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对细部的定义及细部在建筑转换部位的建构模式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建筑;细部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147-01
1.关于细部的概念
密斯·凡·德·罗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建筑始于两块砖的仔细连接。”(Architecture begins where two bricks are carefully jointed together .)这句的意思当然不是指两块砖头的简单堆砌或连接就能导致建筑的诞生,它的重心在于定义了细部的基本概念。现在发展的细部概念中不仅包含物质功能,同时也越来越多的包含了精神的功能。综合现代汉语通用词典及英汉等词典中对该词的释义(《现代汉语辞典》中细部定义为”制图或复制图画时用较大的比例另外画出或印出的部分。”《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解释为艺术枝节部分;《新英汉建筑工程辞典》定义为方案设计之后的施工图设计亦即详细设计。)这些解释似乎都不能正确地反映我们贯常对细部的理解细部应该更趋向于贴近我们并吸引五官的精妙的感觉。由是大致可以得出细部的概念:建筑物的整体中被单独考虑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细小的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细部”。则细部设计就是从整体出发,对细部进行精加工的过程。例如对建筑门窗、雨棚、挑檐、等细部部件形式材料选择等技术设计处理也是属于细部设计的内容。对建筑而言,细部的水平向度是指细部在建筑整体中由于语法关系的不同所体现的情感特征;细部的垂直向度是指细部所反映出大环境背景的特征,主要是文化特征。细部设计是建筑建造过程中对其形态营造与技术构成的真实体验,是建筑建造与创作表达的完美结合。建筑细部是展现当今建筑技术、反映建筑工艺水平和体现建筑文化特征的有效载体,是评判建筑品质优劣的客观标准之一。细部设计的精度必然决定着一幢建筑的精致程度,是一幢建筑的真实表达,也是建筑师设计思想的结晶。
2.细部在建筑转换部位的建构模式
在古代,由于各地区之间的沟通不便,不同地区的建造技术和材料有着很大的差别。今天,全球化的大趋势使各地区的建造技术走向统一,材料的地域性差別、施工的机械化、标准化程度差别都越来越小,工业化建造技术成为全球建筑师共同面临的一个平台。只有在工业化建造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建构问题,才能够使建构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也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展开“地域性建造”等一系列更深层次的建构问题研究。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多层次的研究构造细部在对整体影响的重要原因。
细部主要位于建筑的什么部位呢?从外立面上看,从下至上,台阶、勒脚、门窗、阳台、栏杆、檐口等都是细部最集中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恰恰是建筑各种功能转换和交接的地方:如门是建筑外围护的功能与人出入建筑的功能转换的部位,而阳台是室内与户外各种使用功能转换的部位。由室内看,梁柱是建筑水平受力与垂直受力互相转换的部位,而粱柱又是室内细部上突出的部位,此外室内六面的装饰划分部位也分别是各种材料质感、色彩等转换联结的部位。据此看,细部主要位于建筑各组成元素如功能、构件、材质等互相关联的部位。根据所发挥的作用不同,这些细部所在的部位可分为:功能转换的部位、结构性转换的部位、造型转换的部位。
2.1 功能转换的部位
