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学中依然存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上的问题,交流是很重要的,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生;语言表达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主体思想外在表现的最佳方法。而语言能力是我们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主要途径,是我们驾驭人生、改造生活、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径。但是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学中依然存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上的问题,交流是很重要的,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语文,语者,口头表达;文者,书面表达。”虽然,语言的运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难,但要是想规范的有效的运用起来就成了难题,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大难题。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挑起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一重担了,也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怎样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让他们认识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会在飞速的发展,我们生活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出生和成长的那片土地。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老师,首先我们要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告诉他们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他们有学习汉语言的渴望和动力,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爱上学习汉语言。语言不是一个死板的东西,它是活的,我们学习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它,用它来跟其他人交流,然后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的知识。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黄金阶段,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模仿、学习以及接受能力很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标准和榜样,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这些孩子们进行汉语学习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当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对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有了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后,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冲动和兴趣,再加上教师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他们自己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当我们从对某种事物的重要性认识变成对这种事物的浓厚学习兴趣时,我们会开始主动的探索,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说,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认识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培养和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二、从课堂内外着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在少数民族地区,一般上语文课时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基本上还是能够进行汉语的学习和表达的,但是当他们一下语文课,也许他们就回到了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交流,这导致了这些小学生的实际汉语交流和表达能力并没有很大的提高,因此要想真正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老师除了要注重利用课堂外,还要注重课外时间的利用。
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全程汉语教学,必要时才用民族语言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学习。因为语言的学习不同与其它学科的学习,要想学好一门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说多联系,教师在教学时应把课堂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多多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展示的平台和空间。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平等,特别是这些小学生他们的心思又敏感,因此教师还得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当学生在课堂上展现他们的才能时,或许他们有时不知怎么来用汉语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以辅助学生用汉语将自己的意思和情感表達出来,逐渐的学生说汉语的缺点会得到改善,他们也就不会再害怕开口说汉语。当学生上完其它课已经很累了,在上语文课时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进行汉语言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汉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中来。
三、用好教材,上好口语交际课
很多老师觉得口语交际课特别难,学生表现沉闷。那么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如何解决学生懒于开口这一难题,就要求老师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特点,因材施教制定学生说话活动的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的口语交际有两个模块,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活动方案。1、是“口语交际.习作”模块,如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走,我们去春游》,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同学们准备什么时候去郊游?你们想开展哪些活动?你们都已经做了哪些准备?……”先分组商量讨论,再各组推举代表在班上交流,其余同学补充发言。然后评一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安排的活动最有意义,想得最细致最周到。在他们敢说想说的基础上,常常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样就会出现各种语病,杂乱无序。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的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训练,使他们的表达在保持童真童趣的同时做到有序有法。是“回顾拓展”模块中的“交流平台”。运用好这一“平台”,可以对本组的学习内容来一次“冷饭热炒”,更主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这个平台,选择身边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交流话题,激活学生的生活储备,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通过不断地锻炼不断地积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总之,我们要把握教材特色,充分运用好教材,制定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口语交际方案,因文而异,找准训练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
四、提供说话机会,让学生有更多表达机会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课堂外积极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杜绝“无序”的口语表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提高质量,让学生既要说,又要承担说的压力。我主要通过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口语交际方面的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来完成,并让小组代表汇报,要求条理清楚,内容丰富,语言流畅等等。然后,以书面的形式整理成小组的表达材料,把比较优秀的粘贴在“语文园地”栏里,供其他小组学习借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每天课前要求学生进行几分钟的演讲,所提供的题材主要从学生身边的常见事物中选择,如彝族过年,彝家婚礼,火把节,彝族民间故事等;可以谈自己的日常生活琐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用几句话说清楚,吐字要清晰,态度要大方。总之,要给学生多创造说话的机会,多进行口语表达,在说中锻炼,在说中提高。
