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苗族的铜鼓舞以雷山苗族铜鼓舞最具备代表性,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苗族铜鼓舞的音乐元素、动作元素以及舞蹈路线元素等,然后以音乐元素中的鼓点作为核心,对铜鼓舞的舞蹈动作等进行联系性教学,可以让学习者更快掌握苗族铜鼓舞本身的动作要领等,达到理想的舞蹈教学效果。
【关键词】苗族;铜鼓舞;舞蹈元素;舞蹈教学
苗族有非常多具备悠久历史的舞蹈,比如木鼓舞、皮鼓舞以及铜鼓舞等,这些都重复吸收了悠久的苗族民族文化,并且在各自发展的过程当中形成了非常独特的舞蹈元素,在日常的舞蹈教学当中,只有抓住这些舞蹈的元素,才能够促进这些舞蹈真正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让学习者真正感受到苗族舞蹈的文化本质,最终将苗族舞蹈当中最具备个性的内容全面展现出来。在苗族众多舞蹈艺术当中,贵州省雷山县的铜鼓舞是具备其自身的特色的,雷山苗族在演绎铜鼓舞方面已经非常漫长的历史,早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相关的记录。近年来雷山也非常注重对苗族铜鼓舞的文化留存,铜鼓舞也和苗族的传统的祭祀活动等结合在一起。因此,对于苗族的铜鼓舞的舞蹈元素进行探究,需要对苗族的文化、历史等层面进行充分审视,才能够促进苗族铜鼓舞更加全面地传承下去。
1 雷山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概述
雷山苗族铜鼓舞是一种来源于生活但是却高于生活的苗族舞蹈。雷山的苗族先民在耕种、生产和祭祀等过程当中广泛取材,并且将这些生活当中的形象都融合到雷山苗族的铜鼓舞当中。因此,雷山苗族的铜鼓舞各类动作元素,主要是对苗族先民生活场景的艺术再现。苗族本身是一个没有自身文字的民族,因此,通过将生活进行艺术抽象之后转变成为铜鼓舞,对于苗族先民的生活模式和历史文化进行传承,记录了苗族文化的点滴。在进行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分析之前,需要明确所有的铜鼓舞动作和音乐元素,都是深深植根于苗族的历史文化之中,只有对苗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雷山苗族铜鼓舞教学才能够顺利推进下去。比如,苗族铜鼓舞当中有一种基本的舞步是“做虾步”,这种舞蹈动作要求跳舞者将自己的左脚向前跳,屈膝半蹲,这个姿势实际上是从苗族先民在河水里捉虾的场景演变抽象而来的。
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最为原生态的部分就是其舞蹈组织形式。从雷山苗族的铜鼓舞组织形式上看,其主要还是服务于苗族人的祭祀活动当中,因此,人员的搭配也主要是和祭祀活动结合在一起。苗族铜鼓舞的舞台中心是放置一个铜鼓,然后一个击鼓者立于旁边,开始击打铜鼓,随后舞蹈者围成一个圆圈,围绕着铜鼓进行逆时针的舞蹈。从原生态的苗族铜鼓舞蹈上看,其舞蹈动作并不是十分复杂,在舞蹈的过程当中,主要是表现出众人对于神祇的崇拜,随着铜鼓的鼓点不断变快,舞蹈者的舞蹈动作逐渐加大。整个苗族的铜鼓舞展现出一种苗族先民文化中粗犷的一部分,也是铜鼓舞最具备特色的舞蹈元素。
2 苗族铜鼓舞各舞蹈元素的着重点分析
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正如上文分析,主要是从苗族先民的日常生活当中而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重视苗族铜鼓舞当中的各类元素中最具备特色的部分,抓取这一部分的元素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让苗族铜鼓舞的学习者真正意义上掌握更多的关键舞蹈要领,更加真实而全面地展现出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而从雷山苗族的铜鼓舞所具备的舞蹈元素上进行分析,主要是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音乐和服饰元素。从雷山苗族铜鼓舞的伴奏乐器上看,采用是传统的苗族铜鼓,由一个司鼓的敲击者负责敲击铜鼓进行伴奏,在敲击技法上主要是以敲击铜鼓的鼓面、鼓腰以及鼓边等位置进行演奏,这样能够对铜鼓发出的音乐产生影响,从而不同的铜鼓音乐产生不同的舞蹈动作。从服装上看,苗族的铜鼓舞主要是体现出男女有别的状况,男子舞蹈者一般穿着黑色的对襟衣衫,黑色的便裤,脚上穿着黑色的布鞋,而女子一般都是穿着蓝色的银饰绣花衣衫,黑色的长裙,这种衣着方式和一般的苗族舞蹈当中的舞蹈者的衣着相仿。
