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浙江宁波,有个鄞州高级中学,该校有个“自助图书馆”,实行的是“无门无管理员,图书任师生自助借阅”的政策。
鄞州中学的王贤平校长算了一笔账:以学校图书馆的规模,至少要请6个管理员。一个管理员的年薪就算5万元,6个人就是30万元。图书任人借阅,就算丢了,只要每年丢书不超过30万元,就值了。
据媒体调查的事实是,图书馆并非完全没有管理人员,依然有馆长、馆长助手和一名负责图书分类和上架的工作人员;图书也并非没有丢失,现馆藏图书7.6万册,但未统计丢失的具体数目。
不过,王校长的这笔账,却事实上算出了信任的成本、收益与风险。
信任的成本与收益
监管是需要成本的,信任则可以节约监管的成本。
在鄞州中学的管理者看来,选择不信任,就要承受确定的30万元“损失”。因为要聘请6名管理员,要为他们付出30万元的年薪, 这是监管的成本。
但是,选择信任,是要承受“信任风险”的。解雇6名管理员,固然省下了“交易成本”,但也要面临三种不确定的结局:
A.只要丢失的图书价值小于30万元,就等于产生了收益。
B.解雇6名管理员,丢失的图书价值30万元,这时候图书馆不赔不赚,这也是校方的“心理止损线”。
C.解雇6名管理员,丢失的图书价值超过30万元。校方亏损,同时也宣布此策略失败。
校方如果仅仅解雇6名管理员、把大门拆掉,恐怕结果未必乐观。收益与风险总是相伴而生。事实上,学校其实是有一套自己的“信任风险”管理措施的。
校方经常向学生强调自觉借还图书的道德意义。该校的“无人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图书馆了,还是一个德育试点,是一个心灵朝圣之所。
此外,“无人图书馆”并非绝对无人管理,事实上,如果有学生没有办理自助借书登记,就会有管理员通过其班主任进行不点名提醒。也就是说,学校有自己的一套止损方案,大量丢失图书的情形不会发生。
可见,鄞州中学的做法,是一种聪明的抉择。这种做法,给校方带来了多种收益。
信任,是一种介于理智与情感中间的东西,也是一种介于社会规范与市场规则之间的东西。
在美国,快递包裹一般都不用签收。所以,你经常可以早晨开门或是晚上回家的时候在自家门口“发现”自己网购的图书、化妆品之类的东西“到货”啦。
很多人对此叹为观止,认为美国国民素质真高,在我国这样做的话快递岂不要赔死了?
其实,这要考虑进去如下几个因素:
1.美国人口密度没中国大,独栋住宅很普遍。
2.美国法律不禁枪。冒着被爆头的风险,私闯民宅偷个尚未拆封的包裹,这不是理智的行为。
3.最重要的,美国快递员的工资比中国的要高很多倍。如果快递员来回跑好几趟让你签收再确认收货,很可能老板为他开出的工资,比赔偿丢失的这个包裹的费用还要高。那些没有作保的包裹,快递公司只赔偿很少的一部分钱。这个损失完全可以抵消因必须签收而产生的快递员工资。
4.即使有贵重包裹丢失,自有保险公司可以分担。
也就是说,美式快递政策,是经过一番成本、风险与收益考量的。快递公司将包裹简单地放在客户家门口的做法,是一种适合本土实际的理智选择。
在中国,拜人口红利所赐,可以雇用到很廉价的快递员。与美国同行比起来,中国快递员的收入简直太低了。来回折腾几趟让客户签单确认,快递公司也承受得起。
鄞州中学的图书馆案例,感情因素更多一些。但是,即使在象牙塔外,信任,也是可以建立的。但这种信任的理智因素更多一些。它是建立在数理统计、计量分析的基础上的。
近年来,各地陆续有“无人售报亭”、 “无人馒头铺”、“无人菜摊”出现,有的甚至还维持经营了多年。
这很可能与民风淳朴与否无关,而是理性计算的结果。
比如,五十份报纸,一箩筐馒头,就算被某人偷走了,这也是经营者可以承受的损失。而经营者解放出来时间,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被误读的“经济人”
假设史前时代,有一个以狩猎为主的人类社会。恰巧,某位猎人比他邻居更擅长制作弓箭。某天,这位猎人出于善意,也出于信任,把自己制作的弓箭作为礼物送给了他的邻居。他的邻居善于驯马,出于互惠,他把自己的马回赠给了这位猎人。继续类似的交往,他们的生活大大改善,他们再也不用事事都自己操心准备,因为他自己的劳动剩余已能更有效率地做好这些事情。
