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诗的国度,诗词教学也必须要有其独特的教学艺术,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应准确把握诗词的语言美、情感美、构思美、意境美的特征,综合运用比较、引入、切入等教学方法,教孩子们学会鉴赏诗词的美,并能引导学生将领悟到的美延伸到平时的品读与写作中。
一、诗词教学的现状
1.注重诗词翻译, 轻诵读
古诗教学,如果只是把难解的字词句翻译一下,让学生知道写什么那很简单,学生根据注解就可以完成了。最难的是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诗,读透诗。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吟可以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再经过理解诗词内容,想象情景,提高吟诵的水平。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吟诵与理解两者相辅相成。教师的讲解不应过多,只须适当加以点拔。而目前古诗词教学中,大多教师只注重讲解诗意,然后让学生读几遍后背诵。如此循环,学生对诗缺少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对诗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和诗歌应有的含蓄美的解读都成了泡影,又怎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呢?
2.注重诗词修辞,轻赏析
不是每一首诗词都有众多的修辞手法,即使有也应该让学生体会用上修辞对语言的作用,引导学生赏析其语言美或意境美。而现在很多教师往往重在背诵、默写、归纳中心,并没有从诗歌的修辞引用方面来赏析诗歌语言、情感、意境等,缺失了意境美,学生学起来也索然无味。
3.注重教学本诗,轻联系
古诗词字数少,寥寥数语内涵却很丰富,一字一句中透露着作者的感情、处境及时代背景等。所以讲解一首诗,不能就诗讲诗,必须扩充资料链接,把纵向、横向的知识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赠汪伦》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收集有关友情的古诗吟诵,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二、诗词的审美特征分析
诗词教学,要让学生在理解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词本身蕴含的美,那么学生才是真正有所收获。
1.语言美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同时又是文学创作的第一要素。诗词的内容,不但靠语言来表现,同时也必须借语言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诗词教学有赖于语言,诗词教学紧紧抓住语言是一条必由之路。
例如《渔歌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首句“西塞山前”点名地点,“白鹭飞”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翁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肥美”。这里桃红与绿水相映,表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翁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渔翁捕鱼的情态:渔翁戴着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这首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翁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对一首诗的品悟,借助诗词语言进行教学可帮助学生在欣赏语言艺术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作品蕴蓄的深刻思想内涵,创造出诗的意境,同时体会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从而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2.情感美
一首诗,它是作者情感的真实反映。唐代诗人张继在他的代表作《枫桥夜泊》中,把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城、寺、船和钟声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我们似乎就见到了明亮的渔火,听到了乌啼钟鸣,感到了秋霜的寒凉以及阗寂时刻的孤寂。远景和近景交织一体,色彩和声音融成一片,表达了作者旅途中孤寂愁思的心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代诗人写有太多的游子诗,抒发着各不相同却又极为相似的故乡之情。这些诗歌不追求奇特新颖的构思,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深情的语句,写出远客思乡的殷殷深情。如李白的《静夜思》,对于孤身在外的人来说,凝望着明月,更易想起故乡,思念亲人。正是此情此景感染了李白,他挥毫写下了这首具有浓烈思乡之情的诗歌。
又如《望天门山》和《望庐山瀑布》,作者都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等等。由此可见,诗词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体会理解吟诵它,更要体会感情美,并让这种美浸润心灵,在学生心灵中延伸。
3.构思美
诗词看似简单,却是经过诗人独具匠心的构思才创作出来的。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千古名篇《登鹳雀楼》,是用对仗技法写就的五言绝句。诗中的日落、余晖、晚山、黄河等景物构成了登高远眺的广阔画面,“白日”与“黄河”不仅是名词相对,也是远景和近景以及色彩相对。另外,“依”和“入”,“尽”和“流”,以及“穷”和“上”是动词的两两相对。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第一、二句所展现的雄浑景象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不断进取的境界。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了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流连”起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给人心理上愉快轻松的感觉。表达诗人享受春光的喜悦心情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就是构思之美,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语言组织上都是美点,教会学生欣赏其构思,那么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将先写景渲染气氛,而后再抒情的写法运用于写作之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4.意境美