“一物与另一物的联结部,各物端部、末梢的处理最能体现形态的结构、特征,成为整体形态中的强调部分。”‘产生功能转换的部位也即是建筑物的各种功能发生联系而导致形态突变的部位,“不同功能部位之间的拼接是造成联结关系的最更本原因。”举例来说,最常见的窗即是墙体围护与建筑物采光通风的功能要求之间而产生功能转换的部位。此外像有防火、防水及保温等要求的部位与建筑的其他功能之间相结合也能产生大量的细部。防水要求与建筑物入口功能的结合是各种雨棚造型和细部产生的原因。防水保温隔热要求建筑物遮护的要求相结合则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屋顶、檐口与女儿墙造型。功能是建筑的基本要素之一,功能转换而产生的细部处理也是细部设计中最基本的设计。
2.2 结构性转换的部位
最明显的结构性转换的部位就是梁柱相交的部位,不管在室内或室外,梁柱相交处都是细部重点处理的地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都是梁柱体系的,因此,在梁柱相交处有各种精彩的处理.“山节藻税”、“丹楹刻桶”等即是对梁柱相交处细部处理的形象描绘。斗拱、梁杭藻井处的彩画都是中国古建筑独具特色的细部处理方法。梁思成先生把建筑美的原则奠定在合理的功能以及“不加掩饰”地、正确地、忠实地使用材料及结构之上,而“只设雕饰于必需的结构部分”就表明建筑师必须重视位于结构性联结部位的细部。在西方,人们也相当重视同样的问题。普金认为,建筑结构必须诚实,正确的细部就是由结构意义的细部,它能承受和产生荷载。所以,“结构性联结部位不仅是设计中应理解性解决的技术部位,而且这些部位正是形态操作中进行变化的主要部位。”例如一根柱子,柱头、柱基都是细部设计的重点。混凝土建筑中,一些建筑师和建筑流派将暴露结构美作为建筑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从而大大丰富了细部表现的建筑语言,特别是高技派、野兽派,把外露的结构体系和部件当成张扬建筑表现力的重要方式。利用混凝土结构的逻辑性与厚重感,使这种表现方式获得了充分的施展舞台。除此之外,其他的结构性转换的部位例如柱子与地面交接处的柱础,梁柱功能合二为一的弯拱等处都涌现了千姿百态的细部处理方式。所以,结构性联结的部位不仅是设计中应理性解决的技术部位,而且这部位正是形态操作中进行变化的主要部位。
2.3 造型转换的部位
功能转换和结构性转换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造型的转换,因此,功能转换的部位和结构性转换的部位都是造型转换的部位。造型转换更是前两者的发展例如古希腊罗马的柱式建筑,柱式的渊源首先是因为功能的需要而在神庙建筑中出现外廊,由此梁柱就自然而然地架立在神庙的外头,最后,为了提高神庙的建筑感染力,精巧的柱式就出现了,不同的细部表现处理方式结合不同地方的人文就产生了如多立克、科林斯、爱奥尼亚等柱式。荷兰建筑师凡·艾克说过:“建筑必须设置一种明确的中间地带。这并不是说两个场所和时机的不断过渡或无体止的延迟。……所以,过渡必须要用能够同时意识到两边有重要情况所限定的中间地带加以联结,在这意义上说,中间地带位冲突的两极提供公共场所地面而能再次成为孪生现象。”归纳起来,形态性联结部位的处理由两种方式。一,在联结处引入明确的第三类实体。这无疑又给建筑带来了新的秩序,这种秩序有可能是构成建筑物整体的基础,有可能仅是建筑物局部的模式。二,采用具有周圍环境某些特征的“含糊”的综合体。比如,它具有某一形态系统的构图原则和另一形态的材质等,从而使联结部位具有承上启下的复杂含义。
综上所述细部主要产生于不同功能部位、不同结构部位和不同形态部位的连接处,具体来说,细部设计的重点部位可分为构件的穿插处、材料的接头处、形体的转折处、色彩的过渡区、形态的变化处、新旧的衔接处等。细部就象化学中分子和分子之间的“键”一样,将不同的部位联系起来,同时美化了结构。功能性的联结决定了形态,结构性的联结稳定了形态,而形态的联结则美化了形态。前二者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偏重于细部的原始功能,是自发性的;后者从美感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偏重于细部的精神功能,是继发性的。
3.结语
创造与建筑主体和谐统一、有个性的细部,不仅需要建筑师全身心的投入和对文化、社会深刻的理解,还需要娴熟的技巧和对建筑语言独到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镌,莫天伟.建筑细部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
[2] 林耀义.建筑细部之再识.建设论坛,2012年.
