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通过MRI和SPECT检查并探讨多发性脑梗死与血管性痴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皮质下多发性梗死32例痴呆患者和30例非痴呆患者的MRI和SPECT表现。结果:痴呆组中额、顶、颞叶皮质下、侧脑室体旁前部、半卵圆中心前部和丘脑等部位梗死发生率与非痴呆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痴呆组基底核区域和双侧颞叶血流灌注较非痴呆组下降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半球顶叶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多发性脑梗死所致血管性痴呆与皮层下白质、丘脑和侧脑室体旁前部等部位的梗死发生率以及基底核区域、双颞叶和优势半球顶叶血流灌注下降密切相关。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MRI SPECT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124
资料与方法
2007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头颅MRI检查证实的皮质下多发梗死灶患者32例,均为右利手。男17例,女15例,年龄52~79岁。
入选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老年认知功能评价成套神经心理测验(WHO-BCAI)和简易智能量表(MMSE)确定认知障碍。根据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脑卒中研究所/国际神经科学研究协会作出的临床VaD诊断标准(NINDS-AIREN标准);并且利用Hachinski缺血量表排除Alzheimers病和混合性痴呆。WHO-BCAI评分和MMSE测验在正常范围者作为对照组。
排除标准:①同时存在皮质梗死;②头部外伤或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痴呆;③有代谢紊乱性疾病引起的痴呆及CO中毒史;④合并有精神障碍、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痴呆等;⑤排除有其他智能障碍、产生抑郁、精神疾病或合并失语,无法配合检查者。
观察指标:头颅MRI(GE,1.5T)扫描记录梗死的部位及数目;PECT(GE)以99mTc标记的脑血流显像剂(99mTc2ECD)为示踪剂检测双侧大脑半球(mCBF)和局部脑血流(rCBF);上述检查部位包括基底节区(内囊、豆状核、尾状核、丘脑)、皮层(额、颞、顶)下白质、侧脑室体旁白质、半卵圆中心。
统计学处理:用SPSS 11.5统计程序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Mann-Whtney秩和检验。
结 果
VaD组丘脑、额叶皮层下、顶叶皮层下、颞叶皮层下、侧脑室体旁前部白质和半卵圆中心前部等部位梗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痴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研究部位梗死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各脑叶皮质及基底核区域rCBF及mCBF比较,结果见表1。
讨 论
皮质下脑梗死部位与VaD的相关性:特定部位梗死在痴呆发病中有重要作用[1]。本资料观察到痴呆组额、顶、颞叶皮质下梗死的发生率高,这与有关学者报道的优势半球顶叶梗死和颞叶梗死与痴呆有很强的关系[2];本资料观察到小梗死尤其是反复发生的小腔梗也会引起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该现象见于相关报道[3],考虑多发的小腔梗影响了内囊投射到颞叶或额顶叶的路径。本资料观察到皮质下侧脑室体旁的前部和丘脑平均梗死数目痴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丘脑梗死的痴呆发生率增高,可能与丘脑前核与乳头体、丘脑背侧核等之间的联系被破坏影响了中枢整合功能有关,同时侧脑室体旁梗死病灶数量增多引起脑组织血容量的减少,当出现脑室周围弥散白质脱髓鞘时,对指令加工速度的减慢,执行功能和即刻延迟记忆下降。
SPECT显像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脑血流测定方法,可以通过半定量方法分析局部脑血流灌注量,以得到脑血流灌注情况。SPECT在评估脑血流灌注方面具有很大价值,它可以在MRI明确器质性病灶结构以前探测脑血流灌注情况,相比其他方法,能更早显示大脑功能状态及脑缺血现象。本研究观察到VaD与颞叶和顶叶皮层下血流灌注下降关系密切,这与有关学者的报道相一致,而优势半球顶叶血流下降尤其明显说明了认知功能更多依赖于左侧大脑皮层,许多高级智能活动中枢位于左侧大脑半球。因此对患者进行SPECT脑血流动态测定,尤其是将优势半球顶叶血流低下作为敏感指标,可预测及早期发现VaD病例,并可在临床上用来评价VaD脑循环改善剂的治疗效果。两种检测手段比较,MRI具有分辨力强和能发现中线旁结构病变等优点,但较难发现仅有生理功能障碍而无结构改变的病变,如Alzheimer患者丘脑几乎全部正常,约50%病例SPECT上可见其rCBF降低。SPECT与MRI两种检查可互为补充提高诊断符合率。
参考文献
1 Chui H.Neuropathology lessons in vascular dementia.A lzheimer Dis Assoc Disord,2005,19(1):45-52.
2 Akram Bakkour BS.The cortical signature of prodromal AD Regional thinning predicts mild AD dementia.Neurology,2009,72:1048-1055.
