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整体史观 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sddnn_ccssdd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历史学习情况分析
  
  伴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学历史教学从侧重知识的掌握转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举的三维目标,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意识。对此,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要求高、难度大。而近年全国高考文综Ⅰ卷加大了能力考查,以致历史试题的难度大大加强,历史学科得分率明显下降(总分100分的试题,平均分为40来分)。高考文综试卷能力要求高、得分低的现象,反过来又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增添了畏惧感。
  新课程采用专题的教学体系,必修课分三个模块——政治领域、经济与社会领域、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领域,目的是让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解某一历史内容的规律性和差异性,提高对现实同类问题的理解深度和对人类社会未来问题的预测能力。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是该时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教学政治模块内容,如不联系经济和思想文化模块的相应内容,就无法作深入的剖析。其他模块的教学也如此。新课标下,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教学需要互相融合,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历史。专题体系、模块教学、整体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困难。
  面对高考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面对专题体系、模块教学的现状,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史观,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是应对学习困难的良策。
  
  二、整体史观的内涵
  
  整体史观是站在学科整体的高度,利用宽广的视野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兴起,伴随改革开放逐步影响我国史学界。世界上代表性人物是法国的布罗纳尔,主张从地理时间、人文时间、个别时间三个层次来进行历史研究;历史从时间上可区分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认为历史学家更重要的是研究长时段的发展;历史研究需分为若干系统,其中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四个系统,这四个系统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最值得研究的。 美籍华裔的著名学者黄仁宇提出了“大历史观”,倡导宏观及放宽视界去研究历史,取得颇丰的成果。
  整体史观对中学生来讲,应主要把握三点。首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是从分散走向整体。这一趋势的明显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它的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快速延续、发展着,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其次,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决定因素。再次,历史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科技等各个方面。总之考察历史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又要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科技、民族交往等微观方面去研究。
  
  三、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史观,提升历史学习的能力
  
  一个历史事件大致可分为背景、过程(或概况)、影响(或评价)三部分,对学生来说,对历史事件背景和影响进行分析是较为困难的,需要运用整体史观。
  1. 运用整体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
  历史背景是指导致这件事发生的相关因素。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最主要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和民族交往这四大社会因素,或其中的几个因素。现行的历史必修课分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三个模块,导致一个重大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多散见于多个模块、章节中,较为分散。因此,要让学生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时,可运用整体史观,站在整体(系统)的高度,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族交往四个维度去切入,联想相关模块的内容,作出客观的分析。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课Ⅲ“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可归纳为: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治上——英、法等中央民族国家的形成,逐步壮大的资产阶级需要反对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思想上——文艺复兴的发展,宗教改革的进行,近代科学的兴起。把整体史观用到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模糊的历史事件背景会变得清晰。
  2. 运用整体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
  历史事件的影响指一个历史事件中对其他事件产生作用的因素,可分为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涉及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与背景的分析一样,对学生而言属于难点。如能运用整体史观,从整体的高度去看待考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民族交往四个维度去切入,进行发散性思考,综合相关内容,就能使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成为一件轻松的事。工业革命是人类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工业革命影响,可作如下分析:(1)积极方面。经济上:推动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工厂制度的实施,工业化的发展,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经济地理状况、人口职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商品的贸易,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政治上: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和改革的蓬勃展开,到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出现了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兴起了国际工人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文化上: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教育的兴办,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等文学、艺术的风格流派纷呈。民族交往上: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炮舰政策”,加紧对外扩张,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改变了世界格局,亚非拉地区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世界从分散向整体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和融合,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2)消极方面。环境上:矿产等资源的过度开采,废水废气的过多排放,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环境的破坏;政治上:工业革命在一定时期造成了劳动者的贫困,社会矛盾激化;民族交往上: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和落后。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进步的积极的是主导方面,而消极方面是人类在进步过程中付出的代价。
  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大,涉及范围广,教材内容散见于新课标的三个必修模块,分析的难度很大,需要用整体史观,辨明思考的方向和考察的角度,如同庖丁解牛,逐一加以解剖,以从容游刃于众多史料中。另外,与历史事件的分析需要整体史观一样,历史人物的分析同样需要运用整体史观,才能予以宏观把握、微观切入。
  3. 运用整体史观,增强解题能力
  着重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科往往以史料的形式呈现。所运用的知识有的是已学的历史和其他各科知识,也有史料提供的知识;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是历史问题,也有现实问题。近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历史学科涉及两道大题,六七个小题。历史事件背景和历史事件影响属两类常考内容。因其能力要求较高,考生得分率相对较低。如2008年全国文综Ⅰ卷历史学科37题第三小题:“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考的是近代文官制度产生的背景,分值为6分,考生的平均得分不到1分。考生只有抓住“工业革命”这一背景,运用整体史观,从整体的高度和经济、政治的角度去分析,答案就能较为完整:经济上,经济规模的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政治上,伴随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要求进一步扫荡封建残余,扩大民主,平等参与政治。又如,2008年全国文综Ⅰ卷历史学科37题第四小题:“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分值为10分,考生的平均得分不到3分。此小题是考两个制度对社会影响积极方面的共同点。只有运用整体史观,分析题中所提供的史料,联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才可得出:政治上,打破了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了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提高了官员队伍素质,加强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文化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民族交往上,为其他国家的官僚队伍建设提供了借鉴。2007年全国文综Ⅰ卷“金迁都燕京的原因”题,运用整体史观去思考,解题思路就很清晰:政治上,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定都燕京利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经济上,燕京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高。
  整体史观符合哲学的联系观点,符合系统论原理,给历史的研究和考察提供了宏观的视野和微观的分析方法,对初学历史的中学生来说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工具。当然,在具体运用时,还需灵活处理。经济、政治、文化和民族交往是考察历史事件的四个主要维度(系统),有些历史事件涉及四个维度(系统),有的可能只主要涉及三个或两个,需具体甄别,切忌生拉硬扯,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其他文献
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获取10条不同胎面花纹的205/55R16型子午线轮胎垂直加载后接地区域的变形分布,并构建了表达轮胎接地区几何和力学信息的参数化评价体系。基于接地参数,
目的:采用仰卧位摄影得到标准肩胛骨侧位影像的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50例病例,能站立者采用站立位摄影,不能站立者及能站立而未获得标准影像者采用仰卧位进
近年来妨害公务案件高发,刑事检察实务中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妥善处理好妨害公务案件,对于维系好"官民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唯有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法律效
法语和汉语都使用排比修辞手段,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近,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以提高表达力。法汉语排比有许多共同处,但受各自语言结构的影响,也表现出一些不同
摘 要: 现代汉语中,动词拷贝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结构。本文就动词拷贝结构中的动宾短语和动补短语的主次关系,以及动词拷贝结构中的动词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二语学习者容易产生的偏误提出了教学建议。  关键词: 动词拷贝句式 主次关系 动词特征 对外汉语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句子,例如:“他吃饭吃了半个小时”、“他看书看得很认真”、“她写字写得很漂亮”,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句子有个共同点,即
具有一定医学知识但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罪,需对犯罪行为和行为人是否具有可归责情节进行综合考量。以治病救人为目的的老中医被卫生行政部门处罚两次后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