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作为师生之间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观念交流的有效学习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能力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以“压强”一节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 钉板上坐人
师:今天老师拿了张有点特别的凳子,想不想上来坐坐?
生:不敢。
师:老师敢,(示范坐下)现在有无同学上来试试。
一学生上来小心翼翼地坐下。
师:感觉怎样?
生:看上去很恐怖,坐上去还行。
师:若凳面只有三个钉,还敢吗?(环视四周,无声)老师也不敢了。
师:这个实验太危险了,我们找个替代品,(拿出气球)我们用气球代替人来做这个实验。
师:气球会被扎破吗?(2个不同钉床,一个很多钉子,另一个三个钉子)
演示1:把气球轻轻地放在有很多钉子的钉床上。
结果:气球不破。
师:我们进一步考验它,提高难度,加块砖。
演示2:把气球轻轻地放在有多个钉子的钉床上,再放上砖头。
结果气球还是不破。
师:这个气球好像是金刚不坏之身。
演示3:把气球轻轻地放在只有三个钉子的钉床上。
结果气球破了。
师:这只气球原来是只普通的气球啊!
师:为什么第一次实验气球是金刚不坏之身,第二次实验气球又是不堪一击呢?这其中的奥秘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
设计意图:新颖有趣的情境创设,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造成学生已有知识与现实情境的矛盾,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
二、创设平台,诱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案例2 两个体验
体验1 压气球:一只手平压气球,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
思考:1.你发现什么现象?
2.怎样可以让现象更明显?
生:在用力的位置,气球凹陷进去。
师: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气球凹陷程度来表示。
生:用的力越大,凹陷程度越明显。
生:气球两侧的凹陷程度是不一样的,用食指顶住气球的那侧的凹陷程度明显。
……
体验2 顶铅笔:铅笔一端削尖,左右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
思考:1.两个手指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改变力的大小,多体验几次,感觉又如何?
生:顶住笔尖那侧的食指痛,形变明显,用的力越大,手指形变越明显。
请同学体验后,回答体验感受,并作出合理猜想。
设计意图: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前,教师首先设计了“压气球”和“顶铅笔”两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为后面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交流互动,探究概念的生成过程
案例3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片断)
活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如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教师给出器材。
师:同学们带着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思考:1.怎样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何改变压力大小(或受力面积)?
3.在改变压力大小时,受力面积能改变吗?反之呢?
师生交流。
生:我们组用沙坑、小桌、砝码,把小桌放在沙坑上,通过沙坑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生:我们组用海绵、木板、砝码,把木板放在海绵上,上面再放不同的砝码,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生:用海绵、木板做不行,它的凹陷程度不明显。
师生交流,觉得用这个方法现象不够明显。
生:用海绵、砝码,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把大、小砝码分别放在海绵上,大砝码凹陷程度明显,得出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师生交流,对这个方案进行评估。
生:这个探究实验没有保持受力面积不变。
师:能否进行改进?
生:我们用沙坑、砝码(大、小两个),把砝码叠放起来,就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学生展示小组的设计方案,讲解实验步骤,探究方法,如何控制变量,控制了哪个变量,通过什么现象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设计意图: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三者的关系怎样通过实验来确定呢?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设计,使得学生能“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互动中捕捉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借助生成资源形成生长的课堂。
四、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案例4 站在生鸡蛋上,鸡蛋完好的秘密
师:在电视节目里,我们看到踩鸡蛋的魔术,人踩在鸡蛋上,而鸡蛋不碎,知道原因吗?
生:这是气功吧!
生:这个鸡蛋是特制的……
师:我们今天来揭开这其中的奥秘,有哪个同学上来尝试一下。
师生交流,想办法使得人踩在鸡蛋上鸡蛋不碎。
生:用底软一点的鞋子,地面也要软一点。
生:人轻些。
师:老师拿出一块薄的泡沫塑料板,请同学上来试试。
实验失败了,分析原因。
生:可能是人不够轻,泡沫塑料板太硬……
尝试用厚的泡沫塑料板。
实验成功了,学生踩在鸡蛋上。
师:这位同学有气功吗?
学生大笑。
师:能分析鸡蛋不碎的原因吗?
师生交流互动,找到原因:压力没变,增大了受力面积,就减小了压强。
设计意图:物理知识源于生活,也应回到生活中去,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物理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物理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述的案例通过所学的知识解释“踩鸡蛋不碎”现象,也是师生互动、设计实验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中学)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 钉板上坐人
师:今天老师拿了张有点特别的凳子,想不想上来坐坐?
