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五,腕平、腰直、裆圆,尾骨有后翻之意。用内在精神气、外在手眼身的无处不和谐,确保了周身气脉圆通、立身的中正安舒。腕平,气血才可通达顺畅;腰直,才可“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周身完整一气;裆圆,方可圆活自如,顺应八面;尾闾后翻之意,保证了三关三丹通畅无阻,力由脊发随意。洪公当年跟我讲:“只有尾骨稍有点后翻的意思,才能保证腹部不形成折线,小腹往下自然成小斜面,‘气’才能顺利通达,前走‘三丹’,后过‘三关’。有的太极拳要求,尾骨向前翻,发科公不是这样教的。观察两腿腹股沟处筋的松紧适度,就知道对还是不对了。”
洪传太极拳要求任何手法“手腕要放平”,包括勾手动作。其他练习者,要求勾手时,五指捏拢,手腕屈曲。而独洪公告诉我们,手腕要放平,否则气血阻于腕部,缠法不能完整传导至稍节“指尖”。如:“单鞭”动作的右勾手;“搂膝拗步”动作的左勾手,其他动作更是以这样要求为准则。
太极拳虽属传统体育项目,而理精法密,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又是修身养性增强体质和防身御敌的最佳方法之一。学者应在锻炼中,从严从难,细找规律。洪公反复跟学生强调:“拳品高低,实以人品为准。”“拳虽小技,能强身体。眼身步手,规矩莫失。动静开合,刚柔曲直。螺旋协调,对立统一。”
其六,对单手圈练法的严格规范和对自转、公转的提出是前无古人的。关于手的运行,他明确提出,出手时,手领肘,肘领肩转出;收手时,肩领肘,肘领手收回,细化了古人“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之说。这一技法的严格准确练习,使拳谱所云:“退圈容易,进圈难”,“筋骨松,皮肉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落到了实处。作为太极拳练习的几种观念我认为都无可厚非。前一段时日,有人在网上评论“关于闫芳的伪太极推手”一事,我倒认为她们只是为了高兴,得到精神方面的满足需求,在不去损害别人为前提的情况下,又有何不可呢?当她们慢慢失去兴趣后,也就不去继续玩了,也没人跟她玩了。另外,有很大一个人群只是抱着一种“动则五谷得消,但不宜过劳”的概念,又不想把自己搞的太累,那就只练练简单的太极拳动作,活动一下身体就好,大家一起听着音乐,喊着口令,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其乐融融不也是一种享受吗?再有,把比赛,拿金牌做为目的,在动作规范,布局合理,精神饱满上下功夫,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不是也很好吗?只是,要把太极拳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作为高深的武学来研究,那就另当别论了。那就需要去研究不去推、不去拉、不去压、不去拨,不去用力的太极拳智慧,去研究“粘、黏、连、随,舍己从人、不顶不抗、步随身换……”进退缠绕运动的方法了。要研究古圣的典籍,要明师“口传心授”,要持之以恒,真的好难、好难!!
在套路中,以“云手”为例,是周身协调缠绕,完成进步动作和手臂双正手圈的组合;“搂膝拗步”是周身协调缠绕,手臂双反手圈的组合。“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正体现太极拳的“行气如九曲之珠,无往而不利”的节节贯穿和“打即是化,化即是打”的矛盾统一的道理。
其七,太极拳套路和推手练习,要求两手臂在运动过程中,不管向前、向后运转接化,指尖始终指向对方咽喉的方向。确保手臂“拥劲”不丢,周身得机得势。并可使来劲巧妙返还彼身,夺其机势。很多年前,有一位练习太极拳老者,悄悄地跟我说:“过去练杨式拳的衣服袖子很长,往往不愿意让别人看到里而的手型,要求屈腕成圆,像个雀尾巴,手心斜向里面完成“揽雀尾”动作的‘拥’手,这是不传之秘呀!”我且不想评论其说法对否?但,却从洪公所谈中,得到很深的启示。洪公所传太极拳法要求“练法即是用法”,是怎么用就怎么练,绝无不同之处。指尖始终指向对方咽喉方向,完全与“发劲需沉着松静专注一方”的拳理一致,指向打点准确,化劲过程中不丢劲的感觉十分良好。太极拳推手中“化打合一处处显,处处合一世少见”就是告诉我们太极拳高深功夫体现在“打即是化,化即是打”,彼不动我绝不先动,彼若动我必先至的道理,我的意识早就占尽先机矣!切记,向心力是攻敌必取的地带;切线方向离心力是化敌发放的枢机。洪传太极拳的“缠丝劲”既是“内劲”也叫“拥劲”也!之妙、之精细,只可体会而不可言!
