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班膦酸治疗恶性肿瘤性高钙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p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伊班膦酸治疗恶性肿瘤性高钙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多中心、无对照的研究方法。患者校正血清钙>2.7mmol/L但在3.0mmol/L以下,接受单次静脉滴注2mg伊班膦酸治疗;如果患者校正后血清钙≥3.0mmol/L,则接受伊班膦酸4mg静脉滴注。结果两个剂量组的有效率均为100%,4mg剂量组的降钙效果优于2mg组。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和皮肤瘙痒。结论伊班膦酸可有效治疗恶性肿瘤性高钙血症,不良反应可耐受。

其他文献
1983年Issacson和Wright首先引入了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概念,描述原发于胃的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和小肠免疫增生性疾病[1].MALT的概念最早由免疫学家提出,指具有特异性淋巴组织的黏膜部位如胃肠道和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