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就合作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要素 、特点 、优点进行了论述,并对在开展合作学习中产生的一些体会作了深刻的阐述,希望对初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地理课堂 合作学习 特点 开展 优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校已实施多年,我因此实践了地理基础教育全程课改教材的教学。在参与课改的实践中,我抓住了实施新教材的机遇,悉心钻研新课标、新教材,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以实施新的教学方式为突破口,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开展地理课改教学。下面我谈谈对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认识和开展的一些体会。
一、全面认识合作学习
课堂上师讲生听,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及能力的培养。因此,这次课改把“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作为基本理念提出来,而“合作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种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及其要素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素:
(1)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
(2)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4)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5)同等的成功机会,即在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学习进步及优异的表现,平均起来成为小组的成绩表现。因此,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对团体都有贡献。
2.合作学习的特点
(1)合乎人际交往的心理,扭转教学过程中垂直交往不畅和水平交往缺乏、信息反馈网络不健全的状况,在改革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变沉闷的学习生活为富有人情味的学习生活。
(2)发挥小组群体固有的活动主体功能,引导学生以群体形式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的学习为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
(3)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兴趣、提高地理技能和培养团队精神的平台。
二、尝试开展合作学习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教材为教师实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易于操作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育理念和新课程目标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校的实际,主要作了以下三方面的尝试。
1.指导小组通过分析地理现象、观察地理事物—提出问题—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解决地理问题,初步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养成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习惯。同时,通过组内交流,组际互评,培养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介入和倾听能力,使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序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例如:在学习“世界的人口问题”时,我在课前将前后六张桌子的六位同学分为一小组,并布置了任务——搜集有关人口问题的材料,观察身边因人口而产生的现象,了解世界人口问题。学生接到任务后,每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先上网、跑图书馆、跑书店……然后共同分析归纳。上课时,我以“什么是人口问题”—“人口正、负增长带来什么问题”—“人口问题的对策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为主线,从各小组手头的材料入手,引导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及时给予评议、补充、归纳,进而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较全面、较深刻地了解了“世界的人口问题”。此外,我把这课的合作学习又延伸到课外——每小组以“地球上人满为患”为主题创作一幅图画,并给以评分、奖励和张贴。
2.指导小组通过地理小制作,使学生在共同制作过程中增进友谊,提高动手能力;同时,枯燥的知识在学生们的动手过程中也变得形象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变得容易,兴趣也较浓厚。
例如:在学习“陆地地形”这内容时,我采用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的方法教学新知识。课前,我把前后四张桌子的四个同学分为一组,要求每一小组至少带一盒橡皮泥和几团颜色各异的线(以便可挑选出与橡皮泥颜色对比强些的线)。课中,我分两个步骤来让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第一步是各小组制作一座山地模型,要求突出山脊、山谷、山顶、陡坡、缓坡、鞍部等几个部位,并缠上3-5条线代表山地的等高线(我边做边讲,做出一个模型供学生参考);第二步是各小组先参考教材P29“陆地地形景观图”制作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盘地等五种地形的模型(我巡回指导),然后,由学生们观察、比较各种地形的形态特征,各小组共同归纳,并选出代表做发言准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学习“地图”这内容时,我设计了绘制校园平面草图的教学活动。首先我对地图的相关知识作简要复习,并讲授绘制平面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接着在校园里,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在我的指导下,用指南针测方向,观察、估算并作以下记录:楼房的占地、位置,校道的长度及走向,舞台、篮球场、足球场的面积及分布,还有绿地的分布,等等。然后师生回教室,设计好上述各事物图例,按一定比例将上述各事物缩小并画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后画上指向标。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指导小组开展社会调查,使学生在专题调查中学以致用,增长知识,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
每学期,结合地理科组的要求,我都会把学生按能力强弱搭配好分成若干小组,拟好一些题材让学生选,如:河南岸市场环境调查,惠淡路路况调查,农村交通、经济、农作物、垃圾处理等情况的调查,某工厂、某河流污染的调查,等等,各小组选好调查内容后,在我的指导下自行展开调查、记录、找材料、整理成文。学生通过这样的合作后,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提高了写作能力,同时,更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增强了学习地理的内驱力。
三、深入品评合作学习
通过两年来对合作学习教学的尝试,我觉得合作学习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2.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强化主体意识,并最终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更主动、更广泛的发展。
4.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综观这几年的课改实践,我认为,只要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按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就一定能在课改天地中浇灌出成功之花。
