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贫富差距是长久以来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不单单只有中国存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不可避免这个问题,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必然结果,过大的贫富差距会导致社会发展不稳定,过于均匀的财富分配却会导致社会发展停滞。共同富裕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如何达到共同富裕是我们每个人所要探索的,就当今社会的贫富差距的现象作出分析以及提出意见。
关键词:共同富裕,贫富差距,马克思,凯恩斯
一、现象
由《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国家庭财富净值的均值为665187元,中位数为24000元,其中城市家庭财富净值均值为1467860元,中位数为33340元,农村家庭财富净值均值为117928元,中位数为20500元。
当今社会最有钱的10%的人占有着社会上86.69%的财富,城市的占有比例更高,高达89%。看似繁华的城市大多数是底层的劳动人民,拿着微薄的报酬过着艰苦的生活。
二、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资本的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前期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然现在的问题是,这一政策没有完整落实。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
(二):初期制度的不合理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产力不发达,治穷成为最主要的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因此,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由于没能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论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并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政策。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只要效率问题解决了,公平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正是在这一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公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国人的重视,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三):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举个例子:比方说每个人能分到资源价值100万人民币,而假设富人平均一个人就拥有5000万,那就是50个人能分到的资源的总价值。这就意味着有比50更多的人所拥有的资源的价值是小于100万的。假设有100个人,则现拥有的资源价值总和为10000万,其中有1个富人,其余每人手里至少有20万维持生存。那么100个人中至少有62个人达不到平均拥有价值100万资源的水平。这意味着大多数的人达不到平均水平,这些人如果都想要达到平均水平至少要创造出4900万的劳动力价值。富人占有的那部分便是工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我们把它称为社会剩余价值。
恩格斯对资源的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我们令自然资源价值为Y1,劳动力价值为Y2,社会总价值为Y。则有Y=Y1+Y2,自然资源价值Y1不变,只有提升劳动力价值Y2才能提升社会总价值Y。社会剩余价值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准确的标准。剩余价值的增加推动社会的发展。而贫富差距的存在才能迫使大多数人去创造剩余价值来达到使自己拥有的资产达到平均水平,因此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三:贫富差距的影响及利弊
改革开放国家领导们提倡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形成贫富差距带动经济发展。我们由财富规律的基本内容: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只要是存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财富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可以知道只有集中分散的财富才可以体现出更大的能力。当时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所以为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是一条必经之路。然而在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都在发展,空间具有连通性,因此脱离绝对落后(生产力小于消耗水平)紧接着就是无休止的相对发展,我们要成为世界强国,必然要发展经济,由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可以知道只有大量资本集聚时才能产生更大的效果。这样证实了在社会发展中贫富差距不可能消除。
空间具有连通性,因此每個国家都会存在着贫富差距,只是差距大小不同罢了。在每个国家都进行经济发展是总会在相对先进和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国家与国家的经济发展追逐中,由Y=Y1+Y2,Y2不断增大,社会的整体价值便会越来越大。这样可以说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但是,社会分配整体上并没有发生改变或者是在向贫富两极分化。
富人都是理性投资人,当收益少于支出的时候他们便会减数开支,直到自己盈利。社会中的交易一共有两种:一种不产生劳动力价值即买卖关系,一种产生劳动力价值即劳务关系,前者社会总价值不变,富人赚的钱来自穷人:后者社会总价值增加,富人的钱来自与穷人创造的剩余劳动力价值。无论哪种情况,穷人拥有的资源价值比上社会总资源价值的比例是不断降低,富人则是不断升高的。国家的税收政策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资本的扩张。
贫富差距不仅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教育事业及文化水平的发展学历的不断普遍升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把努力量化的话我们会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造的剩余劳动力增多导致劳动力总价值Y2的增加,导致社会总价值Y的升高,在每一段时间内社会的人均平均的社会价值会升高,我们把学历和工资联系起来,假设学历和工资成正比,用货币衡量努力程度,而货币也可以衡量你的社会资源价值持有量,越努力便可以获得越高的学历也就相当于工资也就越高。我们会发现随着社会资源价值的不断增高,社会平均努力程度也在不断升高,如果努力是朝着学历的话也就相当于平均学历程度在不断提升。这也是一个必然趋势,当平均学历的升高使得公民的平均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科技水平,邓小平曾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升可再生资源的产量,以及劳动力的产量。发展科技是解放劳动力的唯一道路。
结语:贫富差距一直存在,也必将会一直存在,它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幸福,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中,贫富差距的现象也不可忽视,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去缩小贫富差距,如何缩小贫富差距便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页。
[2]孟祥仲.通货紧缩仅是经济周期中的短期现象[J].经济师,2002,(6):49-50
