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会有很多应用题,有的题目对于小学生来说解决它很困难,因此,老师如何教学显得至关重要。在解题的时候老师解题的思路既要让小学生理解,又让要小学生学习到其中的答题技巧,让他们具备解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下面这篇文章就是根据小学高段应用题的解题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探讨,方便教师参考相互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6-129
引言
新课改的施行使应试教学思想慢慢消失,目前的教学思想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让学生将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如今,小学数学的高段应用题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其中涉及到的数学关系复杂,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感觉到困难。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考验,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教师应该解决的难题。灵活的运用解题技巧,让学生拥有解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1开展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说小学生五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但是有些应用题对于他们还是很困难,毕竟他们的逻辑思维还不是很强。在解题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很容易被题目上面所描述的情境带跑,但是只要学生可以看清楚题目并且知道其中的答题小技巧,解题还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只要在学生读题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上面花费时间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能力,我们可以开展数学的相关活动,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加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并且新课改中也有讲到,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到解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想要更快的解决应用题,就必须要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题意。
作为老师,不能只讲述课本上的知识点和例题,也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小明的妈妈在家里面烙煎饼,一个煎饼有两个正反面。正面需要两分钟的时间,反面需要一分钟的时间。一共需要烙三个煎饼。锅里面可以同时烙两个煎饼,那么最快几分钟可以烙完?”类似于这种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更好的让同学们理解题目的意思,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写出这道题的答案,从中还能学习到答题的技巧。在参与数学活动的时候,学生们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甚至还会思考这类题,从而学习到答题的技巧,在下次遇到这类题的时候学生们就可以更快的解答出答案。
2传授答题技巧,提高准确率
数学中的应用题可以考验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但有些应用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困扰的。根据调查发现,小学生在写应用题的时候,大多数都不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就开始写答案。这样做最后写出来的答案一定是错误的。所以说,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以下几点,首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定会发现有一些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还乱说话在做小动作,这时老师就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大声朗诵题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在大多数应用题中题目字数一般都特别多,然后造成了小学生没有耐心读完题目就开始非常着急的写答案。作为老师,应该教会他们如何读懂题目,把其中重要的信息提取出来,把那些不重要的信息都删去,从而读懂题目的意思。最后,一定要告诉学生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数字信息,找出其中的关系。小学生在应用题上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知道了其中的算式公式。搞清楚其中的数量关系,再套用公式就可以把题目解答出来。另外学生要特别注意题目中存在的隐含条件。有一些题目中会有一些蕴含的数字存在,要搞清楚然后再作答。比如说,“一根木棍长30cm,把它分成a、b两段。其中a段是b段的60%,求ab两段各长多少厘米?”由题目的意思我们可以知道。a木棍的长度加上b木棍的长度等于30cm。我们找到了其中隐含的关系,这道题就比较简单了。设b段的长度为x厘米。那么a段的长度就为60%x厘米,我们知道了其中的变量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列出方程式:60%x+x=30。解出这个方程式我们就可以得到ab段木棍的长度。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找出其中的变量关系和隐含条件,从而解出这道题目。
3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所考试的应用题类型一般都是固定的。但是解题的技巧并非只有一个。应用题的答案一般是固定的,但是解题的具体技巧和思路往往有很多。很多题目都是有好多种解题的方法的。所以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开拓他们的思维从不同的方面角度看待这道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道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例如:小明买了3只热水瓶,付给售货员阿姨100元,找回29.2元,求每只热水瓶多少钱。当学生得出一种解法后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把主要等量变换为:①3只热水瓶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②付出的钱-找回的钱=3只热水瓶的钱。由此列出不同方程3x+29.2=100和100-29.2=3x。变换方程式获得不同的方程思路,如方程2.5x-25×4=60,可诱导学生变换这个方程得:2.5x=25×4+60,2.5x-60=25×4,这种变换方程式的训练,能使学生认识到:不仅可以获得由变换主要等量关系得来的方程,而且可以获得由次要等量关系得来的别致思路。这样有利于学生突破固定解法模式,培養思维的深刻性。
4 勾画关键,提取题目中的重要信息
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研究后,笔者发现一些学生草率的阅读问题后就开始动笔解答,结果没有明确题意,忽略了关键信息而使解读发生错误。 勾画关键是要让学生在阅读问题后,动笔对问题的关键词语进行勾画,根据勾画的关键词来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为正确解答奠定基础。例如,甲站原有车52辆,乙站原有车32辆,若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几天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这道题中,基本信息是甲乙两站原有的车辆数,而关键信息在每天两站互通的车辆数,在勾画过程中,教师就需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关键来进行思考;所求问题中含有倍数信息,就要从倍数关系进行思考(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 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相当于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24)辆。 把几天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当作1倍量,这时乙站的车辆数就是2倍量,两站的车辆总数(52+32)就相当于(2 +1)倍。
例如,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 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这道题中,大桥长和火车的速度是基本信息,而“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这一信息是关键 信息,抓住了这一点,计算中就不会把火车自身的长度忽视在火车过桥的过程中。 通常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勾画这一环节。其实,解应用题不仅需要方法,更需要习惯,一种分析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勾画,在勾画中寻找关键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提高应用题的解答能力。
5结束语
简而言之,小学高段时期,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突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对症下药地帮助学生排忧解惑。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兴趣,帮助他们能够去读懂题目的意思,教给他们解题的思路,将应用题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都能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未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姜海宏.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3(10):78-80.