这是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有关于市场起源的描述。 亚当·斯密认为,正是信任、利他主义、互惠,使得人类的交换行为成为可能。
然而,后世的“正统经济学家”总是选择性失明,他们最常引用的是《国富论》中的一段话: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的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传统经济学家将这段话演绎提炼,形成“经济人”假设,也就是:人是自私的、理性的,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个体。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无法达成的。
传统经济学家在“经济人”这条路上已经走得太远。他们关于“信任”论断也出现了谬误。最典型的就是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十五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则二人同样判监一年半。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则二人同样判监三年。
由于互不信任,两人争先恐后地招了。这是一个“纳什均衡”,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然而,真实的社会不是这样的。
人类学家罗伯特·博伊德教授有一个学生叫亨利希。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亨利希博士在15个小型人类社会里进行实地调研,关于真实社会里的人类合作。
亨利希整理他的实地调研数据时,发现囚徒困境的合作策略频繁出现,以至于他怀疑自己搜集数据的方式是不是有问题。但反复检验以后,他发现自己的调研是没有问题的。于是,他去请教自己的导师博伊德教授。博伊德教授也加入了这项研究,最后两人确认,不是调查方法出了错,而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经济人假设出了问题。
信任是一种原始本能,也是一种高级社交活动。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合作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抱团儿”可以使弱小的个人融入到强大的集体,帮助原始人战胜蛮荒。所以,行为经济学家将上古社会称之为一个“团契社会”,也就是一个可以进行无限次重复囚徒困境博弈的社会。
一些企业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会进行所谓的“拓展训练”。其中有一个常见项目是“背摔游戏”:自己往后摔倒,团队伙伴在后面接住自己。如果没人接住,很可能会被摔伤。这个游戏的要点在于,信任具有一种互惠机制,给予信任,也将收获信任。
信任的风险管理
市场起源于信任,也可能因信任而崩盘。
无论是美国“次贷危机”还是“欧债危机”,某种程度上讲,都是难以为继的庞氏骗局!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案,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银行破产事件。次贷危机让市场和大众对美国金融业失去信任,而信任危机加速了美国金融业的危机,与其说是银行破产,更准确地说是信任破产。
华盛顿互惠银行在宣布破产前的10天内,个人以及机构储户从华盛顿互惠银行中挤兑了160亿美元,如果没有这样的挤兑,或许华盛顿互惠银行不会宣布破产。不仅是顾客对银行失去了信任,而且银行之间也失去了相互的信任,正常的经营下,银行之间每天都有巨额资金的相互借贷,但在华盛顿互惠银行濒临破产之时,没有一家银行伸出援助之手。
信任是有风险的。无论是金融市场,还是实业经营,都要有必要的监管措施。
信任固然可以节约监管成本,但却要承担“信任风险”。监管与信任并非对立,而是一体两面。
因此,信任的付出,不仅要会设立自己能承受的“止损线”。 还要善于通过一些流程设置,将可信度低的人,改变成为可以信任的人。
