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机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可以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在教育方面亦然。内部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基础,是引导、激发、维持和调节学生各方面行为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很多时候,较高的内部动机能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因此,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是需要老师们积极探索学习的,进而帮助我们提升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下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内部动机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但有时候的做法并不恰当。本文主要探讨内部动机,哪些做法适得其反,如何正确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关键词】内部;动机;激发;英语课堂
【作者简介】王濛濛,南京市潭桥小学。
英语的学习应该从小就培养兴趣。众所周知,兴趣会引领大家在学习、专业等领域行的更远,走得更好。语言类的学习向来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因此,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会帮助他们学的更好。兴趣亦是学生内部动机的重要部分。英语的学习需要从小学阶段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好基础,以此培养足够的内部动机来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关注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方法,从各个层面提升学习的内部动机,进而提升学生英语水平。
一、内部动机
动机引导、激发和维持调节着人们日常学习及活动。通常是由一定的情境引发的,并且可以使人们特定的心理状态得以满足。而引起和维持学生学习的行为,以满足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就是学习动机。学习行为由学生自我的内部动机及外部动机形成的,其中内部动机为主要方面,它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如将“考到高分”作为学习的一种动机, 它驱使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潜心备考。因此,学习的活动本身即是内部动机所引导的结果。且内部动机高的情况下,人们的创造力也会更高,它驱使着人们去进行更深层次的创造。
二、培养内部动机的不恰当做法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内部动机的方法很多,然而不是所有看似不错的方法都会有效,我们需要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进行培养,很多时候,教师的做法并不恰当,甚至会适得其反。
1.内部动机外部化。内部动机外部化是指使学生原本对某活动很感兴趣,却因额外的条件失去原先拥有的兴趣。当学生认为其行为是外部原因所引起的,那么他們就会低估自身源自内在动机的程度。
很多老师会在教学中不经意间将内部动机外部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我决定采取奖励机制来刺激一下原本表现还不错的孩子们。刚开始效果看似很好。一段时间结束后,效果开始变差。以前不愿意参与课堂的孩子依然不太积极,部分积极的同学出现改变也是为了奖品而举手胡乱回答,他们并没有真正去思考。而以前上课积极的同学,现在似乎是无奖励则不愿参与课堂的。普通的奖品已经激不起他们的兴趣。时间越久,同学们的表现愈发下降了。经过奖励后,同学们反而不像以前那么积极热情去学习了。一个个似乎只是围绕着奖品转,本来那群爱学习的同学的内部动机竟在不知不觉间被转化。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孩子们因为奖励,出现了认知上的不协调,继而改变因为热爱而学习,并转化成因为奖励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也逐步下降了。当奖励不吸引时,学生的兴趣反而下降,并不会为之而努力。这便是错误的培养内部动机的方法,并将内部动机外部化了,因此我们需要找寻恰当的方法去培养内部动机。
2.“拔苗助长式”教学。为了让学生在能力上有所提升,增加学习的信心,从而以更强的内部动机投入到下一轮的学习中去,教师们往往乐此不疲地设计高出学生实际水平许多的题目进行分析。老师们以为经常练习有难度的题目应该会提升学生的能力。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打击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不但提升不了学习的动机,反而会严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放弃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分层教学是每位教师都应进行的,也是推动教学进步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分层要落到实处,所谓的分层不只是关注优生,同时还要关注中等生及基础薄弱的学生。练习的题目需要进行分层,高难度、难度较大的题目及基础题都要进行布置、讲解。当然,该问题在作业不止中也有体现,教师应当给予关注。
3.“极左”的“严师出高徒”教学法。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一些教师为了提升自身的威信,在各个方面对学生都有着很严厉的要求,以督促学生更自觉地学习,“自觉学习的学生”仿佛拥有着很强的内部动机,实则不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教师错误的理解“严师出高徒”的含义。严师出高徒固然没错,但是很多教师理解为一味地对学生严格,不表扬,不夸奖,或很少鼓励和表扬,生怕学生骄傲自满,停滞不前。抑或是觉得只有这样才会守住自己教师的权威性。其实真正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尊敬你的同时也爱你。可这样“极左”的做法,却是真正伤害很多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不但没有带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压制。追求进步和表扬是人的本能,过分的压制往往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升华自身的教学手法,并因材施教,适当鼓励学生。
三、正确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方法
动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如此重要的激发作用,而内部动机更是直接关系到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正确地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则变得尤为重要了。
1.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奖励,避免内部动机外部化。奖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激励因素,对于小学生更是如此。每一次的奖励都会增加行为的发生频率,因此奖励可以改变一定的行为。然而,并不是任何的奖励都会起到积极正面的效果。在上述例子中,本来大部分同学都是因为热爱学习而学习,在学生有足够内部动机的时候进行错误的奖励后,同学们出现了认知的不协调,为了协调,只能让自己理解为是因为奖励而进行学习,从而出现上述问题。