[2]梁义鹏.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12(12):45-48.
[3]陈宏时.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手段[J].新课程(教研版),2018(16):23-25.
[4]欧晓.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3).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6-129
引言
新课改的施行使应试教学思想慢慢消失,目前的教学思想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让学生将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如今,小学数学的高段应用题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其中涉及到的数学关系复杂,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感觉到困难。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考验,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教师应该解决的难题。灵活的运用解题技巧,让学生拥有解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1开展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说小学生五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但是有些应用题对于他们还是很困难,毕竟他们的逻辑思维还不是很强。在解题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很容易被题目上面所描述的情境带跑,但是只要学生可以看清楚题目并且知道其中的答题小技巧,解题还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只要在学生读题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上面花费时间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能力,我们可以开展数学的相关活动,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加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并且新课改中也有讲到,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到解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想要更快的解决应用题,就必须要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题意。
作为老师,不能只讲述课本上的知识点和例题,也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小明的妈妈在家里面烙煎饼,一个煎饼有两个正反面。正面需要两分钟的时间,反面需要一分钟的时间。一共需要烙三个煎饼。锅里面可以同时烙两个煎饼,那么最快几分钟可以烙完?”类似于这种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更好的让同学们理解题目的意思,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写出这道题的答案,从中还能学习到答题的技巧。在参与数学活动的时候,学生们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甚至还会思考这类题,从而学习到答题的技巧,在下次遇到这类题的时候学生们就可以更快的解答出答案。
2传授答题技巧,提高准确率
数学中的应用题可以考验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但有些应用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困扰的。根据调查发现,小学生在写应用题的时候,大多数都不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就开始写答案。这样做最后写出来的答案一定是错误的。所以说,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以下几点,首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定会发现有一些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还乱说话在做小动作,这时老师就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大声朗诵题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在大多数应用题中题目字数一般都特别多,然后造成了小学生没有耐心读完题目就开始非常着急的写答案。作为老师,应该教会他们如何读懂题目,把其中重要的信息提取出来,把那些不重要的信息都删去,从而读懂题目的意思。最后,一定要告诉学生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数字信息,找出其中的关系。小学生在应用题上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也知道了其中的算式公式。搞清楚其中的数量关系,再套用公式就可以把题目解答出来。另外学生要特别注意题目中存在的隐含条件。有一些题目中会有一些蕴含的数字存在,要搞清楚然后再作答。比如说,“一根木棍长30cm,把它分成a、b两段。其中a段是b段的60%,求ab两段各长多少厘米?”由题目的意思我们可以知道。a木棍的长度加上b木棍的长度等于30cm。我们找到了其中隐含的关系,这道题就比较简单了。设b段的长度为x厘米。那么a段的长度就为60%x厘米,我们知道了其中的变量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列出方程式:60%x+x=30。解出这个方程式我们就可以得到ab段木棍的长度。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找出其中的变量关系和隐含条件,从而解出这道题目。
3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所考试的应用题类型一般都是固定的。但是解题的技巧并非只有一个。应用题的答案一般是固定的,但是解题的具体技巧和思路往往有很多。很多题目都是有好多种解题的方法的。所以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开拓他们的思维从不同的方面角度看待这道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道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例如:小明买了3只热水瓶,付给售货员阿姨100元,找回29.2元,求每只热水瓶多少钱。当学生得出一种解法后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把主要等量变换为:①3只热水瓶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②付出的钱-找回的钱=3只热水瓶的钱。由此列出不同方程3x+29.2=100和100-29.2=3x。变换方程式获得不同的方程思路,如方程2.5x-25×4=60,可诱导学生变换这个方程得:2.5x=25×4+60,2.5x-60=25×4,这种变换方程式的训练,能使学生认识到:不仅可以获得由变换主要等量关系得来的方程,而且可以获得由次要等量关系得来的别致思路。这样有利于学生突破固定解法模式,培養思维的深刻性。
4 勾画关键,提取题目中的重要信息
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研究后,笔者发现一些学生草率的阅读问题后就开始动笔解答,结果没有明确题意,忽略了关键信息而使解读发生错误。 勾画关键是要让学生在阅读问题后,动笔对问题的关键词语进行勾画,根据勾画的关键词来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为正确解答奠定基础。例如,甲站原有车52辆,乙站原有车32辆,若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几天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这道题中,基本信息是甲乙两站原有的车辆数,而关键信息在每天两站互通的车辆数,在勾画过程中,教师就需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关键来进行思考;所求问题中含有倍数信息,就要从倍数关系进行思考(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 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相当于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24)辆。 把几天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当作1倍量,这时乙站的车辆数就是2倍量,两站的车辆总数(52+32)就相当于(2 +1)倍。
例如,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 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这道题中,大桥长和火车的速度是基本信息,而“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这一信息是关键 信息,抓住了这一点,计算中就不会把火车自身的长度忽视在火车过桥的过程中。 通常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勾画这一环节。其实,解应用题不仅需要方法,更需要习惯,一种分析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勾画,在勾画中寻找关键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提高应用题的解答能力。
5结束语
简而言之,小学高段时期,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突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对症下药地帮助学生排忧解惑。教师要认识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兴趣,帮助他们能够去读懂题目的意思,教给他们解题的思路,将应用题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都能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未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姜海宏.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3(10):78-80.
[2]梁义鹏.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12(12):45-48.
[3]陈宏时.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手段[J].新课程(教研版),2018(16):23-25.
[4]欧晓.小学数学高段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