3 Leys D,Henon H,Mackowiak-Cordo liani MA,et al.Poststroke dementia.Lancet Neurol,2005,4(11):752-759.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MRI SPECT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124
资料与方法
2007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头颅MRI检查证实的皮质下多发梗死灶患者32例,均为右利手。男17例,女15例,年龄52~79岁。
入选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老年认知功能评价成套神经心理测验(WHO-BCAI)和简易智能量表(MMSE)确定认知障碍。根据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脑卒中研究所/国际神经科学研究协会作出的临床VaD诊断标准(NINDS-AIREN标准);并且利用Hachinski缺血量表排除Alzheimers病和混合性痴呆。WHO-BCAI评分和MMSE测验在正常范围者作为对照组。
排除标准:①同时存在皮质梗死;②头部外伤或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痴呆;③有代谢紊乱性疾病引起的痴呆及CO中毒史;④合并有精神障碍、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痴呆等;⑤排除有其他智能障碍、产生抑郁、精神疾病或合并失语,无法配合检查者。
观察指标:头颅MRI(GE,1.5T)扫描记录梗死的部位及数目;PECT(GE)以99mTc标记的脑血流显像剂(99mTc2ECD)为示踪剂检测双侧大脑半球(mCBF)和局部脑血流(rCBF);上述检查部位包括基底节区(内囊、豆状核、尾状核、丘脑)、皮层(额、颞、顶)下白质、侧脑室体旁白质、半卵圆中心。
统计学处理:用SPSS 11.5统计程序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Mann-Whtney秩和检验。
结 果
VaD组丘脑、额叶皮层下、顶叶皮层下、颞叶皮层下、侧脑室体旁前部白质和半卵圆中心前部等部位梗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痴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研究部位梗死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各脑叶皮质及基底核区域rCBF及mCBF比较,结果见表1。
讨 论
皮质下脑梗死部位与VaD的相关性:特定部位梗死在痴呆发病中有重要作用[1]。本资料观察到痴呆组额、顶、颞叶皮质下梗死的发生率高,这与有关学者报道的优势半球顶叶梗死和颞叶梗死与痴呆有很强的关系[2];本资料观察到小梗死尤其是反复发生的小腔梗也会引起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该现象见于相关报道[3],考虑多发的小腔梗影响了内囊投射到颞叶或额顶叶的路径。本资料观察到皮质下侧脑室体旁的前部和丘脑平均梗死数目痴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丘脑梗死的痴呆发生率增高,可能与丘脑前核与乳头体、丘脑背侧核等之间的联系被破坏影响了中枢整合功能有关,同时侧脑室体旁梗死病灶数量增多引起脑组织血容量的减少,当出现脑室周围弥散白质脱髓鞘时,对指令加工速度的减慢,执行功能和即刻延迟记忆下降。
SPECT显像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脑血流测定方法,可以通过半定量方法分析局部脑血流灌注量,以得到脑血流灌注情况。SPECT在评估脑血流灌注方面具有很大价值,它可以在MRI明确器质性病灶结构以前探测脑血流灌注情况,相比其他方法,能更早显示大脑功能状态及脑缺血现象。本研究观察到VaD与颞叶和顶叶皮层下血流灌注下降关系密切,这与有关学者的报道相一致,而优势半球顶叶血流下降尤其明显说明了认知功能更多依赖于左侧大脑皮层,许多高级智能活动中枢位于左侧大脑半球。因此对患者进行SPECT脑血流动态测定,尤其是将优势半球顶叶血流低下作为敏感指标,可预测及早期发现VaD病例,并可在临床上用来评价VaD脑循环改善剂的治疗效果。两种检测手段比较,MRI具有分辨力强和能发现中线旁结构病变等优点,但较难发现仅有生理功能障碍而无结构改变的病变,如Alzheimer患者丘脑几乎全部正常,约50%病例SPECT上可见其rCBF降低。SPECT与MRI两种检查可互为补充提高诊断符合率。
参考文献
1 Chui H.Neuropathology lessons in vascular dementia.A lzheimer Dis Assoc Disord,2005,19(1):45-52.
2 Akram Bakkour BS.The cortical signature of prodromal AD Regional thinning predicts mild AD dementia.Neurology,2009,72:1048-1055.
3 Leys D,Henon H,Mackowiak-Cordo liani MA,et al.Poststroke dementia.Lancet Neurol,2005,4(11):75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