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沭阳银河学校,江苏 沭阳 223600)
摘 要: 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构建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不轻松,但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課堂教学模式。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国外的有效教学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的“讽刺——定义——助产”,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模式。为现代有效教学模式奠基的无疑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他总结确立的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改变了自古以来手工业方式的个别教学法,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
进入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以学生为主的教育不仅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而且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具有乐观向上、体现强烈主体意识的积极心态。传统教学是以教师的试点为核心的,忽视学生个人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反复频繁的考试压力使一些学生积累的是学业失败的体验,这种失败的心态导致他们厌学和辍学。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动机,而且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稳定了情绪情感,有助于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及良好人格的形成。因此,以“自学·交流”为主的教学就是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以“自学”和“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尤其对那些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学会协作,学会学习。
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思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3.构建并不断完善“自学·交流”的高效课堂模式。除了一些特殊的学习内容外,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引导、点拨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学生依据提纲“自学”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学生之间“交流”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三、如何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1.教学内容的高效性。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教学三维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活动的高效性。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生活化、过程活动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等目标,从多个层面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教学方法的高效性。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更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
4.教学交往的高效性。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5.教学手段的高效性。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讲求使用效益。
总之,以“自学·交流”为核心,增强教师“把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敲碎了分析”的能力,从而减少课堂学习中的无效、低效信息。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在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很难被全面采用,即使教师有意识地着重培养,限于课堂“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模式,也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上。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以学习为中心,教服务于学,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掘了学生的潜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培养。
摘 要: 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构建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普遍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不轻松,但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課堂教学模式。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国外的有效教学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的“讽刺——定义——助产”,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模式。为现代有效教学模式奠基的无疑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他总结确立的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改变了自古以来手工业方式的个别教学法,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
进入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以学生为主的教育不仅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而且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具有乐观向上、体现强烈主体意识的积极心态。传统教学是以教师的试点为核心的,忽视学生个人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反复频繁的考试压力使一些学生积累的是学业失败的体验,这种失败的心态导致他们厌学和辍学。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动机,而且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稳定了情绪情感,有助于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及良好人格的形成。因此,以“自学·交流”为主的教学就是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任务,以“自学”和“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尤其对那些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学会协作,学会学习。
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思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3.构建并不断完善“自学·交流”的高效课堂模式。除了一些特殊的学习内容外,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引导、点拨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学生依据提纲“自学”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学生之间“交流”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三、如何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1.教学内容的高效性。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教学三维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活动的高效性。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要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生活化、过程活动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等目标,从多个层面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教学方法的高效性。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更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
4.教学交往的高效性。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5.教学手段的高效性。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讲求使用效益。
总之,以“自学·交流”为核心,增强教师“把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敲碎了分析”的能力,从而减少课堂学习中的无效、低效信息。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在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很难被全面采用,即使教师有意识地着重培养,限于课堂“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模式,也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上。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以学习为中心,教服务于学,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掘了学生的潜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