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给学生搭建一个适合合作的平台,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密切合作,彼此之间做到取长补短,才能使得每个人都取得进步,并共同促进整个班级的进步。
关键词:小组合作 学习积极性 优秀品质
新的课改理念指出,要由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堂转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的同仁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有益做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这一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收获颇丰。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提出
大家都对龟兔赛跑的故事很熟悉,兔子在输掉比赛之后很不服气,决心再和乌龟进行一次比赛,结果在这次比赛途中,有一条河需要跨越,但兔子不会游泳,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乌龟驮兔子过河,作为回报,过河后,兔子背着乌龟一块跑到终点,结果创造了比赛的双赢结果。这个故事被称为龟兔赛跑新传,可以说是合作双赢的典型案例,我们在讲到竞争合作时经常会拿来做例子,寓意在竞争的过程中,不一定非是你死我活的结果,完全可以达到双赢甚至是多赢的结果。这个龟兔赛跑新传的故事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一个班级中,几十位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大家各自有着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也有着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像乌龟和兔子一样,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又有必要进行充分的合作。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给大家搭建一个适合合作的平台,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密切合作,彼此之间做到取长补短,才能使得每个人都取得进步,并共同促进整个班级的进步,这就是小组合作模式提出的根据和初衷。
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合理分组
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这是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考虑这样的几个问题。
1.人数的多少问题。学习小组以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为前提,组内人数既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太多则可能因为互相推诿影响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太少则导致个人承担的任务量过大而收不到小组合作的效果,另外人数过少,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很难形成头脑风暴。因此,建议一个学习小组以四至六人为较为合适的规模。一般情况下,为了照顾小组合作的方便和快捷,建议在分组的基础上,将小组成员安排在近邻较好,比如座位的前后左右之间为一小组,这样前边的同学一回头就可以和后边的同学进行合作学习了。
2.人员的构成问题。对于学习小组来说,其中的成员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按照好、中、差的比例适当调配,形成组内异质。在进行小组划分时,我们一定要照顾到学生的成绩情况,学科爱好,性格特点等,以便让大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分工合作,形成互补,以便大家能够各显其能、各尽其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形成小组合作机制
要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体制,这是小组合作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成立学习小组后,我们要选拔任命小组长和副组长,以便能够有效召集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合作学习。组长一般由学习成绩较好,并且有较高威望,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当然,为了培养大家的组织能力,也可以轮流担任,这样也可以提高大家的合作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向大家阐释自己小组的合作讨论成果,让大家进行集体鉴定。也可以针对一个学习任务,让不同的学习小组承担不同的任务,然后发挥小组之间的合作,将一个学习任务分解最后组合,从而达成目标。
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能够进行更多地互动,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过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怕回答错了受到同学的嘲笑,实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后,这样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学生都必须发言,而且大家都是完全平等地去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得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且不再害怕说错了,增强了大家的自信心。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当今时代,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和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养成了大家积极合作、善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责编 赵建荣)
关键词:小组合作 学习积极性 优秀品质
新的课改理念指出,要由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堂转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的同仁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有益做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这一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收获颇丰。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提出
大家都对龟兔赛跑的故事很熟悉,兔子在输掉比赛之后很不服气,决心再和乌龟进行一次比赛,结果在这次比赛途中,有一条河需要跨越,但兔子不会游泳,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乌龟驮兔子过河,作为回报,过河后,兔子背着乌龟一块跑到终点,结果创造了比赛的双赢结果。这个故事被称为龟兔赛跑新传,可以说是合作双赢的典型案例,我们在讲到竞争合作时经常会拿来做例子,寓意在竞争的过程中,不一定非是你死我活的结果,完全可以达到双赢甚至是多赢的结果。这个龟兔赛跑新传的故事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一个班级中,几十位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大家各自有着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也有着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像乌龟和兔子一样,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又有必要进行充分的合作。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给大家搭建一个适合合作的平台,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密切合作,彼此之间做到取长补短,才能使得每个人都取得进步,并共同促进整个班级的进步,这就是小组合作模式提出的根据和初衷。
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合理分组
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这是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进行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考虑这样的几个问题。
1.人数的多少问题。学习小组以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为前提,组内人数既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太多则可能因为互相推诿影响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太少则导致个人承担的任务量过大而收不到小组合作的效果,另外人数过少,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很难形成头脑风暴。因此,建议一个学习小组以四至六人为较为合适的规模。一般情况下,为了照顾小组合作的方便和快捷,建议在分组的基础上,将小组成员安排在近邻较好,比如座位的前后左右之间为一小组,这样前边的同学一回头就可以和后边的同学进行合作学习了。
2.人员的构成问题。对于学习小组来说,其中的成员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按照好、中、差的比例适当调配,形成组内异质。在进行小组划分时,我们一定要照顾到学生的成绩情况,学科爱好,性格特点等,以便让大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分工合作,形成互补,以便大家能够各显其能、各尽其才,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形成小组合作机制
要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体制,这是小组合作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成立学习小组后,我们要选拔任命小组长和副组长,以便能够有效召集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合作学习。组长一般由学习成绩较好,并且有较高威望,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当然,为了培养大家的组织能力,也可以轮流担任,这样也可以提高大家的合作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让各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然后选出代表向大家阐释自己小组的合作讨论成果,让大家进行集体鉴定。也可以针对一个学习任务,让不同的学习小组承担不同的任务,然后发挥小组之间的合作,将一个学习任务分解最后组合,从而达成目标。
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能够进行更多地互动,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过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怕回答错了受到同学的嘲笑,实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后,这样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学生都必须发言,而且大家都是完全平等地去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得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且不再害怕说错了,增强了大家的自信心。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当今时代,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和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养成了大家积极合作、善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