关键词: 地理课堂 合作学习 特点 开展 优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校已实施多年,我因此实践了地理基础教育全程课改教材的教学。在参与课改的实践中,我抓住了实施新教材的机遇,悉心钻研新课标、新教材,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以实施新的教学方式为突破口,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开展地理课改教学。下面我谈谈对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认识和开展的一些体会。
一、全面认识合作学习
课堂上师讲生听,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及能力的培养。因此,这次课改把“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作为基本理念提出来,而“合作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种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及其要素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素:
(1)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
(2)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4)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5)同等的成功机会,即在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学习进步及优异的表现,平均起来成为小组的成绩表现。因此,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对团体都有贡献。
2.合作学习的特点
(1)合乎人际交往的心理,扭转教学过程中垂直交往不畅和水平交往缺乏、信息反馈网络不健全的状况,在改革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变沉闷的学习生活为富有人情味的学习生活。
(2)发挥小组群体固有的活动主体功能,引导学生以群体形式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的学习为自主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
(3)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兴趣、提高地理技能和培养团队精神的平台。
二、尝试开展合作学习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教材为教师实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易于操作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育理念和新课程目标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校的实际,主要作了以下三方面的尝试。
1.指导小组通过分析地理现象、观察地理事物—提出问题—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解决地理问题,初步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养成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习惯。同时,通过组内交流,组际互评,培养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介入和倾听能力,使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序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例如:在学习“世界的人口问题”时,我在课前将前后六张桌子的六位同学分为一小组,并布置了任务——搜集有关人口问题的材料,观察身边因人口而产生的现象,了解世界人口问题。学生接到任务后,每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先上网、跑图书馆、跑书店……然后共同分析归纳。上课时,我以“什么是人口问题”—“人口正、负增长带来什么问题”—“人口问题的对策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为主线,从各小组手头的材料入手,引导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及时给予评议、补充、归纳,进而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较全面、较深刻地了解了“世界的人口问题”。此外,我把这课的合作学习又延伸到课外——每小组以“地球上人满为患”为主题创作一幅图画,并给以评分、奖励和张贴。
2.指导小组通过地理小制作,使学生在共同制作过程中增进友谊,提高动手能力;同时,枯燥的知识在学生们的动手过程中也变得形象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变得容易,兴趣也较浓厚。
例如:在学习“陆地地形”这内容时,我采用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的方法教学新知识。课前,我把前后四张桌子的四个同学分为一组,要求每一小组至少带一盒橡皮泥和几团颜色各异的线(以便可挑选出与橡皮泥颜色对比强些的线)。课中,我分两个步骤来让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第一步是各小组制作一座山地模型,要求突出山脊、山谷、山顶、陡坡、缓坡、鞍部等几个部位,并缠上3-5条线代表山地的等高线(我边做边讲,做出一个模型供学生参考);第二步是各小组先参考教材P29“陆地地形景观图”制作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盘地等五种地形的模型(我巡回指导),然后,由学生们观察、比较各种地形的形态特征,各小组共同归纳,并选出代表做发言准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加深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学习“地图”这内容时,我设计了绘制校园平面草图的教学活动。首先我对地图的相关知识作简要复习,并讲授绘制平面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接着在校园里,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在我的指导下,用指南针测方向,观察、估算并作以下记录:楼房的占地、位置,校道的长度及走向,舞台、篮球场、足球场的面积及分布,还有绿地的分布,等等。然后师生回教室,设计好上述各事物图例,按一定比例将上述各事物缩小并画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后画上指向标。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指导小组开展社会调查,使学生在专题调查中学以致用,增长知识,增强生活能力,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
每学期,结合地理科组的要求,我都会把学生按能力强弱搭配好分成若干小组,拟好一些题材让学生选,如:河南岸市场环境调查,惠淡路路况调查,农村交通、经济、农作物、垃圾处理等情况的调查,某工厂、某河流污染的调查,等等,各小组选好调查内容后,在我的指导下自行展开调查、记录、找材料、整理成文。学生通过这样的合作后,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提高了写作能力,同时,更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增强了学习地理的内驱力。
三、深入品评合作学习
通过两年来对合作学习教学的尝试,我觉得合作学习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可以弥补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2.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强化主体意识,并最终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更主动、更广泛的发展。
4.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综观这几年的课改实践,我认为,只要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按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就一定能在课改天地中浇灌出成功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