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傣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北回归线的热带北缘地区,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珍奇的动物和地质资源孕育着丰富多彩的药材。泰国是一个东南亚的热带国家,也是世界上天然药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傣泰医药深受佛教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尊崇宗教的相关理念,在采药行医上有神秘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傣泰医药文化逐步走向世界。
【关键词】泰傣医药 形成 发展
【课题项目】省级精品课程《泰国文化》、《中医泰语》阶段性文章。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242-02
每个人在生病时都会寻医问药,泰傣族处于亚洲南部,人们治病从原始状态下的草药开始,在草药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的医药文化。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与傣族地区的地理物候、原始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关,其建立和发展是原有民间医术与外来医学的结合。泰族医药是泰族人民发展的历史,其用药行医是常年累积下来的。
一、傣族传统医药文化
傣医药是傣族人民创造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深深地根植与傣族的社会生活中。受地理气候条件雨冷热3季的交替限制,人们身体多受环境影响生发各种疾病。
傣族生活的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北缘,天气炎热,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热带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繁多,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美丽富饶的“天然南药之乡”。傣族先民通过对动植物的了解、尝试,不断地积累、传承,才有了“药”的概念,形成一种规律性的认识后,才有了“医”的概念,这种认识疾病与防治疾病的天然能动反应是神奇的雨林赋予傣族人民的。
傣医采药有讲究。不同地点,时间,气候,温度,湿度下的药,药效的强弱各不相同,因而采药时要在其生长的最佳时令、最佳季节、最佳时间采,并根据药性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传统的草医是最懂这种时令和地区差异的人,一般“塔药”则种在自家庭院里。
傣医善用佐料,药食同源。傣族的佐料多具有祛风除湿、发散解表、消暑的功能, 如香茅草用于治热季感冒, 风热型感冒; 荆芥、薄荷用于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由此香茅草、薄荷、荆芥、姜、葱等在傣医方剂里很常见,况且这些佐料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风湿病,皮肤病等常见病,还可以调和吃烤或油煎的菜时易上的火。傣医也会经常根据不同的季节,按照疾病性质的不同,在用药上有所侧重。如热季多发痢疾、肠炎等肠道传染病以及其他热性病,用苦味凉药(雅烘), 用以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止血;雨季多发腹泻,腹痛、泻痢、湿热癣疹、肿毒烂疮等胃肠道及皮肤疾病,多用辣味药(雅撇)以收敛除湿; 冷季多发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肢体冷痛等风湿类疾病和呼吸系统疾则多用辣味药物, 用涩味苦药及香味药(雅发),以温中止痛等。
傣医讲究养生,三个季节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明显的影响,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就要“因时施膳”。治病时喜用鲜药捣烂外敷、外包或取汁内服。冷季应食用甜味和辣味的食物,可用芫荽子、苦瓜、石菖蒲各等量晒干研末为丸如黄豆大,开水送服;食用冲天辣、小米辣、象鼻辣、蕨菜等。热季可以食用酸味和涩味食物,春椿、曼京子、大蒜等晒干,取等量共研末,开水冲服,吃酸木瓜,酸菜,酸腌菜等。雨季食用苦味和酸味食物,景等哈、埋么、芫荽子,各等量晒干研末,开水冲服。吃牛撒撇、苦瓜等。三季气候交季之月( 傣历 9、 1、 5 月,阳历 7、 11、 3 月) 是四塔中风塔发病最多的时候,要用胡椒、辛姜、土麝香、香附子、木葱、飞龙、龙良、耸龙等量,晒干为末, 加少量食盐为散剂开水冲服,预防疾病。通过食疗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四塔(风、火、水、土)五蕴(色、 受、 想、 行、 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是傣族医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理论。“未病先治,重在调理”通过滋补体质,增进健康,如保肾养颜茶,由肾茶 ,傣乡参茶 , 人参果三种原料,治疗时因人而异,辨证论治。