“穷人的银行家”尤努斯博士在创办的格莱珉银行之初,几乎所有的银行家都对他充满了怀疑。不用任何抵押、不用签署法律文件,穷人也能贷款;没有一点利息、无团体担保或连带责任,乞丐也能借钱。这就是孟加拉国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所倡导的小额信贷项目。
事实上,“穷人银行”贷款偿还率达到99.02%,对传统的贷款理念简直是一种颠覆。尤努斯博士在他的自传中描述了众多生动的细节。
尤努斯主导的格莱珉银行的基本假设是,每一个借款者都是诚实的。“我们确信,建立银行的基础应该是对人类的信任,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纸上合同。格莱珉的胜败,会取决于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力量。”
格莱珉银行是这样操作的:一个想要贷款的穷人,必须首先找到其他四个想要贷款的人,或者加入一个小组。当5人小组成立之后,“穷人银行”会先给小组的两位成员发放贷款,如果在随后的一个半月内这两个人都按期偿还贷款,就再允许另两个成员申请贷款。通常,小组长是最后一个贷款者。
格莱珉银行的贷款对象,96%是妇女。因为尤努斯发现,妇女得到贷款后,一个家庭更容易受益。妇女会把钱用在刀刃上。基于这样的事实,尤努斯决定给予妇女优先贷款的权利。他要确保这些小额贷款的目的不是用于消费,而是用于生产活动。一个人如果要申请贷款,必须首先提出自己的设想。比如,一名妇女希望贷款100美元来养鸡,她的设想不是先向“穷人银行”提出,而是先要向她要参加的小组的其他成员提出。小组的其他成员首先要了解她是否有养鸡的经验以及场地条件,大家如果认为没有问题了,贷款的第一步就通过了。
在这时,一直过着穷苦日子的人平生第一次获得一个机构的信任:你是一个守信的好人,银行因而借给你一大笔钱。这时她发誓,绝不辜负这个机构,也不会辜负自己。她一定会奋斗,一定会偿还每一分钱。
尽管贷款人必须加入小组,但每个人只对自己的贷款负责,没有义务负担其他人的还款。一个成员不能还贷也不会影响小组其他成员今后获得贷款,最多只是会有舆论上的影响。比如别的小组会说,看,这个小组还款不好。其实,如果有人不还款,我们固然会有一笔损失,但是这个人不能获得新的贷款,她很快就会明白不还款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她往往会把钱还上以再次获得贷款的机会。
当然,还贷好的小组会有机会在今后获得大一点的贷款额,这算是一种激励机制。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通过对贷款流程的设置,可以激发人性中的承诺和一致性、从众心理、互惠原理等多种心理效应,从而将信任的风险降到最低。
“信托赌局” 与“信任激素”
美国学者保罗·扎克曾设计了一个“信托赌局”,来检验人的信任行为与人类大脑神经元的关系。
保罗·扎克和他的同事招募了60名大学生志愿者来进行这项实验。
首先,将这些被试者全部单独隔离,以保他们不能直接沟通或认识。所有的活动,都是通过一个大型实验室的计算机界面进行。
他们通过软件将这些被试者两两随机配对。为增强实验的有效性,他们将这些被试者都采取匿名的方式配对。每组的两人分别冠之以代号A和B。玩家A和B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玩家A会收到实验组织者赠与的10美元。
接着,两名玩家A和B都被告知这个赌局的规则:
玩家A可以将这10美金中的部分或全部交给信托伙伴玩家B,也可以选择不给玩家B任何钱。
如果被试者A选择了给钱,实验组织者会把这部分钱在信托伙伴玩家B手中增加到3倍。然后玩家B可以选择归还玩家A一部分或全部金钱。也可以选择全部独吞。
很明显,如果大家都是理性且自私的,那么玩家A给玩家B钱,就是愚蠢的冒险。
有些玩家A还是输入指令给出一些钱。过了一会儿,玩家A笑了,因为他从屏幕上看到,玩家B还回一笔数目还算可观的钱,这使双方同时牟利。
扎克发现:玩家A对B会返还美金的信任越多,玩家A送出的钱就会越多。在收到玩家A的钱后,研究人员抽取所有玩家B的血样。扎克发现,玩家A送出的钱越多,玩家B体内的催产素水平就越高。
