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催化合成链上带双键的1-十六烯低聚物

来源 :石油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TiCl_4-Al(i-Bu)_3为催化剂室温下进行Ⅰ-十六烯聚合。当Al/Ti比小于1.75时得到了分子量低于5000、每条聚合物链带—个反式内双键的低聚物,而Al/Ti比升高时产物逐渐变为高分子量聚合物。实验表明该催化体系中存在分别产生低聚物和高聚物的两类活性中心。这种产生低聚物的活性中心不同于一般Lewis酸引发的阳离子聚合中心,推测是一种按二级插入机理增长、很易发生β-氢迁移的特殊的配位聚合活性中心。 I-hexadecene polymerization was carried out at room temperature using TiCl 4 -Al (i-Bu) _3 as catalyst. When the Al / Ti ratio is less than 1.75, oligomers having a molecular weight of less than 5000 per double chain of a polymer chain are obtained, and the product becomes a high-molecular-weight polymer as the Al / Ti ratio increase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active sites in the catalytic system that produce oligomers and polymers, respectively. This oligomer-producing active center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Lewis acid-initiated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center and is presumed to be a special 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 active site which is prone to β-hydrogen migration by secondary insertion mechanism.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E2)对HOSTE85细胞增殖及胞内cAMP,cGMP,iNOS影响。方法[3H]-TdR参入,放射免疫及L-3H-精氨酸转化法。结果E21.0mmol·L-1处理48h,细胞计数为(94.3×107±7.5×107)个·L-1,对照组为(65.0×107±5.9×107)个·L-1,[3H]-TdR参入量增加45.0%;细胞iNOS活性为(73.0±6.6)pmol·L-1·g-1·min-1(比对照组增加461.5%),cGMP为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甙(GSTT)对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表达E选择素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BCMEC粘附大鼠血单核细胞(MNC)和中性粒细胞(NTP)的数目;应用ELISA法检测BCMEC表达E选择素的量。结果:BCMEC经
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是最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CD4+T细胞产生,与IL-2、IL-15、IL-4等细胞因子具有高度同源性。IL-21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能够
微课程教学是一种以教学视频为核心的教学方式,随着微课的不断发展,微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程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化学教学的质
目的观察镉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0.3、0.6、1.2mg/kg体重CdCl2连续给小鼠灌胃14天后进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产生NO的能力及产生H2O2等多个指标的检测。结果在各剂量CdCl2作用下,小鼠腹腔灌洗液细胞数减
函数及函数的性质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地高考的热点.但由于这部分内容多、概念广,解题方法与技巧多样,经常会出现忽视定义域、对函数性质理解不透等问题.针对该部分
高中化学是高中课程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学校和教师需要想办法来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效率。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是近
本文总结了含聚氧化乙烯(PEO)链段的聚合物网络快离子导体的研究工作,论述了这类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与网络结构的关系,并讨论了离子在其中的传递历程.通过研究聚合物网
D┐丝氨酸对N┐甲基┐D┐天冬氨酸诱导大鼠海马cGMP释放作用的影响金英刘晓娟王化洲(锦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锦州121001)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级脊椎动物几乎不产生也不利用D-氨基酸系列[1].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