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竞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观感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h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荷马论竞赛》一文中,尼采把古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不是从普遍人性来理解古希腊意义上的竞赛,而是从古希腊人的竞赛中理解什么是人。尼采单刀直入地指出,古往今来,人的概念都要通过与自然的分离和区分确立起来,好像离自然越远,越有“文化”,就越有“人性”,但这却正是一个极大的谬误。尼采指出,事实上,人与自然根本是无从区分的,因为人作为人的特质与其“自然”的性质是难分难舍地一起生长起来的。尼采对“竞赛”精神的理解,就是要打破人与自然的对立;个人与城邦或国家的对立;天才同大众的对立;从而把作为自然的人的令人震惊的、乃至“非人的”的力量和冲动原原本本地保留在文明的肌体里,而不是将它们扼杀在现代人的道德律令或观念的颓废之中。 在尼采看来,竞赛对于古希腊人来说不是出自闲暇的奢侈之举,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生活的内在基础”,是维持生活世界的天真、活力和创造性的源泉。它将人的冲动、能量和技艺发挥到极致,却排斥战争和阴谋的有害性和毁灭性,消除了各个领域里司空见惯的那种你死我活、玉石俱焚的冲突和较量,也同现代资本主义市场以逐利为目的、无视人的伟大内涵的所谓“竞争”概念形成一种具有哲学意义的对抗。
  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也许是当今世界同尼采心向往之的古典世界的唯一具体可感的联系(尽管是虚构的具体和想象的形式)。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和主要参与者都是西方国家,1936年柏林奥运会;1964年东京奥运会;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为数不多的几次主办国家在制度、文化或意识形态上同“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有冲突、或至少是有所不同的例子,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主办国,在上述所有方面,与仍执世界牛耳的“西方” 全方位地处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这种位置和局面的前提并不是中国但求作为西方的“内部”(也就是局部)被接纳,而是一个由完整的文明体系和历史传承支撑的、由13亿人参与的、以为这个文明体系和历史传承增添新的荣誉为最高价值追求的当代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试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主办奥运会的同时,也就通过其自身的客观存在,把古代城邦或帝国间竞争关系的自然性质重新带入了一个现代乃至后现代世界。之所以说这种关系带有古代世界的自然性质,就在于中国这个巨大“城邦”同西方诸国及由其构成的“国际社会”间的关系,仍包含着经典政治哲学所界定的“敌友”矛盾。我曾在另一个语境里把当今中国同西方核心集团的关系描述为“非敌非友、亦敌亦友”。但只要“敌”的因素客观存在,区分敌友的无情的政治逻辑,就总会反映在双方的意识之中。在理论上讲,这样的差异、对抗和冲突就有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激化到“毁灭性的”“你死我活”的程度。即便在今天大谈全球化的时代,在经济(能源争夺、贸易战、金融战)、政治(统一与分离主义)、意识形态(“专制”)、还是文化(“宗教自由”)等领域,生存斗争和价值斗争仍然不时会突然达到“生死搏斗”的强度。
  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却以“竞赛”的逻辑把这种具有潜在敌对性的竞争,象征性地化解在无害的、展示人的能力(“更高、更快、更强”)、意志,和对胜利以及荣誉的追求之中。从这个角度看, 2008年奥运会,力倡“和平发展”的主旋律,反对体育比赛政治化,专注于竞赛和奥运盛会本身,为此不惜举国动员,面对西方媒体和某些政客的百般挑剔时,也一律取温柔敦厚、乃至木的高姿态,实为老谋深算,大智若愚。说到底,全世界的人都明白,只要2008年8月奥运会各项比赛在北京如期举行,不出什么灾难性的意外,作为主办国的中国,就是最大的赢家。西方主流媒体在奥运会前后和奥运期间所作的心情复杂、态度暧昧、乃至自相矛盾的报道正是这种微妙关系的最好注脚。