催产素是大脑垂体所产生的一种激素,系神经内分泌。也有人把它叫“爱的激素”,因为相爱的人在一起会产生更多催产素。
不过,虽然催产素可作为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否被信任的信号,但显然并不能确保该人确实值得信任。有一个从玩家A得到最高数量现金的玩家B,大脑中产生非常高的催产素水平,但他仍然决定把钱都留给自己,一分也没有返还给玩家A。“他说他知道应该怎样做,但他只是强迫自己不这么做。”
后来,扎克还进一步改变了这个实验。他让参与试验者服用一定剂量的催产素和一种安慰剂,然后测试他们如何与陌生者分钱。结果基本上是一边倒:那些接受了催产素的人给出的钱比那些接收安慰剂的人多出80%。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催产素是一种“信任激素”,催产素能够增加个体间的信任,使人与人之间更慷慨,减轻个体的压力。
扎克还发现,排卵期女子比非排卵期女子或男子返还金钱的可能性更小,即使他们从另一个参与人收到全部数额。扎克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在排卵期上升的孕酮与催产素结合抑制其作用。
据此,有些药贩子会对你说,催产素是“万能信任药”,用了这种玩意儿,你可以轻易搞定你的客户,你爱慕的对象等。仿佛催产素会使人变得完全幼稚。
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这种激素能提高信任水平,但它并不会使你轻信他人。
在扎克的实验中,玩家A可以选择将钱交给一位信托伙伴玩家B,钱在信托伙伴手中可能增加到3倍。然后信托伙伴可能选择归还一部分或全部金钱。玩家A被告知,他们必须根据对玩家B的描述(比如嗜好)来判断是否可靠。
接受催产素的受试者转交给可靠信托伙伴的钱多于安慰剂组,但如果事先将信托伙伴描述为不靠谱,那么就没有这个差别。这也就是说,催产素只会增加信任,却不会让人变得轻信。
这种骗局的存在说明,骗子随时都在觊觎我们的信任感。而信任一旦被透支,就很难重建。
[编辑 代永华]
E-mail:[email protected]
鄞州中学的王贤平校长算了一笔账:以学校图书馆的规模,至少要请6个管理员。一个管理员的年薪就算5万元,6个人就是30万元。图书任人借阅,就算丢了,只要每年丢书不超过30万元,就值了。
据媒体调查的事实是,图书馆并非完全没有管理人员,依然有馆长、馆长助手和一名负责图书分类和上架的工作人员;图书也并非没有丢失,现馆藏图书7.6万册,但未统计丢失的具体数目。
不过,王校长的这笔账,却事实上算出了信任的成本、收益与风险。
信任的成本与收益
监管是需要成本的,信任则可以节约监管的成本。
在鄞州中学的管理者看来,选择不信任,就要承受确定的30万元“损失”。因为要聘请6名管理员,要为他们付出30万元的年薪, 这是监管的成本。
但是,选择信任,是要承受“信任风险”的。解雇6名管理员,固然省下了“交易成本”,但也要面临三种不确定的结局:
A.只要丢失的图书价值小于30万元,就等于产生了收益。
B.解雇6名管理员,丢失的图书价值30万元,这时候图书馆不赔不赚,这也是校方的“心理止损线”。
C.解雇6名管理员,丢失的图书价值超过30万元。校方亏损,同时也宣布此策略失败。
校方如果仅仅解雇6名管理员、把大门拆掉,恐怕结果未必乐观。收益与风险总是相伴而生。事实上,学校其实是有一套自己的“信任风险”管理措施的。
校方经常向学生强调自觉借还图书的道德意义。该校的“无人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图书馆了,还是一个德育试点,是一个心灵朝圣之所。
此外,“无人图书馆”并非绝对无人管理,事实上,如果有学生没有办理自助借书登记,就会有管理员通过其班主任进行不点名提醒。也就是说,学校有自己的一套止损方案,大量丢失图书的情形不会发生。
可见,鄞州中学的做法,是一种聪明的抉择。这种做法,给校方带来了多种收益。
信任,是一种介于理智与情感中间的东西,也是一种介于社会规范与市场规则之间的东西。
在美国,快递包裹一般都不用签收。所以,你经常可以早晨开门或是晚上回家的时候在自家门口“发现”自己网购的图书、化妆品之类的东西“到货”啦。
很多人对此叹为观止,认为美国国民素质真高,在我国这样做的话快递岂不要赔死了?
