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需要讲究信实,让人信服。
目前,我们初中的德育工作在升学压力下又往往走进这样的误区:内容上,政治思想重于道德、个性,思维大于形象,学理高于生活;方法上,说教多于实践,统一要求多于个别指导;形式上,摆花架子、闹大场面、钻老套子。结果,德育轻飘飘、虚呼呼,成为学生看不见、摸不着、高深莫测的东西。纪律松懈、生活散漫、不思进取在部分学生的行为中悄然出现,伴随中考选拔,这些学生又齐刷刷地汇聚到了职业学校,种种现实情况使职业学校的育人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给学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要使这些“长歪了的树”能长大长直,我们认为必须摒弃形式与浮躁,坚持“走小步、不停步”的工作方针,做好求实、求新、求发展这三篇文章,即应把握教育契机,从小处抓起,做实教育常规工作,积极参与德育创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点一滴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扶正“根部”,成长成材。
一、德行,从“感恩”起步
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途。”目前,越来越多的孩子成长于幸福的家庭,越来越多的家庭却呼唤着感恩的教育。德育教育应立足让学生回归生活,从学会感恩开始,抓道德养成。无论是开学典礼上校长的讲话,还是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感恩教育始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安排学生观看感恩类影片,举办“阳光心灵,感恩生活”美文朗诵比赛等。让每一个参赛的选手,在悠扬起伏的旋律里,在DIY的课件动画的映衬下,深情演绎对老师、对父母、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二、审美,从说话学起
服务类行业是社会文明的窗口,所以职校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体包括职业道德、礼仪规范、才艺技能、语言素养等等。而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不少同学把粗俗、脏话作为“爽”,视为“酷”,以此为美。更有一些学生就因为一时语言不合导致矛盾升级,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也严重影响了学校乃至职教系统的声誉。针对这种现象,要把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加以落实,从“语言”入手,让学生学会说话。规范礼貌用语,要求学生文明用语,懂得谦让,要注意与父母交流的语言,并在全校开展了“礼貌用语伴我行”活动,渐渐地,文明用语增多了,“你好”、“老师好”、“同学们好”的问候时时都能听到,俨然成了和谐校园的一道风景线。
在“学说话”的同时,学校通过审美教育注重对学生文明行为的熏陶还从“环境陶冶、学科渗透、活动体验、榜样引导”几个层面展开,在方式上做到导管结合,“上有标兵,下有禁线”。一方面注重文化阵地建设,让墙壁说话,主题涵盖名人教育、饮食教育、禁毒教育、廉政文化进校园、太极拳健身等等的“携手书画名家、共建书香校园”活动点缀丰富了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倡导课堂是德育教育主渠道的育人理念,在学科教育中,强调每位任课教师备课时要体现美育目标,教材把握要有审美视角,让学生能体会到科学的真、道德的善、艺术的美。
三、信心,从小步树起
信心,是上进的动力。职校学生文化基础底子普遍较薄、学习习惯又差,遇到困难挫折,缺乏信心,畏缩不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信心的树建,在品德合格的基础上坚持培养学生拥有一技之长。通过各项技能比武、评先评优来鼓舞学生;通过强化日常的文化技能培训,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考证考级,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始终有可及的新的奋斗目标,可以采用 “从小步走起”的策略和相应激励制度。要求每个学生期初锁定一个“看得见”的目标,即目标要切合自己实际,“跳一跳,摸得到”;表彰会上人人在班里要“亮目标”,互相监督,自加压力;“说目标”,则是在期中期末总结目标达成的情况。通过考证考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也为今后就业增添了“筹码”。而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可以摒弃物质奖励这一传统做法,通过组织一些活动,以它为载体,让受表彰的同学在活动中接受再教育,并以点带面促使全体同学在学习上人人争先,在工作、生活中继续创优,努力营造后进追先进、先进更先进的良好氛围。
四、生活,从小事做起
激励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学校,主动参与校园环境建设。从小事做起,从平凡的事做起,有意识地培养一种持久的耐力、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才有可能走上大舞台,成就大事业。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乏味的说教、空洞的规范往往治标不治本,关注学生的生活,“不虚美、不隐恶”,要正视现实,切实剔除德育工作中概念化、脸谱化的东西,把德育回归生活,把握、创造各种教育的机会,从点滴入手,从生活的小事抓起,才能有效拨动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心弦,激发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思索与感悟,引导男生争做绅士、女生争做淑女,促使他们健康、全面发展。这不仅体现了教育的机智,而且教育的效果也会更佳。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商业学校)
