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触氯乙烯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观察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
【出 处】
: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发表日期】
:
1984年02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肥胖患者实施无痛结肠镜检查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无痛结肠镜检查的肥胖患者100例,ASA分级Ⅰ~Ⅲ级,BMI≥28 kg/m2。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H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氧流量20~60 L/min)和对照组(C组,常规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3~5 L/min),每组50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即刻(T0)、进镜后1 min(T
目的探讨不同时相远隔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IPC)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CEA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术前60 min施行RIPC组(RIPCⅠ组)、术前24 h施行RIPC组(RIPCⅡ组)。于患者右下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丙泊酚引起患儿不自主体动反应的影响,并寻找最佳剂量。方法择期手术患儿150例,男86例,女64例,年龄3~12岁,正常体重(标准体重±20%),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5组(每组30例):丙泊酚组(P组)、氯胺酮0.5 mg/kg组(K1组)、氯胺酮0.6 mg/kg组(K2组)、氯胺酮0.7 mg/kg组(K3组)和氯胺酮0.8 mg/kg组(
通过158例职业性黑变病的临床分析,发现95%以上可疑致病物归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或其混合物,以及杂环化合物两类。结构式内具有闭合的共轭体系与大多数化合物含氮原子为其共性。推测这些结构可能具有直接促进黑素代谢的作用。79%病例病前有反复发作的皮炎、瘙痒或灼痛史,以及所测25例铜蓝蛋白值非常显著高于正常值,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还与炎症、光感作用及血铜浓度升高等因素有关。
期刊
本文报告对苯作业工人40名和苯接触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60名的淋巴细胞减少症的观察结果。他们的淋巴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人群。绝对性淋巴细胞减少症(<1,000/mm3)的检出率在工人中为5%、而在患者中为15%。疑似淋巴细胞减少症(<1,200/mm3)的检出率分别为25%和50%。观察表明:仅通过白细胞计数,在早期不能全部检出接触苯工人的淋巴细胞减少症。由于接触苯工人患有淋巴细胞减少症时细胞免疫功
期刊
本文在1960~1979年20岁以上上海市橡胶作业工人2,558人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选择年龄、专业工龄及工种三个危险因子,用多元Logistic函数模型对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进行拟合,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用此数学方程,可对恶性肿瘤的发病作出预测,为肿瘤防治提供了重要线索。但是影响肿瘤的发病因素较多,且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预测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期刊
以往,用病理学方法,曾在矽肺腹腔淋巴结中发现典型矽结节。此次,择矽肺肺门蛋壳样钙化明显进展的41例,进行X线腹部摄影,发现三例腹腔淋巴结呈不同程度的蛋壳样钙化.但作为一种独立的矽肺钙化类型,其发生和分布范围,钙化形态,均具有一些特点。对这种钙化,利用X线进行无创伤性观察,不需取材作病理检查,也是观察矽肺病灶肺外分布和矽尘的肺外转移的手段。因此,是方便,可行的。本文对矽尘向肺外输送途径提出了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