其实,这要考虑进去如下几个因素:
1.美国人口密度没中国大,独栋住宅很普遍。
2.美国法律不禁枪。冒着被爆头的风险,私闯民宅偷个尚未拆封的包裹,这不是理智的行为。
3.最重要的,美国快递员的工资比中国的要高很多倍。如果快递员来回跑好几趟让你签收再确认收货,很可能老板为他开出的工资,比赔偿丢失的这个包裹的费用还要高。那些没有作保的包裹,快递公司只赔偿很少的一部分钱。这个损失完全可以抵消因必须签收而产生的快递员工资。
4.即使有贵重包裹丢失,自有保险公司可以分担。
也就是说,美式快递政策,是经过一番成本、风险与收益考量的。快递公司将包裹简单地放在客户家门口的做法,是一种适合本土实际的理智选择。
在中国,拜人口红利所赐,可以雇用到很廉价的快递员。与美国同行比起来,中国快递员的收入简直太低了。来回折腾几趟让客户签单确认,快递公司也承受得起。
鄞州中学的图书馆案例,感情因素更多一些。但是,即使在象牙塔外,信任,也是可以建立的。但这种信任的理智因素更多一些。它是建立在数理统计、计量分析的基础上的。
近年来,各地陆续有“无人售报亭”、 “无人馒头铺”、“无人菜摊”出现,有的甚至还维持经营了多年。
这很可能与民风淳朴与否无关,而是理性计算的结果。
比如,五十份报纸,一箩筐馒头,就算被某人偷走了,这也是经营者可以承受的损失。而经营者解放出来时间,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被误读的“经济人”
假设史前时代,有一个以狩猎为主的人类社会。恰巧,某位猎人比他邻居更擅长制作弓箭。某天,这位猎人出于善意,也出于信任,把自己制作的弓箭作为礼物送给了他的邻居。他的邻居善于驯马,出于互惠,他把自己的马回赠给了这位猎人。继续类似的交往,他们的生活大大改善,他们再也不用事事都自己操心准备,因为他自己的劳动剩余已能更有效率地做好这些事情。
这是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有关于市场起源的描述。 亚当·斯密认为,正是信任、利他主义、互惠,使得人类的交换行为成为可能。
然而,后世的“正统经济学家”总是选择性失明,他们最常引用的是《国富论》中的一段话: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的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传统经济学家将这段话演绎提炼,形成“经济人”假设,也就是:人是自私的、理性的,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个体。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无法达成的。
传统经济学家在“经济人”这条路上已经走得太远。他们关于“信任”论断也出现了谬误。最典型的就是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十五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则二人同样判监一年半。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则二人同样判监三年。
由于互不信任,两人争先恐后地招了。这是一个“纳什均衡”,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然而,真实的社会不是这样的。
人类学家罗伯特·博伊德教授有一个学生叫亨利希。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亨利希博士在15个小型人类社会里进行实地调研,关于真实社会里的人类合作。
亨利希整理他的实地调研数据时,发现囚徒困境的合作策略频繁出现,以至于他怀疑自己搜集数据的方式是不是有问题。但反复检验以后,他发现自己的调研是没有问题的。于是,他去请教自己的导师博伊德教授。博伊德教授也加入了这项研究,最后两人确认,不是调查方法出了错,而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经济人假设出了问题。