其八,对于“双重”之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虚实互为其根,全虚全实为双重”。指出一身无处不虚实,周身以丹田为中心的缠绕是三百六十度乘三百六十度的旋转,两膝的提落,虚实的暗换十分重要。“缠法者,周身两大缠。左脚至右手,左手至右脚一出一进。”眼球、身体、四肢乃至微小至每一个手指,都在缠绕和节节贯穿的内劲转换中,完成阴阳互为其根的变化。洪公论:“双重者,手足实,手化慢,足转滞,重心偏,招必失,陈拳法,前足虚,裆松沉,后足实。”处处保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不可出现上下、前后、左右、内外,全实、全虚的状态。纠正了一些人说:“‘双重’是指,重心在两腿之间”和“双重是指,两人推手时出现顶牛现象”的种种说法。太极拳之所难者,周身全方位的精确配合也。
其九,首先提出身体的“随遇平衡”的道理。大自然中一切物体都在不断的运动中,动是永恒的,静却是相对而言的。整个宇宙万物,就是在这永恒的动中,保持着彼此相对的平衡关系。谈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谈人和天、地和大自然的平衡和谐关系。“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人要和其四时,来养存生息;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昼夜,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来和其“道”。太极拳“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后天学力而有为也!”简单看来,就是那么动一动,静一静而已!可谈来“动静之机,阴阳之母。”这个所谈到的“机”却绝非简单的事情。以对方来力按我化解为例,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该静;该动多少,动多则丢,动少则顶,做到“不顶不丢,无过不及,恰到好处”可真难!不是吗?“立如枰准,活似车轮。”也就是身体一转而已,可怎么转,转动多少,才能得机得势,占尽先机,可真叫高深。洪公用画龙点睛之笔,一语道破了,在“百会”虚领;立身“中正安舒”的前提下,“两肾上下翻,尾骨在中间”,“一寸不多给,一寸不少给,多则丢,少则顶”的随遇平衡,超立体旋转缠法的奥秘。此理法是“得机得势”“偏沉则随”理论的详细解读;是“动手发放”、“内劲转换”、“能量蓄发”、“太极十三势”动作落在实处的根本保证。
其十,动作小巧紧凑,不显于形。洪公单手圈一般上手不高于下颌;下手不低于肚脐。如:“云手”、“倒卷肱”、“白鹤亮翅”、“搂膝拗步”……均无例外者。“不显于形”在武术套路练习,乃至散手练习中,规定虚步前脚足尖点地,足跟翘起,太极拳套路练习中,也无列外。而洪均生先生所教太极拳的虚步(亦称钓鱼步)要求前面脚后根不必翘起,平放即可。越发体现“道法自然”之妙矣!
以上几点浅见,限于个人水平,想说明白“洪传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完满一代宗师形象,我深知是远远不够的,很是惭愧。恩师洪均生先生学贯古今、知识渊博、功底深厚、武德高尚、极具创新精神,所传太极拳法已在全国乃至世界广为传播,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学练中领悟了传统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获得强健体魄、艺术品位、道德修养境界的升华,这该是多么让人感到欣慰的好事啊!