因此,我们平时在进行奖励时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比如,起初孩子们兴趣高涨的时候,奖励可能会破坏他们的内部动机,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当孩子们对学习等完全没有任何兴趣的时候,这时候进行奖励则会出现一定的效果,因为那时候的孩子本身就不具备一定的内部动机,也就不会出现被破坏的情况。 2.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往往十分不自信。在小学阶段,这类学生常常不会积极主动去参与课堂,在学习、做事上都缺乏动机,甚至做很多事情都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应该多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帮助这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通过为他们选择难易适当的任务,让他们较轻易完成。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使他们确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任务,从而提升学习的内部动机。随着内部动机的提升,他们能完成更多的任务,成功的体验也会大大多于以前,从而提升了自我效能感,起到了良性循環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日常的育人工作中,要注意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真正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兴趣,激发内在动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孩子们真真正正对课堂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足够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能够诱发学生的内在动机,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我们应采用形式多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采用世界咖啡屋的形式,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坐在一起等形式进行讨论;由学生预习提出问题,老师精讲,体现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游戏、课文表演等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当然此处要注意分清并抓住教学的重点,不要本末倒置,要有游戏等方面的活动,但不是以其为主);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继而引发思维碰撞。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坚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以生带生”,积极开发学生更多的潜能等。
4. 擅于运用鼓励和表扬的机制进行教学。教师应该进行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避免出现全班统一使用方法来激化学生内部动机。在上述“严师”的情况里,部分教师对学生不表扬,不鼓励。此种做法就很欠妥,尤其是对于自卑、内向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应该多多鼓励,多沟通,一出现进步就积极表扬等策略,来帮助他们找到自信。而对于优秀的学生而言,我们也应当时常表扬,让其意识到自己学之有效,从而更加热情满满。对于暂时处于后面的同学,我们更应该擅于发现其闪光点,积极表扬,时常做到鼓励与表扬并行。在多次体验到成功后,内部动机也会随之提升。小学阶段,鼓励与表扬的效果是更加显著的。
内部动机是提升教学的有效抓手,我们老师应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奖励,避免内部动机外部化,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兴趣,激发内在动机。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社会心理学[美]ElliotAronson,TimothyD.wilson[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8).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刘瑞光.论动机与学习[J].山东师大学报,1999,(1).
【关键词】内部;动机;激发;英语课堂
【作者简介】王濛濛,南京市潭桥小学。
英语的学习应该从小就培养兴趣。众所周知,兴趣会引领大家在学习、专业等领域行的更远,走得更好。语言类的学习向来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因此,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会帮助他们学的更好。兴趣亦是学生内部动机的重要部分。英语的学习需要从小学阶段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好基础,以此培养足够的内部动机来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关注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方法,从各个层面提升学习的内部动机,进而提升学生英语水平。
一、内部动机
动机引导、激发和维持调节着人们日常学习及活动。通常是由一定的情境引发的,并且可以使人们特定的心理状态得以满足。而引起和维持学生学习的行为,以满足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就是学习动机。学习行为由学生自我的内部动机及外部动机形成的,其中内部动机为主要方面,它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如将“考到高分”作为学习的一种动机, 它驱使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潜心备考。因此,学习的活动本身即是内部动机所引导的结果。且内部动机高的情况下,人们的创造力也会更高,它驱使着人们去进行更深层次的创造。
二、培养内部动机的不恰当做法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内部动机的方法很多,然而不是所有看似不错的方法都会有效,我们需要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进行培养,很多时候,教师的做法并不恰当,甚至会适得其反。
1.内部动机外部化。内部动机外部化是指使学生原本对某活动很感兴趣,却因额外的条件失去原先拥有的兴趣。当学生认为其行为是外部原因所引起的,那么他們就会低估自身源自内在动机的程度。
很多老师会在教学中不经意间将内部动机外部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我决定采取奖励机制来刺激一下原本表现还不错的孩子们。刚开始效果看似很好。一段时间结束后,效果开始变差。以前不愿意参与课堂的孩子依然不太积极,部分积极的同学出现改变也是为了奖品而举手胡乱回答,他们并没有真正去思考。而以前上课积极的同学,现在似乎是无奖励则不愿参与课堂的。普通的奖品已经激不起他们的兴趣。时间越久,同学们的表现愈发下降了。经过奖励后,同学们反而不像以前那么积极热情去学习了。一个个似乎只是围绕着奖品转,本来那群爱学习的同学的内部动机竟在不知不觉间被转化。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孩子们因为奖励,出现了认知上的不协调,继而改变因为热爱而学习,并转化成因为奖励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也逐步下降了。当奖励不吸引时,学生的兴趣反而下降,并不会为之而努力。这便是错误的培养内部动机的方法,并将内部动机外部化了,因此我们需要找寻恰当的方法去培养内部动机。
