构建往往在生活中不断提升、完善,从而内化为一种行为。如教学《从垃圾入桶开始》一课,我引导学生认识可回收垃圾的分类:生活中的可回收垃圾有布、塑料、纸、玻璃等四类,以身边收破烂的老人为例,可以让学生轻易地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及回收垃圾的类型、作用。学生在幼儿园时就明白不乱扔垃圾的道理,可这种认知较为肤浅,不足以引导学生的行为。如何把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让学生学会生活呢?我首先在教室设置了蓝黄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要求学生把可回收垃圾放进蓝色垃圾桶,把不可回收垃圾放进黄色垃圾桶。“环保员”每天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垃圾投放错误就及时纠正,有疑问可以上网查资料,也可以问环保叔叔或老师。经过一个阶段的活动,学生对常见垃圾的分类易如反掌,知道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和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及这两类垃圾该如何处理。一些学生利用可回收垃圾布置教室,既实现了能源的再利用,又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活动使学生深化了道德感知,升华了道德认识,也促进了学生道德的内化。
三、课后延伸——架设绿色通道的护栏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时间把这条鸿沟填满。”这就告诉我们,品德教学不能过于理性化、知识化,而应该尽量生活化、活动化,让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内化道德认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学《今天你节约水电了吗》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留意身边的言行,说说家里是如何节约用水的。有的学生说,家里安装节约水箱;有的学生说可以用淘米水来浇花,用洗脸、洗衣服的水来拖地板,可以用洗菜水用来冲厕所,实现二次用水,就是对水的再利用。许多学生听了有所感触,决定回家在水箱中放块砖头,减少水箱容积,从而节约用水。有些学生兴趣盎然地说,回家跟父母讲述“一水多用”的好处。而对于“电”,则要求学生离开教室时要随手关灯、风扇等。再如,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高一度,节约用电。在课后,我与家长多方联系,既告知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求家长给予配合,又要求家长给予反馈、督促,实现家校统一,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这样,经过“立标——训练——监督——反馈”这样的课后延伸,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到了知行统一,发挥了品德教育的威力。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