傣医的治疗方法分内治和外治。内服药有:酒浸剂,煎剂,丸剂 ,散剂,水磨剂,膏剂。外治法 , 是以药物或非药物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 以减轻或解除病痛的方法 。非药物的方法有撤拿 、按 、摩 、穴位挑刺后埋药 、放血、拔罐法。
傣医药深受南传佛教影响。宗教通过对天文地理自然规律的探寻,因对自然界存在的规律有着错误性认识,高度崇拜自然,包括在人的创伤、疾 患、温饱乃至生死的问题上,通过对生命的关注和疾病的诊治则产生了医学。这是傣族人民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原始生态伦理观。南上佛教的传入是傣医药理论系统体系化的催化剂,傣族人民依靠佛教用傣泐文将傣医药知识进行收集、整理、运用。通过与印度医学和中医学的交流,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诊疗和治疗疾病方法。由于崇尚自然,信仰神灵,佛教等,傣医在上山采药前都会做一些简短的仪式。傣族佛寺中也保留了大量傣医药文化遗产,如傣医药典籍有《旦兰约雅当当》、《档哈雅龙》、《西双版纳傣药志》、《嘎牙山哈雅》、《古傣医验方注释》、《傣族传统方剂学》、《傣医诊断学》、《医经》等等,涉及人的生理,病理的问题。傣医在用塔药治病时,因为宗教的信仰必可避免地与巫术或佛经产生依赖。在行医前先由巫师卜卦,对病人进行赕,叫魂或栓线,还可以通过咒语附加草药治病。
二、泰国传统医药文化
泰国传统的医药文化也是经验所得,尝试积累、运用的过程必不可少。
泰国的传统医药活动涉及传统针刺,推拿,按摩和东方医药。医药史料的记载多在石碑上,如兰甘亨石碑上记载的药园和治疗疾病的药材。曼谷王朝时期,1000多种传统医学处方被刻录在卧佛寺的大理石碑上。所以现在卧佛寺很多建筑物的墙壁上会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过程记录。古代孟帝国时期石碑上有古泰国人使用传统药物的记载。
乡村医学传统和皇家医学传统构成了泰国医药学的基础,乡村医药学传统多与占星,卜卦有关,辅助用山上的原药资源,疗法千差万别,用药灵活。传统的泰医,不仅要达到治疗效果还要使身心气血平衡,达到保健作用,提高人的免疫力。像傣医药一样泰国传统医药学与佛教密不可分,集佛教的“玛哈步他”哲学思想,印度的吠陀医学体系和中国的中医思想体系,主张四元素即风,火,水,土之间的平衡,与占卜卦象等相联系。草药医术学,泰式按摩和宗教活动构成了泰国传统医学的三大部分,理论多有僧侣相传。皇家传统泰医发展于皇宫内院,受印度、中国、穆斯林、西方文化的错综影响,以印度草医为主,同样也与很多的宗教仪式活动有关。
传统的泰国药物源自于植物,动物和矿物。泰国很多药物具有很好的疗效作用,如降香,俗称“黄花梨”、“花梨母”,可理气,止血,行淤,定痛。利用里面含有的降香油成分的杀菌功效可以制作香水,不仅保留原有的独特香气,同时还可以杀菌和清新空气,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药物通过医生进行配方,总会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以实现整体治疗的功效。
泰国药的煮法在农村地区依然是陶器罐烧制,后来出现了药物剂型,含有挥发性物质,不宜久煎的药物,经过加工被制成了丸、丹、散、膏,以便储藏,吞服和携带;浸剂或是茶剂,还有浸渍药包括用醋浸渍和用尿浸渍。
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泰国不断地融入世界中,泰国和西方的交流频繁,一些西方医生进入泰国,并带入一些西方先进的医学技术,如桑姆·罗纳德·亨斯医生将麻醉学引进泰国,这些有益地促进了泰国现代医学的发展。不过,在泰国民间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傳统医学。泰国的现代医学,以西方的医学理论为基础,治疗方式也是以西方治疗为主。
泰傣医药文化,由于受气候地形等地理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相似和差异的特征。泰傣生活中的日常佐料以食用的方式融化为日常理疗,都是傣族人民不断实践和总结的结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泰族的医药除了日常的膳食调理外,名贵的物种包括海鲜类也成了药物的原料以治病。随着社会的发展,泰傣医药也在逐步向科技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在积极开发出养生健康类服务产业。
参考文献:
[1]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西双版纳州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贝叶文化与傣族和谐社会建设:第3届全国贝叶文化研讨会论文集[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公瑾.傣族文化研究[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3]曹成章,张元庆.傣族[M].民族出版社