第二,从舞蹈路线元素上看,雷山苗族的铜鼓舞没有限制舞蹈者的人数,也没有对性别有非常大的限制,主要是全部的舞蹈者围绕着舞台中心的铜鼓形成一个圆圈,然后按照鼓手的敲击状况进行舞蹈动作上的变换。由此可见,在舞蹈的过程当中,苗族铜鼓舞的舞蹈者主要是体现出跟着铜鼓的鼓点进行节奏控制,因此,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核心也集中在鼓点的控制上。
第三,从舞蹈动作元素上分析,苗族铜鼓舞主要是包括了五种基本的动作,分别是蹦脚步、三步跳、做虾步、踏步点地以及横移悠步五种。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让学习铜鼓舞的舞者掌握动作元素是最重要的,因为不同的鼓点要求舞蹈者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因而鼓点是整个苗族铜鼓舞的核心,而舞蹈动作元素则是舞台效果的基础,只有舞蹈动作整齐和标准,才能够将苗族铜鼓舞的舞蹈风格真正展现出来,表现出更加生动舞台效果。
因此,在苗族铜鼓舞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对于上述的舞蹈元素应该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演练。对苗族铜鼓舞进行分析,特别是其内在的舞蹈元素要领进行剖析。学习者在一开始接触苗族铜鼓舞的时候,由于没有熟悉舞蹈的音乐元素,无法掌握鼓点和舞蹈动作元素之间的联系,就容易出现舞蹈动作出错的状况,所以,苗族铜鼓舞的教学过程里,应该根据不同的鼓点,进行鼓点与动作元素之间的联系分析,让学习舞蹈者能够慢慢理解不同的音乐元素之下的动作,这样在学习过程里面才能够不断进步。而且在舞蹈路线元素方面,在进行教学的过程里,应该对传统舞蹈当中没有进行明确的内容给予界定,这样学习者能够更加具备针对性地掌握铜鼓舞本身的编排特色,可以从性别的比例以及参与铜鼓舞的人数上进行明确,这些都可以在教学实际当中进行自主调整。
3 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的教学运用模式思考
在进行苗族铜鼓舞教学过程中,除了明确各类舞蹈元素本身的教学着重点之外,还应该充分分析苗族铜鼓舞本身的特色,特别是不同舞蹈元素如何统一在苗族铜鼓舞当中。为了让学习者更快地掌握苗族铜鼓舞本身的技巧,教学者应该考虑采用更加贴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在舞蹈教学当中将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才能够学以致用。因此,从当前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教学上看,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教学运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首先,苗族铜鼓舞教学,应该注重文化和铜鼓舞的舞蹈元素之间的联系。教学者要注意分析不同的铜鼓舞音乐元素、动作元素和苗族的生活、历史等内容之间的关系,雷山苗族本身就有非常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当中苗族的铜鼓舞也是其中一个重要表演内容。教学者应该让学习者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去记忆不同的舞蹈元素,比如做虾步本身就是捕捉田内动物的动作,又比如一些舞蹈动作和苗族先民插秧种植的动作之间的联系等。通过文化与舞蹈元素之间的沟通,这样可以让铜鼓舞的各类舞蹈元素更加生动,学习者也能够更加深刻地记忆这些动作、音乐等方面的元素。
其次,苗族铜鼓舞教学,也应该抓住舞蹈元素中音乐元素作为核心。铜鼓舞顾名思义,是以铜鼓作为整个舞蹈的核心,也就是在舞台呈现上,铜鼓是整个铜鼓舞的中心点,所有的舞蹈者都围绕着铜鼓跳舞。而铜鼓舞也以铜鼓的鼓点作为整个舞蹈动作本身的“指挥棒”,这也充分说明了音乐元素在苗族铜鼓舞当中的中心作用。因此,苗族铜鼓舞的教学者应该从铜鼓舞不同的鼓点元素入手,以对应各种鼓点的舞蹈动作元素进行分解教学,然后再进行整合分析。这对于苗族的铜鼓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只有以铜鼓舞的音乐元素作为线索,这样才能够让学习者有一定的学习路径,避免学习者找不到铜鼓舞的学习点。
