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槠树下的快乐年华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nlong198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家屋后有一棵老苦槠树,粗壮的腰身我们三四个孩子手拉手都抱不过来,茂密的树冠像一把撑开的大伞,遮得住半亩田,裸露出地面的树根是我们落座或拴牛的好地方。
  每年秋末冬初,苦槠树孕育了半年的果实——像野山栗一样油黑发亮的苦槠从其壳斗里挣扎出来,落到地上。每天天刚蒙蒙亮,我们这些孩子就会带上各种竹编的容器或布袋,来树下捡苦槠。清晨的风晃动着树枝,晶莹透亮的苦槠从树上被摇下来,落到地上“扑扑”地响,有时落到人头上或身上,砸得人生疼。如果晚上或凌晨下了场小雨,风一吹,苦槠就会一阵阵像筛米一样落下来,引得我们去抢。因为天还没完全亮,加上树底下昏暗,小孩子虽然眼尖,有时也看不大清楚,甚至会闹出错把牛粪当树叶去拨动的笑话。为了捡到更多的苦槠,胆子大的男孩会爬到树上去,抱住树丫用力晃动,把苦槠摇落下来。有时候,我们会从家里取来两三根晾晒衣被的竹篙,用绳子把它们绑接起来,再在上面绑一个茶树钩,然后几个人合力把超长的竹篙竖起来,钩住一个树丫。这时我们会停下来分工,先选两个力气大一点儿的抱住竹篙晃树丫,再选一个人扮“疯子”,因为晃树丫时落下来的苦槠比较多,别的人会来捡,都是乡里乡亲的,又抹不开面子不让别人捡,便让一个人用围布或衣服蒙上眼睛,像疯子一样拿一根竹梢乱扫,不让旁人过来。不过有时落下的苦槠实在太多,抢捡的人多,“疯子”顾得了东顾不了西,在人们的哄笑之中,他只好扯下蒙眼的布赶快抢捡地上的苦槠。
  我们有时也会在树下玩“苦槠舂碓”的游戏:先用手和瓦片在地上挖一个拳头大的像锅底一样的坑,参加游戏的孩子先将约定数目的小苦槠放到坑里,然后轮流用自己挑选的大苦槠(我们叫它“碓脑”)去舂坑里的小苦槠,被舂出的小苦槠归舂的人所有。舂苦槠其实也有技巧,首先是“碓脑”个要大,头要尖,其次是要选小苦槠的缝隙斜着用力戳下去,小苦槠才会被挤上来,否则,小苦槠就在坑里转圈,弄不好“碓脑”都会落到坑里出不来归下家所有。
  我们有时会把捡到的苦槠放到火堆里煨了吃。煨熟的苦槠很涩,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有一次,几个小伙伴将一把苦槠丢进火堆里煨。过了一会儿,一个性急的家伙想去看熟了没有,突然“砰”的一声,火土灰扑面而来,把他弄得滿脸乌黑,逗得我们一阵大笑。原来是两粒苦槠的外壳同时炸开了。
  苦槠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就可以做一锅苦槠豆腐了。早上,母亲将苦槠放到太阳底下暴晒。晚饭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从晒得开裂的苦槠壳内把浅白色的苦槠仁抠出来。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小孩子手劲小,掰不开苦槠的硬壳,有时破碎的硬壳会刺到指甲缝里去,渗出血来就把手指放到嘴里吮吸一下,又继续剥。苦槠仁用水浸泡两三天后,母亲便从老屋的众厅里搬来手磨,开始磨苦槠。母亲右手推磨,左手将盆里的苦槠仁和水一勺一勺地舀到加料口里,随着手磨“吱呀吱呀”地转动,苦槠浆从磨中缓缓流出。苦槠磨完后,差不多半夜了。母亲将磨好的浆放到锅里煮熟并熬干多余的水分,再盛到大木盆里晾凉。而我早已睡眼蒙眬,忍不住就上床睡觉了。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去放牛时,母亲正用菜刀将已结冻的苦槠浆划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不过这时还不能吃,要把它们放到大木桶里用清水漂洗,每天要换一两次清水。再过两三天,苦槠豆腐可以食用了。早上,母亲照例要用大碗装上苦槠豆腐,让我给左邻右舍送去。
