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对学生施行教育的,可以说没有课堂教育教学就没有学校教育。为此课堂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学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来实现的。当代教育应该确定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怎么样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实现这种教育目标,创设生命化课堂尤其的重要。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成功的课堂
学校是培养人的,那么对于人来说之所以为人,就是人有生命,人的生命构成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此,教育工作和学校教育就必须为每个学生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健康发展、快乐幸福服务。学校课堂教学要具有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成功的课堂,成功就是达成所设定的目标。成功其实是一种感觉,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感觉,它是每个人达到自己理想之后一种自信状态和一种满足的感觉。面对中小学学生,对于他们来说成功就是他们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他的知识能力水平的层面上或者在他的个性特长方面获得成功,会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不断地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就可以帮助他树立起成功的信心。否则,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和遭受的总是失败,或者失败的体验多于成功的体验,天长日久这个学生就会失去信心,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相反,批评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只是好孩子应该赏识,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赏识教育。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
对于教师来说,不要吝啬我们的赏识,为什么有的教师那么吝啬赏识,关键在于教育价值观,关键在于教师是不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学生的赏识能够鼓励学生,能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正面的情感体验,积极地正面情感体验有助于鼓励学生更好的学习。当学生经常受到赏识就可以强化对于学习的积极努力。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为此,教师不要吝啬赞美性语言。要知道教师的一句赞美的话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作用是多么巨大,有时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
快乐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当中追求的一种价值,没有快乐就没有教育,或者说没有快乐教育的效果不可能是成功的,没有快乐的教育一定是低效的。为此,研究让学生如何在学校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当中获得快乐,只有快乐的课堂教学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情感的交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不积极进行快乐的情感交流,反之就会有消极的情感进行交流。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增强学生知识的生成,思维的创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否则消极情感的交流可以消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抑学生的知识生成、思维创新,降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和快乐。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有尊严的课堂
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表象,是人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被尊重。尊严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一个失去尊严的人在一个群体里就失去了地位,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那么对于课堂教学当中的学生来说,如果一个学生他总是没有表现的机会,甚至总是受到批评,没有成功的机会,那么这样的学生在班集体当中就没有尊严。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该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和舞台,应该赏识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教师的爱。没有得到教师的爱的学生是不可能获得尊严的。要想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尊严,就必须给每一位学生爱,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给每一位学生赏识。
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幸福的课堂。幸福是什么?有人回答是物质享受,有人回答是精神享受。幸福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幸福是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达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心喜悦的激情。幸福是一个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满足。幸福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幸福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心理状态,包括一切真实的事物、人性的道理等等,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的愉快心情。我们现在研究的是课堂教学,那么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幸福应该是精神方面的幸福。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成为一个非中心的边缘化的人,有时还要遭受批评,那么这个学生他能够幸福吗?为此要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幸福,就必须千方百计让每个学生成为主体,让每个学生受到赏识,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这样学生便获得了幸福。幸福在课堂教学当中的获得是一种综合性体验,获得课堂教学的幸福感是每个学生都期望的。
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个性的课堂。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培养个性是教育的灵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更没有完全两个相同的学生,即使是双胞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是精彩无比的。为此教育学是一门最具有辩证法和个性化的学科。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因材施教”,每个学生之间都是有差异的,都是有个性差别的。为此我们的教育就必须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面对每一个千差万别学生,采取的只是一种方法一种策略,那么这是一种最大的教育不公平。应该创造一种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得到发展的个性化课堂。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有兴趣的课堂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认为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应该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策略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只要学生对课堂教学发生兴趣,就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就能够成为高效课堂。 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友情的课堂。友情本意是指诚挚的友情。现多指人们与接触较亲密的朋友之间所存在的感情,是人们愿意为朋友付出一些或全部自己所有的思想。友情通常情况下大于人情,友谊不论时间的长久,不论地方的长远,心总是在一起的,一辈子不曾改变。课堂是一个充满情感交流的场所,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交流友好感情的重要场所。感情就是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中关于情感应该分成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探索和如何开发利用正面情感的使用率,努力克服负面情感的出现。正面的情感可以增强教育教学效果,能对教育教学起到加法和乘法的作用。负面情感对于教育教学来说是减法和除法。正面情感的作用是亲其师信其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负面情感的作用是恨其师背其道,情不通则理不通。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有能力的课堂
人们在完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不同的。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设发展学生能力的各种舞台与空间,为学生能力的展示和发展提供土壤和条件。按照学习金字塔的原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时他们学得最好,也是学生最高兴、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刻,因为学生的价值得到了实现。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有方法的课堂
课堂教学为了什么,是传授知识还是交给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教给学生方法,不是单纯教给知识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含义是指为获得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它在哲学,科学及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解释与定义。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
课堂教学能否充满生命活力关系到学生能否充满生命活力。如果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生感到压抑,就会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直至产生负面情感。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渠道。我国能否走上创新之路,关键在于教育能否培养创新人才。从1901至2010年,诺贝尔奖一共颁发了716个,美国获得了298个,占41.5%。而新中国60年的教育却没有培育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奖者。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上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者思考。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长发小学)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成功的课堂
