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主要是指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金融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模式,因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流程简单、方便快捷等特点,受到了众多用户的追捧,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我国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风险,本文立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现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风险防范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范化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始进入市场,如第三方支付、P2P贷款、众筹以及电子商务等。由于互联网存在其固有风险,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了一系列风险问题。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一系列互联网金融市场整治工作,不断提高互联网风险防范能力,监控互联网金融的运行程序,促进互联网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二)模式多样化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衍生出了一系列金融业务模式,第三方支付,P2P模式,电子商务模式等。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第三方支付模式,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已经发展较为成熟,主流形式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第二种是P2P网络贷款,P2P贷款是指通过网络借贷平台进行借贷款。第三种是大数据金融。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和云技术,挖掘客户,满足客户的不同借贷需求,实现拓展小微企业市场的目的。
(三)服务差异化,个性化
互联网金融的用户群体数量大,差异度大,用户需求个性化高。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趋于多元化和定制化。多种形式的金融业务模式,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不足,打开了金融市场新领域。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所存在的风险
(一)法律风险
目前,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并未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出台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存在法律漏洞。尽管政府正以一些政策规定来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但监管体系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较为混乱,有部分不法分子鉆空子进行金融诈骗,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名为违约风险,即金融交易双方未按照签订合同的条约内容,在规定期限内履行相关职责而产生的交易风险。信用风险几乎涉及所有的交易,是互联网金融活动中最主要的风险。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不断出现信用风险危机,P2P平台大规模出现清盘、倒闭甚至携款私逃等现象,由此带来了严峻的社会问题,引发互联网金融危机。大规模信用风险危机暴露出了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不足,审查程序不严格,信息披露不完全等问题。
(三)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技术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网络病毒,黑客袭击。
网络病毒,互联网金融的信息风险是由计算机病毒、金融钓鱼网站、网络支付漏洞、客户资料泄露等原因造成的。用户使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时,一系列交易行为会留下痕迹,存在数据信息泄露隐患。
黑客袭击,互联网金融平台缺乏安全有效的信息保护系统,这使得用户在互联网平台留下的个人信息极易被恶意盗取。互联网金融交易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这为黑客入侵金融交易系统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恶意获取数据,达成非法目的,损害用户利益。
三、风险防范对策
(一)健全完善法律规范
1.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时间短,速度快。相对而言,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发展速度滞后于互联网金融,存在不少法律漏洞。政府部门应重视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工作,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填补现存法律空缺和漏洞,加快法律建设的进程。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法律相对来说不完善。我国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取长补短,完善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
2.加大执法力度
相关的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在完善法律体系基础上,还需要将监管落到实处。相关执法部门要将监管落到实处,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加大对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增加金融犯罪成本,双管齐下,采用法律手段抑制和防止金融市场上非法违法行为的发生,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健发展。
(二)完善征信制度与准入体制
1.完善征信体制
信用风险是互联网金融最主要的风险,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能够实现互联网金融监管。然而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征信体系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互联网金融市场应当全面落实贯彻征信制度。
对于个人的监管,设立个人信用等级评价机制,建立个人信用等级数据库,数据库信息共享。对企业的监管,建立一套行而有效的信用评估体系,将企业注册资金、业务范围、技术体系等方面列入考核评估内容。对政府监管机构自身来说,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加大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力度,及时公示有信用污点的个人和企业,对于信用等级低、信用风险高的企业,要加强检查监管力度。
2.完善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
与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低,企业资格审查不严格。互联网金融业中小企业众多,市场鱼龙混杂,有部分企业管理缺乏金融背景,金融知识薄弱,对金融风险管控能力低。建立一套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监管部门应根据参与者的信用评级分数和主体资产状况等方面对参与者进行全面的资格审查,提高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严格管控,避免市场上鱼龙混杂导致产生进一步的金融风险。
(三)注重内部控制
信息安全“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管理是信息安全中的重中之重。企业管理者应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在内部监管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约束技术人员和内部交易行为,规范工作流程,严格把控各个交易流程,减少员工的不良行为。同时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安全防范培训工作,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进一步降低风险。注重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信息,防止用户信息被泄露和滥用。在外部监管上,设立风险防范部门,跟踪企业业务运营,及时评估风险,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四)提升技术能力
互联网技术是保证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将互联网金融技术问题放在首位,做好互联网技术战略工作。
为提升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的安全水平,要大力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硬件产品。企业应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不断研发各类安全防护软件,提升杀毒能力,抵御钓鱼软件,提升计算机安全技术,从而提高互联网防御水平。此外,要注重设备的维护工作,定期维护检查设备,提升其使用寿命,保证其正常使用。
结束语: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高速发展,事业发展进入了黄金阶段,用户量持续增加,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金融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使用者带来了巨大便利,但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带来许多风险。在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之时,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 嘉思瑶.互联网金融投资风险分析与防控[J].商讯,2019(08):18-19.
[2] 裴久徽.论互联网金融的法律监管——评《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控制》[J/OL].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03):113[2019-07-17].
[3] 曹成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及监管体系研究[J].金融经济,2019(10):93-95.
[4] 谢智敏.互联网金融下的风险防范研究[J].商业经济,2019(06):172-173.
[5] 王楠.当代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1):172-173.
