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BA这个象征权力和金钱的学位,是许多商场人士谋求更高发展的必经之途。面对录取率普遍在一成左右的美国MBA名校,必须有充分准备才能最终成功。所以,这里我们对MBA的申请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一、商学院的选择
为了保证留学的质量,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商学院是非常重要的。申请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衡量:
1. 商学院的总体状况
从美国《商业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排名中,申请者能够大概了解到某所学校的“档次”。此外还应对学校的规模和校史、它在学术界的地位、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主要的教学方法、私立还是公立以及课程安排是否适合你等问题进行多方了解。
2. MBA学生的基本情况
学校有多少MBA学生,平均年龄多大,男女比例如何,一班有多少人,新生的GMAT、GPA平均分多少,这都是你应该了解和关心的。另外,你所申请的学校中有多少留学生,特别是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学院能为留学生提供什么服务,留学生的出路等问题也应考虑。
3. 学制
可选择的学制有:全日制MBA,非全日制MBA,远程MBA教育,行政人员MBA和MBA/JD联合学位。申请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4. 经费问题
一般情况下就读MBA的学生很难拿到奖学金,但如果你的GMAT分数超过学校入学平均分30-40左右的话,就有可能拿到。无论如何,要先尽最大努力申请奖学金。还可以考虑其他的经济资助,如贷款。
二、申请的基本条件
在选定了理想的商学院后,接下来就要准备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应包括:
1. 优秀的大学GPA成绩
尤其是直接从大学申请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或者工作经验很少,GPA成绩就更显重要。不同学校对GPA的要求不同,但总的来说,比较看重大三大四的成绩。GPA成绩没有时效限制,但需提前准备。
2. 优异的TOEFL和GMAT成绩
几乎所有的商学院都要求申请者有GMAT成绩,哈佛例外,对于中国学生来讲还要有TOEFL成绩,对于MBA的申请者来说,最好能拿到600分,那样会比较有竞争力。部分学校允许用GRE成绩代替GMAT成绩。GMAT成绩有一定的时效性,一般不会超过五年。美国大学一般要求中国学生的GRE成绩在2100分以上。申请全美排名前四十名院校,GMAT成绩至少要在600分以上。
3. 丰富的工作经验
读MBA通常需要申请者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领导才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总之,录取委员会关心你是否有真正的工作经验。如果曾经在大的跨国公司、投资机构、银行证券机构工作过的话,你的履历将会非常有说服力。
商学院非常细致地留意你的工作经历,因为它提供了你在商务世界中可触摸的工作表现,而这些正是你潜能的体现。你的工作表现直接影响了商学院对你的看法,也就是说,你是否可能成为商学院未来出色的校友。一般工作经历,商学院主要考虑以下五个因素:
第一,你公司的地位和知名度,您的公司是否经常有职员到该商学院就读?
第二,你的工作经验是否具有差异化和特色。你是否曾经开过自己的公司,或者你是否在一家不具代表性的行业工作过﹖
第三,你职业的“升涯”:您是否被提升过?你薪金的增长是否意味着你优秀的表现?你是否曾经做好每一件事或者总是跳槽?
第四,你的职业技巧和人际交流技巧:你是否和别人有良好的关系?你是否是团队的一部分?你的推荐人是否认为你是未来出色的企业家?
第五,(这点是最重要的)你的领导潜能:你是否超越你的工作岗位,不仅仅做你需要做的事,而且还领导过一个团队?
