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的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大多是隐形目标,在教学中不易落实。通过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从教学内容渗透,教学过程实践,教学评价反馈等3个环节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 落实
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相对于知识能力等教学中易实现的显性目标来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大多属于不易落实的隐形目标。笔者经过教学实践的研究,提出从教学内容渗透,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评价反馈3个环节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一、教学内容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学内容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时,应结合学科的内容,着重从生物科学发展史,生物学学习的有关心理,探究实践,小组活动有关的素质等4个方面,挖掘学科教学内部中隐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尊重学科的生命性、实践性、广泛性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现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水平等特点。据学生认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需要,把教学内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使所授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知图式。
二、教学过程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习的动机。
生物学知识博大精深,精彩纷呈,实践性强,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科的这些特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例如,使用启发交谈法,利用学生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启迪学生思考,探索重视直观教学手段,如结合多媒体手段,把实验中不能完成的实验,或肉眼不能观察到的生物体的微观世界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共同探究的欲望,形成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注重生物科学史的介绍,如光合作用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遗传规律发现、达尔文的生平等,使学生产生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主动积极进行观察,追求因果与发展,产生生物学学习的情感需要。
2)创设学习情景,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理念倡导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情景,符合学生的认知心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既是努力创设互动式学习情景的过程,也是激活或唤醒学生学习心理活动的过程。例如“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节有关生物因素的学习中,涉及到种内关系中的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关系中的捕食、竞争、寄生等知识。通过多媒体播放录制的《人与自然》片段,间接创设自然景观下的各种生活状况及相互关系的情景。在学生观看过程中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前面所提到的各种生物间的关系在此片段中的哪些生物身上体现出来?并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问,查阅资料,使学生在意义构建生物因素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构成的环境中得到熏陶与历练。
3)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互动合作。
现代教学论强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教育价值,通过学生的主動参与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直接进行心理体验,并学会与人相处,养成团结互助,竞争合作的良好状态,如可以组建学科兴趣小组,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DNA双螺旋机构”一节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动手制作DNA双螺旋机构模型,而后让各小组交流,相互比较,评价自己的作品。在这样的氛围里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创作的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到发展。
4)适当监控,加强引导,培养自我管理。
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双主体间的关系,教师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的,意义的构建知识,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的时候,还应当适当监控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指导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更多的以首席“发言者”,“良师益友”的身份,引导其情感的共鸣,慢慢促使其管理好自己,使学生认识到是自己在学习,学习的主体是自己。“我学故我在”,从学习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从学习中培养其责任感,实现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教学评价反馈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生物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需要学生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在评价过程中要把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促使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管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尤其要注重质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为此,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涉及一些量表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要定时收集,汇总研究,描绘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其内容应随教学进度及学生发展情况不断调整,最大限度发挥学科教育效益,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甘谷县永丰初中)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 落实
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方面。相对于知识能力等教学中易实现的显性目标来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大多属于不易落实的隐形目标。笔者经过教学实践的研究,提出从教学内容渗透,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评价反馈3个环节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一、教学内容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学内容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时,应结合学科的内容,着重从生物科学发展史,生物学学习的有关心理,探究实践,小组活动有关的素质等4个方面,挖掘学科教学内部中隐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尊重学科的生命性、实践性、广泛性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现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水平等特点。据学生认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需要,把教学内容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使所授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知图式。
二、教学过程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学习的动机。
生物学知识博大精深,精彩纷呈,实践性强,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科的这些特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例如,使用启发交谈法,利用学生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启迪学生思考,探索重视直观教学手段,如结合多媒体手段,把实验中不能完成的实验,或肉眼不能观察到的生物体的微观世界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共同探究的欲望,形成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注重生物科学史的介绍,如光合作用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遗传规律发现、达尔文的生平等,使学生产生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主动积极进行观察,追求因果与发展,产生生物学学习的情感需要。
2)创设学习情景,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理念倡导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情景,符合学生的认知心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既是努力创设互动式学习情景的过程,也是激活或唤醒学生学习心理活动的过程。例如“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节有关生物因素的学习中,涉及到种内关系中的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关系中的捕食、竞争、寄生等知识。通过多媒体播放录制的《人与自然》片段,间接创设自然景观下的各种生活状况及相互关系的情景。在学生观看过程中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前面所提到的各种生物间的关系在此片段中的哪些生物身上体现出来?并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问,查阅资料,使学生在意义构建生物因素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构成的环境中得到熏陶与历练。
3)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互动合作。
现代教学论强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教育价值,通过学生的主動参与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直接进行心理体验,并学会与人相处,养成团结互助,竞争合作的良好状态,如可以组建学科兴趣小组,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DNA双螺旋机构”一节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动手制作DNA双螺旋机构模型,而后让各小组交流,相互比较,评价自己的作品。在这样的氛围里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创作的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到发展。
4)适当监控,加强引导,培养自我管理。
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双主体间的关系,教师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的,意义的构建知识,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的时候,还应当适当监控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指导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更多的以首席“发言者”,“良师益友”的身份,引导其情感的共鸣,慢慢促使其管理好自己,使学生认识到是自己在学习,学习的主体是自己。“我学故我在”,从学习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从学习中培养其责任感,实现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教学评价反馈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生物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需要学生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在评价过程中要把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促使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管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尤其要注重质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为此,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涉及一些量表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要定时收集,汇总研究,描绘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其内容应随教学进度及学生发展情况不断调整,最大限度发挥学科教育效益,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甘谷县永丰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