目前,我们初中的德育工作在升学压力下又往往走进这样的误区:内容上,政治思想重于道德、个性,思维大于形象,学理高于生活;方法上,说教多于实践,统一要求多于个别指导;形式上,摆花架子、闹大场面、钻老套子。结果,德育轻飘飘、虚呼呼,成为学生看不见、摸不着、高深莫测的东西。纪律松懈、生活散漫、不思进取在部分学生的行为中悄然出现,伴随中考选拔,这些学生又齐刷刷地汇聚到了职业学校,种种现实情况使职业学校的育人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给学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要使这些“长歪了的树”能长大长直,我们认为必须摒弃形式与浮躁,坚持“走小步、不停步”的工作方针,做好求实、求新、求发展这三篇文章,即应把握教育契机,从小处抓起,做实教育常规工作,积极参与德育创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点一滴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扶正“根部”,成长成材。
一、德行,从“感恩”起步
陶行知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途。”目前,越来越多的孩子成长于幸福的家庭,越来越多的家庭却呼唤着感恩的教育。德育教育应立足让学生回归生活,从学会感恩开始,抓道德养成。无论是开学典礼上校长的讲话,还是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感恩教育始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安排学生观看感恩类影片,举办“阳光心灵,感恩生活”美文朗诵比赛等。让每一个参赛的选手,在悠扬起伏的旋律里,在DIY的课件动画的映衬下,深情演绎对老师、对父母、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二、审美,从说话学起
服务类行业是社会文明的窗口,所以职校尤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体包括职业道德、礼仪规范、才艺技能、语言素养等等。而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不少同学把粗俗、脏话作为“爽”,视为“酷”,以此为美。更有一些学生就因为一时语言不合导致矛盾升级,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也严重影响了学校乃至职教系统的声誉。针对这种现象,要把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加以落实,从“语言”入手,让学生学会说话。规范礼貌用语,要求学生文明用语,懂得谦让,要注意与父母交流的语言,并在全校开展了“礼貌用语伴我行”活动,渐渐地,文明用语增多了,“你好”、“老师好”、“同学们好”的问候时时都能听到,俨然成了和谐校园的一道风景线。
在“学说话”的同时,学校通过审美教育注重对学生文明行为的熏陶还从“环境陶冶、学科渗透、活动体验、榜样引导”几个层面展开,在方式上做到导管结合,“上有标兵,下有禁线”。一方面注重文化阵地建设,让墙壁说话,主题涵盖名人教育、饮食教育、禁毒教育、廉政文化进校园、太极拳健身等等的“携手书画名家、共建书香校园”活动点缀丰富了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倡导课堂是德育教育主渠道的育人理念,在学科教育中,强调每位任课教师备课时要体现美育目标,教材把握要有审美视角,让学生能体会到科学的真、道德的善、艺术的美。
三、信心,从小步树起
信心,是上进的动力。职校学生文化基础底子普遍较薄、学习习惯又差,遇到困难挫折,缺乏信心,畏缩不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信心的树建,在品德合格的基础上坚持培养学生拥有一技之长。通过各项技能比武、评先评优来鼓舞学生;通过强化日常的文化技能培训,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考证考级,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始终有可及的新的奋斗目标,可以采用 “从小步走起”的策略和相应激励制度。要求每个学生期初锁定一个“看得见”的目标,即目标要切合自己实际,“跳一跳,摸得到”;表彰会上人人在班里要“亮目标”,互相监督,自加压力;“说目标”,则是在期中期末总结目标达成的情况。通过考证考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也为今后就业增添了“筹码”。而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可以摒弃物质奖励这一传统做法,通过组织一些活动,以它为载体,让受表彰的同学在活动中接受再教育,并以点带面促使全体同学在学习上人人争先,在工作、生活中继续创优,努力营造后进追先进、先进更先进的良好氛围。
四、生活,从小事做起
激励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学校,主动参与校园环境建设。从小事做起,从平凡的事做起,有意识地培养一种持久的耐力、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才有可能走上大舞台,成就大事业。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乏味的说教、空洞的规范往往治标不治本,关注学生的生活,“不虚美、不隐恶”,要正视现实,切实剔除德育工作中概念化、脸谱化的东西,把德育回归生活,把握、创造各种教育的机会,从点滴入手,从生活的小事抓起,才能有效拨动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心弦,激发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思索与感悟,引导男生争做绅士、女生争做淑女,促使他们健康、全面发展。这不仅体现了教育的机智,而且教育的效果也会更佳。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商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