  苦槠豆腐棕色发亮,柔韧且富有弹性,清香扑鼻。无论是将它划碎后加点豆豉水、葱花、辣椒末凉拌,还是切成长条用大蒜、辣椒、豆豉去炒,吃起来都特别爽口。前年,我在所住的九江学院校园内意外地发现了几棵苦槠树,便在树下捡了几把苦槠,晒干后剥出仁,再用豆浆机把它打成浆,然后用老办法做出了苦槠豆腐,虽然吃起来没有家乡的味道,但令我又一次回想起苦槠树下那段童年的快乐时光……
  责编/清风
其他文献
许多影视剧里,老上海大店小铺鳞次栉比、百业俱全,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在繁荣的老上海街市,每个店主都希望为自己的商铺取上一个好名字,因为店名对商店来说不仅有关声誉,有时甚至还会影响生意。一些店铺名沿用至今。那么,上海的老字号都是怎样取名的呢?  以姓名作为店名  以自己的姓名作为店名最为简单,既可表示产业为己所有,又能建立自己的声望。这类命名方法,一种是将姓名全部上牌,如广东路上创办于1933年的“杨
期刊
艰辛无所惧,豪气贯长虹。  探水鱼潜底,勘崖鹫绕峰。  制图择比例,设计莫雷同。  野外山川秀,奔波樂此中。
期刊
宅后芳园伴岭岗,  涓涓涧水入池塘。  客來旋宰塘中鲤,  煮酒烹茶论宋唐。
期刊
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家家吃饭都用瓷碗。记忆中,我吃饭最喜欢用的是家里的花碗,碗边沿有一圈细小的金边花纹,碗侧还有几排半透明的圆点,整个碗晶莹剔透。碗底有个字,是父亲名字中的“高”字。  那时,农村吃饭有个习惯,只要天气好,村民都喜欢端着碗来到村中一棵大树下,蹲在地上边吃边聊天。吃完饭后把碗往地上一搁,或下象棋,或抽口旱烟。大家把碗摆在一起有时难免会搞混,为了避免拿错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户户都
期刊
吾生何憾?布褐尘埃满。涉水爬山霜为伴。风雨行程辗转。  歲老蓬荜生辉。庭前燕掠莺飞。欣喜家添才俊,呢喃寄语春晖。
期刊
发生在1935年5月的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重要战斗,也是红军长征途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在这场战斗中,22名勇士用大无畏的精神,冒着枪林弹雨,为中央红军顺利渡河,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在这22名勇士中,有一人是江西宜春籍的,他就是革命先烈刘梓华。  别妻离家 参加革命  刘梓华原名刘友芝,1912年农
期刊
夕阳映照彩霞天,  喜盼相逢樂少眠。  离散卌年常忆旧,  放歌飞舞满芳园。
期刊
早春经雨后,  绿水涨池塘。  燕尾金波剪,  莺歌玉树忙。  远山除暗色,  杏眼奪新妆。  最是怡心处,  交欢两浴鸯。
期刊
怀水怀山览翠峦,  宜居城市岂虚传?  神仙也恋温泉美,  月落红尘不返鑾。
期刊
大约10岁那年,妈妈说要带我出一趟远门,我听了那个高兴劲儿甭提了,连忙问要去哪儿。妈妈说要到当涂县江心洲她的舅舅家,她的舅舅虽然不在了,但舅母还在,还有表哥表弟。妈妈还说她的那些表哥表弟,我要叫他们表叔。一提到表叔,我感到特别亲切,因为那时流行京剧样板戏,我对京剧《红灯记》里李铁梅唱的“我家的表叔数不清”非常熟悉,自己也能跟着哼几句,心里就对表叔存有好感。我暗想:有没有和《红灯记》里那个“磨剪子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