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育的独立地位

来源 :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bin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有一种很有影响的观点认为,美育可以由德育、智育、体育代替,“在德育、智育、体育中包含有美育的成份,美育可以不必另提。”对于这种否认美育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观点,我们不能苟同。事实上,美育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不能由其它诸育代替。
其他文献
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而代表人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格。促进人格的完善和人的自身发展,是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人格系统的特征,并以它为尺度衡量我们现行的教育目标、教学模式以及长期争论的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讨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为学生人格发展和完善创设良好环境的问题。
1988年3月,苏共中央下令撤销原苏联教育部、中等和高等专业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新成立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由Г·亚戈金任主任。1988年8月23日,苏《教师报》发表了国家教委下设的一个“临时科研集体”拟订的《普通中等教育构想(草案)》。这个构想草案目前正提交全民讨论,然后将由1988年12月召开的全苏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审议决定。本文以编译形式摘要介绍达个构想草案的主要内容。
主体性原则是高校思想教育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研究人的主体意识和发扬人的能动的创造精神作为根本任务。贯彻主体性原则就要实行两个战略转移:第一,思想教育出发点的战略转移;第二,思想教育手段的战略转移,并重视文化手段的科学运用。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此,从根本上改革维系原有教育体制的教育运行机制,选择和确立适合于我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教育运行机制,就成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最迫切的目t标。
一、生均经费应与人均国民收入成正比 教育的投入主要是教师的劳动,人头费占支出的第一位,中外皆然。
文章认为教学评估不仅是师生之间维持教学关系所必要的信息传递和反馈,它也体现了社会与个体的关系;指出当前教学评估中由社会到个体的把握方式,以及评估的目标模式、考试等一些量化方法,造成了对人的个性的压抑;提出应采用定性评估的方法,并强调在评估中要高扬受教育者个体人格的主动精神和注重教育者个性存在对于评估和教学的作用。
1984年我写过一篇关于教育的文字①.认为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认真总结我国教育事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参考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拽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办教育的道路。
中国教育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乃是近百年的事。其外部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被迫打破闭关锁国格局而进入世界文明体系;二是主动学习西方文化,同时对自己的固有教育体系进行革命性改造。但是,学习西方只是教育科学中国化的一个外部条件,本文着重从教育科学中国化的内在条件方面作些尝试性的探讨。
教育价值观是教育理论的基石。新的教育理论必有其新的教育价值观,而重建教育价值观,离不开对以往各种教育价值观的分析和思考。
教学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的审美过程,是师生创造美、表现美并从中受到陶冶的过程。即教学活动具有审美价值。教学在师生的人际互动过程中进行,这种人际互动过程与师生的审美过程相统一。所以,在此统一过程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同侪关系便具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