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越来越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科技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在各中职院校,学生教育多采用“理论 实践”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注重体现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就中职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教学中“模块化 个性化”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院校 机械工程类专业 模块化 个性化 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得到了改善,学生在实践环节教学中充分体验,传统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得到改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发挥出来,在这里学习的意义在于学生所经历的对知识的探究过程,更深层次的是体现了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课程理论的教育理念。
一、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与之对应的模块化、个性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进行整体设计、局部优化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方向。
中职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工程技术人才——工程师,在制订机械类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时,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从培养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的原则出发,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对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的、系统的优化设计,明确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把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起来,通过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遵循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善的,能够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现代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优化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
实践教学改革是在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前提下,针对专业的特殊需要,合理分配时间,突出重点,科学安排。按照理论与实践教学整体设计,实践教学整体规划、单独考核的原则,重点围绕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反作用,对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及时间安排进行改革,构筑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内的,课内外統一安排、学期和假期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方案应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学进程。尤其是将以认知验证为主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新体系,认知性实验为设计创新性实验服务。改单门课程或单一专业开设实验和设置实验室的模式为以学科群或专业大类开设实验室或设置实验中心的新模式。
在实践教学工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认真选择,精心组织,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取得最佳效果。如我院建立了设计专用教室,利用计算机、实物投影仪、录像机、VCD机构成一整套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体系,设立陈列柜、实物模型、挂图等;购置并开发CAI软件、录像插播片、制作投影胶片,分析并寻找各教学内容最佳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工程实践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三、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做好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估,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保证。
实践教学管理的创新,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手段、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
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创建“学校统管、院系分工负责”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结构;运行机制方面实践教学要实现全面开放式运行机制,让学生有充分对自主实践空间;实践教学管理手段要采取管理制度化、实践教学文件规范化、管理信息与网络化等;实践教学运行经费主要通过学校相关政策及措施来实现。实践教学质量水平评估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等级标准中有关实践教学的内容,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核方式,对实践教学人员实现严格考核与质量监控,使实践教学日常秩序井然有序。
四、实践教学改革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ed)或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 centered),其基本观点包括学习是以学生的内部动机为基础的学习,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如全美教育协会(NEA)所说的:“人本主义课程不像结构主义课程那样仅仅把重点放在智力上,它是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的。”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认识主体运用认知来适应环境的时候被构建出来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主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自建构主义课程理论提出以后,人们不再把教学视为单向的传输,而视其为师生间双向的互动;不再把学习看做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学生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是积极的知识的构建者。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在传统的以教师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只能通过许多过度学习以求通过考试,而其中的意义从一开始便丧失殆尽了。”这种教学方式只会造成学生的平庸发展。无论是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还是建构主义课程理论,都力求改变这种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主动地构建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一思想是指导当前实践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及合作学习的机械设计,使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参与、愉悦地探究、勤勉地动手”,“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发展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使他们会学,而且要使他们好学、乐学,从而使学习真正达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的审美体验境界。
五、实践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实践教学改革对教师在业务上和工作上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面
正如前文所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落实能力培养、造就高质量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教师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组织方式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和优化组合,这就要求教师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面。由于理工专业长期实行分科教学,实践教师已经习惯在某一特定的学科领域内进行教学,“三性”实验课程的开设,“第二课堂”往往要求教师具备更宽阔的知识面和更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对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有所认识,解决专业面窄、知识陈旧老化等问题,努力博览群书,深入钻研业务知识。
(二)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指引者,师之功也’。(《朱子语类辑略》)教师的职责‘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认识事物,能创造性地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以过多的指导来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教会学生如何“做”,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让学生体验到自我发现的乐趣,要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教师要不断地接受培训
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实践指导老师是机电一体化的能手,因此教师的岗位培训极为重要。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更新知识,解决专业面窄、知识陈旧老化等问题,应把相应的师资培训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教学改革的整体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以便于他们吸收新的知识,学习成功经验,更好地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工作。
(四)教师要成为实践教学改革的真正参与者
教师不仅是实践课程的实施者和执行者,而且应当成为综合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和教材的开发者。英国学者斯滕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参与就没有课程编制,因此他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与此相类似的是,美国“课程行动研究”有三个基本理念:“教师即(课程的)研究者”、“课程即实践”、“课堂即实验室”。这一研究的基本思想是:不应该由上而下地要求教师和学生执行预定的计划,而是要借助师生的参与由下而上地主导教学改革。因此,为了使实践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教师要有开发实践课程和编写实践教材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课程,并通过教学实践加以评价和改进。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一种挑战,又是教师进一步自身发展的机遇。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的激励者与引导者,教师的再学习过程意味着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志坚.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
