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燃气电厂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活动开展的方式及具体实施办法,阐述了其安全管理、检修维护、技术管理、文明生产和学习培训五个方面要点,指出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为设备管理部门开展专业间的专业指标竞赛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燃气电厂;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
随着我国燃机发电机组数量的持续增加,其设备运行可靠性已日显重要。对标管理又称“标杆管理”,在电厂,设备管理属于生产管理与能效对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电厂設备管理对标基本集中在对国家和行业标准值、集团标杆电厂生产管理指标和能效值、设备设计值、历史最优运行值等标杆值,进行纵向比较。
某电厂现有2台9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自2004年投产以来,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设备维护资金投入,机组非停不可控,设备安全状况不乐观,管道、阀门跑冒滴漏情况严重。2012年企业转国有制后,逐年有高校毕业生补充到设备管理部门,经历2013年两台锅炉专项大修及2014年燃机、汽机A级检修,机组和设备的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设备管理工作步入正常轨道。在下一个大修周期到来之前,为使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安全、规范、科学、高效地开展,促进理论基础好的新员工与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能够优势互补,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在专业之间组织开展专业指标竞赛活动,经过一年半的实施,积累了实践经验,谈一些浅显的见解以供参考。
1 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的内容及实施细则
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内容。设备管理部与公司绩效办公室制定《燃气电厂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实施细则》(见表1),对设备管理部门下设的A、B、C、D和E专业室实施横向指标竞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专业指派1至2名代表参与考评,考评周期1个月,考评范围包括安全管理、检修维护、技术管理、文明生产、学习培训五个板块,各板块权重分配为30%、25%、25%、10%和10%。
2 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的实施及结果分析
2.1 编制并及时优化考评标准,细化工作要求和内容
编制《设备管理部全面对标管理实施细则》、《设备消缺考核管理办法》、《检修定期工作管理规定》、《技术监督控制管理办法》、《学习培训管理办法》等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标准,找出考评标准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编,细化工作要求和内容,优化考核指标和算法。
2.2 树标杆,找差距,专业管理由“一枝独秀”过渡至“百花齐放”
2.2.1 如表2所示,2014年,E专业坚持对比标准要求实施管理,在做好现场检修的同时,尤其注重台账管理、技术分析总结和学习培训。在2014年12个月专业指标竞赛评比中,E专业有7个月获第一,综合排名1.5,专业管理水平突出,是2014年度的标杆专业,获龙岗区青年文明号、集团青年文明号等称号。需要指出的是,2014年,A、B、C、D专业普遍存在重安全管理轻学习培训,重设备检修轻技术分析,以及对对标管理方法不够重视的问题。
通过竞赛活动,将专业指标竞赛活动成果作为年度评优的重要指标,在设备管理部门成功树立典型,并将高效工作方式方法在其他专业推广。
2.2.2 如表3,2015年1至11月,C专业文明生产和学习培训亮点突出,D专业技术管理亮点突出,E专业各模块表现优秀且均衡。如表4,2015年1至11月,D专业综合管理能力提升明显,专业排名基本保持在前3名;E专业表现优秀且平稳,平均排名1.91。
2015年,各专业通过分解工作指标,月月总结分析找差距,制定以月度为周期的改进措施,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专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对标差距不断缩小,专业管理状况由“一枝独秀”过渡至“百花齐放”。
集团公司聘请行业相关领域专业性强、有权威的专家对19家控股电力企业进行全方位对标检查,其中,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活动获所有专家一致认可,并作为公司亮点在集团内部宣传推广。从“各自为政”到 “一盘棋”改变,在设备管理部门形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使设备健康水平和管理水平和有了新的提高,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显著提升。
①全年接收并及时消除设备缺陷1145项,消缺率100%,公司2套机组实现全年无非停。
②先后开展锅炉鳍片管受热面改造、燃机透平全三维动叶改造、燃机发电机励磁系统改造和汽机ETS系统改造等技术攻关活动,#1机组联合循环出力提高9718kW,热耗降低414.3 kJ/kW·h,效率提高3.02%,机组经济性提升。
③重视PDCA方法应用,电气专业实施“降低汽轮发电机碳刷滑环温度”(获北京市电力行业QC评审二等奖),热控专业实施“降低烟气监测系统流速测量误差”(获中电联电力行业QC评审二等奖),以及燃机专业实施“降低燃机滑油温度”等QC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有效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结合设备故障处理、机组性能优化举措,以及技改项目效果分析,设备可靠性技术论文数量实现从无到有、从个位数到两位数的突破。
④编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设备检修图片教材(设备结构部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设备检修图片教材(检修工艺部分)》,以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点检员培训教材》,开展“检修小课堂”、“我要写课件”等专业理论和岗位技能培训活动,专业学习培训累计223次,参训人员达1115人次。
3 总结
通过在设备管理部门平行班组间实施专业指标竞赛,做到比有标杆、学有榜样,发现差距,挖掘潜力,鼓励创新,提高绩效,增强实力,能够更有效地推动专业管理向行业最好水平靠齐。目前,国内电厂设备管理部门在专业指标竞赛方面的经验还比较少,期望通过实践,能督促设备检修人员更加注重专业管理水平的锻炼,从而带动设备管理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
结合专业横向指标竞赛,在2015年同步实践“设备管理员工岗位千分制考评”,继续探索专业指标竞赛在电厂设备管理方面的应用,持续发挥专业指标竞赛的激励作用,使横向指标竞赛与岗位千分制形成相互支撑和补充,促进设备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火电机组生产指标对标管理方法指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刘志勇(1982-)男,湖北人,华中科技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硕士,深圳钰湖电力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主任,现从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备管理工作;
