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初中生,生理发育迅速,但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如何缓解和陪伴他们走过这一段艰难但必走的旅程呢?
就目前来看,比较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心理讲座以及个别咨询等。前者面对的是普遍性话题,后者解决的是个别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一是宣传不可能完全到位;二是讲座没有系统性且一般是多个班学生一起上,基本没有互动;三是学生个别咨询人数有限,所以效果不理想。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开展形式多样、活动与训练相结合的心理活动课才是现阶段实施心理教育比较有效的办法。
那什么样的心理课才是有效的和易于操作的呢?答案是主题式视频心理课。本文所说的主题式视频心理课就是笔者结合多年心理课堂教学实践所做的一种探索。
一、什么是主题式视频心理课
所谓主题式视频心理课,就是在心理课的设计和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常见问题确立相应活动主题,并通过精心挑选的各类视频素材结合心理课堂各个环节的设置和训练,在轻松愉快互动的课堂气氛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与领悟,让学生获得情感的发展和心灵的成长的活动课。
二、主题式视频心理课特点
主题式视频心理课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心理活动课,它有明确的系列化主题和素材使用要求,具体的来说有以下二点:
1.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题,通过心理课堂的各个环节设置和训练,帮助学生完成个体化和社会化的同时发展。
2.它采用视频素材,如电影、电视剧的片段剪辑,科普视频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载体。视听素材是一种超文本载体,比单一媒体负载的信息量大,学生得到画面、语言、音乐的复合刺激后,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教师利用文本教学所无法表现和替代的。视听课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深刻的内容直观化,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主题式视频心理课的视频素材
实践表明,视频素材非常适用于心理教学工作。它利用视觉信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够再现事物变化的状态和过程,把客观事物的形、图、色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抽象的理论关系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会其义”,从整体上提升心理教学水平。
(一)视频素材优势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求知欲主要来自对知识的好奇和兴趣,只有对知识的求知欲,才能主动追求知识,才能发现和发明创造。视频素材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视频类素材通过形、声、画的综合运用,直观明了地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唤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既能学习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3.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课程采用视频素材,如电影、电视剧的片段剪辑和科普视频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载体。这种类型的素材,因为其多通道的信息传递模式、榜样示范的偶像效应,高度系统化和节奏感的课堂结构,更有利于教学要点的呈现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视频素材的选取
1.视频素材来源。来自于国家公开发行和网络的影视片、音乐、歌曲、电视剧、微电影、新闻报道、综合类娱乐节目。
2.内容或主题选取。视每节课所要表达的主题和知识点来选取,以宣传积极和健康的价值观为导向,如优秀的动画、寓故事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国内外影片、优秀的娱乐节目以及富有哲理性的公益广告等。
四、主题式视频心理课的结构
主题式视频心理课结构简单、形式新颖、注重互动。全书每一课都包含引言、开心一刻、心理在线、心灵碰撞、心理咖啡、我感我悟、老师寄语、七彩金曲、成长足迹、我手画我心10个栏目,几乎每个栏目都有互动环节,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参与空间,也充分体现了心理活动课的活动性。
引言:通过一段与课题有关的文字引出主题,起到设疑与导引作用。
开心一刻:利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活动营造一个安全、宽松的氛围,以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心理在线:运用电影、视频等媒体创造一个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和思考的情境,为下面的深入探讨做铺垫。
心灵碰撞: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若干问题分组讨论,为学生在前面探究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化提供机会。
心理咖啡:给学生提供可读性强、又适于学生自学的心理材料,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点心理知识,为其感悟提供素材支持。
我感我悟:把讨论得到的收获结合自己的感悟初步表达出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使心理成长的方向更加明确。
老师寄语:精心选择的与课题相关的名人名言,意在用文字强化学生的积极心理。
七彩金曲:欣赏歌曲本身就有安神凝心的作用,这里的歌曲一般是教师预先挑选的,当然也可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但前提是与主题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歌曲的目的除了营造宽松的氛围外,更主要的还是希望通过歌曲进一步强化主题并给学生以良性的心理暗示。
成长足迹:请学生在课后把今天的收获或感想用文字表达出来,也可以摘抄或剪贴相关内容,这是课内到课外的延伸部分。
我手画我心:让学生在课上或课后通过画画的形式把内心的东西涂鸦出来,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这10个环节基本上都是很灵活的,但环节之间又具备一定的递进性,从引言→活动→情景→讨论→心理素材→感悟→寄语→金曲→足迹→画画,既有课内,又有课外延伸,体现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
心理课是中学开展心理教育的主要载体和途径,但现在的心理课却乱象丛生,让一般心理教师感到无法比较、无所适从,以致其心理教学能力发展滞后,究其根本在于缺乏一种可复制、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化心理课堂模式的引导。作为心理教师,只有先掌握标准化的心理课堂模式,并运用娴熟后,才能进一步追求在标准化模式之上的个性化的心理课堂。笔者提出的“主题式视频心理课”操作模式即是对心理课标准化操作模式的一种探索。
