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a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课程改革的研究重点。应从社会对计算机多媒体人才的需求出发,尝试以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方法,对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课程进行开发,在充分考虑专业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及学习领域的设计。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典型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42-02
  数字媒体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相关的游戏、动漫和网站开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在我国,已经有很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如何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并同时与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有所区别,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方法是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开发方法,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相关性实现知识与实践技能整合的“串行”体系,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将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转变为符合企业岗位实际的工作过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课程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许多教师也正在进行相关工作的探索。笔者拟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在国家示范性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已取得的一些经验,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作进一步探讨,旨在为兄弟院校的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
  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市场是进行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和起点。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1)走访行业协会,如参加广州市动漫产业协会组织的各项交流、沟通活动;(2)走访省内知名数字媒体企业,如蓝门广告、新节奏科技、秒动科技、4466游戏网等;(3)回访近年来的毕业生,组织专门的问卷调查;(4)进行市场招聘信息总结,从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权威平台了解企业需求信息;(5)分析第三方调查报告(如从麦可思公司为本校提供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中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
  根据我校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毕业一年以上学生的一次性就业情况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首先,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的整体需求量较大,但就业岗位的分布不是很集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其次,就业岗位的种类较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具有多样化特点;再次,各种岗位的薪酬差别较大,人才需求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目前需求的岗位主要集中在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设计、平面与三维动画制作、网页游戏制作等方向。
  人才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要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必须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岗位。我们从对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所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出发,通过召开企业专家研讨会、专业教师调研讨论等形式,确定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面向10个相关岗位,其中两个确定为核心岗位,其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
  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
  当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后,通过与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和专家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确定这些工作任务的性质和核心知识所在,由企业一线工程专家、本专业学科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等共同讨论确定出本专业的行动领域。这个过程必须在企业一线的专家指导下去实施。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富于实践经验,更容易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沟通;另一方面,他们是最终课程方案制定的参与人员。通过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并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行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分析学习领域,确定课程体系
  依据分析得到典型行动领域,并结合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人才需求,我们邀请资深的课程开发专家牵头,本行业的企业一线专家、本专业的骨干教师等积极参与,将行动领域进一步转化为学习领域。这一转化工作在整个课程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它涉及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之间的转化。每一个学习领域都要求对应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过程,而所有的学习领域则组成了本专业所对应的所有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由此,可将典型工作过程所描述的行动领域转化为相应的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计算机多媒体课程开发应按照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组织各个学习领域,将各个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的递进顺序排列,由基础学习领域、素质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及实践学习领域组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重新建设之后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岗位技能为根本,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典型任务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托,按照岗位行动领域设计教学内容及设计学习情境,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J].职教论坛,2004(2):4-7.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袁玫,周海燕,马楠.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1-32.
  [4]汪清明.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20-21.
  [5]张燕,王建华,葛秀萍.“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以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63-68.
  作者简介:
  曾凡涛(1974—),湖北荆州人,硕士,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体系建设与远程教育模式。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的改革至今难见成功案例。应对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职;管理类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29-02  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文中主要介绍了Delta变换UPS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功能、电压补偿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分析以及对其特点进行客观评价。
把绿色能源作为通信电源电源系统的选择之一,或者对在线运行的电源设备进行节能改造,是目前通信领域可以取得明显效果的节能方法。具体措施是在新建站点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在旧
TOP412G是三端单片开关式稳压器,它专门用来制作21W以下的隔离式DC/DC变换器。文章详细地介绍了TOP412G控制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基于TOP412G控制芯片的反激变换开关稳压电源。
在有源滤波器设计中,谐波电流的实时检测与分离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文中分析了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ip、iq法检测谐波电流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ip、iq法与DFT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针对常规AP法和AG法应用到容量较大的中频高压谐振铁芯电抗器时会出现气隙边缘效应因数F较大,要求匝数修正幅度过犬的情况,提出一种能考虑铁芯气隙磁通边缘效应因数和无需对电
徐有富教授从事诗歌教学与研究已有30多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徐先生跟随程千帆先生攻读硕士学位时,学的是唐宋诗专业方向,曾对唐代妇女生活与诗歌的关系进行过专门研究,并出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