再及,若将传世太极拳各家近百篇拳谱,综合以细研究;能代表太极拳全部纲领者,当推《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二篇。其《太极拳论》系用于推手,《十三势行功心解》用于走架子无所异言,此二篇可以完全包括太极拳全部运用之精神。早已流传于世,近代太极拳家莫不知而采用之。亦可说此拳能遗留至今,而不为他拳种所同化,多赖此二篇作中流砥柱。……故而,各家太极拳练习者,不必拘泥与哪家哪派,只要喜欢从那家入手均可以得其正道而求之!最重要者,得明师而指点,沿正道而上下求索不息,是重中之重也!此既是我名其为“洪传太极拳”之深意,至于“门派”是世人认可,随着时间自然俗成的事情,我们只想区别和表示永不忘师恩的深深敬意而已。
洪传太极拳要求任何手法“手腕要放平”,包括勾手动作。其他练习者,要求勾手时,五指捏拢,手腕屈曲。而独洪公告诉我们,手腕要放平,否则气血阻于腕部,缠法不能完整传导至稍节“指尖”。如:“单鞭”动作的右勾手;“搂膝拗步”动作的左勾手,其他动作更是以这样要求为准则。
太极拳虽属传统体育项目,而理精法密,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又是修身养性增强体质和防身御敌的最佳方法之一。学者应在锻炼中,从严从难,细找规律。洪公反复跟学生强调:“拳品高低,实以人品为准。”“拳虽小技,能强身体。眼身步手,规矩莫失。动静开合,刚柔曲直。螺旋协调,对立统一。”
其六,对单手圈练法的严格规范和对自转、公转的提出是前无古人的。关于手的运行,他明确提出,出手时,手领肘,肘领肩转出;收手时,肩领肘,肘领手收回,细化了古人“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之说。这一技法的严格准确练习,使拳谱所云:“退圈容易,进圈难”,“筋骨松,皮肉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落到了实处。作为太极拳练习的几种观念我认为都无可厚非。前一段时日,有人在网上评论“关于闫芳的伪太极推手”一事,我倒认为她们只是为了高兴,得到精神方面的满足需求,在不去损害别人为前提的情况下,又有何不可呢?当她们慢慢失去兴趣后,也就不去继续玩了,也没人跟她玩了。另外,有很大一个人群只是抱着一种“动则五谷得消,但不宜过劳”的概念,又不想把自己搞的太累,那就只练练简单的太极拳动作,活动一下身体就好,大家一起听着音乐,喊着口令,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其乐融融不也是一种享受吗?再有,把比赛,拿金牌做为目的,在动作规范,布局合理,精神饱满上下功夫,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不是也很好吗?只是,要把太极拳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作为高深的武学来研究,那就另当别论了。那就需要去研究不去推、不去拉、不去压、不去拨,不去用力的太极拳智慧,去研究“粘、黏、连、随,舍己从人、不顶不抗、步随身换……”进退缠绕运动的方法了。要研究古圣的典籍,要明师“口传心授”,要持之以恒,真的好难、好难!!
在套路中,以“云手”为例,是周身协调缠绕,完成进步动作和手臂双正手圈的组合;“搂膝拗步”是周身协调缠绕,手臂双反手圈的组合。“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正体现太极拳的“行气如九曲之珠,无往而不利”的节节贯穿和“打即是化,化即是打”的矛盾统一的道理。
其七,太极拳套路和推手练习,要求两手臂在运动过程中,不管向前、向后运转接化,指尖始终指向对方咽喉的方向。确保手臂“拥劲”不丢,周身得机得势。并可使来劲巧妙返还彼身,夺其机势。很多年前,有一位练习太极拳老者,悄悄地跟我说:“过去练杨式拳的衣服袖子很长,往往不愿意让别人看到里而的手型,要求屈腕成圆,像个雀尾巴,手心斜向里面完成“揽雀尾”动作的‘拥’手,这是不传之秘呀!”我且不想评论其说法对否?但,却从洪公所谈中,得到很深的启示。洪公所传太极拳法要求“练法即是用法”,是怎么用就怎么练,绝无不同之处。指尖始终指向对方咽喉方向,完全与“发劲需沉着松静专注一方”的拳理一致,指向打点准确,化劲过程中不丢劲的感觉十分良好。太极拳推手中“化打合一处处显,处处合一世少见”就是告诉我们太极拳高深功夫体现在“打即是化,化即是打”,彼不动我绝不先动,彼若动我必先至的道理,我的意识早就占尽先机矣!切记,向心力是攻敌必取的地带;切线方向离心力是化敌发放的枢机。洪传太极拳的“缠丝劲”既是“内劲”也叫“拥劲”也!之妙、之精细,只可体会而不可言!