  无论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奇观如何炫目耀眼,归根到底却仍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浅层表象。应该说,开幕式的设计还是非常富于想象力和震撼力的。虽然运用的都只是一些最基本、最程式化的文化符号和意识形态编码,但它们的功能就是不断地提醒鸟巢现场和全球电视机前的观众,此时此刻,“奥林匹亚”和“中国”结合在一起了:这是2008北京奥运。在达到这个效果的大前提下,所有的文化符号都是可以替换的。千人击缶齐颂论语章句固然蔚为大观,换成头缠羊肚手巾的安塞农民锣鼓队也未必就逊色到哪里;海上丝绸之路令人耳目一新,但如果代之以赛龙舟的场面,或许也同样震撼。其实,中国文化基本符号和象征资源的取之不竭的丰富性,正构成开幕式当晚使用的文化符号的真正“内容”,而后者因此只是一组空洞的索引,一个串符号的符号,象征的象征,时时提醒观众“中国”这个能指(signifier)多重的指涉力,以及它所能调动起来的巨大的心理能量。有人为开幕式表演没有反映现代中国的生产、生活场景而感到遗憾,但我觉得开幕式就其所负担的功能和效果来说,不能写实,只能写意。
  奥运开幕式由文化符号组成的视觉奇观虽然追求政治上的中性化,甚至刻意回避中国革命和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场景和精神实质,但国家的在场和它所代表的集体意志,却渗透在北京奥运会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有意无意的回避和“熟视无睹”,在编导(包括具体的编导,即张艺谋,和抽象的编导,即国家本身)和中国观众之间造成了一种戏剧性的、带有默契感的对自身政治认同的压抑和渴望。这种压抑和渴望在此后的十几天里通过为参加竞赛的中国运动员加油、为中国获得的每一枚奖牌欢呼而得到宣泄。但在开幕式当晚,这种情感的、无意识力量和冲动的升华,却是伴随着红衣女孩《歌唱祖国》的歌声突然地、意想不到地实现了。当天真稚嫩的童声唱起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嘹亮”;当56个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中国孩子一同拉着一面巨大的国旗,伴着“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那奔腾的黄河长江”的歌词走向旗杆的时候,当代中国掩藏甚至遗忘在“经济”和“文化”下面的“政治无意识”,那“不可说的”,在一瞬间找到了语言。它就像一个谜底,埋藏在种种或无可奈何、或自欺欺人、或精打细算、或一厢情愿的符号和话语下面。我曾问过我周围的人们,他们大都说,这是他们在观看整个开幕式过程中最为之动容的一刻。
  “ 2008年的8月,北京是世界的舞台”(“北京,在奥运的日子里”,《人民日报》8月24日,记者 阎晓明 王建新 赖仁琼)。这句话说的当然没错。这三位记者继而把这个舞台形容为“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一个交流对话的舞台”,“一个欢乐友好的舞台”。在举办奥运会期间的北京,这基本上也是事实。但真正的问题却是,以2008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世界真正成为中国的舞台。这个舞台并不完全是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一个交流对话的舞台,一个欢乐友好的舞台,但却是一个真实的、带有“自然的二重性”的竞技场,它的永恒裁判并不是什么想当然的“普世价值”,而是尼采意义上的“存在”。为了踏上这个舞台,改革时代的中国付出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但踏进这个世界的竞技场的中国人并不是来过“百年梦圆”的瘾,寻什么“融入世界的伟大起点”,或表现什么莫名其妙的“融入世界的情怀”。在这个世界的舞台上,中国人要做而且正在做的,是通过对自身存在的“最高、最精致的力”的发掘和发挥,向我们的自然——中国文明的土壤和神——致敬。在存在的竞技场上,在“人的情感,人的事功,人的业绩”的每一个领域,“更快,更高,更强”,也正是普遍性栖身的永恒的瞬间。在这个意义上,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不过是为一场更持久,更富有史诗性的竞赛拉开了帷幕。■
  (作者单位:纽约大学比较文学与东亚研究系)
其他文献
民意调查是一种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大范围民众看法的科学方法,尤其是在西方世界,它的客观性、真实性为各界公认,甚至有时被用作政府决策的依据。下面本刊依据一些权威的调查数据,对西方,尤其是美国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作了一个简单的描绘。这些调查表明,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了一个转折性变化,进入21世纪以后,在他们心目中中国的重要性显著提高。但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形成了稳定的、分裂的两派,其
期刊
金融危机及其思想根源      《文化纵横》:晚近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开始以美国作为榜样,2008年的金融危机,揭示美国目前的资本主义模式不是完美的。美国经济,过去曾作为一个不假思索被模仿的对象,现在却出现了裂缝。人们除了继续等待美国的后续反应,除了寄望于政府的行动,似乎无以作出思想回应。那么,您是如何看待这一场金融海啸的?  黄宗智: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起因之一,无疑是人们对市场主义的过度迷信。在