[关键词]建筑;细部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147-01
1.关于细部的概念
密斯·凡·德·罗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建筑始于两块砖的仔细连接。”(Architecture begins where two bricks are carefully jointed together .)这句的意思当然不是指两块砖头的简单堆砌或连接就能导致建筑的诞生,它的重心在于定义了细部的基本概念。现在发展的细部概念中不仅包含物质功能,同时也越来越多的包含了精神的功能。综合现代汉语通用词典及英汉等词典中对该词的释义(《现代汉语辞典》中细部定义为”制图或复制图画时用较大的比例另外画出或印出的部分。”《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解释为艺术枝节部分;《新英汉建筑工程辞典》定义为方案设计之后的施工图设计亦即详细设计。)这些解释似乎都不能正确地反映我们贯常对细部的理解细部应该更趋向于贴近我们并吸引五官的精妙的感觉。由是大致可以得出细部的概念:建筑物的整体中被单独考虑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细小的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细部”。则细部设计就是从整体出发,对细部进行精加工的过程。例如对建筑门窗、雨棚、挑檐、等细部部件形式材料选择等技术设计处理也是属于细部设计的内容。对建筑而言,细部的水平向度是指细部在建筑整体中由于语法关系的不同所体现的情感特征;细部的垂直向度是指细部所反映出大环境背景的特征,主要是文化特征。细部设计是建筑建造过程中对其形态营造与技术构成的真实体验,是建筑建造与创作表达的完美结合。建筑细部是展现当今建筑技术、反映建筑工艺水平和体现建筑文化特征的有效载体,是评判建筑品质优劣的客观标准之一。细部设计的精度必然决定着一幢建筑的精致程度,是一幢建筑的真实表达,也是建筑师设计思想的结晶。
2.细部在建筑转换部位的建构模式
在古代,由于各地区之间的沟通不便,不同地区的建造技术和材料有着很大的差别。今天,全球化的大趋势使各地区的建造技术走向统一,材料的地域性差別、施工的机械化、标准化程度差别都越来越小,工业化建造技术成为全球建筑师共同面临的一个平台。只有在工业化建造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建构问题,才能够使建构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也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展开“地域性建造”等一系列更深层次的建构问题研究。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多层次的研究构造细部在对整体影响的重要原因。
细部主要位于建筑的什么部位呢?从外立面上看,从下至上,台阶、勒脚、门窗、阳台、栏杆、檐口等都是细部最集中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恰恰是建筑各种功能转换和交接的地方:如门是建筑外围护的功能与人出入建筑的功能转换的部位,而阳台是室内与户外各种使用功能转换的部位。由室内看,梁柱是建筑水平受力与垂直受力互相转换的部位,而粱柱又是室内细部上突出的部位,此外室内六面的装饰划分部位也分别是各种材料质感、色彩等转换联结的部位。据此看,细部主要位于建筑各组成元素如功能、构件、材质等互相关联的部位。根据所发挥的作用不同,这些细部所在的部位可分为:功能转换的部位、结构性转换的部位、造型转换的部位。
2.1 功能转换的部位
“一物与另一物的联结部,各物端部、末梢的处理最能体现形态的结构、特征,成为整体形态中的强调部分。”‘产生功能转换的部位也即是建筑物的各种功能发生联系而导致形态突变的部位,“不同功能部位之间的拼接是造成联结关系的最更本原因。”举例来说,最常见的窗即是墙体围护与建筑物采光通风的功能要求之间而产生功能转换的部位。此外像有防火、防水及保温等要求的部位与建筑的其他功能之间相结合也能产生大量的细部。防水要求与建筑物入口功能的结合是各种雨棚造型和细部产生的原因。防水保温隔热要求建筑物遮护的要求相结合则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屋顶、檐口与女儿墙造型。功能是建筑的基本要素之一,功能转换而产生的细部处理也是细部设计中最基本的设计。