作者简介
河颖(1991年10月-),女,广西南宁人,广西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财务与会计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风险防范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一)市场规范化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始进入市场,如第三方支付、P2P贷款、众筹以及电子商务等。由于互联网存在其固有风险,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了一系列风险问题。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一系列互联网金融市场整治工作,不断提高互联网风险防范能力,监控互联网金融的运行程序,促进互联网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二)模式多样化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衍生出了一系列金融业务模式,第三方支付,P2P模式,电子商务模式等。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第三方支付模式,当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已经发展较为成熟,主流形式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第二种是P2P网络贷款,P2P贷款是指通过网络借贷平台进行借贷款。第三种是大数据金融。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和云技术,挖掘客户,满足客户的不同借贷需求,实现拓展小微企业市场的目的。
(三)服务差异化,个性化
互联网金融的用户群体数量大,差异度大,用户需求个性化高。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趋于多元化和定制化。多种形式的金融业务模式,弥补了传统金融的不足,打开了金融市场新领域。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所存在的风险
(一)法律风险
目前,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并未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出台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存在法律漏洞。尽管政府正以一些政策规定来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但监管体系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较为混乱,有部分不法分子鉆空子进行金融诈骗,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名为违约风险,即金融交易双方未按照签订合同的条约内容,在规定期限内履行相关职责而产生的交易风险。信用风险几乎涉及所有的交易,是互联网金融活动中最主要的风险。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不断出现信用风险危机,P2P平台大规模出现清盘、倒闭甚至携款私逃等现象,由此带来了严峻的社会问题,引发互联网金融危机。大规模信用风险危机暴露出了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不足,审查程序不严格,信息披露不完全等问题。
(三)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技术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网络病毒,黑客袭击。
网络病毒,互联网金融的信息风险是由计算机病毒、金融钓鱼网站、网络支付漏洞、客户资料泄露等原因造成的。用户使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时,一系列交易行为会留下痕迹,存在数据信息泄露隐患。
黑客袭击,互联网金融平台缺乏安全有效的信息保护系统,这使得用户在互联网平台留下的个人信息极易被恶意盗取。互联网金融交易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这为黑客入侵金融交易系统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恶意获取数据,达成非法目的,损害用户利益。
三、风险防范对策
(一)健全完善法律规范
1.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时间短,速度快。相对而言,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发展速度滞后于互联网金融,存在不少法律漏洞。政府部门应重视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工作,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填补现存法律空缺和漏洞,加快法律建设的进程。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法律相对来说不完善。我国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取长补短,完善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
2.加大执法力度
相关的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在完善法律体系基础上,还需要将监管落到实处。相关执法部门要将监管落到实处,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加大对违法案件的处罚力度,增加金融犯罪成本,双管齐下,采用法律手段抑制和防止金融市场上非法违法行为的发生,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健发展。
(二)完善征信制度与准入体制
1.完善征信体制
信用风险是互联网金融最主要的风险,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能够实现互联网金融监管。然而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征信体系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互联网金融市场应当全面落实贯彻征信制度。
对于个人的监管,设立个人信用等级评价机制,建立个人信用等级数据库,数据库信息共享。对企业的监管,建立一套行而有效的信用评估体系,将企业注册资金、业务范围、技术体系等方面列入考核评估内容。对政府监管机构自身来说,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加大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力度,及时公示有信用污点的个人和企业,对于信用等级低、信用风险高的企业,要加强检查监管力度。
2.完善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
与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低,企业资格审查不严格。互联网金融业中小企业众多,市场鱼龙混杂,有部分企业管理缺乏金融背景,金融知识薄弱,对金融风险管控能力低。建立一套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监管部门应根据参与者的信用评级分数和主体资产状况等方面对参与者进行全面的资格审查,提高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严格管控,避免市场上鱼龙混杂导致产生进一步的金融风险。
(三)注重内部控制
信息安全“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管理是信息安全中的重中之重。企业管理者应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在内部监管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约束技术人员和内部交易行为,规范工作流程,严格把控各个交易流程,减少员工的不良行为。同时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安全防范培训工作,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进一步降低风险。注重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信息,防止用户信息被泄露和滥用。在外部监管上,设立风险防范部门,跟踪企业业务运营,及时评估风险,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四)提升技术能力
互联网技术是保证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将互联网金融技术问题放在首位,做好互联网技术战略工作。
为提升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的安全水平,要大力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硬件产品。企业应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不断研发各类安全防护软件,提升杀毒能力,抵御钓鱼软件,提升计算机安全技术,从而提高互联网防御水平。此外,要注重设备的维护工作,定期维护检查设备,提升其使用寿命,保证其正常使用。
结束语: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高速发展,事业发展进入了黄金阶段,用户量持续增加,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金融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使用者带来了巨大便利,但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带来许多风险。在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之时,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 嘉思瑶.互联网金融投资风险分析与防控[J].商讯,2019(08):18-19.
[2] 裴久徽.论互联网金融的法律监管——评《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控制》[J/OL].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03):113[2019-07-17].
[3] 曹成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及监管体系研究[J].金融经济,2019(10):93-95.
[4] 谢智敏.互联网金融下的风险防范研究[J].商业经济,2019(06):172-173.
[5] 王楠.当代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1):172-173.
作者简介
河颖(1991年10月-),女,广西南宁人,广西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财务与会计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