期刊
2008年,世界上有两个备受关注的焦点。一个是伊拉克,另一个是中国。伊拉克被认为是美国的大失败,表明世界上军事最强大的国家竟无力赢得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而中国,则被许多人看作是世界体系中正在崛起的力量。  这种看法与媒体在1989年对世界的看法截然相反。在1989年,苏联正走向崩溃,媒体都把美国视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霸权地位已是无可动摇。而在这一年,中国经历了天安门事件,被认为在政治上陷入风雨飘摇
期刊
周五晚上,海鲜充足,谈话流畅。在源氏日本饭馆,张玛丽——她戴着大耳环,穿着紧紧的天鹅绒上装,化妆精致——正在谈论大家都在议论的一个泰国东海岸小岛。在那儿潜水棒极了,而且那儿中国人很多,根本不需要担心语言问题。她的朋友杨维基正在操作着借来的手提电脑,下载一个客户通过她的手机发来的电子邮件。作为一家咨询公司的审计,她今晚必须结束一个项目。就在她和一个同事电话时,小团体的话题又转向了滑雪以及各种iPod
期刊
背景资料: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成立于2003年6月,是一家民间非营利教育机构。在同类机构中,公民教育、乡村教育与环境教育是其优势领域。他们有感于一个地方整体的精神和生产、生活、生态的紧密联系,从2003年开始,以“乡土教材”为手段进行人文和自然的教育。目前,“天下溪”主办的乡土教材研讨会成为凝聚这个人群的公共论坛。    从自然到乡土  ──天下溪的“乡土教材”之路    郝冰是黑龙江人,她说自
期刊
人人都知道中国近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当时人就称为“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但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巨变,过去的人各有不同的形容。用通行的西方术语表述,既可以说是“转化”(transformation),也可以说是“革命”(revolution)。  两词本有许多相通之处,前些年波考克(J.G.A. Pocock)在试图描述20世纪70~80年代西方政治思想领域的学术激变时,即因“革命”这一术语
期刊
山西是一个令人胸怀天下的所在,多少伟大的帝国王朝在这里升起又衰落。历史上的山西也是非常富有的,有着很辉煌的商业传统,而近代以来,山西有一个衰落的过程。如果把晋商的兴起与衰落放在1500年以后——亦即“世界经济”的形成时期来看,探讨一下其兴衰的历史原因,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产生于长途贸易的晋商      近代以来的中国为什么没有走西方式的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一个老旧的问题,原因主要是中国没有产生
期刊
东亚地区(本文特指东北亚和东南亚)或许是当今世界对中国发展崛起所带来的国际影响感受最为直接和深切的区域。由于地缘临近的关系,更由于战略利益诉求、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影响的复杂多样,这一地区的众多国家对于正在不断扩大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的中国有着深刻而不尽相同的认知与感受。2008年8月11日~12日,由新加坡东亚研究所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东亚面对崛起的中国”国际研讨会,邀集来自东亚主要国家
期刊
一、欧洲:对华复杂心态的价值驱动    4月7日一大早,烟台籍留法学生陈佳(化名)就带上准备好的五星红旗,约上同在巴黎读书的几位中国学生,沿着塞纳河向埃菲尔铁塔进发。这一天,是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巴黎传递的日子。  沿路的草坪上,有留学生拉起“奥运会不等于政运会”的横幅,法国某电视台采访组挤进陈佳所在的中国留学生人群中,一遍遍地问西藏问题,并显然对留学生的回答不满,“他们中国人没有民主的,都被
期刊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在视觉上美轮美奂,特别是古代部分,是我这一生中看过的最美的大型表演。这是大家都高兴的事情,我是不会出来煞风景的。然而,最美轮美奂的东西,往往离现实也是最远的,所以如果我们的一部分持文化保守主义观点的知识分子,要利用奥运会开幕式来推销他们的意识形态,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也许有人会质问:有谁准备把奥运开幕式意识形态化?首先,这只是我的担心,没有,当然更好。其次,这是约稿编辑的安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