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诸如“金光大道”、“我们走在大路上”、高大的、雄伟的、宽阔的、全新的、光辉灿烂的……这类大词在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很流行。
这些词代表的是对国家形象的想象,象征,唯有如此,才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形象。后来,这些大词就不仅仅是文学性的想象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世界本身。转眼之间,一条条“金光大道”、一座座高大、雄伟、宽阔、光芒万丈的城市在中国拔地而起,黑暗望风而逃。许多人说到今天中国城市千篇一律的同质化,都说它们是马塞克瓷砖、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同质化,在我看来,它们更是那些大词的具体化、符号化、空间化、物质化。
象征、面子、所指满足了,也带来了日常生活的荒凉。大家都见过那些荒凉如墓地的中国新小区,它们之所以空着,我以为不仅是由于人们园房等着升值,也因为这些小区,没有寺院、没有庙会、没有菜市场、没有集市、没有卖花姑娘、没有小桥流水、没有补鞋匠、没有裁缝、没有小吃店、没有杂货铺……没有小,日子是过不成的。一个购物中心、一家咖啡馆、一个体育中心这种模式的小区,那是西方人的生活世界。他们还多着一个东西,教堂。每周六,全区的人在那里唱赞美诗,嘘寒问暖。
中国城市改造,一个目标是把散布在城市身体上的各种日常生活细胞,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店、小商贩、小吃、小×分类集中起来,以超级市场的模式取代。在昆明,半年就拆除了60多个传统小型菜市场,取缔了几乎全部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集市。行政者以为,菜市场、集市只是脏乱差的滋生地,(好像中国人几千年来热爱的只是脏乱差似的。)到超级市场去买就行了,明码实价且干净卫生。他们不知道,从西方学来的超市与中国传统的菜市场、集市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没有教堂,中国的教堂就在人间世中。中国是文化一切的世界,文就是中国的上帝,文化生活在中国无所不在。不仅教育,建筑(画栋雕梁,赞美诗意的栖居)、街道(贫与富毗邻而居,讲究芳邻。)家具(暗示尊卑有序,修敬无阶)……无不在寓教于日常生活。菜市场教的是什么?只是脏乱差吗?是有一点,但不影响全局。菜市场是仁者人也、是群的亲和力、是和而不同,是礼貌、是秤砣上日日要秤的良心、是玩场,是放松、是三教九流人人平等、是四海之类皆兄弟也、是养老院……任何人只要童年跟着母亲去过一趟菜市场你就知道。昆明现在,许多地方,连找个补皮鞋的小摊都很困难。什么老鞋匠的故事,那更是天方夜谭了,难怪年轻一代不再写诗。
曾经想象中的未来中国今天至少在建筑格局上已经成为现实。这个现实建立在对过去的全面否定上。过去不仅是吃人的礼教、腐朽的政治、文化、小脚、鸦片等等,也是小街小巷、小桥流水、藏在弄堂、胡同、四合院……深处的一个个小家庭、小吃、小百货、小商小贩、小市民、小日子……与今天为象征、甚至政绩建造城市不同,过去中国的城市是为过日子而建造的,注重的人在其中的感受,并非人们拒绝跟着时代前进,甘于落后,小不是意识形态。庸常的人生世界,小才好在,小才养生。革命时代,也许人们会随着大流到广场上去凑个热闹,但没有够无法在广场上过日子。蜗居,决不是高大、雄伟、宽阔、灿烂的,人无法生活在一个只有象征的世界里。建筑不只是用各种建筑材料搭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空间,它也是生活世界的载体,尤其在中国这种一直有着“诗意栖居”传统的社会。建筑改变了,生活世界也随之改变。象征完成了,面子很大,但是,小不见了。地方、故乡的种种细节、秘方都拆掉了、诗意所创造的丰富性消失了。马致远的《天净沙》赞美的“小桥流水人家”,那是传统中国的普遍世界。如果今天要仿写,恐怕只能是“高楼汽车大路、超市商品房购物中心”,很难押韵。后者是依照拿来的西方图纸建造的,拆除小桥流水人家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搬进后者是个什么滋味。如今我们是越来越深刻地体验着了。好在吗?令火困惑,语塞。不好在又能如何呢?也许需要1D0年我们才能回答。
深圳之类的大城市,一到春节就要大逃亡,人去楼空,争先恐后涌向残山剩水中的穷乡僻壤。比如云南丽江的大研镇,不就是一群小日子过了几百年的旧房子么?人们为什么年复一年地怀着这个旧,每到春节,就要大迁移一次,据说中国每年春节期间都有18亿人在路上,向着穷乡僻壤。伟大的还乡运动,只有宗教行为可比,这不是用“怀旧”二字来揶揄一下就完事的。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是的,确实是高大了、雄伟了、宽阔了、灿烂了,但是,心不在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之心依然在故乡流浪。
