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素质教育之花”的前前后后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an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在世,有一些事情过了一个阶段,也许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好像从未经历过;然而,有的事情,做过之后,尽管时光流逝,过了很久很久,却从来不会忘记。
  2002年1月4日起,我曾在《慈善》杂志社工作了四年,这四年里我主要工作就是把杂志新开辟的“素质教育之花”栏目办好。主编当时给了我一些读者投寄的稿件。这些稿件,就是我编辑“素质教育之花”栏目的素材,也是我在《慈善》雜志社编辑工作的开始。
  四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一瞬,然而,在我短暂的人生中却是重要的一段岁月。退休生活从六十岁开始,究竟能够延续多少晚年生活?是五年、十年?还是二十年乃至更多?或者生命来去匆匆?谁都没办法掌控。但是,有一点我能够知道,那就是晚年生活需要善良、需要奋斗、需要多行善事;做一个好人、善人、实实在在的老年人。既然我在退休之后,在欢度晚年生活的过程中,第一站选择了为办好《慈善》杂志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把《慈善》杂志社领导交办的任务高质量地完成,为在全社会普及慈善工作做些有益工作,那就应该全力以赴地把我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我喜爱的慈善事业。我的这个想法,既是我做好编辑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慈善》杂志领导对我的期望。
  经过认真回顾,我在《慈善》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特别是编辑“素质教育之花”栏目的全部过程中,从2002年第一期开始,一直到2005年最后的第六期为止,除了最初的第一期不是我编辑的以外,经我编辑的“素质教育之花”专栏有23期,合计发表文章138篇,为发表的文章撰写编辑点评132篇,总共写出编辑点评19800余字。在全部发表的素质教育之花文章中,涉及的省、市、自治区有天津、河北、广东、广西、山东、江苏、新疆、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上海等十多个地方;涉及的大中城市及大中小学校就更多了,连偏远的山村学校也有师生撰写稿件。从发表的138篇文章中可以看到,撰写“素质教育之花”文章的作者,既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还有学生家长、部队官兵、学校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校长等等。这充分说明,《慈善》杂志开辟“素质教育之花”栏目,是正确决策,既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欢迎,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说明“素质教育之花”栏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说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关于慈善方面的征文活动,具有足够的读者群,也有可观的作者群。为什么?原因在于:一是《慈善》杂志在读者之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二是“素质教育之花”栏目发表的文章引起广大读者共鸣;三是人性的善良、道德的高尚、多做好事已经在社会各个角落逐步得到普及,蔚然成风。
  正因为如此,看到了“素质教育之花”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作为《慈善》杂志的一名受聘责任编辑,感到由衷的高兴。怎么样才能够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期盼,怎么样才能够报答广大读者对《慈善》杂志的厚爱?怎么样才能够让“素质教育之花”这个栏目在读者中闪闪发光?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踏踏实实把这个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办好、办精彩、办扎实。
  我深知,《慈善》杂志领导给我安排的工作,让我成为“素质教育之花”专栏的责任编辑,这是对我的信任,更是对我的期望。我应该想尽办法、千方百计把这个专栏办好,让读者满意,让关心《慈善》杂志的所有负责同志满意。这除了应该具有高度热情之外,还需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把专栏办得好读、好看、丰富多彩。于是,我在征得主编同意的情况之下,认真做好两件事:一是除了认真撰写征文的编辑点评之外,还根据征文的内容及时进行引导性的评论;二是在主编的支持帮助下,适时召开“素质教育之花”专栏的座谈会,征求意见,扩大影响,发动更多青少年学生及教育工作者撰写征文,进一步提升专栏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征文高质量发展,为把这个专栏办得更加出彩而努力拼搏。