信任是一种原始本能,也是一种高级社交活动。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合作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抱团儿”可以使弱小的个人融入到强大的集体,帮助原始人战胜蛮荒。所以,行为经济学家将上古社会称之为一个“团契社会”,也就是一个可以进行无限次重复囚徒困境博弈的社会。
一些企业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会进行所谓的“拓展训练”。其中有一个常见项目是“背摔游戏”:自己往后摔倒,团队伙伴在后面接住自己。如果没人接住,很可能会被摔伤。这个游戏的要点在于,信任具有一种互惠机制,给予信任,也将收获信任。
信任的风险管理
市场起源于信任,也可能因信任而崩盘。
无论是美国“次贷危机”还是“欧债危机”,某种程度上讲,都是难以为继的庞氏骗局!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案,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银行破产事件。次贷危机让市场和大众对美国金融业失去信任,而信任危机加速了美国金融业的危机,与其说是银行破产,更准确地说是信任破产。
华盛顿互惠银行在宣布破产前的10天内,个人以及机构储户从华盛顿互惠银行中挤兑了160亿美元,如果没有这样的挤兑,或许华盛顿互惠银行不会宣布破产。不仅是顾客对银行失去了信任,而且银行之间也失去了相互的信任,正常的经营下,银行之间每天都有巨额资金的相互借贷,但在华盛顿互惠银行濒临破产之时,没有一家银行伸出援助之手。
信任是有风险的。无论是金融市场,还是实业经营,都要有必要的监管措施。
信任固然可以节约监管成本,但却要承担“信任风险”。监管与信任并非对立,而是一体两面。
因此,信任的付出,不仅要会设立自己能承受的“止损线”。 还要善于通过一些流程设置,将可信度低的人,改变成为可以信任的人。
“穷人的银行家”尤努斯博士在创办的格莱珉银行之初,几乎所有的银行家都对他充满了怀疑。不用任何抵押、不用签署法律文件,穷人也能贷款;没有一点利息、无团体担保或连带责任,乞丐也能借钱。这就是孟加拉国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所倡导的小额信贷项目。
事实上,“穷人银行”贷款偿还率达到99.02%,对传统的贷款理念简直是一种颠覆。尤努斯博士在他的自传中描述了众多生动的细节。
尤努斯主导的格莱珉银行的基本假设是,每一个借款者都是诚实的。“我们确信,建立银行的基础应该是对人类的信任,而不是毫无意义的纸上合同。格莱珉的胜败,会取决于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力量。”
格莱珉银行是这样操作的:一个想要贷款的穷人,必须首先找到其他四个想要贷款的人,或者加入一个小组。当5人小组成立之后,“穷人银行”会先给小组的两位成员发放贷款,如果在随后的一个半月内这两个人都按期偿还贷款,就再允许另两个成员申请贷款。通常,小组长是最后一个贷款者。
格莱珉银行的贷款对象,96%是妇女。因为尤努斯发现,妇女得到贷款后,一个家庭更容易受益。妇女会把钱用在刀刃上。基于这样的事实,尤努斯决定给予妇女优先贷款的权利。他要确保这些小额贷款的目的不是用于消费,而是用于生产活动。一个人如果要申请贷款,必须首先提出自己的设想。比如,一名妇女希望贷款100美元来养鸡,她的设想不是先向“穷人银行”提出,而是先要向她要参加的小组的其他成员提出。小组的其他成员首先要了解她是否有养鸡的经验以及场地条件,大家如果认为没有问题了,贷款的第一步就通过了。
在这时,一直过着穷苦日子的人平生第一次获得一个机构的信任:你是一个守信的好人,银行因而借给你一大笔钱。这时她发誓,绝不辜负这个机构,也不会辜负自己。她一定会奋斗,一定会偿还每一分钱。
尽管贷款人必须加入小组,但每个人只对自己的贷款负责,没有义务负担其他人的还款。一个成员不能还贷也不会影响小组其他成员今后获得贷款,最多只是会有舆论上的影响。比如别的小组会说,看,这个小组还款不好。其实,如果有人不还款,我们固然会有一笔损失,但是这个人不能获得新的贷款,她很快就会明白不还款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她往往会把钱还上以再次获得贷款的机会。
