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乡舞出竹叶龙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ea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5月8日,安吉县昆铜乡上舍村,虽然是个濛濛细雨的天气,但喧天的锣鼓和人流却让这个小山村一反往常的宁静。
  绍兴的“古越醉龙”,宁波的“奉化布龙”,衢州的“滚花龙”,金华兰溪的“断头龙”……来自全省各地,极具地方特色的舞龙队齐聚在这里,举行一场名为“龙舞大赛”的盛会。
  天气的阴冷并不能阻止人们对龙舞的热情。每一支队伍的上下场,每一次舞动旋转,引来场下观众的阵阵叫好声与热烈的掌声。许久之后,终于等来了这次大赛的真正主角——安吉竹叶龙。
  这是一条全身碧绿的长龙,竹叶为衣、竹笋为尾,龙头龙须以竹叶竹根制成,在一片青翠的竹海中,显得格外和谐秀气。当地人告诉我们,竹叶龙是安吉最具本土色彩的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年前。
  
  一脉同源 出身不凡
  
  灯与龙的结合,大约起始于宋时,因人们为了增加晚上舞龙的美观性而诞生。因此大凡晚上舞之龙,都通称“龙灯”。
  史料记载,清代嘉庆年间,上舍村民间一朱姓老人根据当时庙会、灯会的需要,试着制作龙灯。它的独特之处,是以取安吉本地的竹材为道具骨胳材料,以彩纸为裱糊材料,制作龙和花灯进行表演,用花篮、花瓶灯走四角阵,同龙形道具合并同演。聪明的安吉人给这种竹骨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花龙灯”。
  到清朝道光(1821—1851)年间,上舍民间艺人杨九龄与其哥哥杨茂青、杨红寿三人,进一步研究发扬“花龙灯”艺术,他们以花篮灯、荷花灯边舞边衔接成一条彩龙,并结合当地传统民间舞蹈,打破了原来阵式单调、缺乏变化的格局,并改名为“化龙灯”。
  表演时,先由花灯围成圈。“化龙灯”在以花篮灯、荷花灯、鲤鱼灯首尾相衔接时,外围花灯用热烈的舞蹈、震天的锣鼓,吸引着观众的视线,当“化龙灯”腾空而起时,外围花灯立即散开,给人们造成瞬间“花灯”瞬间“龙”的感觉,以此达到表演的高潮。
  这是今天还珍藏在湖州市图书馆里的《湖州文史资料》中,一段描写“化龙灯”表演的文字,只言片语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当时表演现场气势磅礴、夺人眼球的情状。
  耐人寻味的是,化龙灯的影响力,还不仅仅局限于安吉。
  据《长兴县志》记载,清代长兴天平桥村一位姚姓村民到上舍岳父家做客,见到化龙灯后深受启发,回村后,他和同伴们结合本地传说,以化龙灯为原形,制作了一条浑身铺满荷花花瓣的布龙。一舞之下,吸引了远近村民的围观和争相效仿。
  谁都没想到,这条布龙日后名声远扬,亮相北京奥运会,博得满堂喝彩,成为湖州地区最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就是长兴百叶龙。
  稍晚之后,安吉竹叶龙也在化龙灯的基础上诞生。民俗学家们说:长兴的“百叶龙”和上舍的“竹叶龙”,均与“化龙灯”一脉相承,是在吸取了其精髓的基础,分别融入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而形成。
  
  深藏百年 孕育传承
  
  说到竹叶龙,那么杨榴芳,就是个不得不提的名字。
  自从杨九龄兄弟创作了化龙灯后,几代艺人不停地完善这门艺术,在“变”字上下功夫,形式更加丰富,龙舞的造型不断增加。杨九龄的儿子杨柳春还用布替代纸制作的化龙灯,并改名为“竹叶龙”,至此,安吉竹叶龙正式诞生。
  百余年的历史孕育了竹叶龙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经过改革发展,竹叶龙成为由九盏竹笋灯、一盏龙头灯、一盏龙尾灯组合成的艺术整体。表演时有分有合,“动则变、变则化”,时而翠竹摇摆,时而竹龙滚翻,有竹海腾龙之气势,给观众造成“瞬间花灯瞬间龙”的艺术感受。
  竹叶龙也造就了上舍独特的龙舞文化。自竹叶龙诞生以来,每逢年关,上舍村村民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成为必演的一个传统节目,舞龙一直要舞到二月二“刹灯”,一把火烧掉,来年舞龙时重新制作。
  可是,正是这一门舞蹈绝技,却一直通过家族传承。说它深藏闺中,恐怕也不为过。直到解放后,传承人杨榴芳才打破“不传外姓人”的规矩。如今的传承人胡启华、朱承高都师承于杨榴芳。年届七旬的胡启华老人对我们动情地说,没有杨榴芳,竹叶龙就没有如今走出深山,直面世人的机会。
  
