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贯穿始终,保证学生能听懂英语,会讲英语,会用英语表达思想。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言语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重点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其次,要找准突破口,改进方法,将思想目标真正落到实处。自初二开始,课文篇幅增长,课文的詞汇量增大,但学生在初一阶段习惯了大量句型课中短而固定的内容,对课文的内容、特点很难把握和适应,在英语学习中极易掉队,阻碍了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师应通过优化课文教学结构,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
以下教学步骤的安排遵循了胡春洞教授提出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统一的原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目的性的特点。(1)语音、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综合教学,以课文为中心。(2)听说读写并举,听说领先,以阅读为中心。(3)语言、言语练习结合,以言语练习为中心。(4)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以学生为中心。
文章主要以《牛津初中英语7B》Unit2 Reading(Welcome to Sunshine Town)为例加以说明。
一、课前值日报告
值日报告的内容可以是一篇由学生自己写成的短文或故事。内容多是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延展,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一件事、一条新闻或某一人物。初一多数是以my class,my dog等为题的写人、记事、记物的短文,实际上就是将大量的句型组合在一起。初二多数是就课本内容做的拓展,能添加一两句评论,实质就是对所学课文的巩固和仿写。初三阶段就能紧跟形势,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应就值日报告涉及的内容进行点评和延伸。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B》Unit2 Reading(Welcome to Sunshine Town)时,课前值日报告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和信息说一说我的家乡或我梦想中的家园。
二、自然导人新课
导入新课的关键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入媒介往往是值日报告、复习内容、一副简笔画、一件实物、一首歌等。如我在讲《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6 Pets时讲到宠物金鱼、小白兔、小鸟和小猫时就使用了简笔画;在上《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1 Dream homes时播放一曲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学生的表情有了变化,随着乐曲,一起走进了梦想家园,乐曲完毕,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起来,专注地等待学习下面的内容。
三、口头整体简介
课文被证明是一个有完整意义,包含多种语言结构的载体,应当让学生从整体去理解。所以我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合上书,就课文内容做精要的口头介绍,以《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2 Reading(Welcome to Sunshine Town)为例:把文章五部分内容设计成学生要参观的五个景点,分别是location、living、shopping、eating、enjoyment五大方面,并且分别有五副图相配。让学生自己选,最想去哪个景点。学生选择后,教师以导游的身份结合一些图片介绍该景点的特色。
四、课堂交流讨论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的梗概之后,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牛津初中英语7B》Unit2 Reading Pre-read中:的“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Sunshine Town?Why or why not?Please hands up if you say‘Yes’,if you say‘No’,please don’t do that.”一些学生表示Yes,我问为什么,这些学生用英语说出了原因。然后请一些表示不愿意的同学说出理由。多数学生抓住了其中的一点说明了原因,参与率较高。
讨论是用交际化的手段巩固和提高学生掌握和理解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鼓励学生运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变个体学习为合作掌握,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进行语言实践,完成从语言知识到言语技能的转变。
五、提高阅读能力
课文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以《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2 Reading(Welcome to Sunshine Town)为例:
1.阅读文章之前先看它的目录、标题、文章的结构,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印象和推测。Welcome to Sunshine Town,看标题让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应该是关于阳光镇的,再让学生看小标题,有四大块内容,包括衣、食、住、行四方面。这样学生对内容就有了初步的整体印象。
2.提出一些判断性疑问题。要求学生运用速读和略读的方法来进行。
3.提出一些特殊疑问句,要求学生复读,从而确定细节型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寻找答案,既有助于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又有助于理清课文的语言结构。课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发现模式,利用模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发展,根据文章的本身特点来思考。
4.学以致用。要求学生课后反复阅读课文,反复思考,力求从所读内容中受到启发,发挥合理想象,创造性地对待课文所提供的知识和结论。如学了“阳光镇”后,除了能说一说这个镇的情况外,还要会学以致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规划自己的家乡,或者想象一下,希望将来的家乡是什么样的,说说观点。学生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家乡描绘得比阳光镇还要美,真是令人神往。
六、翻译重点句型
对于一些长句、复句及含有重点词汇的句子,要让学生仔细体会英汉差别,用自己的话做出翻译,要求翻译符合汉语习惯,如被动语态结构的句子,完全可以翻译成主动语态,定语从句加在被修饰词前显得主语特别长,此时可改为两个句子来翻译,在此基础上力求符合文章的体裁和行文语言的特点,日积月累,自然做到中西皆通,互为促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王美玲.现代英语教学法[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9.