2.“拔苗助长式”教学。为了让学生在能力上有所提升,增加学习的信心,从而以更强的内部动机投入到下一轮的学习中去,教师们往往乐此不疲地设计高出学生实际水平许多的题目进行分析。老师们以为经常练习有难度的题目应该会提升学生的能力。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打击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不但提升不了学习的动机,反而会严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放弃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分层教学是每位教师都应进行的,也是推动教学进步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分层要落到实处,所谓的分层不只是关注优生,同时还要关注中等生及基础薄弱的学生。练习的题目需要进行分层,高难度、难度较大的题目及基础题都要进行布置、讲解。当然,该问题在作业不止中也有体现,教师应当给予关注。
3.“极左”的“严师出高徒”教学法。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一些教师为了提升自身的威信,在各个方面对学生都有着很严厉的要求,以督促学生更自觉地学习,“自觉学习的学生”仿佛拥有着很强的内部动机,实则不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教师错误的理解“严师出高徒”的含义。严师出高徒固然没错,但是很多教师理解为一味地对学生严格,不表扬,不夸奖,或很少鼓励和表扬,生怕学生骄傲自满,停滞不前。抑或是觉得只有这样才会守住自己教师的权威性。其实真正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尊敬你的同时也爱你。可这样“极左”的做法,却是真正伤害很多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不但没有带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压制。追求进步和表扬是人的本能,过分的压制往往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升华自身的教学手法,并因材施教,适当鼓励学生。
三、正确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方法
动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如此重要的激发作用,而内部动机更是直接关系到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正确地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则变得尤为重要了。
1.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奖励,避免内部动机外部化。奖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激励因素,对于小学生更是如此。每一次的奖励都会增加行为的发生频率,因此奖励可以改变一定的行为。然而,并不是任何的奖励都会起到积极正面的效果。在上述例子中,本来大部分同学都是因为热爱学习而学习,在学生有足够内部动机的时候进行错误的奖励后,同学们出现了认知的不协调,为了协调,只能让自己理解为是因为奖励而进行学习,从而出现上述问题。
因此,我们平时在进行奖励时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比如,起初孩子们兴趣高涨的时候,奖励可能会破坏他们的内部动机,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当孩子们对学习等完全没有任何兴趣的时候,这时候进行奖励则会出现一定的效果,因为那时候的孩子本身就不具备一定的内部动机,也就不会出现被破坏的情况。 2.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往往十分不自信。在小学阶段,这类学生常常不会积极主动去参与课堂,在学习、做事上都缺乏动机,甚至做很多事情都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应该多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帮助这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通过为他们选择难易适当的任务,让他们较轻易完成。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使他们确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任务,从而提升学习的内部动机。随着内部动机的提升,他们能完成更多的任务,成功的体验也会大大多于以前,从而提升了自我效能感,起到了良性循環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日常的育人工作中,要注意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真正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兴趣,激发内在动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孩子们真真正正对课堂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足够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能够诱发学生的内在动机,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我们应采用形式多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采用世界咖啡屋的形式,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坐在一起等形式进行讨论;由学生预习提出问题,老师精讲,体现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游戏、课文表演等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当然此处要注意分清并抓住教学的重点,不要本末倒置,要有游戏等方面的活动,但不是以其为主);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继而引发思维碰撞。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坚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以生带生”,积极开发学生更多的潜能等。
4. 擅于运用鼓励和表扬的机制进行教学。教师应该进行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避免出现全班统一使用方法来激化学生内部动机。在上述“严师”的情况里,部分教师对学生不表扬,不鼓励。此种做法就很欠妥,尤其是对于自卑、内向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应该多多鼓励,多沟通,一出现进步就积极表扬等策略,来帮助他们找到自信。而对于优秀的学生而言,我们也应当时常表扬,让其意识到自己学之有效,从而更加热情满满。对于暂时处于后面的同学,我们更应该擅于发现其闪光点,积极表扬,时常做到鼓励与表扬并行。在多次体验到成功后,内部动机也会随之提升。小学阶段,鼓励与表扬的效果是更加显著的。
内部动机是提升教学的有效抓手,我们老师应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奖励,避免内部动机外部化,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兴趣,激发内在动机。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社会心理学[美]ElliotAronson,TimothyD.wilson[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8).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刘瑞光.论动机与学习[J].山东师大学报,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