  名扬四海 龙舞盛世
  
  如果说早已作古的杨榴芳博得了我们的敬仰,那么眼前这位头发花白、身板挺直、精神矍铄的传承人胡启华老先生,就足以让人尊重。面对我们热切的目光,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20年前的胡启华,还只是普通的木匠,当地的竹叶龙因为文革而中断,一直未见新的腾飞。一日,胡启华与人闲谈时听到有人叹气:“我们安吉是竹乡,为什么这舞龙却没有半点竹乡特色呢?”
  作为“化龙灯”传人杨榴芳的弟子,胡启华心中一动:我们并不是没有竹乡特色的龙,而是一直被中断了!于是他联合自己的师兄弟,倡议要求恢复中断20多年的民俗文化竹叶龙。倡议得到组织的大力支持,当时很快筹集资金1万元,胡启华重新制作竹叶龙,一直演到今天。
  近年来,胡启华老人还一直致力于竹叶龙文化的延续。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奔波建立健全“化龙灯”民俗艺术灯会、民俗艺术研究会,组织力量开展深层次的挖掘。对表演队伍和制作工艺不断进行充实和创新,使民俗文化后继有人。
  人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2007年初当地政府拨出专款进行保护开发,由原有田间地头的演练变成了现在的舞台艺术表演,由舞龙变成了龙舞。
  竹叶龙民俗文化的保护也是当地近年来力推的工作。2006年申报湖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同年12月又积极向省文化厅申报第三批民间艺术保护项目,2007年6月被省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9年,竹叶龙舞进北京,参与奥运广场文化演出,随后应邀飞出国门,降落在遥远的法兰西海岸。在异国他乡,竹叶龙向人展示来自东方的竹乡民俗风情,在场观众无不拍掌惊叹,为之倾倒。
  就在竹叶龙“游”出国门赴法国巡演之际,去年7月28日,中国首个民间龙舞文化博物馆——安吉县昆铜乡上舍村龙舞博物馆及龙舞文化主题广场正式动工兴建。9个多月后的今天,龙舞文化博物馆在安吉上舍落成开馆。龙舞博物馆包括龙博物馆主建筑、龙文化广场、龙文化长廊三个部分,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博物馆里陈列着全省各地龙舞代表作的相关资料。
  安吉上舍,孕育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叶龙、省级非物质遗产——花龙灯和竹叶龙;有着民间老艺人手编竹龙;还有中国首个民间龙舞文化博物馆。人们说,这就是“中国龙舞第一村”。□
其他文献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World Expo 2010 Shanghai sent out invitation on April 25, 2007, shortly after Shanghai won the bid to host the expo, to architects with Chinese ancestry all over the wo
期刊
The curtain dropped on the year-long 2009 Starlight Broadway annual final at 8:30 pm on January 30, 2010 and the Tibetan girl Wangmo won the national championship after the five-round final. She was W
期刊
到过加拿大旅游的人们,无不赞叹加拿大优美的自然环境。碧空万里空气清新,山脉巍峨林木茂盛,一望无边的草原,清澈醉人的冰源,田野宁静,山谷清幽,构成北半球高纬度地域特有的景色。应该说,加拿大的优美环境多半是大自然赐予的,地广人稀,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客观上给了加拿大创造优美环境的条件。然而,加拿大优美环境的形成,人的因素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对这一点,当你了解温哥华布查特花园的故事之后, 自然就会感觉到。
期刊
The first family in southern China is a historical honor that refers to the Zheng family based in Pujiang, a county in central Zhejiang Province. The populous clan was honored by Zhu Yuanzhang, the fi
期刊
一个台湾馆,牵系两岸情。  世博会“台北案例馆——台北日”活动6月16日在世博园举行,主题是“台北印象、文化飨宴”。台北市长郝龙斌出席活动并向观众祝福端午节快乐。而同一天,正率团在台湾访问的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会见后宣布,将出借《富春山居图》前段“剩山图”,参与明年7月到9月在台北故宫举办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  世博会台湾馆为何如此热门?因为它正是两岸
期刊
Of all the small rural villages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Digang is the most awe-inspiring. Unlike the small rural towns in western Hunan Province depicted by writer Shen Chongwen in hi
期刊
I have visited Digang three times. The first was in midsummer days and the second in the depth of a winter. The third was in early April, 2010. The 1,000-year-old village is tugged away in a river are
期刊
Huabaozhai is a private paper-making and printing business located in Fuyang, a county-level city in Hangzhou. It was started by Jiang Fangnian, a rural entrepreneur, in 1983. Fascinated with the art
期刊
2010年5月24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内人群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各种各样的传统艺术、琳琅满目的现代艺术品让游客们目不暇接。  在中国馆的一个角落,有个古朴的展台却总是吸引住一群又一群的游客,中国的,外国的,还有不少操着不熟练中文口音的华侨,无不赞叹,有人脱口而说:“哇!太漂亮了!真是难以置信!居然是画出来的!”  一张古朴写字桌,几个古典的博古架,架子上错落有致地摆着一把把的扇子,“平加扇艺”与“
期刊
5月1日,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各国贵宾在中央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进入中国馆贵宾厅,立即被厅内一幅长1300厘米、高31厘米绢本设色长卷《水乡古镇蚕花节》中国画所吸引,个个惊叹不已。  该画采用全景式构图的中国画散点透视手法,运用古代宫廷绘画严谨、细腻、艳丽的技法,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和真实的活动场景为基础,从历史横断面的角度,再现了明清时期浙江湖州的社会历史风貌与风景名胜。  画卷以湖州南浔的民居为起点,相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