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网络文化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我们的汉语言也出现了快速的变异,这种变异不仅仅发生在年轻群体中,也不仅仅停留在互联网上,它正在逐步扩展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本文尝试从网络语言的概念、特征、对生活用语的影响以及汉语言的变异三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地论述。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语言;汉语言;变异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类的沟通交流都需要通过语言来实现,语言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工具。而之所以语言能够支撑起人类交往的庞大体系,则是源于语言其自身的规范性与稳定性。但是语言的这两种特征实际上是相对的一种定性,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影响下,这种规范与稳定会受到来自多方面力量的冲击,可以说,语言的变异并不是不可发生的。全面到来的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特别是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催生了一种在汉语言基础上衍生的新语言——网络语言,而在网络语言逐渐充斥人们生活的过程中,我们的传统汉语言也开始了一个变异的过程,这种变异的直接原因则是网络文化的驱使。因此,面对新时期的全新的文化背景,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积极研究网络语言的特点以及对汉语言的影响,从而找出促进汉语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同时又可以得到系统规范的最佳途径。
一、网络语言概述
(一)网络语言的含义
所谓的网络语言是指运用计算机设备在互联网交际领域中所广泛使用的语言形式。广义上来说指的是与网络、网民相关的专业术语、特殊用语以及网络聊天用语等。从狭义角度来说则是指网民在论坛、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等处所常用的符号和词语。
(二)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
1、创造性
网络语言的一个最大的特征,也是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具有强大的创造性。无限宽广的网络平台给人们创造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我的创造力。相较于我们传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网络语言由于不受到现实中形式的干扰和束缚,所以其发展具有很大的自由性,通常在构思方面也十分巧妙,比如说目前在全社会广泛流行的“粉丝”,则是由英语中“FANS”一词谐音得来,指的是歌迷、影迷等痴迷者、追星者。这些活泼、生动,趣味盎然的语言充分地体现了网民们的创造力。可以说当前的网络语言已经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不禁感叹其发展的快速,更惊叹于其强大的创造力。
2、形象化
网络空间自由自在,网民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上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幽默而形象化的语言就这样大量地出现了。形象化的网络语言通常用在BBS上,比如某贴吧、论坛等会频繁用到“楼”,这里的“楼”则指的是BBS中的主题帖子与下面的回复帖。比如说发帖人则被称之为是“楼主”,下面第一个跟帖的人,则会被大家简称为“一楼”,以此类推。由于论坛回帖是按照发表以及回复顺序进行随机排列,因此被大家形象化地用“楼”来代替,发起回帖也通常被叫做是“盖楼”。再比如,在回帖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沙发”、“板凳”等词语,“沙发”则表示第一个回帖的人,也有英文简写为“SF”。由此可见,形象化也是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3、词汇具有扩展性
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出现新的词语,特别是网络的多样性更会刺激语言的多重发展。尤其是由于网络文化高速传播的特点,网络语言的扩展性就显得特别突出。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10年间,网络语言的扩展速度越发惊人,网络词汇的增长也是让人瞠目结舌。但网络词汇的扩展仍然可以进行一定的总结,其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新创词汇。这些新创词汇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许多网络用语以及专业术语应运而生。比如“版主”、“黑客”、“QQ”“美眉”、“宅人”、“某某控”、“网虫”、“虚拟社会”、“互动平台”等等数不胜数;其次是旧词新用。新词汇标新立异,但是旧词新用仍然彰显魅力。不少传统词语也被重新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比如“灌水”、“恐龙”、“大虾”、“病毒”等等。而这种词语的出现也是为了快速输入而创设的,用简单的词代表复杂的意思,能够大大地提升交流的效率,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符号也被大量的应用到交流当中,比如“^_^”这种符号代表喜悦,“T_T”而这种符号则代表哭泣,诸如此类的符号由于能够简便地表达输入者的意图,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情感性而被广泛的使用,并且以其快速地流通性,迅速扩展至整个网络,网络语言所体现出的扩展性不言而喻。
二、网络文化对于日常用语的深刻影响