[3]马克思.资本论[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甘犁.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R].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2012
关键词:共同富裕,贫富差距,马克思,凯恩斯
一、现象
由《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中国家庭财富净值的均值为665187元,中位数为24000元,其中城市家庭财富净值均值为1467860元,中位数为33340元,农村家庭财富净值均值为117928元,中位数为20500元。
当今社会最有钱的10%的人占有着社会上86.69%的财富,城市的占有比例更高,高达89%。看似繁华的城市大多数是底层的劳动人民,拿着微薄的报酬过着艰苦的生活。
二、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资本的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前期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然现在的问题是,这一政策没有完整落实。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
(二):初期制度的不合理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产力不发达,治穷成为最主要的任务。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因此,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由于没能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论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并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政策。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只要效率问题解决了,公平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正是在这一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公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国人的重视,国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三):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举个例子:比方说每个人能分到资源价值100万人民币,而假设富人平均一个人就拥有5000万,那就是50个人能分到的资源的总价值。这就意味着有比50更多的人所拥有的资源的价值是小于100万的。假设有100个人,则现拥有的资源价值总和为10000万,其中有1个富人,其余每人手里至少有20万维持生存。那么100个人中至少有62个人达不到平均拥有价值100万资源的水平。这意味着大多数的人达不到平均水平,这些人如果都想要达到平均水平至少要创造出4900万的劳动力价值。富人占有的那部分便是工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我们把它称为社会剩余价值。
恩格斯对资源的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我们令自然资源价值为Y1,劳动力价值为Y2,社会总价值为Y。则有Y=Y1+Y2,自然资源价值Y1不变,只有提升劳动力价值Y2才能提升社会总价值Y。社会剩余价值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准确的标准。剩余价值的增加推动社会的发展。而贫富差距的存在才能迫使大多数人去创造剩余价值来达到使自己拥有的资产达到平均水平,因此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三:贫富差距的影响及利弊
改革开放国家领导们提倡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形成贫富差距带动经济发展。我们由财富规律的基本内容: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只要是存在能力的转化和传递,财富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可以知道只有集中分散的财富才可以体现出更大的能力。当时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所以为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是一条必经之路。然而在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都在发展,空间具有连通性,因此脱离绝对落后(生产力小于消耗水平)紧接着就是无休止的相对发展,我们要成为世界强国,必然要发展经济,由能力大,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大;能力小,体现出来的能力就小可以知道只有大量资本集聚时才能产生更大的效果。这样证实了在社会发展中贫富差距不可能消除。
空间具有连通性,因此每個国家都会存在着贫富差距,只是差距大小不同罢了。在每个国家都进行经济发展是总会在相对先进和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国家与国家的经济发展追逐中,由Y=Y1+Y2,Y2不断增大,社会的整体价值便会越来越大。这样可以说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但是,社会分配整体上并没有发生改变或者是在向贫富两极分化。
富人都是理性投资人,当收益少于支出的时候他们便会减数开支,直到自己盈利。社会中的交易一共有两种:一种不产生劳动力价值即买卖关系,一种产生劳动力价值即劳务关系,前者社会总价值不变,富人赚的钱来自穷人:后者社会总价值增加,富人的钱来自与穷人创造的剩余劳动力价值。无论哪种情况,穷人拥有的资源价值比上社会总资源价值的比例是不断降低,富人则是不断升高的。国家的税收政策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资本的扩张。
贫富差距不仅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教育事业及文化水平的发展学历的不断普遍升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把努力量化的话我们会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造的剩余劳动力增多导致劳动力总价值Y2的增加,导致社会总价值Y的升高,在每一段时间内社会的人均平均的社会价值会升高,我们把学历和工资联系起来,假设学历和工资成正比,用货币衡量努力程度,而货币也可以衡量你的社会资源价值持有量,越努力便可以获得越高的学历也就相当于工资也就越高。我们会发现随着社会资源价值的不断增高,社会平均努力程度也在不断升高,如果努力是朝着学历的话也就相当于平均学历程度在不断提升。这也是一个必然趋势,当平均学历的升高使得公民的平均教育水平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科技水平,邓小平曾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升可再生资源的产量,以及劳动力的产量。发展科技是解放劳动力的唯一道路。
结语:贫富差距一直存在,也必将会一直存在,它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幸福,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中,贫富差距的现象也不可忽视,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去缩小贫富差距,如何缩小贫富差距便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页。
[2]孟祥仲.通货紧缩仅是经济周期中的短期现象[J].经济师,2002,(6):49-50
[3]马克思.资本论[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甘犁.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R].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