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cl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专业课的学习起着基础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最后,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45-01
  1 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表达观点靠语言,写出思想靠文章”。这其中就说明了语文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学不好语文,那么他与别人的沟通交流就会存在困难,他想写出自己的思想、观点也会存在种种障碍。语文在中职院校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1.1 语文是我国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代代传承下去的基本途径就是语文。通过语文,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各个朝代文人墨客的思想观点;通过语文,学生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繁荣与衰落;通过语文,学生可以学习各文学流派的遣词造句方式。语文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教会学生怎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语文,可以交给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方式,给对方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语文,作为我国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应该受到中职院校的重视,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坚实的文化功底。
  1.2 中职院校语文可以促进专业课的学习
  中职院校的语文根据学生的专业需要而开设的,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文写作能力、日常的沟通交流能力等。比如,会计专业开设的语文课程改名为“财经应用文写作”,通过语文课程,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会写自我介绍、工作总结、收据和借据、合同等。中职院校通过开设语文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归纳总结,笔者认为,目前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2.1 学校方面
  中职院校主要是向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比较重视专业课的设计、投入。语文作为一门文化性比较强的课程,学校认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没有什么帮助,有些学校索性减少语文教学课时,有的学校甚至停止开设语文课程。他们认为,减少语文课时或停止开设语文课程可以不用聘请语文老师,减少一大笔薪酬福利。另外,也不用投入资金进行语文教学方法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等。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部分中职院校只开设与专业技能有关的课程,其他边缘学科基本上都被大刀阔斧地砍掉,语文虽然是传播我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但也被毫不吝惜的丢弃掉了。
  2.2 教师方面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说的就是教师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教学能力等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目前,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包括学历低、知识面狭窄、表达能力差等。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仍然采用“照本宣科”的传统授课方法,讲课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比如讲解阅读理解,通常是采用老套的讲课方法,即先让学生划分段落,然后讲一下文章采用什么叙述方法、什么修辞手法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误人子弟,而且不能将真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2.3 学生方面
  首先,中职院校的学生认为来到学校就是学习一技之长,从思想上坚决抵抗学校开设语文课程,认为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金钱,而且学不到任何知识。所以,可以看到学生从思想上就比较轻视语文课程的教学;其次,因为对语文存在片面之见,所以许多学生不愿意去上语文课,逃课旷课现象严重。即使有的学生去上课,听课不到几分钟便昏昏欲睡。所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对语文缺乏兴趣是当前存在的很大问题;再次,老师布置的写作、阅读等作业,学生不按时完成,总是拖拖拉拉。有的学生甚至不参加最后的语文考试,非让班主任死拉硬拽的才能把他拉进考场,勉强参加考试。这种现象不是偶尔才会出现,而是小概率以上事件,几乎每个专业、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学生出现这种情况。
  3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3.1 基于可持续发展进行语文课程改革
  中职语文教学可持续发展是指,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另外,不仅让学生在学校学会学习,还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保证学生走向社会之后还可以继续学习文化知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语文课程的改革主要包括:(1)明确课程目标。中职院校应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开设语文课程,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语文教学应以培养专业素养、职业素养较高的人才为目标,所以语文课程应紧密配合专业课的学习,与学生专业相结合。针对具体专业开设语文课程;(2)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中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语文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应该增加实用性。除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学习外,更多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如何写作、如何交流等。另外,课程内容还应符合企业的要求,只有满足企业需要,才能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3.2 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
  模块化教学方法是指,将整个语文的教学分成几个模块,根据模块严格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基础阅读模块,是指教师通过选择各类精美的散文、诗歌、古文、故事等来让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或朗诵,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普通话标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应用文写作模块,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各种应用文,尤其是专业应用文的写作,包括写作格式、写作内容、写作要求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口语交际训练模块,是指导学生学习日常礼貌用语、恰当表达观点的方式方法、张扬个性的方法等,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为以后找工作、自我推荐、阐述观点、人际交往等提供保障。
  3.3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离开了教师一切改革都是空谈。要想推动教学改革的成功,必须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语文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多进行些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学历,学历是最宝贵的资本,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溢.让中职语文教学精彩纷呈——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学论坛,2012(20):116-117.
  [2]宋正梅.能力本位模块化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新探[J].教学研究,2012(17):339,346.
  [3]任荣祥.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才智,2010(16):10.
其他文献
“语言学概论”是高校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而民办高校的“概论”课与普通高校的又有不同,正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在总结目前“概论”课改革情况
民办高校作为中国教育的一股新生力量,在实验室的建设方面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实验室投入少、数量有限,因此在管理方面需要改变模式,充分利用资源,才能在应用型人材培养上取
摘 要:西医诊断学是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课程,其中临床技能的教学属于重点培训内容。根据本科的体会,浅谈一下模拟病人的应用体会。  关键词:西医诊断学 模拟病人 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38-01  西医诊断学是关于诊断疾病所应用到的理论、知識和技能的临床课程。在讲授中,临床基本技能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也是医学
摘 要:四诊是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手段,历来是中医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为了适应西医高等院校中医学教学课时少内容多的特点,让学生在极少学时内掌握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提高学生四诊运用能力,本教研室近年不断探索新的四诊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西医院校 四诊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40-02
摘 要: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必修课程,也是现行高考的理科必考科目。高三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在高考备考复习中,采用何种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本人结合多年高三生物教学经验,借助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系统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考试数据,通过对某些现象出现频率的观察来发现该现象的内在规律性,并做出一定精确程度的判断和预测
分析了国内独立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独立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素体系,建立特色课程体系及专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