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
1. 《尚书·酒诰》:“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
A.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 手工业发展不均衡
C. 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 商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2. 《管子·轻重乙》中提到“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
A. 冶铁技术有所发展
B. 铁制农具全国范围使用
C. 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D. 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形成
3. 《汉书·食货志》记载“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地,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 )
A. 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 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 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 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4. 右图的工具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此工具出现在( )
A. 夏朝 B. 北魏
C. 南朝
D. 唐朝
5.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了政府货币的供应量
B. 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了钱币的不足
C. 便利了商品流通
D. “飞钱”实质是一种汇兑业务,不行使货币的职能
6.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宋代( )
A. 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 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 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7. 《清明上河图》在无声的倾诉中折射出了时代的光泽。“时代光泽”是指( )
①国家统一 ②商业兴盛 ③城市发展 ④文化繁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9. 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 4亿),并相继在乾隆二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这种所谓的”人口爆炸” ( )
A.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B. 对农业社会形成较大压力
C.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 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产物
10. 弗兰克曾说:“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世纪至19世纪中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因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这里的“商品”是指( )
A. 白银 B. 棉布 C. 丝绸 D. 鸦片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沂源县也成为民间文学类“牛郎织女传说”申遗成功的两个县份之一。
材料二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1)“牛郎织女传说”反映的我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有何突出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
(2)材料二上述两段文字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土地制度的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据材料三分析,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12.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对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荼文化精神》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种茶业发展的原因。
(3)你觉得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湖北省实验中学 林 歆)
1. 《尚书·酒诰》:“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
A.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 手工业发展不均衡
C. 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 商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2. 《管子·轻重乙》中提到“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
A. 冶铁技术有所发展
B. 铁制农具全国范围使用
C. 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D. 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形成
3. 《汉书·食货志》记载“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地,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 )
A. 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 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 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 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4. 右图的工具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
A. 夏朝 B. 北魏
C. 南朝
D. 唐朝
5.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了政府货币的供应量
B. 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了钱币的不足
C. 便利了商品流通
D. “飞钱”实质是一种汇兑业务,不行使货币的职能
6.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宋代( )
A. 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 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 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7. 《清明上河图》在无声的倾诉中折射出了时代的光泽。“时代光泽”是指( )
①国家统一 ②商业兴盛 ③城市发展 ④文化繁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9. 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 4亿),并相继在乾隆二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这种所谓的”人口爆炸” ( )
A.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B. 对农业社会形成较大压力
C.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 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产物
10. 弗兰克曾说:“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世纪至19世纪中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因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这里的“商品”是指( )
A. 白银 B. 棉布 C. 丝绸 D. 鸦片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沂源县也成为民间文学类“牛郎织女传说”申遗成功的两个县份之一。
材料二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1)“牛郎织女传说”反映的我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有何突出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
(2)材料二上述两段文字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土地制度的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据材料三分析,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12.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对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荼文化精神》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种茶业发展的原因。
(3)你觉得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湖北省实验中学 林 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