因此,对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进行分析,能够帮助苗族铜鼓舞教学过程当中有的放矢,避免教学过程里面出现无从下手的状况。学习者只要有一定的线索,就可以逐渐掌握到铜鼓舞本身的学习方式,最终逐步推进,将苗族铜鼓舞的舞蹈真正学习好,在舞台上的效果会更加理想。但是应用舞蹈元素进行分解教学,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掌握整合的思维,才能够将不同的铜鼓舞舞蹈元素整合在一起,最终融会贯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苗族的铜鼓舞本身就是具备非常强烈民族特色的舞蹈,这种舞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民族文化和铜鼓舞各种舞蹈元素之间的沟通、联系,才能够有切入点展开铜鼓舞的教学。而苗族的铜鼓舞教学,更应该抓住不同舞蹈元素围绕着音乐鼓点元素的展现方式,让学习者能够根据不同鼓点调整自己的舞蹈动作,促进整个铜鼓舞在表演过程当中浑然一体,这也是不同的铜鼓舞舞蹈元素最终转化成为舞蹈艺术语言的过程。因此,苗族铜鼓舞的教学仍然需要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充分根据学习者的实际,调整教学的方式,将苗族铜鼓舞的舞蹈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孙亮.瑶族传统舞蹈艺术探究——以铜鼓舞为例[J].大舞台,2015(09).
[2]王晖.打老庚:滇黔桂交界地区的民族关系[J].广西民族研究,2010(04).
[3]孙绍宁,余明荣.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课引入铜鼓舞的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作者简介
龙朝晖(1968-),女,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凯里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舞蹈理论与教学研究。
作者单位
贵州凯里学院艺术学院 贵州省凯里市 556000
【关键词】苗族;铜鼓舞;舞蹈元素;舞蹈教学
苗族有非常多具备悠久历史的舞蹈,比如木鼓舞、皮鼓舞以及铜鼓舞等,这些都重复吸收了悠久的苗族民族文化,并且在各自发展的过程当中形成了非常独特的舞蹈元素,在日常的舞蹈教学当中,只有抓住这些舞蹈的元素,才能够促进这些舞蹈真正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让学习者真正感受到苗族舞蹈的文化本质,最终将苗族舞蹈当中最具备个性的内容全面展现出来。在苗族众多舞蹈艺术当中,贵州省雷山县的铜鼓舞是具备其自身的特色的,雷山苗族在演绎铜鼓舞方面已经非常漫长的历史,早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相关的记录。近年来雷山也非常注重对苗族铜鼓舞的文化留存,铜鼓舞也和苗族的传统的祭祀活动等结合在一起。因此,对于苗族的铜鼓舞的舞蹈元素进行探究,需要对苗族的文化、历史等层面进行充分审视,才能够促进苗族铜鼓舞更加全面地传承下去。
1 雷山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概述
雷山苗族铜鼓舞是一种来源于生活但是却高于生活的苗族舞蹈。雷山的苗族先民在耕种、生产和祭祀等过程当中广泛取材,并且将这些生活当中的形象都融合到雷山苗族的铜鼓舞当中。因此,雷山苗族的铜鼓舞各类动作元素,主要是对苗族先民生活场景的艺术再现。苗族本身是一个没有自身文字的民族,因此,通过将生活进行艺术抽象之后转变成为铜鼓舞,对于苗族先民的生活模式和历史文化进行传承,记录了苗族文化的点滴。在进行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分析之前,需要明确所有的铜鼓舞动作和音乐元素,都是深深植根于苗族的历史文化之中,只有对苗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雷山苗族铜鼓舞教学才能够顺利推进下去。比如,苗族铜鼓舞当中有一种基本的舞步是“做虾步”,这种舞蹈动作要求跳舞者将自己的左脚向前跳,屈膝半蹲,这个姿势实际上是从苗族先民在河水里捉虾的场景演变抽象而来的。