网络文化发展至今,已经不受到年龄、群体、工作性质等多方因素的限制,网络文化的大范围普及,也使得网民的数量逐渐增多,人们通过网络文化的感染力而走入互联世界,再在此平台上作用于网络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因此,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语言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日常用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大媒体包括电视、杂志等平台也越来越依附于网络语言,同时学生在学校和家庭当中也会用到网络语言来加强生活的乐趣,网络语言在网络以外的地方可以说是非常常见。比如我们会在电视上经常听主播用到“伤不起”一词,与此同时还有一个词甚至是风靡全国,那就是“给力”,“给力”一词来源于网络,但是这种带有一定情感色彩的词语已经被不同年龄的人群所接受,在报刊、杂志等标题中,“给力”一词一度十分抢眼。久而久之,如果我们不会应用一点网络语言,则会被大家称之为“OUT了”,如果身边的朋友所说的话我们听不懂,那必然会影响交流,如果不我们不会、不懂网络语言那么对于电视、杂志等陈述的内容也会出现理解上的误区。可见,网络文化对于我们日常用语的影响范围是很广泛的。
三、网络文化促进了汉语言的变异
(一)语法方面的变异
汉语言的语法有着极强的抽象性,同时也因此具有极大的稳固性。简单、便捷是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网民在应用网络语言的时候可以不考虑是否规范的问题。但是网络交际中超语法规范的情况很多,例子比比皆是,词语上存在随意组合与任意搭配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语言体式形成了,这种语法的变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随意简化与省略现象非常普遍
网络语言首先必须要通过键盘输入才能得以实现,通常大家打字的速度是无法与说话的速度保持一致的,这种表达的延迟会促使人产生一种走捷径的心理。为了提高打字速度,更快地表达意图,同时为了在网络上缩减花销、节省时间,保障在有效的时间内能发送更大量的信息,因为在交际交流过程中产生了缺乏语法依据的省略以及简约化的现象。比如两人在QQ上交谈,如果问到“聊什么”,有的网民则会输入“了什么”,在全拼输入法下这样简写则仅仅需要键入L、S、M即可。
2、构词具有任意性,缩略语逐步形成
网民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可以在网上充分地自由运用多种材料,任意组合全新的短语和新词汇。比如说:“下载”称为“下”或者是“荡”,而“荡”是英文download的前一半的英语发音。因为英语在网络中所占据的绝对优势地位,英汉混用情况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e人类”、“s型身材”等等。
3、词性活用
汉语言的构词法也同样受到了网络词汇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变异,出现了词类活用的变化。比如形容词转用为动词。汉语中形容词通常直接作谓语,不会接宾语,也很少在被动结构中使用。但是这种情况在网络语言中却稀松平常,举例来说,某某网站被“黑”后,服务器瘫痪,被迫关闭,在这里形容词“黑”则成为了动词用在了被动句当中。而被动句的基本构成格式是由“被+动词”构成,很明显,例句中的“黑”已做了动词的变异。
(二)词形变异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词汇在形式上也打破了书面语以汉字为主的既定方式,开始了词形的变异,即汉语拼音化与谐音化。甚至随着网络文化不断推广,许多编译后的词语也逐步地拓展到“寻常百姓家”。比如,词语的拼音化。许多网民为了提高沟通效率、适应语言经济机制的基本要求,创造了一种缩略词,这种缩略词通常由该词语的拼音字母的首字母组成,这是一种汉语拼音缩略词,比如说,“哥哥”,写作“GG”,“妹妹(也通“美眉”意为漂亮的女孩)”则用“MM”来表示,“BT”表示“变态”,GM是“哥们”等。此外,还有一种以数字代表的词语,比如“5555”,则表示哭泣,“2”则表示某人某事看起来很低级。“886”则表示“拜拜了”,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也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群众普通生活的深入影响。简写拼音也成为了互联网中最具有中国语言特色的一种词语,这种词语的产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简化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本来乏善可陈的拼音和数字重新鲜活起来,为语言的交流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从词形和语法两处细节分析了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现状,可以说促进其变异的最大推动力则是网络语言。然而网络语言往往缺少美感,相较于传统语言来说,在文化底蕴与内涵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可以说,网络语言追求的是时尚,追赶的是时代,这种崇尚自由与创新的精神是我们必须要认可的。然而,网络语言对我们传统汉语言的影响也必须要得到全社会范围内的高度重视,由于汉语言的变异,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深入网络,研究网络语言的形成、发展与前景,与传统汉语言进行特征上的严格比对,分析其利弊之所在。争取在促进网络语言发展的同时,能够保护我们传统汉语言的严谨性与美感,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规范网络语言的应用,从而丰富我国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并最终将其作用于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闵毅.信息时代下现代汉语的功能变体——网络语言初探[J].科技信息,2008(5).
[2]真田信治等.社会语言学概论[M].王素梅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何自然等.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涂燕萍.孩子,有话你就好好说——关于中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讨论[J].江西教育,2007(1).
