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磷酸腺苷应用于小儿动脉导管结扎术中降压16例
【机 构】
: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067000
【出 处】
:
中华麻醉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95年15期
其他文献
新型α-受体阻断和中枢性调节双重机制降压药压宁定,用于40例ASA I~Ⅱ级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的控制性降压。随机分为A组(单纯使用硝普钠,对照组),B组(单纯使用压宁定),C组(使用压宁定复合硝普钠), D组(使用压宁定复合硝酸甘油),观察降压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压宁定复合硝普钠或硝酸甘油组术中血压维持平稳,心率没有增快的趋势,与单纯使用硝普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RPP
选择9例小儿和6例成年人。用荧光法测定泮库溴铵血药浓度,观察在安氟醚麻醉中静脉注射泮库溴铵100µg/kg后的药代动力学。泮库溴铵的体内过程能用二室开放模型完整描述。结果证实,与成年人相比,小儿的V1、Vdss和Vβ明显增大,而且小儿的Cl也明显高于成年人,但成年人的AUC和K12明显高于小儿。A1/2α、T1/2β、V2、K21、K10和MRT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
本文观察了可乐定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术前口服可乐定4~5µg/kg的患者,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及血浆儿茶酚胺浓度保持稳定,血浆A Ⅱ水平却显著升高。这可能系可乐定部分消除交感神经张力及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而使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机体的血压调控起主要作用。结果表明,可乐定辅助全麻诱导,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可能利于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的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
选择先天性心脏病小儿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吗啡组(15例),观察组术前口服咪唑安定(0.5mg/kg)和氯胺酮(12mg/kg)混合液,吗啡组肌肉注射吗啡(0.2mg/kg)。结果显示:观察组90%的小儿易于与父母分离,与吗啡组(66.7%)无明显差异(P>0.05)。达A、B两级镇静者,观察组为80%,吗啡组为46.7%,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有85%小儿静脉穿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