林琳(1992-)女,海南人,华北电力大学工学学士,深圳钰湖电力有限公司热控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关键词:燃气电厂;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
随着我国燃机发电机组数量的持续增加,其设备运行可靠性已日显重要。对标管理又称“标杆管理”,在电厂,设备管理属于生产管理与能效对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电厂設备管理对标基本集中在对国家和行业标准值、集团标杆电厂生产管理指标和能效值、设备设计值、历史最优运行值等标杆值,进行纵向比较。
某电厂现有2台9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自2004年投产以来,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设备维护资金投入,机组非停不可控,设备安全状况不乐观,管道、阀门跑冒滴漏情况严重。2012年企业转国有制后,逐年有高校毕业生补充到设备管理部门,经历2013年两台锅炉专项大修及2014年燃机、汽机A级检修,机组和设备的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设备管理工作步入正常轨道。在下一个大修周期到来之前,为使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安全、规范、科学、高效地开展,促进理论基础好的新员工与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能够优势互补,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在专业之间组织开展专业指标竞赛活动,经过一年半的实施,积累了实践经验,谈一些浅显的见解以供参考。
1 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的内容及实施细则
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内容。设备管理部与公司绩效办公室制定《燃气电厂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实施细则》(见表1),对设备管理部门下设的A、B、C、D和E专业室实施横向指标竞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专业指派1至2名代表参与考评,考评周期1个月,考评范围包括安全管理、检修维护、技术管理、文明生产、学习培训五个板块,各板块权重分配为30%、25%、25%、10%和10%。
2 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的实施及结果分析
2.1 编制并及时优化考评标准,细化工作要求和内容
编制《设备管理部全面对标管理实施细则》、《设备消缺考核管理办法》、《检修定期工作管理规定》、《技术监督控制管理办法》、《学习培训管理办法》等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标准,找出考评标准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编,细化工作要求和内容,优化考核指标和算法。
2.2 树标杆,找差距,专业管理由“一枝独秀”过渡至“百花齐放”
2.2.1 如表2所示,2014年,E专业坚持对比标准要求实施管理,在做好现场检修的同时,尤其注重台账管理、技术分析总结和学习培训。在2014年12个月专业指标竞赛评比中,E专业有7个月获第一,综合排名1.5,专业管理水平突出,是2014年度的标杆专业,获龙岗区青年文明号、集团青年文明号等称号。需要指出的是,2014年,A、B、C、D专业普遍存在重安全管理轻学习培训,重设备检修轻技术分析,以及对对标管理方法不够重视的问题。
通过竞赛活动,将专业指标竞赛活动成果作为年度评优的重要指标,在设备管理部门成功树立典型,并将高效工作方式方法在其他专业推广。
2.2.2 如表3,2015年1至11月,C专业文明生产和学习培训亮点突出,D专业技术管理亮点突出,E专业各模块表现优秀且均衡。如表4,2015年1至11月,D专业综合管理能力提升明显,专业排名基本保持在前3名;E专业表现优秀且平稳,平均排名1.91。
2015年,各专业通过分解工作指标,月月总结分析找差距,制定以月度为周期的改进措施,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专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对标差距不断缩小,专业管理状况由“一枝独秀”过渡至“百花齐放”。
集团公司聘请行业相关领域专业性强、有权威的专家对19家控股电力企业进行全方位对标检查,其中,设备管理专业指标竞赛活动获所有专家一致认可,并作为公司亮点在集团内部宣传推广。从“各自为政”到 “一盘棋”改变,在设备管理部门形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使设备健康水平和管理水平和有了新的提高,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显著提升。
①全年接收并及时消除设备缺陷1145项,消缺率100%,公司2套机组实现全年无非停。
②先后开展锅炉鳍片管受热面改造、燃机透平全三维动叶改造、燃机发电机励磁系统改造和汽机ETS系统改造等技术攻关活动,#1机组联合循环出力提高9718kW,热耗降低414.3 kJ/kW·h,效率提高3.02%,机组经济性提升。
③重视PDCA方法应用,电气专业实施“降低汽轮发电机碳刷滑环温度”(获北京市电力行业QC评审二等奖),热控专业实施“降低烟气监测系统流速测量误差”(获中电联电力行业QC评审二等奖),以及燃机专业实施“降低燃机滑油温度”等QC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有效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结合设备故障处理、机组性能优化举措,以及技改项目效果分析,设备可靠性技术论文数量实现从无到有、从个位数到两位数的突破。
④编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设备检修图片教材(设备结构部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设备检修图片教材(检修工艺部分)》,以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点检员培训教材》,开展“检修小课堂”、“我要写课件”等专业理论和岗位技能培训活动,专业学习培训累计223次,参训人员达1115人次。
3 总结
通过在设备管理部门平行班组间实施专业指标竞赛,做到比有标杆、学有榜样,发现差距,挖掘潜力,鼓励创新,提高绩效,增强实力,能够更有效地推动专业管理向行业最好水平靠齐。目前,国内电厂设备管理部门在专业指标竞赛方面的经验还比较少,期望通过实践,能督促设备检修人员更加注重专业管理水平的锻炼,从而带动设备管理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
结合专业横向指标竞赛,在2015年同步实践“设备管理员工岗位千分制考评”,继续探索专业指标竞赛在电厂设备管理方面的应用,持续发挥专业指标竞赛的激励作用,使横向指标竞赛与岗位千分制形成相互支撑和补充,促进设备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火电机组生产指标对标管理方法指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刘志勇(1982-)男,湖北人,华中科技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硕士,深圳钰湖电力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主任,现从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备管理工作;
林琳(1992-)女,海南人,华北电力大学工学学士,深圳钰湖电力有限公司热控技术员,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