总而言之,教师师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使用语言表达的机会让教学课堂具有积积极向上、活活跃的气氛。使孩子们从敢说一一多说一一会说的过程慢慢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生;语言表达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主体思想外在表现的最佳方法。而语言能力是我们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主要途径,是我们驾驭人生、改造生活、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径。但是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学中依然存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上的问题,交流是很重要的,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语文,语者,口头表达;文者,书面表达。”虽然,语言的运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并不难,但要是想规范的有效的运用起来就成了难题,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大难题。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挑起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一重担了,也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怎样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让他们认识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会在飞速的发展,我们生活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出生和成长的那片土地。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老师,首先我们要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告诉他们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他们有学习汉语言的渴望和动力,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爱上学习汉语言。语言不是一个死板的东西,它是活的,我们学习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它,用它来跟其他人交流,然后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的知识。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黄金阶段,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模仿、学习以及接受能力很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标准和榜样,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这些孩子们进行汉语学习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当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对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有了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后,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冲动和兴趣,再加上教师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他们自己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当我们从对某种事物的重要性认识变成对这种事物的浓厚学习兴趣时,我们会开始主动的探索,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说,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认识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培养和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二、从课堂内外着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在少数民族地区,一般上语文课时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基本上还是能够进行汉语的学习和表达的,但是当他们一下语文课,也许他们就回到了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交流,这导致了这些小学生的实际汉语交流和表达能力并没有很大的提高,因此要想真正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老师除了要注重利用课堂外,还要注重课外时间的利用。
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全程汉语教学,必要时才用民族语言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学习。因为语言的学习不同与其它学科的学习,要想学好一门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说多联系,教师在教学时应把课堂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多多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展示的平台和空间。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平等,特别是这些小学生他们的心思又敏感,因此教师还得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当学生在课堂上展现他们的才能时,或许他们有时不知怎么来用汉语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以辅助学生用汉语将自己的意思和情感表達出来,逐渐的学生说汉语的缺点会得到改善,他们也就不会再害怕开口说汉语。当学生上完其它课已经很累了,在上语文课时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进行汉语言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汉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中来。
三、用好教材,上好口语交际课
很多老师觉得口语交际课特别难,学生表现沉闷。那么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如何解决学生懒于开口这一难题,就要求老师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特点,因材施教制定学生说话活动的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的口语交际有两个模块,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活动方案。1、是“口语交际.习作”模块,如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走,我们去春游》,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同学们准备什么时候去郊游?你们想开展哪些活动?你们都已经做了哪些准备?……”先分组商量讨论,再各组推举代表在班上交流,其余同学补充发言。然后评一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安排的活动最有意义,想得最细致最周到。在他们敢说想说的基础上,常常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样就会出现各种语病,杂乱无序。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的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训练,使他们的表达在保持童真童趣的同时做到有序有法。是“回顾拓展”模块中的“交流平台”。运用好这一“平台”,可以对本组的学习内容来一次“冷饭热炒”,更主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这个平台,选择身边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交流话题,激活学生的生活储备,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通过不断地锻炼不断地积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总之,我们要把握教材特色,充分运用好教材,制定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口语交际方案,因文而异,找准训练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
四、提供说话机会,让学生有更多表达机会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课堂外积极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杜绝“无序”的口语表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提高质量,让学生既要说,又要承担说的压力。我主要通过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口语交际方面的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来完成,并让小组代表汇报,要求条理清楚,内容丰富,语言流畅等等。然后,以书面的形式整理成小组的表达材料,把比较优秀的粘贴在“语文园地”栏里,供其他小组学习借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每天课前要求学生进行几分钟的演讲,所提供的题材主要从学生身边的常见事物中选择,如彝族过年,彝家婚礼,火把节,彝族民间故事等;可以谈自己的日常生活琐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用几句话说清楚,吐字要清晰,态度要大方。总之,要给学生多创造说话的机会,多进行口语表达,在说中锻炼,在说中提高。
总而言之,教师师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使用语言表达的机会让教学课堂具有积积极向上、活活跃的气氛。使孩子们从敢说一一多说一一会说的过程慢慢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