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美的世界,在美的体验中阅读、理解,熏陶学生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美的性情,让学生实现美的精神享受。
一、在阅读文章中感受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语文教师要当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睁大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美。
1. 引领学生感受文章意境美。
美是情感联结的纽带。教材中的诸多文章,向读者展现了美的意境:异域独特的风光,祖国秀丽的山川,民族特有的风情,人间美好的情感……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美,容易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人教版五年级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向我们展示了异域他乡的民族风情。教学时,我首先向学生播放了德国风情的视频,让他们初步了解了德国的建筑特色、城市风格、美丽风光,激发了他们窥探异国美丽风景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去文章中寻找美,找出文章中描写德国奇丽景色的句段,诵读、想象,再现画面。学生就能逐步融入文章美的意境,进行了一番独特的异国风情游。
2. 引导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美。学生只有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美,才能更有阅读的兴趣,才能增强美好的感受。揣摩词语、反复推敲是引导学生领悟语言精妙的好方法。比如《草原》一课的开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里的天空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抓住“那么……那么……”,细细琢磨,反复推敲,慢慢品味,感受语言传递出的美的意境。这样,学生似乎自己也来到了草原,看到了草原美景。
分析修辞,仔细斟酌是引导学生体会文辞美的重要手段。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往往能收到出其不意的表达效果,让语言富有生动性、形象性、抒情性,读者读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比如,学习《彩色的非洲》一课,我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学生兴致勃勃,在品读这些优美句子时,仿佛看到了非洲五彩斑斓、缤纷绚丽的美景,仿佛与文中的景致融为一体。
还原文字,想象画面也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魅力的良好途径。选入课本中的诗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着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综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大胆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文章中的文字还原成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在大脑中再现出来,从而丰富自己美的情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有这样两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向读者展现了美好的意境。我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春风吹过,长江南岸是一派什么样的景象?你的眼前浮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兴致盎然,开始描绘一幅幅江南春景图: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绿色的草木,山上鲜花盛开、姹紫嫣红,鸟语花香,一片勃勃生机。王安石思量着,明月啊,你何时照着我回到自己的故乡呢?这美妙的画面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在反复诵读中品味美
诵读是领悟内容、熏陶情感、品味意境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潜心涵泳,疏通文脉;在读中捕捉艺术形象,领悟作者情感;在读中领略文章韵味,受到美的熏陶。
首先,选好精美片段是品味美的前提。可以选景物描写的美文、人物心理刻画的句段、人物肖像描写的佳句、能引起读者思想共鸣的心灵感悟、被历代传诵的经典佳句等等,作为课堂教学中诵读的重点。
其次,教给正确的诵读方法是品味美的关键。反复品读时,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带有个性化理解的朗读、字正腔圆的朗读、融入个人情感的朗读等不同角度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进入文章的意境,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一步步品味到文章美的意境。
再次,充足的诵读时间是品味美的重要保证。在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教师就要把“大声地朗读课文,把文章读通读顺,不懂的字查字典解决”作为一项重要要求提出。学习文章时,不同教学环节、不同目的的读,教师都要舍得时间投入。教师的讲解要精练,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提问,尽量节省时间保障学生读的需要,课后,还可布置学生有选择地熟读成诵,达到积累巩固的目的。
三、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在学生感受美、品味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调动内心的情感体验,通过说写训练去创造美,可以将学生对美的体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描述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创造美的一个好方法。语文教材中的诸多文章在学生阅读之后,都可以引导学生用语言再现文章的画面。还可以抓住文章留白处,让学生想象补白,并把这些画面描述出来。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的文章结尾这样写道:“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一幅感人肺腑的画面,这是一个令人无限期待的瞬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父子紧紧相拥,可能还会有哪些打动人心的动作、有哪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对话?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勇于表达,相互交流后再写下这些美好的瞬间。学生通过写作,践行了对美的再创造,进一步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对文章的理解也再次得到升华。
尝试写诗也是创造美的一个好途径。课文中的那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诗歌、古诗词是学生仿编、仿写的好范本。我在教学中总会抓准这些契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尝试着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逐步感受到诗歌并非都是那样高深莫测,它有着独到的美,这种美也可以靠自己去创造。在教学《我想》这首儿童诗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化身为春天中的一个景物,融入大自然中,抒发自己的美好的心愿。孩子们顿时化身为春天中的一只小鸟、一丝春风、一缕阳光、一只风筝……思绪在想象的天地中驰骋,很多孩子都写出了具有非凡想象力的诗句。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一、在阅读文章中感受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语文教师要当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睁大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美。
