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s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国新音乐”是中国作曲家以中国文化作为出发点利用西方20世纪现代作曲技法而创作出的音乐作品。但是由于“中国新音乐”的“新”,也使其受到了不用的评价。钱仁平的《中国新音乐》一书非常中肯的介绍了中国新音乐从“开始”到现在的发展。本文以中国新音乐作为出发点,对该书作出自己的看法,也希望一路走来的中国新音乐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 《中国新音乐》 “中国新音乐”
  
  “中国新音乐”是在“西方现代音乐”的影响下产生的,它吸收了许许多多“西方现代音乐”中的语言形式。但它毕竟也是一种中国音乐,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传统,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血,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神韵,其中国性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新音乐”带着音乐艺术发展的新思潮从1927年,柯政和先生在《新乐潮》上发表了《新音乐》一文开始,至今以79年了。从郑志声、冼星海、江文也、谭小麟等先驱到现在的谭盾、郭文景、何训田、叶小纲、唐建平等一大批作曲家,他们延续着这一种经历和艰苦一路走来。在一路上,他们遭受着许多褒贬不一的评价。正如梁茂春先生在为《中国新音乐》序中所说:“现在冷静地想一想,这些似乎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不挨骂的,能叫‘新音乐’吗?”。正因为如此,探索必然成为一条艰苦的道路,艰辛、失误和牺牲才成为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上闪烁的基石。
  2005年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博士研究生、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中国现代音乐研究中心主任,钱仁平先生所著的《中国新音乐》一书,正是秉着探索的精神和对“中国新音乐”的热情将近几年来活跃在“中国新音乐”界中的作曲家及其作品尽量收录在此书中。此书中所及文章主要是作者从1999年起,六年来为上海音乐出版社《音乐爱好者》中“中国新音乐”专栏所撰写的文章。
  在本书中,作者收录了27位作曲家及其作品介绍,和三届“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综述还有一篇“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代表团与上海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21世纪音乐创作前瞻”。作者对这27位作曲家及其作品介绍的文章是为《音乐爱好者》撰写的专栏性文章,虽然作者对每一位作曲家的特征等一些方面都不尽相同,因为文章的性质所然,所以“格式化”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由于作者所用切入点、以及叙述方式上的变化,才让此书读起来让人不会有太多倦殆之感。能做到这样,足见作者之用心。作者对这27位作曲家及其作品的介绍文章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评论和介绍为主的文章,这类文章主要是以评论的手法来写作,从作曲家的作品以及创作道路出发,用历史的眼光,宏观地来看作曲家的人性、思想、精神以及对“中国新音乐”的贡献。这一类文章读起来其畅快感不言而喻,而且拉近了读者与作曲家之间的距离,让人看来是那么的亲切。如“杨立青的意味”、“事已过 境难迁——桑桐早年的新音乐创作及其它”、“谭盾解读”以及“风中的怀念——谭小麟及其对中国新音乐发展的贡献”等一系列文章。第二类是以作品分析以及介绍为主的文章,这里的作品分析一类的文章与近几年来在我国各大刊物上的作品分析类文章有一些不同。在近几年来,我国的各大刊物中的作品分析类文章屡见不鲜,这一类文章以分析作曲家的作曲技法为主,将作曲家的作品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从调式调性、音色织体、数列结构等诸多方面对作品加以剖析,从而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手法和总结一系列的创作技法。而本书中的作品分析一类文章是以分析作为一种方式方法,以介绍作曲家极其作品为目的,以此从另一个角度,宏观作曲家的新思想,从而体现不同的作曲家心中的“中国新音乐”。这样的写作方法可以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了解“中国新音乐”。如“融真情于缤纷的音响与有机的结构之中——关于王西麟的《第三交响曲》及其他”、“探索者之路——朱践耳与中国新音乐”、“力与美的交响——关于钟信明的《第二交响曲》”以及“与‘惊梦’的三重‘对话’——徐孟东室内乐《惊梦》解析”等一部分文章。第三类是评论与作品分析及介绍并重的文章,这类文章集前两类文章之精华为一体,但由于文章的篇幅以及性质的左右,没有想象中之精彩,但“咀嚼”起来也是令人回味无穷呀。如“叶小纲的方式——我听叶小纲和他的《冬》”、“郭文景:其人·其乐·其‘戏’”、“理念·技术·音响——贾达群和他的《响趣》”以及“承文化薪火 传时代新韵——唐建平和他的《玄黄》”等等文章。作者以他对“中国新音乐”的那份热爱将这27位作曲家及其作品做了热情而又十分中肯的评价,使之读来让人感觉更为畅快。还有就是三届“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综述,这三篇综述性的文章读来有一种亲临现场的亲切感,使读者心情愉悦。最后一篇是“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代表团与上海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21世纪音乐创作前瞻”,这篇文章中的“以宽广的胸怀20世纪既有的作曲成果”、“以整合的方式运用20世纪的作曲技术”、“以开拓的姿态挖掘21世纪的新音源新音响”、“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广大听众’的反应”和“以‘平常’的心太坚持‘常态’的音乐创作”这五点想法,由此可见作者对“中国新音乐”的那颗“平常”心。此书还有两大齐全,一是书中所提及的作曲家作品的目录齐全;第二是附录中有关“中国新音乐研究”的主要文献也非常齐全。这些资料可以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们更为方便的了解“中国新音乐”、欣赏“中国新音乐”、研究“中国新音乐”。
  从此书中作者对27位作曲家及其作品的评论与分析和三届“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的综述以及“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代表团与上海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21世纪音乐创作前瞻”中不难看出作者对“中国新音乐”所持的态度。在笔者看来,作者对这27位作曲家及其作品的评论与分析已经不重要了,文章的初衷并不是去为了分析这些作曲家的作品来看出作曲家所用的创作手法,以及对作曲技法的研究,而是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们来关注“中国新音乐”、来了解“中国新音乐”,来吸引音乐爱好者们对“中国新音乐”的兴趣。笔者认为,对新音乐中的流派与作曲技法的研究固然重要,但是我们确不能忽略作曲家们的思想以及其创作的精神。一部成功的音乐作品并不是依靠它的技术含量有多高,也不是依靠其音响布局有多么地变幻莫测,更不是依靠它周密的数列结构来立足于历史的舞台的;而是靠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与精神来立足与世界。古往今来,哪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及其不朽作品的成功不是靠“它”呢?作曲家朱践耳先生在他《第八交响曲“求索”》的总谱手稿的扉页上写到:
  “探索者的路是漫长的、探索者的心是孤独的、探索的磨难是无尽的、探索的精神是永恒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伯牙碎琴的故事。伯牙的音乐是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就像现在的“中国新音乐”一样。子期的欣赏能力必定是出众的,否则他也不可能听得出古琴音乐背后那深刻的意韵和丰富的内涵。“中国新音乐”是属于新一代中国人的。如果没有新的思想也就没有现代人的精神渴求,也就没有“中国新音乐”的产生。正是由于欣赏者有新的艺术想象力,才有新的音乐的形成。大胆地批判旧音乐,勇敢地向历史挑战,是新音乐带有了明显的反传统的特点,因为旧的传统是可以放弃和改变的,但标准是旧传统能否适应今天的新人类的精神需要。这也是《中国新音乐》一书的另一意义,它可以使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们从中吸收到自己所需要的新思潮,也能够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们进一步了解和欣赏“中国新音乐”。为“中国新音乐”的发展与繁荣献出我们的绵薄之力,难到不正是为了这一切吗?但是“新”的不一定是“好”的,所以笔者比较推崇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鲁迅先生说:“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或要使用,或要存放,或要毁灭……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好文艺。”这样一切才会向一个好的方向一路走去……
  
其他文献
[摘要] 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只有解决了效率的问题,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这是我们英语教师要致力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英语单词 增强记忆力 提高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是记忆单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我在试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单词
期刊
[摘要] 简要介绍了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并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数控技术 精加工 信息化    0引言  装备制造技术和装备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期刊
[摘要] 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用地规模也在扩大,城市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新发展的城市。中卫市是一座发展的新兴城市,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水土流失问题也明显凸现出来了,本文以中卫市沙坡头区水土流失为例,意在为城市发展防治水土流失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水土流失 中卫市沙坡头区    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成立于2004年,辖“一区两县”(一区:沙坡头区,两县:中宁、海原),是一
期刊
[摘要] 客观事物是以系统性整体的原则存在,艺术造型同样遵循这一原则;正确而又全面认识艺术造型概念,由静态到动态分解整体观的成因,科学、理性透视我们对艺术造型整体观的认知,从一般中提炼最本质的整体元素,指导我们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 艺术 造型 整体 二重性    一、艺术造型整体观概念  艺术创作既是艺术家造型艺术运动的轨迹,也是艺术家审美认知的阶段性过  程;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在审美认知的
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对沈阳市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影响私人健身教练综合素质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促进沈阳市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执教质量的再次提高。  [关键词] 健身俱乐部 私人健身教练 现状 调查研究    引言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们对健康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在未来的生活中,健身将成为人们首选的生活方式。全民健
期刊
[摘要] 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  [关键词] 园林 植物造景 作用    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现
期刊
[摘要] 建筑智能化是对建筑设施实行自动化管理的过程,采取配备和安装智能设施的手段,实现对建筑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管理。合理设计使用功能、投资标准和管理要求,先进性、可靠性、合理性与经济性兼具的一种综合设计方案。智能化主要是靠智能化电器来体现,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在此前提下,达到节约能源、增强建筑使用功能、优化环境的目标。智能化电器的安装是智能化建筑的保障,必须做好智能电器安装的质量。  [关键
期刊
[摘要] 当今世界,将情感的发展列入评价人的发展的重要指标。一个受过情感教育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温顺、谦和、善于沟通并且能唤起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的人。本文就聋生的情感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 聋生 心理健康情感教育对策    一、基本信息  小昊,男,14岁,中度聋,我校八年级学生。独生子。父亲是周口XX公安局警察。母亲在周口一家公司上班。大约在他10岁时,父母离异,他一直跟着妈
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不同知识源的采集,提出了不同层次高校图书馆图书的采购及相邻高校间图书资源共享模式,以解决当前图书购置经费紧缺的前提下,合理购置图书,更好地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关键词] 多知识源 图书采购 馆际互借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信息的快速传递为人们获取最新知识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资源都能够通过电子信息传递,纸质图书资料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依然占有极其
期刊
[摘要] 为提高装备可靠性设计中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效率,满足多领域FMEA智能体相互协作的需求,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分布式智能FMEA系统,给出了基于XML的分布式智能FMEA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基于XML的FMEA知识描述、推理及知识学习等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XML 分布式 智能FMEA    一、引言  FME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