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最为原生态的部分就是其舞蹈组织形式。从雷山苗族的铜鼓舞组织形式上看,其主要还是服务于苗族人的祭祀活动当中,因此,人员的搭配也主要是和祭祀活动结合在一起。苗族铜鼓舞的舞台中心是放置一个铜鼓,然后一个击鼓者立于旁边,开始击打铜鼓,随后舞蹈者围成一个圆圈,围绕着铜鼓进行逆时针的舞蹈。从原生态的苗族铜鼓舞蹈上看,其舞蹈动作并不是十分复杂,在舞蹈的过程当中,主要是表现出众人对于神祇的崇拜,随着铜鼓的鼓点不断变快,舞蹈者的舞蹈动作逐渐加大。整个苗族的铜鼓舞展现出一种苗族先民文化中粗犷的一部分,也是铜鼓舞最具备特色的舞蹈元素。
2 苗族铜鼓舞各舞蹈元素的着重点分析
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正如上文分析,主要是从苗族先民的日常生活当中而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重视苗族铜鼓舞当中的各类元素中最具备特色的部分,抓取这一部分的元素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让苗族铜鼓舞的学习者真正意义上掌握更多的关键舞蹈要领,更加真实而全面地展现出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而从雷山苗族的铜鼓舞所具备的舞蹈元素上进行分析,主要是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音乐和服饰元素。从雷山苗族铜鼓舞的伴奏乐器上看,采用是传统的苗族铜鼓,由一个司鼓的敲击者负责敲击铜鼓进行伴奏,在敲击技法上主要是以敲击铜鼓的鼓面、鼓腰以及鼓边等位置进行演奏,这样能够对铜鼓发出的音乐产生影响,从而不同的铜鼓音乐产生不同的舞蹈动作。从服装上看,苗族的铜鼓舞主要是体现出男女有别的状况,男子舞蹈者一般穿着黑色的对襟衣衫,黑色的便裤,脚上穿着黑色的布鞋,而女子一般都是穿着蓝色的银饰绣花衣衫,黑色的长裙,这种衣着方式和一般的苗族舞蹈当中的舞蹈者的衣着相仿。
第二,从舞蹈路线元素上看,雷山苗族的铜鼓舞没有限制舞蹈者的人数,也没有对性别有非常大的限制,主要是全部的舞蹈者围绕着舞台中心的铜鼓形成一个圆圈,然后按照鼓手的敲击状况进行舞蹈动作上的变换。由此可见,在舞蹈的过程当中,苗族铜鼓舞的舞蹈者主要是体现出跟着铜鼓的鼓点进行节奏控制,因此,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核心也集中在鼓点的控制上。
第三,从舞蹈动作元素上分析,苗族铜鼓舞主要是包括了五种基本的动作,分别是蹦脚步、三步跳、做虾步、踏步点地以及横移悠步五种。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让学习铜鼓舞的舞者掌握动作元素是最重要的,因为不同的鼓点要求舞蹈者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因而鼓点是整个苗族铜鼓舞的核心,而舞蹈动作元素则是舞台效果的基础,只有舞蹈动作整齐和标准,才能够将苗族铜鼓舞的舞蹈风格真正展现出来,表现出更加生动舞台效果。
因此,在苗族铜鼓舞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对于上述的舞蹈元素应该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演练。对苗族铜鼓舞进行分析,特别是其内在的舞蹈元素要领进行剖析。学习者在一开始接触苗族铜鼓舞的时候,由于没有熟悉舞蹈的音乐元素,无法掌握鼓点和舞蹈动作元素之间的联系,就容易出现舞蹈动作出错的状况,所以,苗族铜鼓舞的教学过程里,应该根据不同的鼓点,进行鼓点与动作元素之间的联系分析,让学习舞蹈者能够慢慢理解不同的音乐元素之下的动作,这样在学习过程里面才能够不断进步。而且在舞蹈路线元素方面,在进行教学的过程里,应该对传统舞蹈当中没有进行明确的内容给予界定,这样学习者能够更加具备针对性地掌握铜鼓舞本身的编排特色,可以从性别的比例以及参与铜鼓舞的人数上进行明确,这些都可以在教学实际当中进行自主调整。
3 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的教学运用模式思考