1. 引领学生感受文章意境美。
美是情感联结的纽带。教材中的诸多文章,向读者展现了美的意境:异域独特的风光,祖国秀丽的山川,民族特有的风情,人间美好的情感……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美,容易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人教版五年级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向我们展示了异域他乡的民族风情。教学时,我首先向学生播放了德国风情的视频,让他们初步了解了德国的建筑特色、城市风格、美丽风光,激发了他们窥探异国美丽风景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去文章中寻找美,找出文章中描写德国奇丽景色的句段,诵读、想象,再现画面。学生就能逐步融入文章美的意境,进行了一番独特的异国风情游。
2. 引导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美。学生只有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美,才能更有阅读的兴趣,才能增强美好的感受。揣摩词语、反复推敲是引导学生领悟语言精妙的好方法。比如《草原》一课的开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里的天空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抓住“那么……那么……”,细细琢磨,反复推敲,慢慢品味,感受语言传递出的美的意境。这样,学生似乎自己也来到了草原,看到了草原美景。
分析修辞,仔细斟酌是引导学生体会文辞美的重要手段。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往往能收到出其不意的表达效果,让语言富有生动性、形象性、抒情性,读者读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比如,学习《彩色的非洲》一课,我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学生兴致勃勃,在品读这些优美句子时,仿佛看到了非洲五彩斑斓、缤纷绚丽的美景,仿佛与文中的景致融为一体。
还原文字,想象画面也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魅力的良好途径。选入课本中的诗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有着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综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大胆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文章中的文字还原成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在大脑中再现出来,从而丰富自己美的情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有这样两句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向读者展现了美好的意境。我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春风吹过,长江南岸是一派什么样的景象?你的眼前浮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兴致盎然,开始描绘一幅幅江南春景图: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绿色的草木,山上鲜花盛开、姹紫嫣红,鸟语花香,一片勃勃生机。王安石思量着,明月啊,你何时照着我回到自己的故乡呢?这美妙的画面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在反复诵读中品味美
诵读是领悟内容、熏陶情感、品味意境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潜心涵泳,疏通文脉;在读中捕捉艺术形象,领悟作者情感;在读中领略文章韵味,受到美的熏陶。
首先,选好精美片段是品味美的前提。可以选景物描写的美文、人物心理刻画的句段、人物肖像描写的佳句、能引起读者思想共鸣的心灵感悟、被历代传诵的经典佳句等等,作为课堂教学中诵读的重点。
其次,教给正确的诵读方法是品味美的关键。反复品读时,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带有个性化理解的朗读、字正腔圆的朗读、融入个人情感的朗读等不同角度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进入文章的意境,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一步步品味到文章美的意境。
再次,充足的诵读时间是品味美的重要保证。在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教师就要把“大声地朗读课文,把文章读通读顺,不懂的字查字典解决”作为一项重要要求提出。学习文章时,不同教学环节、不同目的的读,教师都要舍得时间投入。教师的讲解要精练,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提问,尽量节省时间保障学生读的需要,课后,还可布置学生有选择地熟读成诵,达到积累巩固的目的。
三、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在学生感受美、品味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调动内心的情感体验,通过说写训练去创造美,可以将学生对美的体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描述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创造美的一个好方法。语文教材中的诸多文章在学生阅读之后,都可以引导学生用语言再现文章的画面。还可以抓住文章留白处,让学生想象补白,并把这些画面描述出来。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的文章结尾这样写道:“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是一幅感人肺腑的画面,这是一个令人无限期待的瞬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父子紧紧相拥,可能还会有哪些打动人心的动作、有哪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对话?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勇于表达,相互交流后再写下这些美好的瞬间。学生通过写作,践行了对美的再创造,进一步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对文章的理解也再次得到升华。
尝试写诗也是创造美的一个好途径。课文中的那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诗歌、古诗词是学生仿编、仿写的好范本。我在教学中总会抓准这些契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尝试着进行诗歌创作。让学生逐步感受到诗歌并非都是那样高深莫测,它有着独到的美,这种美也可以靠自己去创造。在教学《我想》这首儿童诗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化身为春天中的一个景物,融入大自然中,抒发自己的美好的心愿。孩子们顿时化身为春天中的一只小鸟、一丝春风、一缕阳光、一只风筝……思绪在想象的天地中驰骋,很多孩子都写出了具有非凡想象力的诗句。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