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全新的与时俱进的学生观,增强数学观念,关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观 教学观念
1.前言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数学课程的理念应体现“三个面向”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主旨。体现世界相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及数学课程标准的共同趋势和先进经验。当前,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数学教育自然也要实现开放。把数学教育置身于国际大背景中,才能避免“数学孤立”现象的发生。当前的国际竞争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科举考试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数学教育因考试而获得坚实的“数学双基”,却带来“为考而教”的弊病。这要求教师关注数学课程的实施现状和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反映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具有全球意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做好教学准备。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性与教育性、基础性与先进性、统一性与选择性等多种关系。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进行作了深入的探讨。
2.新理念下的学生观
2.1学生的现状
在这个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及各大媒体对中小學生的健康及为学生减负方面较为关注,大家都认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承受着沉重的精神负担。大家也都希望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变轻,使他们能轻松地学习各种课程,尤其是在精神方面减去学生所不应该承担的重担。
2.2树立与时俱进的学生观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根本看法对于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有正确的学生观。师生之间应保持的是一种平等、友爱、尊重的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平等地对待学生,对学生的缺点不应只批评、教训,而要耐心开导、以理服人、促其改正。
教师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动力。在人的一生中,好奇心最旺盛的时期莫过于学生时代。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如果教师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厌恶,或因准备不足而敷衍,就会错过培养好奇心的宝贵时机,有可能严重打击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还要处理好要求与尊重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下,正确的学生观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对自我的反思。
3.渗透数学思想、树立数学观念
3.1教学现状
当前,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不少学校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但是,事实上许多学校教学“应试教育”的成分很大,主要还是围绕考试的指挥棒在转,“升学率”仍然束缚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研究性学习”也只是在教学中走过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家正进行着一场规模空前的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科学素质提出了挑战,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从思想上做好准备。以适应这场改革。
3.2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识经验出发,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提供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训练技能、领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本质是不变的。否则该事物就要转化为它事物。所以,数学教学的本质是不变的,那就是教学要作为一种过程来进行。因而,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逐步发展为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自始至终力求体现“有助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这一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有助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着眼和入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必须注意提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立足于学生思维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注意概念、规律的提出过程,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情况;必须注意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探究活动的规律、技能和技巧,加强数学方法的训练,从而使数学课程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工具或材料。
3.3树立全新的数学教学观念
对数学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数学观念。数学观念是指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使数学关系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模式。数学学习提倡实践、提倡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但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积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解决了一道题,解决了一个局部,不代表理解了数学的全部。数学的思想有时隐藏得较深,需要作深刻的思考才能发掘出内在的意义。在数学的各种题目的机械练习中如果只知法则不知策略、只知推理不知道理,那么数学学习就会变为一种机械的、本能的反应。几十年来,数学课程的内容在变化,数学目标和要求也在提高,数学教学强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操作,而是具有更高层次的、更重要的方面。例如: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对思考策略的把握,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各种技能的协调等等。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深入到学习者的内部思维过程考察分析,作出判断。此外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目的、动机、态度等。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根据他们的现状和认知水平,向他们提供适当的认知情境,唤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去寻找和建立数学概念、数学模型。教师应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技巧和方法,并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随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总之,新课程理念将对我们当前的数学教学产生巨大的冲击。学生和教师的观念都在发生着一场巨大的变革,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让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投身到这场变革中去。
【参考文献】:
[1]陶维林.用新课标理念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数学通报(北京).2004.8
[2]石志群,陈余根.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尝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5
[3]孙大志.培养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中学数学杂志.1997.4
[4]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5]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观 教学观念
1.前言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数学课程的理念应体现“三个面向”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主旨。体现世界相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及数学课程标准的共同趋势和先进经验。当前,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数学教育自然也要实现开放。把数学教育置身于国际大背景中,才能避免“数学孤立”现象的发生。当前的国际竞争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科举考试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数学教育因考试而获得坚实的“数学双基”,却带来“为考而教”的弊病。这要求教师关注数学课程的实施现状和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反映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具有全球意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做好教学准备。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性与教育性、基础性与先进性、统一性与选择性等多种关系。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进行作了深入的探讨。
2.新理念下的学生观
2.1学生的现状
在这个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及各大媒体对中小學生的健康及为学生减负方面较为关注,大家都认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承受着沉重的精神负担。大家也都希望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变轻,使他们能轻松地学习各种课程,尤其是在精神方面减去学生所不应该承担的重担。
2.2树立与时俱进的学生观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根本看法对于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有正确的学生观。师生之间应保持的是一种平等、友爱、尊重的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平等地对待学生,对学生的缺点不应只批评、教训,而要耐心开导、以理服人、促其改正。
教师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动力。在人的一生中,好奇心最旺盛的时期莫过于学生时代。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如果教师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厌恶,或因准备不足而敷衍,就会错过培养好奇心的宝贵时机,有可能严重打击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还要处理好要求与尊重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下,正确的学生观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对自我的反思。
3.渗透数学思想、树立数学观念
3.1教学现状
当前,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不少学校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但是,事实上许多学校教学“应试教育”的成分很大,主要还是围绕考试的指挥棒在转,“升学率”仍然束缚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研究性学习”也只是在教学中走过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家正进行着一场规模空前的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科学素质提出了挑战,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从思想上做好准备。以适应这场改革。
3.2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识经验出发,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提供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训练技能、领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本质是不变的。否则该事物就要转化为它事物。所以,数学教学的本质是不变的,那就是教学要作为一种过程来进行。因而,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逐步发展为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自始至终力求体现“有助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这一基本理念。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有助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着眼和入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必须注意提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立足于学生思维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注意概念、规律的提出过程,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情况;必须注意体现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探究活动的规律、技能和技巧,加强数学方法的训练,从而使数学课程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工具或材料。
3.3树立全新的数学教学观念
对数学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数学观念。数学观念是指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使数学关系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模式。数学学习提倡实践、提倡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但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积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解决了一道题,解决了一个局部,不代表理解了数学的全部。数学的思想有时隐藏得较深,需要作深刻的思考才能发掘出内在的意义。在数学的各种题目的机械练习中如果只知法则不知策略、只知推理不知道理,那么数学学习就会变为一种机械的、本能的反应。几十年来,数学课程的内容在变化,数学目标和要求也在提高,数学教学强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不是简单的重复操作,而是具有更高层次的、更重要的方面。例如: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对思考策略的把握,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各种技能的协调等等。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深入到学习者的内部思维过程考察分析,作出判断。此外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目的、动机、态度等。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根据他们的现状和认知水平,向他们提供适当的认知情境,唤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去寻找和建立数学概念、数学模型。教师应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技巧和方法,并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随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总之,新课程理念将对我们当前的数学教学产生巨大的冲击。学生和教师的观念都在发生着一场巨大的变革,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让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投身到这场变革中去。
【参考文献】:
[1]陶维林.用新课标理念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数学通报(北京).2004.8
[2]石志群,陈余根.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尝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5
[3]孙大志.培养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中学数学杂志.1997.4
[4]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5]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