这些词代表的是对国家形象的想象,象征,唯有如此,才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形象。后来,这些大词就不仅仅是文学性的想象了,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世界本身。转眼之间,一条条“金光大道”、一座座高大、雄伟、宽阔、光芒万丈的城市在中国拔地而起,黑暗望风而逃。许多人说到今天中国城市千篇一律的同质化,都说它们是马塞克瓷砖、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同质化,在我看来,它们更是那些大词的具体化、符号化、空间化、物质化。
象征、面子、所指满足了,也带来了日常生活的荒凉。大家都见过那些荒凉如墓地的中国新小区,它们之所以空着,我以为不仅是由于人们园房等着升值,也因为这些小区,没有寺院、没有庙会、没有菜市场、没有集市、没有卖花姑娘、没有小桥流水、没有补鞋匠、没有裁缝、没有小吃店、没有杂货铺……没有小,日子是过不成的。一个购物中心、一家咖啡馆、一个体育中心这种模式的小区,那是西方人的生活世界。他们还多着一个东西,教堂。每周六,全区的人在那里唱赞美诗,嘘寒问暖。
中国城市改造,一个目标是把散布在城市身体上的各种日常生活细胞,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店、小商贩、小吃、小×分类集中起来,以超级市场的模式取代。在昆明,半年就拆除了60多个传统小型菜市场,取缔了几乎全部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集市。行政者以为,菜市场、集市只是脏乱差的滋生地,(好像中国人几千年来热爱的只是脏乱差似的。)到超级市场去买就行了,明码实价且干净卫生。他们不知道,从西方学来的超市与中国传统的菜市场、集市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没有教堂,中国的教堂就在人间世中。中国是文化一切的世界,文就是中国的上帝,文化生活在中国无所不在。不仅教育,建筑(画栋雕梁,赞美诗意的栖居)、街道(贫与富毗邻而居,讲究芳邻。)家具(暗示尊卑有序,修敬无阶)……无不在寓教于日常生活。菜市场教的是什么?只是脏乱差吗?是有一点,但不影响全局。菜市场是仁者人也、是群的亲和力、是和而不同,是礼貌、是秤砣上日日要秤的良心、是玩场,是放松、是三教九流人人平等、是四海之类皆兄弟也、是养老院……任何人只要童年跟着母亲去过一趟菜市场你就知道。昆明现在,许多地方,连找个补皮鞋的小摊都很困难。什么老鞋匠的故事,那更是天方夜谭了,难怪年轻一代不再写诗。
曾经想象中的未来中国今天至少在建筑格局上已经成为现实。这个现实建立在对过去的全面否定上。过去不仅是吃人的礼教、腐朽的政治、文化、小脚、鸦片等等,也是小街小巷、小桥流水、藏在弄堂、胡同、四合院……深处的一个个小家庭、小吃、小百货、小商小贩、小市民、小日子……与今天为象征、甚至政绩建造城市不同,过去中国的城市是为过日子而建造的,注重的人在其中的感受,并非人们拒绝跟着时代前进,甘于落后,小不是意识形态。庸常的人生世界,小才好在,小才养生。革命时代,也许人们会随着大流到广场上去凑个热闹,但没有够无法在广场上过日子。蜗居,决不是高大、雄伟、宽阔、灿烂的,人无法生活在一个只有象征的世界里。建筑不只是用各种建筑材料搭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空间,它也是生活世界的载体,尤其在中国这种一直有着“诗意栖居”传统的社会。建筑改变了,生活世界也随之改变。象征完成了,面子很大,但是,小不见了。地方、故乡的种种细节、秘方都拆掉了、诗意所创造的丰富性消失了。马致远的《天净沙》赞美的“小桥流水人家”,那是传统中国的普遍世界。如果今天要仿写,恐怕只能是“高楼汽车大路、超市商品房购物中心”,很难押韵。后者是依照拿来的西方图纸建造的,拆除小桥流水人家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搬进后者是个什么滋味。如今我们是越来越深刻地体验着了。好在吗?令火困惑,语塞。不好在又能如何呢?也许需要1D0年我们才能回答。
深圳之类的大城市,一到春节就要大逃亡,人去楼空,争先恐后涌向残山剩水中的穷乡僻壤。比如云南丽江的大研镇,不就是一群小日子过了几百年的旧房子么?人们为什么年复一年地怀着这个旧,每到春节,就要大迁移一次,据说中国每年春节期间都有18亿人在路上,向着穷乡僻壤。伟大的还乡运动,只有宗教行为可比,这不是用“怀旧”二字来揶揄一下就完事的。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是的,确实是高大了、雄伟了、宽阔了、灿烂了,但是,心不在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之心依然在故乡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