[2]陈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3]姜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 中职院校 机械工程类专业 模块化 个性化 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得到了改善,学生在实践环节教学中充分体验,传统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得到改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发挥出来,在这里学习的意义在于学生所经历的对知识的探究过程,更深层次的是体现了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课程理论的教育理念。
一、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与之对应的模块化、个性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进行整体设计、局部优化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方向。
中职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工程技术人才——工程师,在制订机械类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时,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从培养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的原则出发,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对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的、系统的优化设计,明确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把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起来,通过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遵循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善的,能够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现代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优化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
实践教学改革是在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前提下,针对专业的特殊需要,合理分配时间,突出重点,科学安排。按照理论与实践教学整体设计,实践教学整体规划、单独考核的原则,重点围绕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反作用,对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及时间安排进行改革,构筑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内的,课内外統一安排、学期和假期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方案应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教学进程。尤其是将以认知验证为主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新体系,认知性实验为设计创新性实验服务。改单门课程或单一专业开设实验和设置实验室的模式为以学科群或专业大类开设实验室或设置实验中心的新模式。
在实践教学工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认真选择,精心组织,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取得最佳效果。如我院建立了设计专用教室,利用计算机、实物投影仪、录像机、VCD机构成一整套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体系,设立陈列柜、实物模型、挂图等;购置并开发CAI软件、录像插播片、制作投影胶片,分析并寻找各教学内容最佳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工程实践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三、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做好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估,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保证。
实践教学管理的创新,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手段、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
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创建“学校统管、院系分工负责”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结构;运行机制方面实践教学要实现全面开放式运行机制,让学生有充分对自主实践空间;实践教学管理手段要采取管理制度化、实践教学文件规范化、管理信息与网络化等;实践教学运行经费主要通过学校相关政策及措施来实现。实践教学质量水平评估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对等级标准中有关实践教学的内容,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核方式,对实践教学人员实现严格考核与质量监控,使实践教学日常秩序井然有序。
四、实践教学改革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ed)或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 centered),其基本观点包括学习是以学生的内部动机为基础的学习,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如全美教育协会(NEA)所说的:“人本主义课程不像结构主义课程那样仅仅把重点放在智力上,它是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的。”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认识主体运用认知来适应环境的时候被构建出来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主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自建构主义课程理论提出以后,人们不再把教学视为单向的传输,而视其为师生间双向的互动;不再把学习看做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学生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是积极的知识的构建者。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在传统的以教师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只能通过许多过度学习以求通过考试,而其中的意义从一开始便丧失殆尽了。”这种教学方式只会造成学生的平庸发展。无论是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还是建构主义课程理论,都力求改变这种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主动地构建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一思想是指导当前实践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及合作学习的机械设计,使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参与、愉悦地探究、勤勉地动手”,“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发展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使他们会学,而且要使他们好学、乐学,从而使学习真正达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的审美体验境界。
五、实践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实践教学改革对教师在业务上和工作上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面
正如前文所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落实能力培养、造就高质量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教师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组织方式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和优化组合,这就要求教师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面。由于理工专业长期实行分科教学,实践教师已经习惯在某一特定的学科领域内进行教学,“三性”实验课程的开设,“第二课堂”往往要求教师具备更宽阔的知识面和更强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对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有所认识,解决专业面窄、知识陈旧老化等问题,努力博览群书,深入钻研业务知识。
(二)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指引者,师之功也’。(《朱子语类辑略》)教师的职责‘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认识事物,能创造性地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既不能越俎代庖,以过多的指导来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体现在教会学生如何“做”,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让学生体验到自我发现的乐趣,要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三)教师要不断地接受培训
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实践指导老师是机电一体化的能手,因此教师的岗位培训极为重要。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更新知识,解决专业面窄、知识陈旧老化等问题,应把相应的师资培训作为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教学改革的整体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以便于他们吸收新的知识,学习成功经验,更好地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工作。
(四)教师要成为实践教学改革的真正参与者
教师不仅是实践课程的实施者和执行者,而且应当成为综合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和教材的开发者。英国学者斯滕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参与就没有课程编制,因此他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与此相类似的是,美国“课程行动研究”有三个基本理念:“教师即(课程的)研究者”、“课程即实践”、“课堂即实验室”。这一研究的基本思想是:不应该由上而下地要求教师和学生执行预定的计划,而是要借助师生的参与由下而上地主导教学改革。因此,为了使实践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教师要有开发实践课程和编写实践教材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课程,并通过教学实践加以评价和改进。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一种挑战,又是教师进一步自身发展的机遇。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的激励者与引导者,教师的再学习过程意味着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志坚.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
[2]陈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3]姜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