当然,还贷好的小组会有机会在今后获得大一点的贷款额,这算是一种激励机制。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通过对贷款流程的设置,可以激发人性中的承诺和一致性、从众心理、互惠原理等多种心理效应,从而将信任的风险降到最低。
“信托赌局” 与“信任激素”
美国学者保罗·扎克曾设计了一个“信托赌局”,来检验人的信任行为与人类大脑神经元的关系。
保罗·扎克和他的同事招募了60名大学生志愿者来进行这项实验。
首先,将这些被试者全部单独隔离,以保他们不能直接沟通或认识。所有的活动,都是通过一个大型实验室的计算机界面进行。
他们通过软件将这些被试者两两随机配对。为增强实验的有效性,他们将这些被试者都采取匿名的方式配对。每组的两人分别冠之以代号A和B。玩家A和B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玩家A会收到实验组织者赠与的10美元。
接着,两名玩家A和B都被告知这个赌局的规则:
玩家A可以将这10美金中的部分或全部交给信托伙伴玩家B,也可以选择不给玩家B任何钱。
如果被试者A选择了给钱,实验组织者会把这部分钱在信托伙伴玩家B手中增加到3倍。然后玩家B可以选择归还玩家A一部分或全部金钱。也可以选择全部独吞。
很明显,如果大家都是理性且自私的,那么玩家A给玩家B钱,就是愚蠢的冒险。
有些玩家A还是输入指令给出一些钱。过了一会儿,玩家A笑了,因为他从屏幕上看到,玩家B还回一笔数目还算可观的钱,这使双方同时牟利。
扎克发现:玩家A对B会返还美金的信任越多,玩家A送出的钱就会越多。在收到玩家A的钱后,研究人员抽取所有玩家B的血样。扎克发现,玩家A送出的钱越多,玩家B体内的催产素水平就越高。
催产素是大脑垂体所产生的一种激素,系神经内分泌。也有人把它叫“爱的激素”,因为相爱的人在一起会产生更多催产素。
不过,虽然催产素可作为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否被信任的信号,但显然并不能确保该人确实值得信任。有一个从玩家A得到最高数量现金的玩家B,大脑中产生非常高的催产素水平,但他仍然决定把钱都留给自己,一分也没有返还给玩家A。“他说他知道应该怎样做,但他只是强迫自己不这么做。”
后来,扎克还进一步改变了这个实验。他让参与试验者服用一定剂量的催产素和一种安慰剂,然后测试他们如何与陌生者分钱。结果基本上是一边倒:那些接受了催产素的人给出的钱比那些接收安慰剂的人多出80%。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催产素是一种“信任激素”,催产素能够增加个体间的信任,使人与人之间更慷慨,减轻个体的压力。
扎克还发现,排卵期女子比非排卵期女子或男子返还金钱的可能性更小,即使他们从另一个参与人收到全部数额。扎克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在排卵期上升的孕酮与催产素结合抑制其作用。
据此,有些药贩子会对你说,催产素是“万能信任药”,用了这种玩意儿,你可以轻易搞定你的客户,你爱慕的对象等。仿佛催产素会使人变得完全幼稚。
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这种激素能提高信任水平,但它并不会使你轻信他人。
在扎克的实验中,玩家A可以选择将钱交给一位信托伙伴玩家B,钱在信托伙伴手中可能增加到3倍。然后信托伙伴可能选择归还一部分或全部金钱。玩家A被告知,他们必须根据对玩家B的描述(比如嗜好)来判断是否可靠。
接受催产素的受试者转交给可靠信托伙伴的钱多于安慰剂组,但如果事先将信托伙伴描述为不靠谱,那么就没有这个差别。这也就是说,催产素只会增加信任,却不会让人变得轻信。
这种骗局的存在说明,骗子随时都在觊觎我们的信任感。而信任一旦被透支,就很难重建。
[编辑 代永华]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