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今年89岁,一个髦耋老人,往往有回忆往事的习惯。每当我回忆起60多年的从医生涯,总是感慨良多,有无数成功的喜悦,也不乏经验教训。感受最深的是“勤奋、开拓”四个字。要当好一名医生,光有为病人服务的美好心愿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高超的医技水平,这就需要不断学习,经常关注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同时还要随时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我深深体会到,虽然已有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但这仍然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有句老话“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话意味深长,所以,“活到老,学到老”一直是我的座右铭。 因此,即使是疑难杂症病人,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与我的同仁都会竭尽全力为病人解除痛苦。其中给一位小病人的诊治故事,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1996年的一天,诊所里来了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没等坐下,父母就急着给我介绍了女孩的病情:原来,小女孩生下时活泼可爱,可是好景不长,当孩子长到四五岁时,左小腿突然粗大起来,走路时一拐一拐地,显得沉重。父母带她去了不少医院,有的医生说孩子得了肿瘤,有的医生说得了丝虫病,但均无良法。孩子上学以后,由于行走不便,只能每天由爸爸用自行车接送。6岁时有一天,孩子的那只粗腿突然红肿发热,并伴有高热,体温达39度。父母立即送她到医院急诊,医生诊断为“丹毒”(俗称流火)。治疗一周后,孩子退热,腿部的红肿也基本消除。谁知一个月后,孩子的腿又一次发生红肿,且高热不退,父母心急如焚,只能再次将她送到医院。更为糟糕的是,以后孩子每月都要复发一次,并且每发作一次,孩子的小腿就比以前更加粗大。到了16岁时,左小腿的周径已达105厘米,像一个大皮球,行动极为不便。全家人一筹莫展,到全国多家医院求治,均被告知无法医治。后经热心人介绍,这对夫妇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我院。我们检查诊断的结果是先天性淋巴水肿并发晚期象皮腿。
我們知道,淋巴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由淋巴管与淋巴结组成。淋巴通道可由于淋巴系统的先天性缺陷、感染、晚期丝虫病等因素引起阻塞,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远端的组织和器官可形成淋巴水肿,引起细菌感染,形成急性淋巴管炎(丹毒)。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发作次数的增加,伤害越来越大,最后形成象皮肿。
面对这样一个小病人,我们却束手无策。因为传统上治疗慢性肢体淋巴水肿的方法是将水肿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层全部切除,然后从大腿上取下皮肤,移植到小腿的肌肉层表面。但这种手术容易复发,淋巴液渗漏严重。后来,我们创造了红外线烘绑疗法和微波烘疗法,这些方法虽能加快病人局部淋巴循环,提高疗效,但适合早、中期淋巴水肿象皮腿病人,不适合这位女孩的巨大型晚期象皮腿。难道只能采取保守治疗,让小病人每天带着“粗腿”由爸爸用自行车驼着去上学?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的病情逐渐发展,导致淋巴液外流,肢体溃烂,最终截肢吗?不!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这位小病人。
此时,显微外科技术已经兴起,我们反复研究了已有的各种疗法,大胆创新,将显微外科技术引入治疗方案,又专程派医生到国外学习,最后掌握了一种浅层的淋巴管与深层静脉吻接的新方法。随后,临床小组立即将这项新技术应用于该女孩,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我们终于在显微镜下看到女孩腿上透明的淋巴液通过纤细的淋巴管缓缓向上回流,——手术成功了!
手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两周后,女孩出院时小腿肿大已消失,一年后,患肢与健肢的周经仅相差3厘米。手术后至今已有六七年,这位女孩已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
在我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像这位小病人的诊治故事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每当在医疗工作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时,只有“勤奋、开拓”这四个字,才能使我们在医疗征途中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1996年的一天,诊所里来了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没等坐下,父母就急着给我介绍了女孩的病情:原来,小女孩生下时活泼可爱,可是好景不长,当孩子长到四五岁时,左小腿突然粗大起来,走路时一拐一拐地,显得沉重。父母带她去了不少医院,有的医生说孩子得了肿瘤,有的医生说得了丝虫病,但均无良法。孩子上学以后,由于行走不便,只能每天由爸爸用自行车接送。6岁时有一天,孩子的那只粗腿突然红肿发热,并伴有高热,体温达39度。父母立即送她到医院急诊,医生诊断为“丹毒”(俗称流火)。治疗一周后,孩子退热,腿部的红肿也基本消除。谁知一个月后,孩子的腿又一次发生红肿,且高热不退,父母心急如焚,只能再次将她送到医院。更为糟糕的是,以后孩子每月都要复发一次,并且每发作一次,孩子的小腿就比以前更加粗大。到了16岁时,左小腿的周径已达105厘米,像一个大皮球,行动极为不便。全家人一筹莫展,到全国多家医院求治,均被告知无法医治。后经热心人介绍,这对夫妇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我院。我们检查诊断的结果是先天性淋巴水肿并发晚期象皮腿。
我們知道,淋巴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由淋巴管与淋巴结组成。淋巴通道可由于淋巴系统的先天性缺陷、感染、晚期丝虫病等因素引起阻塞,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远端的组织和器官可形成淋巴水肿,引起细菌感染,形成急性淋巴管炎(丹毒)。随着病情的发展和发作次数的增加,伤害越来越大,最后形成象皮肿。
面对这样一个小病人,我们却束手无策。因为传统上治疗慢性肢体淋巴水肿的方法是将水肿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层全部切除,然后从大腿上取下皮肤,移植到小腿的肌肉层表面。但这种手术容易复发,淋巴液渗漏严重。后来,我们创造了红外线烘绑疗法和微波烘疗法,这些方法虽能加快病人局部淋巴循环,提高疗效,但适合早、中期淋巴水肿象皮腿病人,不适合这位女孩的巨大型晚期象皮腿。难道只能采取保守治疗,让小病人每天带着“粗腿”由爸爸用自行车驼着去上学?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的病情逐渐发展,导致淋巴液外流,肢体溃烂,最终截肢吗?不!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这位小病人。
此时,显微外科技术已经兴起,我们反复研究了已有的各种疗法,大胆创新,将显微外科技术引入治疗方案,又专程派医生到国外学习,最后掌握了一种浅层的淋巴管与深层静脉吻接的新方法。随后,临床小组立即将这项新技术应用于该女孩,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我们终于在显微镜下看到女孩腿上透明的淋巴液通过纤细的淋巴管缓缓向上回流,——手术成功了!
手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两周后,女孩出院时小腿肿大已消失,一年后,患肢与健肢的周经仅相差3厘米。手术后至今已有六七年,这位女孩已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
在我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像这位小病人的诊治故事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每当在医疗工作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时,只有“勤奋、开拓”这四个字,才能使我们在医疗征途中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