就目前来看,比较常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心理讲座以及个别咨询等。前者面对的是普遍性话题,后者解决的是个别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一是宣传不可能完全到位;二是讲座没有系统性且一般是多个班学生一起上,基本没有互动;三是学生个别咨询人数有限,所以效果不理想。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开展形式多样、活动与训练相结合的心理活动课才是现阶段实施心理教育比较有效的办法。
那什么样的心理课才是有效的和易于操作的呢?答案是主题式视频心理课。本文所说的主题式视频心理课就是笔者结合多年心理课堂教学实践所做的一种探索。
一、什么是主题式视频心理课
所谓主题式视频心理课,就是在心理课的设计和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常见问题确立相应活动主题,并通过精心挑选的各类视频素材结合心理课堂各个环节的设置和训练,在轻松愉快互动的课堂气氛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与领悟,让学生获得情感的发展和心灵的成长的活动课。
二、主题式视频心理课特点
主题式视频心理课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心理活动课,它有明确的系列化主题和素材使用要求,具体的来说有以下二点:
1.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题,通过心理课堂的各个环节设置和训练,帮助学生完成个体化和社会化的同时发展。
2.它采用视频素材,如电影、电视剧的片段剪辑,科普视频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载体。视听素材是一种超文本载体,比单一媒体负载的信息量大,学生得到画面、语言、音乐的复合刺激后,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教师利用文本教学所无法表现和替代的。视听课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深刻的内容直观化,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主题式视频心理课的视频素材
实践表明,视频素材非常适用于心理教学工作。它利用视觉信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够再现事物变化的状态和过程,把客观事物的形、图、色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抽象的理论关系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会其义”,从整体上提升心理教学水平。
(一)视频素材优势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求知欲主要来自对知识的好奇和兴趣,只有对知识的求知欲,才能主动追求知识,才能发现和发明创造。视频素材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视频类素材通过形、声、画的综合运用,直观明了地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唤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既能学习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3.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课程采用视频素材,如电影、电视剧的片段剪辑和科普视频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载体。这种类型的素材,因为其多通道的信息传递模式、榜样示范的偶像效应,高度系统化和节奏感的课堂结构,更有利于教学要点的呈现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视频素材的选取
1.视频素材来源。来自于国家公开发行和网络的影视片、音乐、歌曲、电视剧、微电影、新闻报道、综合类娱乐节目。
2.内容或主题选取。视每节课所要表达的主题和知识点来选取,以宣传积极和健康的价值观为导向,如优秀的动画、寓故事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国内外影片、优秀的娱乐节目以及富有哲理性的公益广告等。
四、主题式视频心理课的结构
主题式视频心理课结构简单、形式新颖、注重互动。全书每一课都包含引言、开心一刻、心理在线、心灵碰撞、心理咖啡、我感我悟、老师寄语、七彩金曲、成长足迹、我手画我心10个栏目,几乎每个栏目都有互动环节,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参与空间,也充分体现了心理活动课的活动性。
引言:通过一段与课题有关的文字引出主题,起到设疑与导引作用。
开心一刻:利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活动营造一个安全、宽松的氛围,以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
心理在线:运用电影、视频等媒体创造一个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和思考的情境,为下面的深入探讨做铺垫。
心灵碰撞: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若干问题分组讨论,为学生在前面探究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化提供机会。
心理咖啡:给学生提供可读性强、又适于学生自学的心理材料,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点心理知识,为其感悟提供素材支持。
我感我悟:把讨论得到的收获结合自己的感悟初步表达出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使心理成长的方向更加明确。
老师寄语:精心选择的与课题相关的名人名言,意在用文字强化学生的积极心理。
七彩金曲:欣赏歌曲本身就有安神凝心的作用,这里的歌曲一般是教师预先挑选的,当然也可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但前提是与主题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歌曲的目的除了营造宽松的氛围外,更主要的还是希望通过歌曲进一步强化主题并给学生以良性的心理暗示。
成长足迹:请学生在课后把今天的收获或感想用文字表达出来,也可以摘抄或剪贴相关内容,这是课内到课外的延伸部分。
我手画我心:让学生在课上或课后通过画画的形式把内心的东西涂鸦出来,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这10个环节基本上都是很灵活的,但环节之间又具备一定的递进性,从引言→活动→情景→讨论→心理素材→感悟→寄语→金曲→足迹→画画,既有课内,又有课外延伸,体现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
心理课是中学开展心理教育的主要载体和途径,但现在的心理课却乱象丛生,让一般心理教师感到无法比较、无所适从,以致其心理教学能力发展滞后,究其根本在于缺乏一种可复制、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化心理课堂模式的引导。作为心理教师,只有先掌握标准化的心理课堂模式,并运用娴熟后,才能进一步追求在标准化模式之上的个性化的心理课堂。笔者提出的“主题式视频心理课”操作模式即是对心理课标准化操作模式的一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