[5]德春,孙汝建,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乔星.社会语言学视角中的网络语言[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作者简介:屠家洵(1974-),男,汉族,江苏省苏州市人,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讲师,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语言;汉语言;变异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类的沟通交流都需要通过语言来实现,语言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工具。而之所以语言能够支撑起人类交往的庞大体系,则是源于语言其自身的规范性与稳定性。但是语言的这两种特征实际上是相对的一种定性,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影响下,这种规范与稳定会受到来自多方面力量的冲击,可以说,语言的变异并不是不可发生的。全面到来的信息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特别是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催生了一种在汉语言基础上衍生的新语言——网络语言,而在网络语言逐渐充斥人们生活的过程中,我们的传统汉语言也开始了一个变异的过程,这种变异的直接原因则是网络文化的驱使。因此,面对新时期的全新的文化背景,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积极研究网络语言的特点以及对汉语言的影响,从而找出促进汉语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同时又可以得到系统规范的最佳途径。
一、网络语言概述
(一)网络语言的含义
所谓的网络语言是指运用计算机设备在互联网交际领域中所广泛使用的语言形式。广义上来说指的是与网络、网民相关的专业术语、特殊用语以及网络聊天用语等。从狭义角度来说则是指网民在论坛、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等处所常用的符号和词语。
(二)网络语言的基本特征
1、创造性
网络语言的一个最大的特征,也是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具有强大的创造性。无限宽广的网络平台给人们创造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我的创造力。相较于我们传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网络语言由于不受到现实中形式的干扰和束缚,所以其发展具有很大的自由性,通常在构思方面也十分巧妙,比如说目前在全社会广泛流行的“粉丝”,则是由英语中“FANS”一词谐音得来,指的是歌迷、影迷等痴迷者、追星者。这些活泼、生动,趣味盎然的语言充分地体现了网民们的创造力。可以说当前的网络语言已经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不禁感叹其发展的快速,更惊叹于其强大的创造力。
2、形象化
网络空间自由自在,网民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上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幽默而形象化的语言就这样大量地出现了。形象化的网络语言通常用在BBS上,比如某贴吧、论坛等会频繁用到“楼”,这里的“楼”则指的是BBS中的主题帖子与下面的回复帖。比如说发帖人则被称之为是“楼主”,下面第一个跟帖的人,则会被大家简称为“一楼”,以此类推。由于论坛回帖是按照发表以及回复顺序进行随机排列,因此被大家形象化地用“楼”来代替,发起回帖也通常被叫做是“盖楼”。再比如,在回帖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沙发”、“板凳”等词语,“沙发”则表示第一个回帖的人,也有英文简写为“SF”。由此可见,形象化也是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3、词汇具有扩展性
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出现新的词语,特别是网络的多样性更会刺激语言的多重发展。尤其是由于网络文化高速传播的特点,网络语言的扩展性就显得特别突出。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10年间,网络语言的扩展速度越发惊人,网络词汇的增长也是让人瞠目结舌。但网络词汇的扩展仍然可以进行一定的总结,其通常有两种方式,首先是新创词汇。这些新创词汇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许多网络用语以及专业术语应运而生。比如“版主”、“黑客”、“QQ”“美眉”、“宅人”、“某某控”、“网虫”、“虚拟社会”、“互动平台”等等数不胜数;其次是旧词新用。新词汇标新立异,但是旧词新用仍然彰显魅力。不少传统词语也被重新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比如“灌水”、“恐龙”、“大虾”、“病毒”等等。而这种词语的出现也是为了快速输入而创设的,用简单的词代表复杂的意思,能够大大地提升交流的效率,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符号也被大量的应用到交流当中,比如“^_^”这种符号代表喜悦,“T_T”而这种符号则代表哭泣,诸如此类的符号由于能够简便地表达输入者的意图,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情感性而被广泛的使用,并且以其快速地流通性,迅速扩展至整个网络,网络语言所体现出的扩展性不言而喻。
二、网络文化对于日常用语的深刻影响
网络文化发展至今,已经不受到年龄、群体、工作性质等多方因素的限制,网络文化的大范围普及,也使得网民的数量逐渐增多,人们通过网络文化的感染力而走入互联世界,再在此平台上作用于网络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因此,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语言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语、日常用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大媒体包括电视、杂志等平台也越来越依附于网络语言,同时学生在学校和家庭当中也会用到网络语言来加强生活的乐趣,网络语言在网络以外的地方可以说是非常常见。比如我们会在电视上经常听主播用到“伤不起”一词,与此同时还有一个词甚至是风靡全国,那就是“给力”,“给力”一词来源于网络,但是这种带有一定情感色彩的词语已经被不同年龄的人群所接受,在报刊、杂志等标题中,“给力”一词一度十分抢眼。久而久之,如果我们不会应用一点网络语言,则会被大家称之为“OUT了”,如果身边的朋友所说的话我们听不懂,那必然会影响交流,如果不我们不会、不懂网络语言那么对于电视、杂志等陈述的内容也会出现理解上的误区。可见,网络文化对于我们日常用语的影响范围是很广泛的。
