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书故我在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kn7621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挥毫且作,是日月同化其作;纵笔而书,则天地亦为之书。适其唯了其生而为之,毋言饰之或不饰,休论韵妙或无韵,唯其书罢,则其心亦凛凛然居之上位,昭然于世。故其书也,则其生也,换言之——我书,故我在。
  作为生存于文字之中的一员,无为如我,也意识到了“书”之重——毫不夸张地说,“书”的本职,抑或本质,都是这个世界的灵魂所寄托的躯体。文明本身,也不过是产生了“书”,并为其缔造的副产品。而于世界本原的问题中彳亍了无数个朝夕的我们,概论之,无书而无在。思之,无误。
  何以为书?于诸君则各有不同。“书”,自古而生,其千古之见证一脉之相承耳,无书,则人无以成人成仁,世无以成世成事。国无相传之证,家无相继之怀,人无书心之契,世之芜乱可知。书,或其怅然而不知所为,或其慨然而无以为开,抑或其人欲使世人明其道,则为书矣。则知书非桎梏于所谓“书”,若愿书,则天地万物人情世故皆可为之书,何来大家必读小资为庸之理?书,可为人亦可为己,非其只谈国政不念其人者方有书之权也。无人不可书,一切皆可为之书,我书故我在。
  因何而书?易知矣。无书,一切皆不可知。我们不会知道汨罗江畔慷慨悲歌问天之屈子,不会知道南山籬下悠然品菊之陶潜;我们不会看到青莲居士酒入愁肠,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不会看到钟隐殊才一晌贪欢不耐春寒望尽故国只见春水东流;我们不会知道何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它背后岑寂的身影,不会知道谁是“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和他心中颓败的王朝……我们将一无所知。但我们有了“书”,所以一切皆不同。我们可以在巍然重构或是分崩离析的现实中分离出去,建立不因存在的永恒。给灵魂一个肆无忌惮的释放的世界,让心在无限的自由中翩跹起舞,奔放出属于本我的炽热沸腾。可以大张旗鼓,可以归于静谧,甚至可以卖弄风骚,一笔千年——“书”,本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再临,是,崭新的,人生。就好像一切的一切都已然模糊得不成样子,只有写下的世界,才会造访后人的家园,让他们知道“有人曾书,有人曾在,有人曾有一个世界的文字为他们纵情高歌”。前人是这样存在的,后人也必将这样存在下去——有书,有在。
  如何而书?只需依心而为。书,述我心者也。或取一杆狼毫笔一方檀香墨一幅梅花纸一方青石砚,于三尺梨木案之上,书尽世间诸事;或凭一阑凄寒望一空旧月踏一阁尘息守一笛秋风,于万里江山之中,书罢红尘悲喜;或只需“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即为书,即可书我心书此世;因人而异,是其律也,故千古无一人与同,为其心之所向,即为其思酌之轨迹——引其情显于世——则青铜鼎翠竹简丝帛书蔡侯纸皆可寄,则柳木枝锟铻刀狼毫笔鸿鹄羽皆可书,无拘于俗世之格也,如此之境界,亦为“真书”之所需。心中无一物,亦无尘埃,只有用来书写的,一整个,明镜般的世界。
  而我,尤其愿在略显慵懒的午后,一只小懒猫靠在身边,于一个目光可穿过远方的远方直至苍穹的所在,澄澈的天空中有缥缈难极的流云,映照着此刻瞬间的永恒。最好,还有风与叶交织时的轻抚声或是远方涌动着的麦田也好。然后,把那些极纯的、悠悠的、茫远的甚至是似有似无的幻梦一般的文字,写下来。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或许还有蒲公英飘飞的幻昼,直到这场梦的结局,以及在淡淡的光晕中溶漾而成的文字。微醺的风中,我会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就好像我的存在也格外真实起来——仿佛我就是因书而生一般。这种情愫,除了热爱,还有很多东西其实是我永远说不清的。
  我书,故我在。可书,即为真实。
  于是,在迷蒙的心境与文字中,如木子爱若一般:
  “我住在心的潮鸣中,
  心寄在文字的回望中,
  文字住在我的世界里。
  故我书,
  繁华如梦皆为在;
  故我在,
  一切文字皆灵动。
  (指导老师:曹 英)
其他文献
“作文求真”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作文不真也是我们写作文时的常态。而长期以来谈及作文求真,大都是没有操作性的旧话语:“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美是到处都有的,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事实上,这些论调不过是让我们写作时苦恼,考试时妥协罢了。  高考作文求真,首先应正视作文的创作属性。写作本身就包含主观发挥成分,大部分文章不是对生活的实录,像《一件小事》《荷塘月色》《散步》等名篇,都是经过作者艺