一首诗,寥寥数语所创造的意境却值得让人细致体会。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清秋山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动中寓静。中间四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用了六个动词为我们摄取了六幅镜头:明月从松间照下来;清泉从石上流下;竹林一片喧闹;洗衣的妇女归来;荷叶微动;渔舟从荷叶下穿过。整个画面充满动态却展现出幽静的意境美。在这片恬静中诗人感到美,以动衬静,苏东坡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构成一幅和谐优美的意境图。 经过这样的鉴赏与分析,学生不仅知道了如何在写作中构造意境,更知道了构造意境的作用和目的。
当然,语言美、情感美、构思美、意境美在一首诗中都是相融的。赏析一首诗既要多角度鉴赏,又要有见解性的采纳,应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去体会。
三、诗词教学应把握的几种有效方法
教学诗词时教师要善于比较、适当引入、抓好切入点,教学生学会鉴赏诗词的美,并能引导学生将领悟到的美延伸到平时的品读与写作中,这也是诗词课堂教学评价最有效的尺度与标准。
1.善于比较
小学生学习的诗词,大多可以归类,如送别类、爱国类、写景类、抒情类等。教学一首诗时,我们要将其归类并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为何同是一类诗,却写法不同、构思不同。最典型的是送别诗,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忧伤,也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惆怅失落,更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旷达。
2.适当引入
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引入元代白朴的《天净沙》进行比较。白朴的小令,语言色彩强烈、浓艳,但缺乏感情的浸润,就像一堆材料的无序拼合,未能点睛。而马致远的小令,语言色彩虽不及浓艳,但它继承了我国诗歌的“诗中有画”“以象传情”的优良传统,在悲凉中用“断肠”句点主旨。让学生通过引入、对比,更深一步了解为何称《天净沙·秋思》为秋思之祖。
又比方《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在教其中一首时可以出示其他几首让学生诵读感知,有兴趣的同学课外还可以收集其他的读读并谈谈体会。
3.抓好切入点
讲解一首诗词必须抓好切入点,如《春夜喜雨》紧扣诗题的“喜”字入手。这首诗,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第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特点;第五、六两句写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最后两句仍扣“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红湿”“花重”,体物可谓细腻至极。全诗未着一个“喜”字,而“喜”字却渗透于字里行间。这个切入点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是一句诗句。正是这个词或句使理解一首诗的意思迎刃而解,这个切入点也就是一首诗或词的升华点。
(湖州市长兴县林城镇中心小学 313112)
一、诗词教学的现状
1.注重诗词翻译, 轻诵读
古诗教学,如果只是把难解的字词句翻译一下,让学生知道写什么那很简单,学生根据注解就可以完成了。最难的是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诗,读透诗。
古人读书摇头晃脑,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吟可以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再经过理解诗词内容,想象情景,提高吟诵的水平。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吟诵与理解两者相辅相成。教师的讲解不应过多,只须适当加以点拔。而目前古诗词教学中,大多教师只注重讲解诗意,然后让学生读几遍后背诵。如此循环,学生对诗缺少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对诗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和诗歌应有的含蓄美的解读都成了泡影,又怎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呢?
2.注重诗词修辞,轻赏析
不是每一首诗词都有众多的修辞手法,即使有也应该让学生体会用上修辞对语言的作用,引导学生赏析其语言美或意境美。而现在很多教师往往重在背诵、默写、归纳中心,并没有从诗歌的修辞引用方面来赏析诗歌语言、情感、意境等,缺失了意境美,学生学起来也索然无味。
3.注重教学本诗,轻联系
古诗词字数少,寥寥数语内涵却很丰富,一字一句中透露着作者的感情、处境及时代背景等。所以讲解一首诗,不能就诗讲诗,必须扩充资料链接,把纵向、横向的知识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赠汪伦》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收集有关友情的古诗吟诵,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
二、诗词的审美特征分析
诗词教学,要让学生在理解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词本身蕴含的美,那么学生才是真正有所收获。
1.语言美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同时又是文学创作的第一要素。诗词的内容,不但靠语言来表现,同时也必须借语言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诗词教学有赖于语言,诗词教学紧紧抓住语言是一条必由之路。
例如《渔歌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首句“西塞山前”点名地点,“白鹭飞”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翁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肥美”。这里桃红与绿水相映,表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翁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渔翁捕鱼的情态:渔翁戴着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这首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翁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对一首诗的品悟,借助诗词语言进行教学可帮助学生在欣赏语言艺术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作品蕴蓄的深刻思想内涵,创造出诗的意境,同时体会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从而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2.情感美