在进行苗族铜鼓舞教学过程中,除了明确各类舞蹈元素本身的教学着重点之外,还应该充分分析苗族铜鼓舞本身的特色,特别是不同舞蹈元素如何统一在苗族铜鼓舞当中。为了让学习者更快地掌握苗族铜鼓舞本身的技巧,教学者应该考虑采用更加贴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在舞蹈教学当中将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才能够学以致用。因此,从当前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教学上看,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教学运用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首先,苗族铜鼓舞教学,应该注重文化和铜鼓舞的舞蹈元素之间的联系。教学者要注意分析不同的铜鼓舞音乐元素、动作元素和苗族的生活、历史等内容之间的关系,雷山苗族本身就有非常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当中苗族的铜鼓舞也是其中一个重要表演内容。教学者应该让学习者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去记忆不同的舞蹈元素,比如做虾步本身就是捕捉田内动物的动作,又比如一些舞蹈动作和苗族先民插秧种植的动作之间的联系等。通过文化与舞蹈元素之间的沟通,这样可以让铜鼓舞的各类舞蹈元素更加生动,学习者也能够更加深刻地记忆这些动作、音乐等方面的元素。
其次,苗族铜鼓舞教学,也应该抓住舞蹈元素中音乐元素作为核心。铜鼓舞顾名思义,是以铜鼓作为整个舞蹈的核心,也就是在舞台呈现上,铜鼓是整个铜鼓舞的中心点,所有的舞蹈者都围绕着铜鼓跳舞。而铜鼓舞也以铜鼓的鼓点作为整个舞蹈动作本身的“指挥棒”,这也充分说明了音乐元素在苗族铜鼓舞当中的中心作用。因此,苗族铜鼓舞的教学者应该从铜鼓舞不同的鼓点元素入手,以对应各种鼓点的舞蹈动作元素进行分解教学,然后再进行整合分析。这对于苗族的铜鼓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只有以铜鼓舞的音乐元素作为线索,这样才能够让学习者有一定的学习路径,避免学习者找不到铜鼓舞的学习点。
因此,对苗族铜鼓舞的舞蹈元素进行分析,能够帮助苗族铜鼓舞教学过程当中有的放矢,避免教学过程里面出现无从下手的状况。学习者只要有一定的线索,就可以逐渐掌握到铜鼓舞本身的学习方式,最终逐步推进,将苗族铜鼓舞的舞蹈真正学习好,在舞台上的效果会更加理想。但是应用舞蹈元素进行分解教学,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掌握整合的思维,才能够将不同的铜鼓舞舞蹈元素整合在一起,最终融会贯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苗族的铜鼓舞本身就是具备非常强烈民族特色的舞蹈,这种舞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民族文化和铜鼓舞各种舞蹈元素之间的沟通、联系,才能够有切入点展开铜鼓舞的教学。而苗族的铜鼓舞教学,更应该抓住不同舞蹈元素围绕着音乐鼓点元素的展现方式,让学习者能够根据不同鼓点调整自己的舞蹈动作,促进整个铜鼓舞在表演过程当中浑然一体,这也是不同的铜鼓舞舞蹈元素最终转化成为舞蹈艺术语言的过程。因此,苗族铜鼓舞的教学仍然需要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充分根据学习者的实际,调整教学的方式,将苗族铜鼓舞的舞蹈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孙亮.瑶族传统舞蹈艺术探究——以铜鼓舞为例[J].大舞台,2015(09).
[2]王晖.打老庚:滇黔桂交界地区的民族关系[J].广西民族研究,2010(04).
[3]孙绍宁,余明荣.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课引入铜鼓舞的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作者简介
龙朝晖(1968-),女,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凯里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舞蹈理论与教学研究。
作者单位
贵州凯里学院艺术学院 贵州省凯里市 55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