[4]张庆芝,朱成兰,游春.从傣族饮食文化看傣医药膳[J].2005
[5]吴永贵.傣医药文化的传承教育与现代化[J]2012(11)
[6]王婧,张超.傣族饮食中的傣医养生观浅析[J]2012(11)
[7]蒂姆·洛克,马丁·克拉特巴克,迪科·威尔逊.泰国[M]中华书局
[8]莫苛.泰国[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关键词】泰傣医药 形成 发展
【课题项目】省级精品课程《泰国文化》、《中医泰语》阶段性文章。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242-02
每个人在生病时都会寻医问药,泰傣族处于亚洲南部,人们治病从原始状态下的草药开始,在草药的影响下,形成了各自的医药文化。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与傣族地区的地理物候、原始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关,其建立和发展是原有民间医术与外来医学的结合。泰族医药是泰族人民发展的历史,其用药行医是常年累积下来的。
一、傣族传统医药文化
傣医药是傣族人民创造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深深地根植与傣族的社会生活中。受地理气候条件雨冷热3季的交替限制,人们身体多受环境影响生发各种疾病。
傣族生活的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北缘,天气炎热,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热带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繁多,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美丽富饶的“天然南药之乡”。傣族先民通过对动植物的了解、尝试,不断地积累、传承,才有了“药”的概念,形成一种规律性的认识后,才有了“医”的概念,这种认识疾病与防治疾病的天然能动反应是神奇的雨林赋予傣族人民的。
傣医采药有讲究。不同地点,时间,气候,温度,湿度下的药,药效的强弱各不相同,因而采药时要在其生长的最佳时令、最佳季节、最佳时间采,并根据药性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传统的草医是最懂这种时令和地区差异的人,一般“塔药”则种在自家庭院里。
傣医善用佐料,药食同源。傣族的佐料多具有祛风除湿、发散解表、消暑的功能, 如香茅草用于治热季感冒, 风热型感冒; 荆芥、薄荷用于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由此香茅草、薄荷、荆芥、姜、葱等在傣医方剂里很常见,况且这些佐料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风湿病,皮肤病等常见病,还可以调和吃烤或油煎的菜时易上的火。傣医也会经常根据不同的季节,按照疾病性质的不同,在用药上有所侧重。如热季多发痢疾、肠炎等肠道传染病以及其他热性病,用苦味凉药(雅烘), 用以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止血;雨季多发腹泻,腹痛、泻痢、湿热癣疹、肿毒烂疮等胃肠道及皮肤疾病,多用辣味药(雅撇)以收敛除湿; 冷季多发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肢体冷痛等风湿类疾病和呼吸系统疾则多用辣味药物, 用涩味苦药及香味药(雅发),以温中止痛等。
傣医讲究养生,三个季节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明显的影响,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就要“因时施膳”。治病时喜用鲜药捣烂外敷、外包或取汁内服。冷季应食用甜味和辣味的食物,可用芫荽子、苦瓜、石菖蒲各等量晒干研末为丸如黄豆大,开水送服;食用冲天辣、小米辣、象鼻辣、蕨菜等。热季可以食用酸味和涩味食物,春椿、曼京子、大蒜等晒干,取等量共研末,开水冲服,吃酸木瓜,酸菜,酸腌菜等。雨季食用苦味和酸味食物,景等哈、埋么、芫荽子,各等量晒干研末,开水冲服。吃牛撒撇、苦瓜等。三季气候交季之月( 傣历 9、 1、 5 月,阳历 7、 11、 3 月) 是四塔中风塔发病最多的时候,要用胡椒、辛姜、土麝香、香附子、木葱、飞龙、龙良、耸龙等量,晒干为末, 加少量食盐为散剂开水冲服,预防疾病。通过食疗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四塔(风、火、水、土)五蕴(色、 受、 想、 行、 识),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是傣族医药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理论。“未病先治,重在调理”通过滋补体质,增进健康,如保肾养颜茶,由肾茶 ,傣乡参茶 , 人参果三种原料,治疗时因人而异,辨证论治。
傣医的治疗方法分内治和外治。内服药有:酒浸剂,煎剂,丸剂 ,散剂,水磨剂,膏剂。外治法 , 是以药物或非药物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 以减轻或解除病痛的方法 。非药物的方法有撤拿 、按 、摩 、穴位挑刺后埋药 、放血、拔罐法。
