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后吗替麦考酚酯的个体化应用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t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心脏移植术后吗替麦考酚酯(MMF)个体化给药方案与固定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总结基于血霉酚酸(MPA)浓度监测的MMF个体化方案应用经验.方法 研究组48例受者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接受心脏移植术,术后依据临床事件及血MPA浓度谷值(MPA-C0)进行个体化MMF剂量调整,MPA-G0目标浓度为2.0~4.0 mg/L,随访12个月;对照组从数据库中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心脏移植手术,并且与研究组配对同质程度较高的55例受者,术后服用固定剂量MMF,如有不良事件发生则经验性调整剂量,回顾术后12个月内的随访数据.记录并比较二组间服药量、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MMF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12个月随访率95.8%,MMF用药1周后首次检测MPA-AUC0-12为(54.37±17.03)mg·h·L-1,MPA-G0为(3.44±0.58) mg/L,明显高于术后12个月时的(2.79±0.54) mg/L(P<0.05).术后1个月时研究组MMF用量为(1.49±0.48) g/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0.39) g/d(P<0.05);术后12个月时MMF用量分别为(1.61±0.77) g/d和(1.68±0.84) g/d(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和9.1%(P>0.05).研究组MMF相关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4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3% (P<0.05),其中有57.6%的不良反应发生在术后1个月以内.结论 与固定剂量给药方案相比,MPA-C0监测下的MMF个体化治疗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在不良事件发生前对药量进行主动调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减少MMF相关不良反应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心脏移植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亲属活体肾移植后受者免疫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首次肾移植受者16例,应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行免疫诱导,免疫抑制维持方案为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皮质激素.术前及术后6个月内流式多点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重要亚群的比例及其相关重要分子的表达.结果 T淋巴细胞在术后3d明显降低,此后逐渐回升至术前水平.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CD25表达及
目的 采用受者体内供者型或供者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白血病复发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allo-HSCT后白血病复发患者输注供者型CIK细胞成功开展过继性免疫治疗的临床资料.例1在移植后986 d出现白血病复发,经化疗取得短暂部分缓解,采集受者外周血完全供者型单个核细胞扩增CIK细胞,先后给予受者5个周期的CIK细胞治
可供移植的器官极度短缺已成为制约器官移植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在肺移植更加突出.相对于其他器官,肺组织更易受损伤,在外伤等原因致死的供者中,常伴肺挫伤、误吸、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损害,脑死亡后还会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因此,供肺的利用率不高,仅为肾脏利用率的1/5.如何扩大供肺来源,提高供肺利用率,成为全球肺移植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器官短缺的应对策略不断被提出:(1)完善器官捐献立
期刊
2011年度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UNOS)报告已于近期在其网站和《American Journalof Transplantation》杂志刊登.众所周知,UNOS数据涵盖了美国移植领域的各个方面,是全球移植专家最为关注的数据之一.本文对该报告中的肾移植数据进行解析,以了解美国肾移植领域的进展,为改进我国肾移植现状提供参考。
期刊
目的 探讨外源性重组白细胞介素13(rIL-13)抑制同种肝移植大鼠的排斥反应和延长大鼠存活时间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Lewis大鼠为供鼠,BN大鼠为受鼠,采用重建肝动脉的大鼠肝移植方法建立同种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鼠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术后第1、2、3、4和5天经尾静脉注射rIL-13 10μg/d,同期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第7天,检测两组移植肝功能,测定移植肝组织病
对于终末期肝病和肾病患者而言,器官移植是较好的一种治疗选择.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分析,因为经济资源有限,供者器官稀缺,且受者术后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所以,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和利用,如何以较少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是移植医生在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2010年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UNOS)数据表明,他克莫司胶囊在肝移植受者术后1年的使用率为89.3%,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的使用
期刊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x±s表
期刊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微珠法检测肾移植受者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并探讨DSA阳性受者的HLA配型及移植物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检测39例亲属肾移植受者移植前、后的DSA,检测供、受者HLA错配情况,记录受者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DSA阳性及阴性受者的HLA错配及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9例共检测DSA 313次,其中移植前78次,移植后235次,移植前出现DSA阳性的均暂缓手术.5例
公民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是一项全新的、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经过近3年的实践,已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器官捐赠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1].当前,各级红十字会与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都在关注器官捐赠流程的规范化[2].本文拟借鉴管理学的"流程管理"理念,探讨器官捐赠流程的规范化管理.一、器官捐赠符合流程管理的基本特征流程是由一系列单独的任务组成的,使一个输入的流程变成输出的全过程.流程管理(
期刊
目的 探讨Perfadex液与UW液低温保存对猪肺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新鲜猪肺的小叶间动脉,制备为6条2mm长的血管环,按随机数值表法分入KH液组、Perfadex液组和UW液组,每组2条血管环在相应保存液中保存4h.观察在37℃下经吲哚美辛、N-硝基-L-精氨酸和氧合血红蛋白作用后,地诺前列素氨丁三醇引发的血管收缩反应,及不同浓度的缓激肽和非受体介导钙离子载体引发的血管舒张反应.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