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应是经济刺激的“配角”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w2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为了遏制经济增长减缓的势头,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其中,教育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工程,加大对教育领域的各项投资,将在保持经济增长、维护基本民生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现代经济理论已经证明,主要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远远大于物质资本的贡献。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是经济保持长期增长的最大引擎。目前,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5%以上。相比之下,中国的这一比例仅为35%左右。因此,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形成更多的人力资本,不但符合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要求,也是当前经济保增长的迫切需要。
  其次,对教育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现在我国普遍存在着“低素质、低收入,高素质、高收入”的现象。而农村地区是受教育程度低下的一大“洼地”,低收入又制约农民消费能力提高。这已经成为抑制经济增长的最大瓶颈。
  最后,扩大教育还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一方面,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就业适应性,增强他们抵御失业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教育以及培训的扩展能延缓就业压力的冲击。延长对新增劳动力、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的教育培训年限,推迟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能形成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从而发挥教育和培训对劳动力“削峰填谷”的作用。
  正因如此,发达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各种经济刺激计划中,都不约而同地把投资教育作为尽早摆脱经济困境的良方。
  相比之下,我国的经济刺激计划对教育的关注则显得相对薄弱。比如,在4万亿元投资中,经过调整后分配到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只有1500亿元,仅占总额的3.75%,而真正能够落实到教育领域的经费少之又少。与此同时,我国教育经费不足,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师资水平低下、校舍不足、设施落后的问题十分突出。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未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而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危房面积仍有3358万平方米,占普通中小学校舍面积总数的2.48%,其中9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农村。有关专家测算,仅仅为了实现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化,资金缺口就达到上万亿元。
  要扭转这种局面,首先是从认识领域做起。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教育是“长线投资”,短时间似乎起不到刺激经济的作用。这完全是误解。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投资教育不但对经济的长期增长至关重要,对短期的经济刺激作用也十分明显。在教育的投资方向上,可以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设备的更新、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机构的设立等方面。
  因此,既然投资教育能够成为遏制经济减缓的良方,那么在整个经济刺激计划中,教育就不应该是“配角”,而应该尽早成为重点投资的“主角”。
其他文献
唯应试教育是应试教育的极端发展,它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宗旨,导致学校教育的异化。唯应试教育是多方利益驱动的结果。由于政府代表着国家的整体利益,承载着民族的未来希望,因此,在遏
介绍利用数字有线电视技术,对广播电视播出大楼中来自各演播室和编辑记者制作的电视节目进行审查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以数字电视前端平台为基础、以数字电视机顶盒为终端接收手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是数字电视加密控制的核心技术保证,实现各项数字电视广播业务的授权管理和接收控制。设计一种适合各中小广播电视运营商开展数字电视广播业务需要的条件
对有线数字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信号的测试和监测进行探讨,提出主要测量内容、测试方法及仪器配置方案,同时指出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反观当下的教育困境,有一个问题一直让人困惑: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为何再也产生不出杰出的教育家呢?  通过对中国现代史上的杰出教育家的考察,笔者认为,成就一名优秀的教育家应该具有如下三种品质:企业家的热忱、思想家的远见与勇士的勇气。其实,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把教育家分为三类:杰出的教育家、合格的教育家与失败的教育家。对上述三种品质的组合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首先,在现代社会单凭一种品质已经很难进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