4. 精彩的简历和推荐信
简历是申请人自己写的书面文件,它将在录取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简历中需要写明你以往的工作成绩,尤其要用突出的、鲜明的事例勾勒出自己的大致形象,充分表现出你的特点。这份材料是你个人形象的总代表。
GMAT等分数是申请中的“硬件”,重要性占30%左右;申请文书和面试是“软件”,重要性却占到60%左右。剩下的10%是推荐信,或者是一点运气。因为顶尖商学院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许多人误以为只要自己有显赫的公司背景,申请文书只要大致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请老外修改一下英语文笔就可以了。实则不然。一篇高质量的文书要求能通过一些故事在500字左右的有限空间里生动表达出申请者的个性和在商业方面的潜质。这远不是英语写作技巧的问题,而是要求申请者有非常好的英语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如果申请者能在文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和商业潜质,即使GMAT分数不高,没有大公司工作经历,也一样有机会被美国名校录取。
个人陈述(Essay)中商学院最感兴趣的在于你到底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个人陈述(essays)为你在商学院面前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生动的你。个人陈述不仅仅是回答问题,它从侧面揭示了你的心理特征。你可以通过个人陈述表现出你的创造性、机敏、开朗以及成熟程度。同样,你的个人陈述有可能对你的申请产生负面影响,如自负、懒散和缺少思考与表达能力。
推荐信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推荐人提供的信息和你自己的情况不符,那么推荐信的作用往往适得其反。再好的推荐信也难挽救一个过弱的申请,但它们确实能将处于“maybe”的申请推向“admit”;平平的推荐信往往潜在地弱化你的申请;差的推荐信意味着它提供了负面信息会令商学院怀疑您的申请资格。有时,它会否定你的资料真实性,这意味着你的申请将前功尽弃。
三、申请中常出现的误区
在MBA的申请中,申请者都对自己的整个申请抱有很大的希望。然而,在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很多失误,往往就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些误区,使得自己能够顺利申请到最适合自己的MBA的学校呢?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清楚明白自己可能遇到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不论背景非Top 30学校不去
很多申请读美国MBA的中国学生都有这么一种趋势,就是要么不念,要念就念排名30名以上的学校。但实际情况是,中国申请的人数很多,真正能够成功的却很少,很多人申请了四五年都没有成功,弄得筋疲力尽。虽然中国学生的GMAT分数年年上涨,从10年前600分都少见,到现在的780、790分层出不穷。申请者的工作背景也越来越强。但是根据这两年的资料,每年从中国大陆去Top 30学校念书的学生不过寥寥400人,平均每所录取不到15名。全国申请的人一半以上都会把目光盯在Top 30的学校上,这个几率是很低的。
另外,中国学生还要和已经在当地念书的中国学生竞争。比如不少中国学生,先到美国念了博士,又打拼几年取得了绿卡,基本生活已经无忧。他们渴望得到更好的报酬,首先想到的就是读个MBA。这些人大多都是国内名校毕业,不少还是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耶鲁、普林斯顿等名校出来的。他们口语纯熟,写作过硬,再主动去学校进行面试。这帮人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和这些人拼,无论是大学本科文凭、GMAT成绩、推荐信、Essays还是面试,都很难比得过。如果你说你是总经理、工作经验强,那么现在Top 30的学校几乎都要求面试,至少是电话面试。目的一是考验你的口语,二是考察你所叙述的工作经历真不真实。如果他怀疑你的诚信度,那你就是GMAT满分也去不了。
所以,选校范围应该放得大一些,不要仅仅看着名校的牌子,而且,不要盲信MBA的排名,不同的排名方式导致最终结果差异极大。
误区二:不论成绩轻视GMAT
不少学生都觉得,GMAT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700分就可以申请Top 10的学校。他们觉得,更重要的是Essays、推荐信和GPA。但对中国学生来说,由于以往国内申请者中不少人材料掺水分:GPA作假、工作经验作假、推荐信是自己写的,找人签名而已……所以,美国人对材料的信任度已经降低了。这个时候,GMAT成绩成为你和美国人在同一个尺度上衡量的唯一标准,也是他们唯一确信没有水分的标准。GMAT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去年,赴沃顿商学院留学的中国学生中,GMAT最低770分,平均785分。700分就算能进Top 30,也是最低限度。
误区三:不论专业非念MBA不可