一首诗,它是作者情感的真实反映。唐代诗人张继在他的代表作《枫桥夜泊》中,把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城、寺、船和钟声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我们似乎就见到了明亮的渔火,听到了乌啼钟鸣,感到了秋霜的寒凉以及阗寂时刻的孤寂。远景和近景交织一体,色彩和声音融成一片,表达了作者旅途中孤寂愁思的心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代诗人写有太多的游子诗,抒发着各不相同却又极为相似的故乡之情。这些诗歌不追求奇特新颖的构思,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深情的语句,写出远客思乡的殷殷深情。如李白的《静夜思》,对于孤身在外的人来说,凝望着明月,更易想起故乡,思念亲人。正是此情此景感染了李白,他挥毫写下了这首具有浓烈思乡之情的诗歌。
又如《望天门山》和《望庐山瀑布》,作者都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等等。由此可见,诗词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体会理解吟诵它,更要体会感情美,并让这种美浸润心灵,在学生心灵中延伸。
3.构思美
诗词看似简单,却是经过诗人独具匠心的构思才创作出来的。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千古名篇《登鹳雀楼》,是用对仗技法写就的五言绝句。诗中的日落、余晖、晚山、黄河等景物构成了登高远眺的广阔画面,“白日”与“黄河”不仅是名词相对,也是远景和近景以及色彩相对。另外,“依”和“入”,“尽”和“流”,以及“穷”和“上”是动词的两两相对。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第一、二句所展现的雄浑景象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不断进取的境界。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写了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流连”起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给人心理上愉快轻松的感觉。表达诗人享受春光的喜悦心情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就是构思之美,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语言组织上都是美点,教会学生欣赏其构思,那么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将先写景渲染气氛,而后再抒情的写法运用于写作之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4.意境美
一首诗,寥寥数语所创造的意境却值得让人细致体会。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清秋山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动中寓静。中间四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用了六个动词为我们摄取了六幅镜头:明月从松间照下来;清泉从石上流下;竹林一片喧闹;洗衣的妇女归来;荷叶微动;渔舟从荷叶下穿过。整个画面充满动态却展现出幽静的意境美。在这片恬静中诗人感到美,以动衬静,苏东坡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构成一幅和谐优美的意境图。 经过这样的鉴赏与分析,学生不仅知道了如何在写作中构造意境,更知道了构造意境的作用和目的。
当然,语言美、情感美、构思美、意境美在一首诗中都是相融的。赏析一首诗既要多角度鉴赏,又要有见解性的采纳,应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去体会。
三、诗词教学应把握的几种有效方法
教学诗词时教师要善于比较、适当引入、抓好切入点,教学生学会鉴赏诗词的美,并能引导学生将领悟到的美延伸到平时的品读与写作中,这也是诗词课堂教学评价最有效的尺度与标准。
1.善于比较
小学生学习的诗词,大多可以归类,如送别类、爱国类、写景类、抒情类等。教学一首诗时,我们要将其归类并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为何同是一类诗,却写法不同、构思不同。最典型的是送别诗,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忧伤,也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惆怅失落,更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旷达。
2.适当引入
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引入元代白朴的《天净沙》进行比较。白朴的小令,语言色彩强烈、浓艳,但缺乏感情的浸润,就像一堆材料的无序拼合,未能点睛。而马致远的小令,语言色彩虽不及浓艳,但它继承了我国诗歌的“诗中有画”“以象传情”的优良传统,在悲凉中用“断肠”句点主旨。让学生通过引入、对比,更深一步了解为何称《天净沙·秋思》为秋思之祖。
又比方《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在教其中一首时可以出示其他几首让学生诵读感知,有兴趣的同学课外还可以收集其他的读读并谈谈体会。
3.抓好切入点
讲解一首诗词必须抓好切入点,如《春夜喜雨》紧扣诗题的“喜”字入手。这首诗,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第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特点;第五、六两句写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最后两句仍扣“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红湿”“花重”,体物可谓细腻至极。全诗未着一个“喜”字,而“喜”字却渗透于字里行间。这个切入点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是一句诗句。正是这个词或句使理解一首诗的意思迎刃而解,这个切入点也就是一首诗或词的升华点。
(湖州市长兴县林城镇中心小学 31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