期刊
【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同济大学博士田俊涛利用假期帮助环卫工父母扫马路。对于田博士的这一行为,有人赞赏或肯定,也有人质疑或否定,认为田博士扫马路大材小用、丧失体面等等。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期刊
提起邻居,你最先想到的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还是其他词汇?不管怎么样,邻居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邻里关系需要被重新书写与重视。本期,有几位同学不约而同写了有关自己与邻居生活的片断,角度各异,特色不同,但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生命的启迪。  邻【名】形声。从邑,粦(lìn)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 周朝地方基层组织的户口单位。  邻,五家为邻。——
期刊
编者按  逻辑是一种基础工具,也是通识教育的重中之重,可以教人如何正确地思考和表达,避免错误的认识、无谓的争论。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大学、中学阶段,便将逻辑作为一种必修的通识教育。但遗憾的是,可以健全人格、本应成为公民基本素养的逻辑教育从未登堂入室走进校园,已在我国缺席数十年之久。  逻辑教育缺失使得作文成为重灾区——高中生写作以议论文为主,理趣缺失、逻辑混乱是当前作文常见景象。  忽视思维训练,仅靠
期刊
原来读过一首叫作《致郭襄》的小诗:“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我骑着的毛驴一步一步嘀嘀嗒嗒,倚天剑伴我走天涯。大家都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其实我只是爱上了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郭襄是侠义之后,虽然失去了她的杨过,却终成峨眉派的一代宗师。我们亦如此,失去一些,得到一些,终其一生,寻寻觅觅,或冷冷清清,十年寒窗无人问;或春风得意,一举成名
期刊
浪,拍打着江的两岸。长江一如既往地展现它壮阔的美丽。这份美丽有些许的冰冷。就在不久前,这条美丽的大江,吞噬了15条鲜活的生命。  10月28日,一乘客错过站台,情绪激动,便与司机发生争执,悲剧,便在桥上发生了。  这一则新闻一被爆出便引发了热议,即使事故的后果许多人已知晓,但悲剧并没有停止。在事故发生20天以来,仅被报道的类似消息,便有近二十起。这意味着,这件事并不是个人的道德问题,而是社会上的一
期刊
原诗  秦风·无衣  作者: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1.兴师:起兵,“兴”组词“兴起”,取“起”意;“师”,同意解“兵”。“兴师”即“起兵”。  2.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3.甲兵:组词理解,铠甲与兵器。  鉴赏  有的说这是一首战
期刊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期刊
悄然乱了你的发  却不见你的心  墙角的陌阳花  看穿了场场潇潇  在莫言的记号里  忽然忽然  出现你的样子  途經当年的村庄  多年之后  深深的印记中  还是当时的温度  烟光隐去欢颜  流年淡了无眠  如水去  似从前  一段深深旧梦轻轻呢喃在耳边  就算心如磐石也会痛在一瞬间  恍惚间  你的温柔轻划过侧脸  我用一生将所有留恋  诗路心语: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
期刊
朱海全同学:  你好。很感谢你的提问。你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却也是高一新生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对高中作文训练,你还摸不着头脑。我作为一名编辑,多年看作文、研究作文,想把关于高中作文写作的几点感受分享给你。  1.成长:发现生活、表达生活与重复生活。  写作是对自我的表达,它与人的成长是紧密相连的。《新作文》开设有小学、初中、高中版。在长期的审稿与交流碰撞中,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小学生在发现生活,初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