有很多申请者在国内的工作就是会计,没有过管理经验,但他们也很愿意选择MBA课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工作背景的人申请M BATop 30的学校几乎没戏,就算有外企经验的也帮不上忙。其实对他们来说,更适合读的专业是会计硕士(Mas- ter in Accounting,MAcc学位)。这个学位在美国是专门培养CPA(注册会计师)的,只要一年,4万美元足矣,而MBA则要两年8万美元。关键是美国的MBA不易找工作,因为MBA是培养管理层的,并不是读了MBA就能进管理层的。而MAcc是很实际的,起薪没有MBA高,但贵在能找到工作,特别是你考出美国注册会计师后。
对理科背景的人来说,其实可以尝试其他一些相关的专业。就算是在商学院里,也不是只有MBA可以选择的。MIT商学院就还提供技术管理硕士(Master in Managem ent of Technology )学位和工程与管理硕士(Master in Engineering and Manage- ment)学位;卡耐基-梅隆有信息制度硕士(Master in Information System)学位,适合理工科背景的人。美国目前有个较新的学位叫金融工程硕士(Master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以前很多念数学、物理学博士的理科学生想转金融工作,都去先念个MBA,现在不用了,直接读Financial Engineering就行,只要一年时间,工作虽没有MAcc那么好找,不过也不错。这其实就说明,对中国学生来说,并非只有读MBA一条道路可走。
总之,高的GMAT成绩是名商学院的敲门砖,要申请成功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出色的个人陈述与推荐信写作,这样才能让你吸引住申请委员的眼球,从众多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另外,绕过误区,让自己的申请路走得更顺坦,早日飞到美国圆自己的名校MBA梦。
一、商学院的选择
为了保证留学的质量,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商学院是非常重要的。申请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衡量:
1. 商学院的总体状况
从美国《商业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排名中,申请者能够大概了解到某所学校的“档次”。此外还应对学校的规模和校史、它在学术界的地位、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主要的教学方法、私立还是公立以及课程安排是否适合你等问题进行多方了解。
2. MBA学生的基本情况
学校有多少MBA学生,平均年龄多大,男女比例如何,一班有多少人,新生的GMAT、GPA平均分多少,这都是你应该了解和关心的。另外,你所申请的学校中有多少留学生,特别是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学院能为留学生提供什么服务,留学生的出路等问题也应考虑。
3. 学制
可选择的学制有:全日制MBA,非全日制MBA,远程MBA教育,行政人员MBA和MBA/JD联合学位。申请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4. 经费问题
一般情况下就读MBA的学生很难拿到奖学金,但如果你的GMAT分数超过学校入学平均分30-40左右的话,就有可能拿到。无论如何,要先尽最大努力申请奖学金。还可以考虑其他的经济资助,如贷款。
二、申请的基本条件
在选定了理想的商学院后,接下来就要准备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应包括:
1. 优秀的大学GPA成绩
尤其是直接从大学申请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或者工作经验很少,GPA成绩就更显重要。不同学校对GPA的要求不同,但总的来说,比较看重大三大四的成绩。GPA成绩没有时效限制,但需提前准备。
2. 优异的TOEFL和GMAT成绩
几乎所有的商学院都要求申请者有GMAT成绩,哈佛例外,对于中国学生来讲还要有TOEFL成绩,对于MBA的申请者来说,最好能拿到600分,那样会比较有竞争力。部分学校允许用GRE成绩代替GMAT成绩。GMAT成绩有一定的时效性,一般不会超过五年。美国大学一般要求中国学生的GRE成绩在2100分以上。申请全美排名前四十名院校,GMAT成绩至少要在600分以上。
3. 丰富的工作经验
读MBA通常需要申请者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领导才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总之,录取委员会关心你是否有真正的工作经验。如果曾经在大的跨国公司、投资机构、银行证券机构工作过的话,你的履历将会非常有说服力。
商学院非常细致地留意你的工作经历,因为它提供了你在商务世界中可触摸的工作表现,而这些正是你潜能的体现。你的工作表现直接影响了商学院对你的看法,也就是说,你是否可能成为商学院未来出色的校友。一般工作经历,商学院主要考虑以下五个因素:
第一,你公司的地位和知名度,您的公司是否经常有职员到该商学院就读?
第二,你的工作经验是否具有差异化和特色。你是否曾经开过自己的公司,或者你是否在一家不具代表性的行业工作过﹖
第三,你职业的“升涯”:您是否被提升过?你薪金的增长是否意味着你优秀的表现?你是否曾经做好每一件事或者总是跳槽?
第四,你的职业技巧和人际交流技巧:你是否和别人有良好的关系?你是否是团队的一部分?你的推荐人是否认为你是未来出色的企业家?
第五,(这点是最重要的)你的领导潜能:你是否超越你的工作岗位,不仅仅做你需要做的事,而且还领导过一个团队?