  及时撰写评论文章,引导读者撰写高质量征文。我除了给准备发表的读者文稿撰写编辑点评之外,还根据编辑工作的需求,及时对读者撰写稿件进行引导,撰写相关评论。这些评论,都是有感而发,内容绝大多数都是从阅读稿件中获取。编辑“素质教育之花”专栏四年,撰写了《给一位中学生的信》,对这位中学生亲人去世后悲痛至极不能自拔的心灵进行引导;《一位母亲的“慈善情结”》,对一位家长,作为学生母亲的机关干部热衷于慈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加上“补善”这一课》,针对一些青少年学生需要学会多做善事,学会善良待人,提出要求;《学会在困境中成才——从特困生丁一同学的成长说起》,对一位特困生撰写的优秀征文开展评论,引导青少年学生向他学习;《爱心教育的有效载体——从耀华中学“爱心志愿者社团”说起》,结合学校成立社团组织,引导青少年学生多做善事多做好事,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无私奉献;《众人拾柴火焰高——“素质教育之花”栏目的回顾与思考》,针对青少年做好事、行善事蔚然成风的好风气,引导更多青少年学生自觉投入到慈善活动中去;《家庭教育是基础》,说清楚、讲明白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极端重要性。也许这些评论有的教育工作者阅读了,家长阅读了,青少年学生也阅读了,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还有的读者没能够阅读。然而,只要阅读了“素质教育之花”专栏中的各种文章,就会有所收获、有所领悟、有所启迪。人们对慈善观念、慈善行为的认识,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达到很高水平,那确实需要在不断学习、潜移默化、始终如一的学习和坚持中,才能够逐步走向成熟,以至于增强慈善意识,养成慈善习惯,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及时组织和扩大《慈善》杂志影响的宣传活动,让慈善这个正能量更加普及,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应该说,扩大影响,让慈善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并不那么容易,需要扎扎实实的细致工作,有的事情可能需要下笨功夫。关于这方面的事情,我在主编的领导和授意下,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在适当时机召开了“素质教育之花”专栏推动会,激发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撰写稿件的积极性,提升参与度,进一步关注慈善事业的发展。二是深入有关部门和学校,与学校师生,特别是与学校校长面对面交流,推动慈善杂志的高质量阅读和发行工作。这两项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仅对《慈善》杂志的出版发行有益,对扩大《慈善》杂志在读者中的影响力也有很大好处。   先说说召开“素质教育之花”专栏推动会的事情。比较典型的是,我担任《慈善》杂志责任编辑不到一年的时候,主编让我操办一个专题座谈会,把“素质教育之花”专栏推向新的高潮。经过认真准备,周密操作,苦心经营,我在天津市第九十中学召开了一个“素质教育之花”专栏座谈会。师生代表参加,其中有校长、德育主任、教师、学生代表等等。师生对《慈善》杂志给予充分肯定,并且表示要认真阅读,在多做善事上狠下功夫。天津市慈善协会的有关同志参加了座谈会,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针对座谈会的收获,产生的连锁反应,我撰写了一篇《校园盛开“素质教育之花”——天津第九十中学“素质教育之花”栏目座谈会侧记》,在2003年第一期的《慈善》杂志上发表,反映很好。2003年冬季,我与《慈善》杂志社的同志一起操办、并且隆重召开了著名作家航鹰向学校师生赠送《普爱山庄》图书的会议。赠送图书仪式在天津市第六十一中学召开,天津市慈善协会会长陆焕生、著名作家航鹰亲自参加赠送图书仪式,并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让与会师生倍感亲切,备受鼓舞。2004年《慈善》杂志第一期发表了我写的《“普爱山庄”讲述人间真情——著名作家航鹰向师生赠书仪式侧记》的报道,引起师生共鸣。与此同时,2004年夏季,在精心准备之后,我与天津市第一中学领导达成共识,经过多方面细致筹备,在一中召开了《让校园盛开“素质教育之花”——天士力集团向部分中学赠送〈慈善〉杂志》大会。天津市的部分中学代表、天津市慈善协会的领导、《慈善》杂志的主编和编辑等等,参加了这个赠送《慈善》杂志的仪式,非常隆重,与会同志感到很有收获,进一步扩大了《慈善》杂志在学校的影响力。我撰写了一篇通讯报道,刊发在2004年第五期《慈善》杂志上。通过这三项活动,《慈善》杂志在天津市各学校有了一定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对《慈善》杂志的发行与阅读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再说说深入部分学校,与学校校长、中层干部面对面交流,推动《慈善》杂志高质量阅读与发行工作。这项工作对我来说工作量比较大,需要亲自深入的部分学校,开展面对面的工作。与学校校长及中层干部见面,商谈关于《慈善》杂志的阅读与发行,有一定难度,需要抓住切入点,做艰苦细致的开导工作。经过大约半个多月的深入工作,我与天津市和平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河西区、河东区等市内中心区的十多所中学的校长面对面交谈,各学校的领导对此非常重视,表示会经常组织学生阅读《慈善》杂志,引导青少年学生多做善事,提升高尚道德情操。盡管我东奔西走,穿梭在各个学校之间,也非常劳累,但是,当我的行动促进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当我的工作对宣传多做善事起到了积极作用,我感到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应该说,我与《慈善》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曾经担任过《慈善》杂志的编辑,也在《慈善》杂志社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做了一点点有益的工作,尽管我的工作微不足道,但是,却让我对《慈善》杂志产生了深厚感情,也对慈善事业有了深刻认识。这段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年,却是我人生路上难忘的岁月。我从事四年编辑工作之后,于2006年起,就在家欢度晚年了。然而,我没有中断与《慈善》杂志的联系,继续经常到《慈善》杂志社看望老朋友,还时不时地为《慈善》杂志撰写稿件,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有道是:人老了,但思想不能衰老;年纪大了,但支持慈善事业的决心不能变;人老不要紧,行善的积极性始终不能掉队。这就是我在《慈善》杂志编辑“素质教育之花”前前后后的情况、想法、感悟。