2.2 结构性转换的部位
最明显的结构性转换的部位就是梁柱相交的部位,不管在室内或室外,梁柱相交处都是细部重点处理的地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都是梁柱体系的,因此,在梁柱相交处有各种精彩的处理.“山节藻税”、“丹楹刻桶”等即是对梁柱相交处细部处理的形象描绘。斗拱、梁杭藻井处的彩画都是中国古建筑独具特色的细部处理方法。梁思成先生把建筑美的原则奠定在合理的功能以及“不加掩饰”地、正确地、忠实地使用材料及结构之上,而“只设雕饰于必需的结构部分”就表明建筑师必须重视位于结构性联结部位的细部。在西方,人们也相当重视同样的问题。普金认为,建筑结构必须诚实,正确的细部就是由结构意义的细部,它能承受和产生荷载。所以,“结构性联结部位不仅是设计中应理解性解决的技术部位,而且这些部位正是形态操作中进行变化的主要部位。”例如一根柱子,柱头、柱基都是细部设计的重点。混凝土建筑中,一些建筑师和建筑流派将暴露结构美作为建筑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从而大大丰富了细部表现的建筑语言,特别是高技派、野兽派,把外露的结构体系和部件当成张扬建筑表现力的重要方式。利用混凝土结构的逻辑性与厚重感,使这种表现方式获得了充分的施展舞台。除此之外,其他的结构性转换的部位例如柱子与地面交接处的柱础,梁柱功能合二为一的弯拱等处都涌现了千姿百态的细部处理方式。所以,结构性联结的部位不仅是设计中应理性解决的技术部位,而且这部位正是形态操作中进行变化的主要部位。
2.3 造型转换的部位
功能转换和结构性转换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造型的转换,因此,功能转换的部位和结构性转换的部位都是造型转换的部位。造型转换更是前两者的发展例如古希腊罗马的柱式建筑,柱式的渊源首先是因为功能的需要而在神庙建筑中出现外廊,由此梁柱就自然而然地架立在神庙的外头,最后,为了提高神庙的建筑感染力,精巧的柱式就出现了,不同的细部表现处理方式结合不同地方的人文就产生了如多立克、科林斯、爱奥尼亚等柱式。荷兰建筑师凡·艾克说过:“建筑必须设置一种明确的中间地带。这并不是说两个场所和时机的不断过渡或无体止的延迟。……所以,过渡必须要用能够同时意识到两边有重要情况所限定的中间地带加以联结,在这意义上说,中间地带位冲突的两极提供公共场所地面而能再次成为孪生现象。”归纳起来,形态性联结部位的处理由两种方式。一,在联结处引入明确的第三类实体。这无疑又给建筑带来了新的秩序,这种秩序有可能是构成建筑物整体的基础,有可能仅是建筑物局部的模式。二,采用具有周圍环境某些特征的“含糊”的综合体。比如,它具有某一形态系统的构图原则和另一形态的材质等,从而使联结部位具有承上启下的复杂含义。
综上所述细部主要产生于不同功能部位、不同结构部位和不同形态部位的连接处,具体来说,细部设计的重点部位可分为构件的穿插处、材料的接头处、形体的转折处、色彩的过渡区、形态的变化处、新旧的衔接处等。细部就象化学中分子和分子之间的“键”一样,将不同的部位联系起来,同时美化了结构。功能性的联结决定了形态,结构性的联结稳定了形态,而形态的联结则美化了形态。前二者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偏重于细部的原始功能,是自发性的;后者从美感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偏重于细部的精神功能,是继发性的。
3.结语
创造与建筑主体和谐统一、有个性的细部,不仅需要建筑师全身心的投入和对文化、社会深刻的理解,还需要娴熟的技巧和对建筑语言独到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镌,莫天伟.建筑细部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
[2] 林耀义.建筑细部之再识.建设论坛,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