其八,对于“双重”之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虚实互为其根,全虚全实为双重”。指出一身无处不虚实,周身以丹田为中心的缠绕是三百六十度乘三百六十度的旋转,两膝的提落,虚实的暗换十分重要。“缠法者,周身两大缠。左脚至右手,左手至右脚一出一进。”眼球、身体、四肢乃至微小至每一个手指,都在缠绕和节节贯穿的内劲转换中,完成阴阳互为其根的变化。洪公论:“双重者,手足实,手化慢,足转滞,重心偏,招必失,陈拳法,前足虚,裆松沉,后足实。”处处保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不可出现上下、前后、左右、内外,全实、全虚的状态。纠正了一些人说:“‘双重’是指,重心在两腿之间”和“双重是指,两人推手时出现顶牛现象”的种种说法。太极拳之所难者,周身全方位的精确配合也。
其九,首先提出身体的“随遇平衡”的道理。大自然中一切物体都在不断的运动中,动是永恒的,静却是相对而言的。整个宇宙万物,就是在这永恒的动中,保持着彼此相对的平衡关系。谈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谈人和天、地和大自然的平衡和谐关系。“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人要和其四时,来养存生息;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昼夜,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来和其“道”。太极拳“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后天学力而有为也!”简单看来,就是那么动一动,静一静而已!可谈来“动静之机,阴阳之母。”这个所谈到的“机”却绝非简单的事情。以对方来力按我化解为例,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该静;该动多少,动多则丢,动少则顶,做到“不顶不丢,无过不及,恰到好处”可真难!不是吗?“立如枰准,活似车轮。”也就是身体一转而已,可怎么转,转动多少,才能得机得势,占尽先机,可真叫高深。洪公用画龙点睛之笔,一语道破了,在“百会”虚领;立身“中正安舒”的前提下,“两肾上下翻,尾骨在中间”,“一寸不多给,一寸不少给,多则丢,少则顶”的随遇平衡,超立体旋转缠法的奥秘。此理法是“得机得势”“偏沉则随”理论的详细解读;是“动手发放”、“内劲转换”、“能量蓄发”、“太极十三势”动作落在实处的根本保证。
其十,动作小巧紧凑,不显于形。洪公单手圈一般上手不高于下颌;下手不低于肚脐。如:“云手”、“倒卷肱”、“白鹤亮翅”、“搂膝拗步”……均无例外者。“不显于形”在武术套路练习,乃至散手练习中,规定虚步前脚足尖点地,足跟翘起,太极拳套路练习中,也无列外。而洪均生先生所教太极拳的虚步(亦称钓鱼步)要求前面脚后根不必翘起,平放即可。越发体现“道法自然”之妙矣!
以上几点浅见,限于个人水平,想说明白“洪传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完满一代宗师形象,我深知是远远不够的,很是惭愧。恩师洪均生先生学贯古今、知识渊博、功底深厚、武德高尚、极具创新精神,所传太极拳法已在全国乃至世界广为传播,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学练中领悟了传统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获得强健体魄、艺术品位、道德修养境界的升华,这该是多么让人感到欣慰的好事啊!
再及,若将传世太极拳各家近百篇拳谱,综合以细研究;能代表太极拳全部纲领者,当推《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二篇。其《太极拳论》系用于推手,《十三势行功心解》用于走架子无所异言,此二篇可以完全包括太极拳全部运用之精神。早已流传于世,近代太极拳家莫不知而采用之。亦可说此拳能遗留至今,而不为他拳种所同化,多赖此二篇作中流砥柱。……故而,各家太极拳练习者,不必拘泥与哪家哪派,只要喜欢从那家入手均可以得其正道而求之!最重要者,得明师而指点,沿正道而上下求索不息,是重中之重也!此既是我名其为“洪传太极拳”之深意,至于“门派”是世人认可,随着时间自然俗成的事情,我们只想区别和表示永不忘师恩的深深敬意而已。