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本途径,正确认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深入探究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要性 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对他们有效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深入探究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非常必要。
一、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必然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西方国家为了谋求全球化霸权,推行全球文化一体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就成为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进行文化渗透的重点。大学生是相对不成熟的群体,他们思想开放,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但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在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形势下,有些大学生陷入了思想误区,认为一切外来的都是优秀的,对外来文化无选择性的盲目接受。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培养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高校广大青年学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培养的客观要求。高校作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阵地,肩负着教育引导大学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用之才的光荣使命。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改革“重智商,轻德育”倾向的迫切需要。
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重智商,轻情商”的教育格局并未打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在“智力中心” 和“智商至上”的环境中,显得十分微不足道和岌岌可危。在外来文化汹涌和文化碰撞激烈的年代,对于思想相对不成熟,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如果价值观教育不能发挥应有的引导、定向的功能,大学生思想防线和原有的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很可能因经不住考验而全面崩溃。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 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夯实基础。
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从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理论联系实际,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切实研究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通过探讨问题教学法、互动教学法、个案讨论法等方法,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认知走向认同、由内化信仰走向外显践行,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直观,使他们自觉接受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
(二)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创造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熏陶功能,这种影响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根据自身优势形成独特的大学精神文化十分有必要。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参与最直接,体验最生动的教育形式,可以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使学生在良好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熏陶。
(三) 提高社会实践效用,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打造平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高度提炼概括,本身非常抽象,要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而不至于浮于表面,就要求高校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把抽象的理论教育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 1997.9
[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10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4]刘贵芹.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11
[5]陈伟,唐珍名.高校应大力加强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 2008(7):34-35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要性 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对他们有效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深入探究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非常必要。
一、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必然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西方国家为了谋求全球化霸权,推行全球文化一体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就成为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进行文化渗透的重点。大学生是相对不成熟的群体,他们思想开放,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但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在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形势下,有些大学生陷入了思想误区,认为一切外来的都是优秀的,对外来文化无选择性的盲目接受。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培养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武装高校广大青年学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既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培养的客观要求。高校作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阵地,肩负着教育引导大学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用之才的光荣使命。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改革“重智商,轻德育”倾向的迫切需要。
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重智商,轻情商”的教育格局并未打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在“智力中心” 和“智商至上”的环境中,显得十分微不足道和岌岌可危。在外来文化汹涌和文化碰撞激烈的年代,对于思想相对不成熟,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如果价值观教育不能发挥应有的引导、定向的功能,大学生思想防线和原有的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很可能因经不住考验而全面崩溃。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 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夯实基础。
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从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理论联系实际,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切实研究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通过探讨问题教学法、互动教学法、个案讨论法等方法,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认知走向认同、由内化信仰走向外显践行,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直观,使他们自觉接受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
(二)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创造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熏陶功能,这种影响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根据自身优势形成独特的大学精神文化十分有必要。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参与最直接,体验最生动的教育形式,可以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使学生在良好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熏陶。
(三) 提高社会实践效用,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打造平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高度提炼概括,本身非常抽象,要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而不至于浮于表面,就要求高校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把抽象的理论教育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五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 1997.9
[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10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4]刘贵芹.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11
[5]陈伟,唐珍名.高校应大力加强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 2008(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