[3]李庭萝.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以下教学步骤的安排遵循了胡春洞教授提出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统一的原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目的性的特点。(1)语音、词汇、语法、句型、课文综合教学,以课文为中心。(2)听说读写并举,听说领先,以阅读为中心。(3)语言、言语练习结合,以言语练习为中心。(4)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以学生为中心。
文章主要以《牛津初中英语7B》Unit2 Reading(Welcome to Sunshine Town)为例加以说明。
一、课前值日报告
值日报告的内容可以是一篇由学生自己写成的短文或故事。内容多是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延展,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一件事、一条新闻或某一人物。初一多数是以my class,my dog等为题的写人、记事、记物的短文,实际上就是将大量的句型组合在一起。初二多数是就课本内容做的拓展,能添加一两句评论,实质就是对所学课文的巩固和仿写。初三阶段就能紧跟形势,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应就值日报告涉及的内容进行点评和延伸。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B》Unit2 Reading(Welcome to Sunshine Town)时,课前值日报告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和信息说一说我的家乡或我梦想中的家园。
二、自然导人新课
导入新课的关键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入媒介往往是值日报告、复习内容、一副简笔画、一件实物、一首歌等。如我在讲《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6 Pets时讲到宠物金鱼、小白兔、小鸟和小猫时就使用了简笔画;在上《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1 Dream homes时播放一曲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学生的表情有了变化,随着乐曲,一起走进了梦想家园,乐曲完毕,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起来,专注地等待学习下面的内容。
三、口头整体简介
课文被证明是一个有完整意义,包含多种语言结构的载体,应当让学生从整体去理解。所以我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合上书,就课文内容做精要的口头介绍,以《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2 Reading(Welcome to Sunshine Town)为例:把文章五部分内容设计成学生要参观的五个景点,分别是location、living、shopping、eating、enjoyment五大方面,并且分别有五副图相配。让学生自己选,最想去哪个景点。学生选择后,教师以导游的身份结合一些图片介绍该景点的特色。
四、课堂交流讨论
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的梗概之后,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牛津初中英语7B》Unit2 Reading Pre-read中:的“Would you like to live in Sunshine Town?Why or why not?Please hands up if you say‘Yes’,if you say‘No’,please don’t do that.”一些学生表示Yes,我问为什么,这些学生用英语说出了原因。然后请一些表示不愿意的同学说出理由。多数学生抓住了其中的一点说明了原因,参与率较高。
讨论是用交际化的手段巩固和提高学生掌握和理解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鼓励学生运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变个体学习为合作掌握,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进行语言实践,完成从语言知识到言语技能的转变。
五、提高阅读能力
课文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文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以《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2 Reading(Welcome to Sunshine Town)为例:
1.阅读文章之前先看它的目录、标题、文章的结构,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印象和推测。Welcome to Sunshine Town,看标题让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应该是关于阳光镇的,再让学生看小标题,有四大块内容,包括衣、食、住、行四方面。这样学生对内容就有了初步的整体印象。
2.提出一些判断性疑问题。要求学生运用速读和略读的方法来进行。
3.提出一些特殊疑问句,要求学生复读,从而确定细节型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寻找答案,既有助于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又有助于理清课文的语言结构。课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发现模式,利用模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发展,根据文章的本身特点来思考。
4.学以致用。要求学生课后反复阅读课文,反复思考,力求从所读内容中受到启发,发挥合理想象,创造性地对待课文所提供的知识和结论。如学了“阳光镇”后,除了能说一说这个镇的情况外,还要会学以致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规划自己的家乡,或者想象一下,希望将来的家乡是什么样的,说说观点。学生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家乡描绘得比阳光镇还要美,真是令人神往。
六、翻译重点句型
对于一些长句、复句及含有重点词汇的句子,要让学生仔细体会英汉差别,用自己的话做出翻译,要求翻译符合汉语习惯,如被动语态结构的句子,完全可以翻译成主动语态,定语从句加在被修饰词前显得主语特别长,此时可改为两个句子来翻译,在此基础上力求符合文章的体裁和行文语言的特点,日积月累,自然做到中西皆通,互为促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王美玲.现代英语教学法[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9.
[3]李庭萝.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