三、网络文化促进了汉语言的变异
(一)语法方面的变异
汉语言的语法有着极强的抽象性,同时也因此具有极大的稳固性。简单、便捷是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网民在应用网络语言的时候可以不考虑是否规范的问题。但是网络交际中超语法规范的情况很多,例子比比皆是,词语上存在随意组合与任意搭配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语言体式形成了,这种语法的变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随意简化与省略现象非常普遍
网络语言首先必须要通过键盘输入才能得以实现,通常大家打字的速度是无法与说话的速度保持一致的,这种表达的延迟会促使人产生一种走捷径的心理。为了提高打字速度,更快地表达意图,同时为了在网络上缩减花销、节省时间,保障在有效的时间内能发送更大量的信息,因为在交际交流过程中产生了缺乏语法依据的省略以及简约化的现象。比如两人在QQ上交谈,如果问到“聊什么”,有的网民则会输入“了什么”,在全拼输入法下这样简写则仅仅需要键入L、S、M即可。
2、构词具有任意性,缩略语逐步形成
网民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可以在网上充分地自由运用多种材料,任意组合全新的短语和新词汇。比如说:“下载”称为“下”或者是“荡”,而“荡”是英文download的前一半的英语发音。因为英语在网络中所占据的绝对优势地位,英汉混用情况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e人类”、“s型身材”等等。
3、词性活用
汉语言的构词法也同样受到了网络词汇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变异,出现了词类活用的变化。比如形容词转用为动词。汉语中形容词通常直接作谓语,不会接宾语,也很少在被动结构中使用。但是这种情况在网络语言中却稀松平常,举例来说,某某网站被“黑”后,服务器瘫痪,被迫关闭,在这里形容词“黑”则成为了动词用在了被动句当中。而被动句的基本构成格式是由“被+动词”构成,很明显,例句中的“黑”已做了动词的变异。
(二)词形变异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词汇在形式上也打破了书面语以汉字为主的既定方式,开始了词形的变异,即汉语拼音化与谐音化。甚至随着网络文化不断推广,许多编译后的词语也逐步地拓展到“寻常百姓家”。比如,词语的拼音化。许多网民为了提高沟通效率、适应语言经济机制的基本要求,创造了一种缩略词,这种缩略词通常由该词语的拼音字母的首字母组成,这是一种汉语拼音缩略词,比如说,“哥哥”,写作“GG”,“妹妹(也通“美眉”意为漂亮的女孩)”则用“MM”来表示,“BT”表示“变态”,GM是“哥们”等。此外,还有一种以数字代表的词语,比如“5555”,则表示哭泣,“2”则表示某人某事看起来很低级。“886”则表示“拜拜了”,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也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群众普通生活的深入影响。简写拼音也成为了互联网中最具有中国语言特色的一种词语,这种词语的产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简化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本来乏善可陈的拼音和数字重新鲜活起来,为语言的交流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从词形和语法两处细节分析了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现状,可以说促进其变异的最大推动力则是网络语言。然而网络语言往往缺少美感,相较于传统语言来说,在文化底蕴与内涵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可以说,网络语言追求的是时尚,追赶的是时代,这种崇尚自由与创新的精神是我们必须要认可的。然而,网络语言对我们传统汉语言的影响也必须要得到全社会范围内的高度重视,由于汉语言的变异,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深入网络,研究网络语言的形成、发展与前景,与传统汉语言进行特征上的严格比对,分析其利弊之所在。争取在促进网络语言发展的同时,能够保护我们传统汉语言的严谨性与美感,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规范网络语言的应用,从而丰富我国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并最终将其作用于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闵毅.信息时代下现代汉语的功能变体——网络语言初探[J].科技信息,2008(5).
[2]真田信治等.社会语言学概论[M].王素梅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何自然等.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涂燕萍.孩子,有话你就好好说——关于中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讨论[J].江西教育,2007(1).
[5]德春,孙汝建,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乔星.社会语言学视角中的网络语言[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作者简介:屠家洵(1974-),男,汉族,江苏省苏州市人,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讲师,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