学校是培养人的,那么对于人来说之所以为人,就是人有生命,人的生命构成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此,教育工作和学校教育就必须为每个学生的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健康发展、快乐幸福服务。学校课堂教学要具有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成功的课堂,成功就是达成所设定的目标。成功其实是一种感觉,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感觉,它是每个人达到自己理想之后一种自信状态和一种满足的感觉。面对中小学学生,对于他们来说成功就是他们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他的知识能力水平的层面上或者在他的个性特长方面获得成功,会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不断地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就可以帮助他树立起成功的信心。否则,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和遭受的总是失败,或者失败的体验多于成功的体验,天长日久这个学生就会失去信心,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相反,批评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只是好孩子应该赏识,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赏识教育。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赞赏。
对于教师来说,不要吝啬我们的赏识,为什么有的教师那么吝啬赏识,关键在于教育价值观,关键在于教师是不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对学生的赏识能够鼓励学生,能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正面的情感体验,积极地正面情感体验有助于鼓励学生更好的学习。当学生经常受到赏识就可以强化对于学习的积极努力。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为此,教师不要吝啬赞美性语言。要知道教师的一句赞美的话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作用是多么巨大,有时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
快乐应该成为学校教育当中追求的一种价值,没有快乐就没有教育,或者说没有快乐教育的效果不可能是成功的,没有快乐的教育一定是低效的。为此,研究让学生如何在学校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当中获得快乐,只有快乐的课堂教学才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情感的交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不积极进行快乐的情感交流,反之就会有消极的情感进行交流。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增强学生知识的生成,思维的创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否则消极情感的交流可以消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抑学生的知识生成、思维创新,降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和快乐。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有尊严的课堂
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表象,是人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被尊重。尊严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一个失去尊严的人在一个群体里就失去了地位,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那么对于课堂教学当中的学生来说,如果一个学生他总是没有表现的机会,甚至总是受到批评,没有成功的机会,那么这样的学生在班集体当中就没有尊严。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该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和舞台,应该赏识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教师的爱。没有得到教师的爱的学生是不可能获得尊严的。要想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尊严,就必须给每一位学生爱,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给每一位学生赏识。
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幸福的课堂。幸福是什么?有人回答是物质享受,有人回答是精神享受。幸福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幸福是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达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心喜悦的激情。幸福是一个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满足。幸福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幸福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心理状态,包括一切真实的事物、人性的道理等等,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的愉快心情。我们现在研究的是课堂教学,那么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幸福应该是精神方面的幸福。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成为一个非中心的边缘化的人,有时还要遭受批评,那么这个学生他能够幸福吗?为此要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幸福,就必须千方百计让每个学生成为主体,让每个学生受到赏识,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这样学生便获得了幸福。幸福在课堂教学当中的获得是一种综合性体验,获得课堂教学的幸福感是每个学生都期望的。
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个性的课堂。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培养个性是教育的灵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更没有完全两个相同的学生,即使是双胞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是精彩无比的。为此教育学是一门最具有辩证法和个性化的学科。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因材施教”,每个学生之间都是有差异的,都是有个性差别的。为此我们的教育就必须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面对每一个千差万别学生,采取的只是一种方法一种策略,那么这是一种最大的教育不公平。应该创造一种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得到发展的个性化课堂。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有兴趣的课堂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认为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应该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策略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只要学生对课堂教学发生兴趣,就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就能够成为高效课堂。 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友情的课堂。友情本意是指诚挚的友情。现多指人们与接触较亲密的朋友之间所存在的感情,是人们愿意为朋友付出一些或全部自己所有的思想。友情通常情况下大于人情,友谊不论时间的长久,不论地方的长远,心总是在一起的,一辈子不曾改变。课堂是一个充满情感交流的场所,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交流友好感情的重要场所。感情就是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中关于情感应该分成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探索和如何开发利用正面情感的使用率,努力克服负面情感的出现。正面的情感可以增强教育教学效果,能对教育教学起到加法和乘法的作用。负面情感对于教育教学来说是减法和除法。正面情感的作用是亲其师信其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负面情感的作用是恨其师背其道,情不通则理不通。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有能力的课堂
人们在完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不同的。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设发展学生能力的各种舞台与空间,为学生能力的展示和发展提供土壤和条件。按照学习金字塔的原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时他们学得最好,也是学生最高兴、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刻,因为学生的价值得到了实现。
每个学生都应获得有方法的课堂
课堂教学为了什么,是传授知识还是交给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教给学生方法,不是单纯教给知识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含义是指为获得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它在哲学,科学及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解释与定义。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
课堂教学能否充满生命活力关系到学生能否充满生命活力。如果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生感到压抑,就会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直至产生负面情感。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渠道。我国能否走上创新之路,关键在于教育能否培养创新人才。从1901至2010年,诺贝尔奖一共颁发了716个,美国获得了298个,占41.5%。而新中国60年的教育却没有培育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奖者。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上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者思考。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长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