4. 精彩的简历和推荐信
简历是申请人自己写的书面文件,它将在录取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简历中需要写明你以往的工作成绩,尤其要用突出的、鲜明的事例勾勒出自己的大致形象,充分表现出你的特点。这份材料是你个人形象的总代表。
GMAT等分数是申请中的“硬件”,重要性占30%左右;申请文书和面试是“软件”,重要性却占到60%左右。剩下的10%是推荐信,或者是一点运气。因为顶尖商学院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许多人误以为只要自己有显赫的公司背景,申请文书只要大致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请老外修改一下英语文笔就可以了。实则不然。一篇高质量的文书要求能通过一些故事在500字左右的有限空间里生动表达出申请者的个性和在商业方面的潜质。这远不是英语写作技巧的问题,而是要求申请者有非常好的英语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如果申请者能在文书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和商业潜质,即使GMAT分数不高,没有大公司工作经历,也一样有机会被美国名校录取。
个人陈述(Essay)中商学院最感兴趣的在于你到底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个人陈述(essays)为你在商学院面前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生动的你。个人陈述不仅仅是回答问题,它从侧面揭示了你的心理特征。你可以通过个人陈述表现出你的创造性、机敏、开朗以及成熟程度。同样,你的个人陈述有可能对你的申请产生负面影响,如自负、懒散和缺少思考与表达能力。
推荐信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推荐人提供的信息和你自己的情况不符,那么推荐信的作用往往适得其反。再好的推荐信也难挽救一个过弱的申请,但它们确实能将处于“maybe”的申请推向“admit”;平平的推荐信往往潜在地弱化你的申请;差的推荐信意味着它提供了负面信息会令商学院怀疑您的申请资格。有时,它会否定你的资料真实性,这意味着你的申请将前功尽弃。
三、申请中常出现的误区
在MBA的申请中,申请者都对自己的整个申请抱有很大的希望。然而,在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很多失误,往往就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些误区,使得自己能够顺利申请到最适合自己的MBA的学校呢?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清楚明白自己可能遇到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不论背景非Top 30学校不去
很多申请读美国MBA的中国学生都有这么一种趋势,就是要么不念,要念就念排名30名以上的学校。但实际情况是,中国申请的人数很多,真正能够成功的却很少,很多人申请了四五年都没有成功,弄得筋疲力尽。虽然中国学生的GMAT分数年年上涨,从10年前600分都少见,到现在的780、790分层出不穷。申请者的工作背景也越来越强。但是根据这两年的资料,每年从中国大陆去Top 30学校念书的学生不过寥寥400人,平均每所录取不到15名。全国申请的人一半以上都会把目光盯在Top 30的学校上,这个几率是很低的。
另外,中国学生还要和已经在当地念书的中国学生竞争。比如不少中国学生,先到美国念了博士,又打拼几年取得了绿卡,基本生活已经无忧。他们渴望得到更好的报酬,首先想到的就是读个MBA。这些人大多都是国内名校毕业,不少还是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耶鲁、普林斯顿等名校出来的。他们口语纯熟,写作过硬,再主动去学校进行面试。这帮人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和这些人拼,无论是大学本科文凭、GMAT成绩、推荐信、Essays还是面试,都很难比得过。如果你说你是总经理、工作经验强,那么现在Top 30的学校几乎都要求面试,至少是电话面试。目的一是考验你的口语,二是考察你所叙述的工作经历真不真实。如果他怀疑你的诚信度,那你就是GMAT满分也去不了。
所以,选校范围应该放得大一些,不要仅仅看着名校的牌子,而且,不要盲信MBA的排名,不同的排名方式导致最终结果差异极大。
误区二:不论成绩轻视GMAT
不少学生都觉得,GMAT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700分就可以申请Top 10的学校。他们觉得,更重要的是Essays、推荐信和GPA。但对中国学生来说,由于以往国内申请者中不少人材料掺水分:GPA作假、工作经验作假、推荐信是自己写的,找人签名而已……所以,美国人对材料的信任度已经降低了。这个时候,GMAT成绩成为你和美国人在同一个尺度上衡量的唯一标准,也是他们唯一确信没有水分的标准。GMAT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去年,赴沃顿商学院留学的中国学生中,GMAT最低770分,平均785分。700分就算能进Top 30,也是最低限度。
误区三:不论专业非念MBA不可
有很多申请者在国内的工作就是会计,没有过管理经验,但他们也很愿意选择MBA课程。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工作背景的人申请M BATop 30的学校几乎没戏,就算有外企经验的也帮不上忙。其实对他们来说,更适合读的专业是会计硕士(Mas- ter in Accounting,MAcc学位)。这个学位在美国是专门培养CPA(注册会计师)的,只要一年,4万美元足矣,而MBA则要两年8万美元。关键是美国的MBA不易找工作,因为MBA是培养管理层的,并不是读了MBA就能进管理层的。而MAcc是很实际的,起薪没有MBA高,但贵在能找到工作,特别是你考出美国注册会计师后。
对理科背景的人来说,其实可以尝试其他一些相关的专业。就算是在商学院里,也不是只有MBA可以选择的。MIT商学院就还提供技术管理硕士(Master in Managem ent of Technology )学位和工程与管理硕士(Master in Engineering and Manage- ment)学位;卡耐基-梅隆有信息制度硕士(Master in Information System)学位,适合理工科背景的人。美国目前有个较新的学位叫金融工程硕士(Master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以前很多念数学、物理学博士的理科学生想转金融工作,都去先念个MBA,现在不用了,直接读Financial Engineering就行,只要一年时间,工作虽没有MAcc那么好找,不过也不错。这其实就说明,对中国学生来说,并非只有读MBA一条道路可走。
总之,高的GMAT成绩是名商学院的敲门砖,要申请成功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出色的个人陈述与推荐信写作,这样才能让你吸引住申请委员的眼球,从众多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另外,绕过误区,让自己的申请路走得更顺坦,早日飞到美国圆自己的名校MBA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