其他文献
有了爱,就有了慈善。慈善是帮助别人和给人关爱。现在我们的生活很安定,可是你想想非洲的某些人还忍受着饥饿,冷飕飕的西北风正吹在他们身上。想着这个情景,多么心酸,多么难受啊!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题目叫“一元钱的爱心”。有个人到北京去打工,可是在途中被人骗走了自己辛苦挣来的2000元。他只剩下了5元钱,忽然,他在报纸上见到一家企业要招工。他走到车站,拿出剩下的5元钱递给服务员。服务员对他说:“车费需
2020年这个不平凡的春天,突如其来新冠疫情肆虐华夏大地,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下,全党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中华慈善总会全体人员同全国慈善界同仁一道,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自己的答卷。  疫情暴发伊始,中华慈善总会率先向社会各界发布《呼吁书》,号召全体爱心企业、单位及爱心人士發扬中华民族同舟共
方清平大家都很熟悉,是一位很出色的单口相声演员。有人将他誉为“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之后的又一颗耀眼的新星。他不仅在艺术上深受观众喜爱,而且为人也忠厚坦诚。赵振铎是他的师爷,他怎么会“谋害”他呢?这里面有一段他小时候“丢人”的故事。  方清平的师父是李金斗,李金斗的师父是赵振铎,所以说赵振鐸是方清平的亲师爷。不幸的是,赵振铎在晚年患了癌症,这可疼坏了李金斗。在孝顺这方面,方清平特别佩服自己的师父,他
回想起来,最早引起我对“血友病”患者特别关注,并至今常常会在耳畔回响的,是天津市慈善协会与天津市交通广播电台合作的一档节目——“1068感念义拍”。  我每天上下班,外出办事,都要驾车。驾车时,基本都要听交通广播。  记得,2014年接近年根的时候,连续几天时间里,我总能从交通广播里,听到播音主持介绍的天津患“血友病”儿童的情况和中华慈善总会与天津市慈善协会合作的对患“血友病”儿童的救助项目;听到
“以前得了尿毒症,就是受罪等死。即使有幸换肾,普通家庭也承受不了后期服用抗排异药物的经济压力,弄不好还会人财两空。”透析后照常到眼镜店上班的朱利平说:“现在情况不同了,区慈善总会和淮安医院合作成立慈善血液净化中心,我们不仅能够及时血透,而且还减轻了经济负担。”  自2017年淮安区慈善血液净化中心成立以来,累计发放救助善款超过1100万元,使612名尿毒症患者减轻了疾病的痛苦,重燃生活的希望。  
4月15日下午,广东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洽平同志到省慈善总会检查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慈善捐助工作。  方洽平看望了广东省慈善总会全体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捐赠款物的接收和使用情况,对总会在疫情防疫期间放弃休假,坚守岗位,不怕困难,勇于担当,扎实工作表示亲切的慰问。方洽平指出,在全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的态势下,我省近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持续增加,内防返弹,外防输入的压力较大
岁月不居,时间飞逝,日子流水一样在指缝滑过。一转眼,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已离世三年了。  我是在三年前的教师节才得知这个迟到的噩耗。当时,我按通老师家的电话祝贺节日,接电话的是师母。老人听到我的名字后迟疑片刻,然后缓缓地说:“你老师走了。”“您说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电话那端的师母又重复说了一遍:“你老师走了半年啦。”听说老师与世长辞,我一时接受不了,脑子一下子蒙了。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善书即劝人向善之书,自宋以来在民间逐渐流行,其内容包括儒家的忠孝友悌、佛教的慈悲果报、道教的积德无争等理念。善书语言浅白,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流通广泛,至清代曾“遍于州县,充于街衢”。善书多以生活事例为题材劝化世人,内容包罗万象,不仅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救济,更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将破坏生态列为恶行  善书通常将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分列为善行或恶行,以此规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约成书于
一、中国慈善基本法立法的现状  中国慈善基本法立法的现状,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其一,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慈善基本法的立法为之保驾护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却表现为由政府主导,或由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慈善机构维持垄断这么一种格局,民间社会力量受到压抑,捐赠的渠道不畅,或者说捐赠使用不当,公信力缺失,造成慈善一些乱象的出现,像“郭美美”事件、 中华慈善总
3月30日,中华慈善总会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中华慈善总会党委第一书记、会长宫蒲光,党委书记、副会长刘伟,党委副书记、秘书长边志伟,党委委员、会长助理陈砚秋,党委委员高守华,纪委委员苏辉出席会议。会议由边志伟主持。  宫蒲光在会上作了题为《学史励志 振奋精神 以昂扬姿态开启慈善事业新征程》的讲话。他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