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有序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实验证明,采用健康主体论教学模式改革肿瘤护理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健康主体论;教学理论;肿瘤护理教学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护理工作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有序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树立起正确的健康思想,提高生存质量。从临床带教中得知,护生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校推行了健康主体论教学模式,促进护生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
一、研究对象
将我校2016级护理专业护生纳入本次研究中,两个班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班40人,均为女生,年龄为17~19岁,平均年龄为(17.9±0.7)岁。两个班级均采用相同的教材,授课课时与考核标准也相同。
二、研究方法
1.授课方式
对于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理论授课方式;对于观察组护生,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采用健康主体理论教学法。
具体来说,健康主体理论教学是先进行病例导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为护生播放相关病例的视频资料,帮助护生把握疾病基础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让护生自主探讨健康教育的计划。计划主要包括入院健康教育—术前健康教育一术后健康指导一出院教育几个方面。各个小组制订出健康教育计划后,由小组长负责介绍,采取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估的方式评价每组健康教育计划的优点和不足,并打分,纳入平时成绩中。最后,为护生布置病例题,让护生在课后自己完成,据此来了解护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学习薄弱环节,在下次授课时加以解决。
2.评估方式
在一章内容教学完成后,采用相同的试卷对两组同时进行理论测试。评卷标准相同,均为百分制。
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对照组平均成绩为(68.5±4.3)分,观察组平均成绩为(79.1+5.6)分。观察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讨论
肿瘤护理学涉及的概念多、复杂,护生在学习时往往感到乏味、枯燥,不知怎样更好地掌握知识。且肿瘤护理学的课时较少,常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很辛苦,但是护生却不感兴趣,教学效率不高。高职护生的学习定位主要是基本功学习,教学重点集中在基本操作上,部分教师认为健康教育应该由带教老师负责,忽视了健康教育。护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不知道怎样与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他们担心说错话,因此,对于健康教育也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悲观、焦虑情绪,甚至会丧失治疗的信心。很多护生在参与临床实习后都普遍反映,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深入回答。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开展科学的健康教育教学,提升护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肿瘤护理教学中应用健康主体论教学理论可以强化护生对疾病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护理质量。在传统授课模式中,教师大多会将“健康教育”课程放置在课程结束时讲解,强调理论,忽视实用性。为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授课理念,要提前备课,将健康教育理论穿插到整堂课中,重新组织授课内容,突出健康主体论的教学要求。
健康主体论教学理论要求,应该坚持预防第一的原则。多数肿瘤患者都是突然发病,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至中晚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且患者对于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的了解不多,如果不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治疗。
本次研究显示,采用健康主体论教学理论,有效提升了护生的参与积极性,帮助他们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将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总之,在肿瘤护理教学中融入健康主体论教学理论,可以让护生对相关疾病有更加全面、系统的认知,了解肿瘤患者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帮助患者制订科学的健康教育计划,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主体论;教学理论;肿瘤护理教学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护理工作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有序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树立起正确的健康思想,提高生存质量。从临床带教中得知,护生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校推行了健康主体论教学模式,促进护生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
一、研究对象
将我校2016级护理专业护生纳入本次研究中,两个班级,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班40人,均为女生,年龄为17~19岁,平均年龄为(17.9±0.7)岁。两个班级均采用相同的教材,授课课时与考核标准也相同。
二、研究方法
1.授课方式
对于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理论授课方式;对于观察组护生,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采用健康主体理论教学法。
具体来说,健康主体理论教学是先进行病例导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为护生播放相关病例的视频资料,帮助护生把握疾病基础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让护生自主探讨健康教育的计划。计划主要包括入院健康教育—术前健康教育一术后健康指导一出院教育几个方面。各个小组制订出健康教育计划后,由小组长负责介绍,采取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估的方式评价每组健康教育计划的优点和不足,并打分,纳入平时成绩中。最后,为护生布置病例题,让护生在课后自己完成,据此来了解护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学习薄弱环节,在下次授课时加以解决。
2.评估方式
在一章内容教学完成后,采用相同的试卷对两组同时进行理论测试。评卷标准相同,均为百分制。
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对照组平均成绩为(68.5±4.3)分,观察组平均成绩为(79.1+5.6)分。观察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四、讨论
肿瘤护理学涉及的概念多、复杂,护生在学习时往往感到乏味、枯燥,不知怎样更好地掌握知识。且肿瘤护理学的课时较少,常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很辛苦,但是护生却不感兴趣,教学效率不高。高职护生的学习定位主要是基本功学习,教学重点集中在基本操作上,部分教师认为健康教育应该由带教老师负责,忽视了健康教育。护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不知道怎样与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他们担心说错话,因此,对于健康教育也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悲观、焦虑情绪,甚至会丧失治疗的信心。很多护生在参与临床实习后都普遍反映,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深入回答。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开展科学的健康教育教学,提升护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肿瘤护理教学中应用健康主体论教学理论可以强化护生对疾病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护理质量。在传统授课模式中,教师大多会将“健康教育”课程放置在课程结束时讲解,强调理论,忽视实用性。为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授课理念,要提前备课,将健康教育理论穿插到整堂课中,重新组织授课内容,突出健康主体论的教学要求。
健康主体论教学理论要求,应该坚持预防第一的原则。多数肿瘤患者都是突然发病,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至中晚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且患者对于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的了解不多,如果不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治疗。
本次研究显示,采用健康主体论教学理论,有效提升了护生的参与积极性,帮助他们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将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总之,在肿瘤护理教学中融入健康主体论教学理论,可以让护生对相关疾病有更加全面、系统的认知,了解肿瘤患者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帮助患者制订科学的健康教育计划,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