傣医药深受南传佛教影响。宗教通过对天文地理自然规律的探寻,因对自然界存在的规律有着错误性认识,高度崇拜自然,包括在人的创伤、疾 患、温饱乃至生死的问题上,通过对生命的关注和疾病的诊治则产生了医学。这是傣族人民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原始生态伦理观。南上佛教的传入是傣医药理论系统体系化的催化剂,傣族人民依靠佛教用傣泐文将傣医药知识进行收集、整理、运用。通过与印度医学和中医学的交流,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诊疗和治疗疾病方法。由于崇尚自然,信仰神灵,佛教等,傣医在上山采药前都会做一些简短的仪式。傣族佛寺中也保留了大量傣医药文化遗产,如傣医药典籍有《旦兰约雅当当》、《档哈雅龙》、《西双版纳傣药志》、《嘎牙山哈雅》、《古傣医验方注释》、《傣族传统方剂学》、《傣医诊断学》、《医经》等等,涉及人的生理,病理的问题。傣医在用塔药治病时,因为宗教的信仰必可避免地与巫术或佛经产生依赖。在行医前先由巫师卜卦,对病人进行赕,叫魂或栓线,还可以通过咒语附加草药治病。
二、泰国传统医药文化
泰国传统的医药文化也是经验所得,尝试积累、运用的过程必不可少。
泰国的传统医药活动涉及传统针刺,推拿,按摩和东方医药。医药史料的记载多在石碑上,如兰甘亨石碑上记载的药园和治疗疾病的药材。曼谷王朝时期,1000多种传统医学处方被刻录在卧佛寺的大理石碑上。所以现在卧佛寺很多建筑物的墙壁上会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过程记录。古代孟帝国时期石碑上有古泰国人使用传统药物的记载。
乡村医学传统和皇家医学传统构成了泰国医药学的基础,乡村医药学传统多与占星,卜卦有关,辅助用山上的原药资源,疗法千差万别,用药灵活。传统的泰医,不仅要达到治疗效果还要使身心气血平衡,达到保健作用,提高人的免疫力。像傣医药一样泰国传统医药学与佛教密不可分,集佛教的“玛哈步他”哲学思想,印度的吠陀医学体系和中国的中医思想体系,主张四元素即风,火,水,土之间的平衡,与占卜卦象等相联系。草药医术学,泰式按摩和宗教活动构成了泰国传统医学的三大部分,理论多有僧侣相传。皇家传统泰医发展于皇宫内院,受印度、中国、穆斯林、西方文化的错综影响,以印度草医为主,同样也与很多的宗教仪式活动有关。
传统的泰国药物源自于植物,动物和矿物。泰国很多药物具有很好的疗效作用,如降香,俗称“黄花梨”、“花梨母”,可理气,止血,行淤,定痛。利用里面含有的降香油成分的杀菌功效可以制作香水,不仅保留原有的独特香气,同时还可以杀菌和清新空气,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药物通过医生进行配方,总会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以实现整体治疗的功效。
泰国药的煮法在农村地区依然是陶器罐烧制,后来出现了药物剂型,含有挥发性物质,不宜久煎的药物,经过加工被制成了丸、丹、散、膏,以便储藏,吞服和携带;浸剂或是茶剂,还有浸渍药包括用醋浸渍和用尿浸渍。
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泰国不断地融入世界中,泰国和西方的交流频繁,一些西方医生进入泰国,并带入一些西方先进的医学技术,如桑姆·罗纳德·亨斯医生将麻醉学引进泰国,这些有益地促进了泰国现代医学的发展。不过,在泰国民间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傳统医学。泰国的现代医学,以西方的医学理论为基础,治疗方式也是以西方治疗为主。
泰傣医药文化,由于受气候地形等地理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相似和差异的特征。泰傣生活中的日常佐料以食用的方式融化为日常理疗,都是傣族人民不断实践和总结的结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泰族的医药除了日常的膳食调理外,名贵的物种包括海鲜类也成了药物的原料以治病。随着社会的发展,泰傣医药也在逐步向科技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在积极开发出养生健康类服务产业。
参考文献:
[1]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西双版纳州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贝叶文化与傣族和谐社会建设:第3届全国贝叶文化研讨会论文集[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公瑾.傣族文化研究[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3]曹成章,张元庆.傣族[M].民族出版社
[4]张庆芝,朱成兰,游春.从傣族饮食文化看傣医药膳[J].2005
[5]吴永贵.傣医药文化的传承教育与现代化[J]2012(11)
[6]王婧,张超.傣族饮食中的傣医养生观浅析[J]2012(11)
[7]蒂姆·洛克,马丁·克拉特巴克,迪科·威尔逊.泰国[M]中华书局
[8]莫苛.泰国[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