生:不敢。
师:老师敢,(示范坐下)现在有无同学上来试试。
一学生上来小心翼翼地坐下。
师:感觉怎样?
生:看上去很恐怖,坐上去还行。
师:若凳面只有三个钉,还敢吗?(环视四周,无声)老师也不敢了。
师:这个实验太危险了,我们找个替代品,(拿出气球)我们用气球代替人来做这个实验。
师:气球会被扎破吗?(2个不同钉床,一个很多钉子,另一个三个钉子)
演示1:把气球轻轻地放在有很多钉子的钉床上。
结果:气球不破。
师:我们进一步考验它,提高难度,加块砖。
演示2:把气球轻轻地放在有多个钉子的钉床上,再放上砖头。
结果气球还是不破。
师:这个气球好像是金刚不坏之身。
演示3:把气球轻轻地放在只有三个钉子的钉床上。
结果气球破了。
师:这只气球原来是只普通的气球啊!
师:为什么第一次实验气球是金刚不坏之身,第二次实验气球又是不堪一击呢?这其中的奥秘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
设计意图:新颖有趣的情境创设,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造成学生已有知识与现实情境的矛盾,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
二、创设平台,诱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案例2 两个体验
体验1 压气球:一只手平压气球,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
思考:1.你发现什么现象?
2.怎样可以让现象更明显?
生:在用力的位置,气球凹陷进去。
师: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气球凹陷程度来表示。
生:用的力越大,凹陷程度越明显。
生:气球两侧的凹陷程度是不一样的,用食指顶住气球的那侧的凹陷程度明显。
……
体验2 顶铅笔:铅笔一端削尖,左右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
思考:1.两个手指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改变力的大小,多体验几次,感觉又如何?
生:顶住笔尖那侧的食指痛,形变明显,用的力越大,手指形变越明显。
请同学体验后,回答体验感受,并作出合理猜想。
设计意图: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前,教师首先设计了“压气球”和“顶铅笔”两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为后面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交流互动,探究概念的生成过程
案例3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片断)
活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如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教师给出器材。
师:同学们带着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思考:1.怎样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何改变压力大小(或受力面积)?
3.在改变压力大小时,受力面积能改变吗?反之呢?
师生交流。
生:我们组用沙坑、小桌、砝码,把小桌放在沙坑上,通过沙坑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生:我们组用海绵、木板、砝码,把木板放在海绵上,上面再放不同的砝码,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生:用海绵、木板做不行,它的凹陷程度不明显。
师生交流,觉得用这个方法现象不够明显。
生:用海绵、砝码,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把大、小砝码分别放在海绵上,大砝码凹陷程度明显,得出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师生交流,对这个方案进行评估。
生:这个探究实验没有保持受力面积不变。
师:能否进行改进?
生:我们用沙坑、砝码(大、小两个),把砝码叠放起来,就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学生展示小组的设计方案,讲解实验步骤,探究方法,如何控制变量,控制了哪个变量,通过什么现象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设计意图: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三者的关系怎样通过实验来确定呢?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设计,使得学生能“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互动中捕捉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借助生成资源形成生长的课堂。
四、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案例4 站在生鸡蛋上,鸡蛋完好的秘密
师:在电视节目里,我们看到踩鸡蛋的魔术,人踩在鸡蛋上,而鸡蛋不碎,知道原因吗?
生:这是气功吧!
生:这个鸡蛋是特制的……
师:我们今天来揭开这其中的奥秘,有哪个同学上来尝试一下。
师生交流,想办法使得人踩在鸡蛋上鸡蛋不碎。
生:用底软一点的鞋子,地面也要软一点。
生:人轻些。
师:老师拿出一块薄的泡沫塑料板,请同学上来试试。
实验失败了,分析原因。
生:可能是人不够轻,泡沫塑料板太硬……
尝试用厚的泡沫塑料板。
实验成功了,学生踩在鸡蛋上。
师:这位同学有气功吗?
学生大笑。
师:能分析鸡蛋不碎的原因吗?
师生交流互动,找到原因:压力没变,增大了受力面积,就减小了压强。
设计意图:物理知识源于生活,也应回到生活中去,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物理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物理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述的案例通过所学的知识解释“踩鸡蛋不碎”现象,也是师生互动、设计实验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